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视角,探讨了移情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可能性,以及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具体应用:①移情是衡量师生沟通质量的重要指标;②移情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③移情的处理。
[关键词]移情;师生沟通;应用
1 引言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ued)在1985年就做了对移情的最早描述:当病人的某一种情感上升到意识层面,而这种情感又仍然与潜意识中的种种记忆相联系时,这个病人就会造成一种对治疗师的“错误联结”。安娜(Anna Frued)也提出,移情是指“那些由于病人与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它起源于病人早期的客体关系,是这些客体关系在强迫冲动作用下的重现”。综上所述,移情是指来访者的某种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现象。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正移情,二是负移情。正移情是指来访者在咨询中对咨询师产生正向情感的移情现象。负移情是指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负性情感的移情现象。
师生沟通是一种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人际沟通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具有自主的心理活动,交流的信息包括观念、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因此人际沟通过程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和心理规律的影响,认识并分析这些因素和规律,有助于提高或改善师生沟通的效果。本文将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探讨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具体应用。
2 师生沟通中移情产生的可能性
2.1 教师角色属性容易让学生“移情别恋”。首先,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学生把早年与重要人物(如养育者)的人际关系模式迁移到教师身上。即把教师当作早期人际关系模式的投射对象。其次,教师比学生年长,加上受“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熏陶,教师容易成为父辈权威的代表。所以,教师的年龄是唤起学生“内在小孩——内在父母”客体关系的又一因素。第三,受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以权威者的形象示人。教师权威与父母权威的相似性使学生对二者的人际关系“一视同仁”。
2.2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移情产生的外部原因。咨询关系研究表明,相互信任是移情产生的前提。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体现主体性的关键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既是朋友又是顾问。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平等、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成为移情产生的直接原因。
2.3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移情产生的理论依据。弗洛伊德(Frued)认为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仅在精神分析治疗时,无论何时何地,人际关系都是人们重要情感关系的再现。移情反应在本质上是过去客体关系的再现,它的最初来源的客体是儿童早年中重要人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述概念的意义:人的心理是由个人既往记忆所形成的。这些集合在一起的记忆被称之为“客体表现(Object Repre-sentation)”。无论何时,只要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客体表现,观察者就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扫视,将新认识的人与过去的客体表现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新老客体表现在心理上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新认识的人的看法和情感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或者仇敌的看法和情感,而这个过程是意识不到的,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由此可见,对于移情无论你承认与否,它不仅存在与治疗关系中,而且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3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
3.1 移情是衡量师生沟通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所有情绪、精神、人格障碍都源于人际关系障碍,而个体人际互动模式在五岁前就已形成。所以,《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的主持人武志红认为,在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上,“关系比知识更重要”。在师生沟通中,“由谁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可见,教师要对学生造成影响,前提就是要把学生留在关系中,让学生把教师作为情感投注的对象。所以,当教师成为学生情感投注目标,同时教师有一种感到事情不太正确的感觉,例如教师发现自己变得非常气恼且易被激怒时,移情就产生了,教师可以利用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和行为进行塑造。
移情是客观存在的,但移情不会自然发生。在师生沟通的初期,学生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学生对教师既想依赖又想躲避。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情感上的抚慰,分担精神上的负荷,带着善意诚实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善解人意、值得信赖的人,容易把情感转移到教师身上。总之,为创造信任感和依赖感,把学生留在关系,教师应对学生投射的情感给予认同,尽量避免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3.2 移情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部分,无意识是心理的主体,其内容主要是欲望、动机和创伤性经历,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无意识是人类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的根本驱动力,无意识因其内容的反社会性和反道德性而被意识作用压抑,所以无意识又称为意识不到的意识。因此,无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还是人际沟通中,当要对个体的心理进行深层次探索时,会觉察到来自个体意识作用的抵抗,主要表现为忘记了,要做的事情没有做或不停地做无意义的事情,或者谈话时漫无目的、偏离重心等。此时,除了等待移情的出现外别无选择。因为移情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模式、内在冲突等强迫性重复内容的再现,通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教师对移情的把握来了解学生内在的动机冲突、未完成的情结、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学生的性格、气质类型等。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直接逼问而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反感,师生间形成敌意或对立,同时,亦可以依据移情中学生暴露出的无意识内容来修正对学生的看法,建立良好、健康、有效的师生互动。
3.3 移情的处理。研究表明,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占20%,情绪占80%,可见良好的情绪控制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不良的人际关系与精神障碍互为因果,即所有的精神障碍都表现有人际关系的障碍。所以,在师生沟通中,如果移情已经产生,而且当个体所重复的早期人际互动模式是不良互动模式时,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互动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客体出现在学生面前,否则学生将陷入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中,不停重复消极模式,不断收到不好的结果。移情的出现是冲突、焦虑的再现,是未完成情结的宣泄,同时亦是教育学生的良好时机。
总之,精神分析是一种人格理论,移情作为该理论中的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可以深入到人的潜意识层面,是一种探索人类浩淼内心世界的工具。所以,移情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成长经历、人格特征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学生原有不良人际活动模式进行矫正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慧,心理咨询中移情探析[J],耶城大学学报,2006,3:271-273
[2][5]刘军,精神分析治疗中重要工具之一:移情与反移情[J],德国医学,2000,17(4):192—194
[3]钱怡铭,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1—172
[4]王小棉,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分析[J],广东教育学报,2002,22(3):55-57
[6]欧阳馥勤,浅述咨询关系[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2,8(1):56-57
[7]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3
[关键词]移情;师生沟通;应用
1 引言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ued)在1985年就做了对移情的最早描述:当病人的某一种情感上升到意识层面,而这种情感又仍然与潜意识中的种种记忆相联系时,这个病人就会造成一种对治疗师的“错误联结”。安娜(Anna Frued)也提出,移情是指“那些由于病人与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它起源于病人早期的客体关系,是这些客体关系在强迫冲动作用下的重现”。综上所述,移情是指来访者的某种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现象。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正移情,二是负移情。正移情是指来访者在咨询中对咨询师产生正向情感的移情现象。负移情是指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负性情感的移情现象。
师生沟通是一种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人际沟通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具有自主的心理活动,交流的信息包括观念、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因此人际沟通过程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和心理规律的影响,认识并分析这些因素和规律,有助于提高或改善师生沟通的效果。本文将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探讨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具体应用。
2 师生沟通中移情产生的可能性
2.1 教师角色属性容易让学生“移情别恋”。首先,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学生把早年与重要人物(如养育者)的人际关系模式迁移到教师身上。即把教师当作早期人际关系模式的投射对象。其次,教师比学生年长,加上受“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熏陶,教师容易成为父辈权威的代表。所以,教师的年龄是唤起学生“内在小孩——内在父母”客体关系的又一因素。第三,受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以权威者的形象示人。教师权威与父母权威的相似性使学生对二者的人际关系“一视同仁”。
2.2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移情产生的外部原因。咨询关系研究表明,相互信任是移情产生的前提。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体现主体性的关键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既是朋友又是顾问。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平等、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成为移情产生的直接原因。
2.3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移情产生的理论依据。弗洛伊德(Frued)认为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仅在精神分析治疗时,无论何时何地,人际关系都是人们重要情感关系的再现。移情反应在本质上是过去客体关系的再现,它的最初来源的客体是儿童早年中重要人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述概念的意义:人的心理是由个人既往记忆所形成的。这些集合在一起的记忆被称之为“客体表现(Object Repre-sentation)”。无论何时,只要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客体表现,观察者就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扫视,将新认识的人与过去的客体表现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新老客体表现在心理上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新认识的人的看法和情感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或者仇敌的看法和情感,而这个过程是意识不到的,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由此可见,对于移情无论你承认与否,它不仅存在与治疗关系中,而且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3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
3.1 移情是衡量师生沟通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所有情绪、精神、人格障碍都源于人际关系障碍,而个体人际互动模式在五岁前就已形成。所以,《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的主持人武志红认为,在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上,“关系比知识更重要”。在师生沟通中,“由谁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可见,教师要对学生造成影响,前提就是要把学生留在关系中,让学生把教师作为情感投注的对象。所以,当教师成为学生情感投注目标,同时教师有一种感到事情不太正确的感觉,例如教师发现自己变得非常气恼且易被激怒时,移情就产生了,教师可以利用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和行为进行塑造。
移情是客观存在的,但移情不会自然发生。在师生沟通的初期,学生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学生对教师既想依赖又想躲避。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情感上的抚慰,分担精神上的负荷,带着善意诚实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善解人意、值得信赖的人,容易把情感转移到教师身上。总之,为创造信任感和依赖感,把学生留在关系,教师应对学生投射的情感给予认同,尽量避免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3.2 移情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部分,无意识是心理的主体,其内容主要是欲望、动机和创伤性经历,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无意识是人类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的根本驱动力,无意识因其内容的反社会性和反道德性而被意识作用压抑,所以无意识又称为意识不到的意识。因此,无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还是人际沟通中,当要对个体的心理进行深层次探索时,会觉察到来自个体意识作用的抵抗,主要表现为忘记了,要做的事情没有做或不停地做无意义的事情,或者谈话时漫无目的、偏离重心等。此时,除了等待移情的出现外别无选择。因为移情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模式、内在冲突等强迫性重复内容的再现,通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教师对移情的把握来了解学生内在的动机冲突、未完成的情结、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学生的性格、气质类型等。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直接逼问而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反感,师生间形成敌意或对立,同时,亦可以依据移情中学生暴露出的无意识内容来修正对学生的看法,建立良好、健康、有效的师生互动。
3.3 移情的处理。研究表明,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占20%,情绪占80%,可见良好的情绪控制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不良的人际关系与精神障碍互为因果,即所有的精神障碍都表现有人际关系的障碍。所以,在师生沟通中,如果移情已经产生,而且当个体所重复的早期人际互动模式是不良互动模式时,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互动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客体出现在学生面前,否则学生将陷入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中,不停重复消极模式,不断收到不好的结果。移情的出现是冲突、焦虑的再现,是未完成情结的宣泄,同时亦是教育学生的良好时机。
总之,精神分析是一种人格理论,移情作为该理论中的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可以深入到人的潜意识层面,是一种探索人类浩淼内心世界的工具。所以,移情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成长经历、人格特征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学生原有不良人际活动模式进行矫正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慧,心理咨询中移情探析[J],耶城大学学报,2006,3:271-273
[2][5]刘军,精神分析治疗中重要工具之一:移情与反移情[J],德国医学,2000,17(4):192—194
[3]钱怡铭,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1—172
[4]王小棉,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分析[J],广东教育学报,2002,22(3):55-57
[6]欧阳馥勤,浅述咨询关系[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2,8(1):56-57
[7]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