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研究要开拓新的领域,必须实现研究视角上的转变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人种志”方法值得关注。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运用“人种志”方法,强调研究者要在自然情境下获得有关儿童的行为、表征的原生态资料,因此,研究者与儿童在平等地位上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是“人种志”研究常用的策略。在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人种志”方法强调丰厚描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研究;人种志;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丰厚描述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11-04
目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研究中,人们开始重视“人种志”方法的运用,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研究者对该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等原因,在现有的一些研究中出现了对该方法误用的现象,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是只强调对“人种志”方法固定化格式和规范性程序的简单套用,导致我国的幼儿教育研究在指导思想和学术话语上仍缺少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体研究格局上也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革。针对现有工作中的难点和困境,幼儿教育研究要开拓新的领域,必须实现研究视角上的转变和方法论上的突破。本文拟对新旧两种教育观进行比照,并对“人种志”方法的特点及其可行的研究策略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两种幼儿教育观
20世纪,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的学科是发展心理学。〔1〕这是一门以其自认的“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它将儿童的发展视为由不同阶段构成的线性运动过程,认为儿童的成长受到生物本能的驱使,每个人都必将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传统儿童观认为,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无知,〔2〕儿童向成人的过渡只能依靠其知识的不断获得。于是,知识成为儿童发展所需的唯一精神给养。当知识成为教育中最核心的因素时,幼儿教育也就成了小学教育的准备期,幼儿园大量选用成人看重的学科知识编制成课程,将知识系统地灌输给学前儿童也成为必然的选择。〔3〕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儿童被从外在的文化、环境、交往关系中剥离,教育成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唯一普适性道路。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被忽略,儿童作为人的主体性已消失殆尽,成为处于良好控制条件下实验室中的、拥有能够满足实验所需之变量的“客体”。可见,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育只是为达到儿童发展这一目的而存在的可操作的手段和工具。当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时,参与教育的人的主体性就被严重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成了分发营养的机械工作者,儿童(作为学生,而不是作为人)也就自然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
幼儿教育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促使幼儿教育研究者们对教育参与者的主体性以及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反思。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了来自现象学、生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影响。于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开始形成。
新教育观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者”的互动形成意识,产生经验,经验构成了儿童的知识系统,为儿童继续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由于与成人的知识系统存在差异,儿童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经历着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在这独有的生活里,儿童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他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在新的教育观中,儿童不再是可以任凭涂画的“白板”,也不再是只能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已具备丰富经验的对学习有着自内而外需求的主体。
要对儿童进行教育,教育者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系统及其成长的需要。这就回到了一个原初性的问题:儿童的知识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教育获得的。但是,当教育还未进入儿童的生活时,儿童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新的教育观认为,儿童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知觉的体验,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并构成知识系统的。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家庭、同伴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知识系统的形成。由此可见,只有进入儿童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成长的需要。而当教育进入生活时,幼儿教育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知识”被“成长”所取代而从传统的核心地位上撤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育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两主体间的互动自然生成了。教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以关系存在为基础的“教化”过程。
当教育成为关系存在而不再是手段时,教育的着重点也要从寻求普适化的教育策略转向关注教育发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情境中,通过深入调查以及细致观察,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依靠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地处理事件的教育机智,在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身体力行地教化儿童。因此,在新的教育观中,教师同时成了教育的研究者。新的教育观对外在影响以及儿童个体间差异性的强调,使得面向较大群体、去背景化的量化研究方法显得格格不入。
二、幼儿教育研究与“人种志”方法
“人种志”方法最早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新型研究方法。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发生了由“从原始人群身上寻找现代人进化历程的痕迹”到“去了解某一种族人的观点、生活态度,摸清他们对自己的世界的看法”的转变。显然,要想尽可能地获得贴近被研究者生活的资料,依靠传统的主观臆想的方法是不行的,人类学研究者需要进入日常生活情境中去获取资料。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是儿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的有效方式,因而这些日常活动也成了教师进入儿童世界、研究儿童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人种志”方法,是与文献研究中忽视现实场景和实验室研究中对研究场景严格控制不同的一种新方法,它强调研究者要在自然的情境下获取有关儿童的行为、表征的原生态资料。
在“人种志”研究者眼中,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文化”是广义上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4〕它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并作用于人的,在个人身上表现为知识系统的形成并对个体行为发生规范作用。因此,要对人进行考察,必须进入其所处的文化。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有机体,文化的各个部分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对处于特定文化中的人进行考察,需要将其放置在其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系统中进行宏观把握。
另外,作为在某种文化中成长的人,研究者在对一类人群进行研究时难免会受到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中不难找到例子。〔5,6〕而在“人种志”研究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研究者对所研究的文化都会保持尊重的态度,都会给予理解,而不会以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的优劣。在“人种志”研究者看来,某一组织或个人的行为、观点都与其隶属的文化相关,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理解,都应从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出发。因此,“人种志”方法要求研究者将先入为主的观念悬置起来,用“当地人的眼睛”看世界。
正如前文所述,儿童的眼中有着与成人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在儿童知识系统直接作用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包含着缜密的内在逻辑性及合理性,反映着一定时期内儿童对外界的认识程度。因此,研究者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放低自身文化的权威地位,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到儿童的世界里去感受儿童的体验。
“人种志”方法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研究者用“当地人的眼睛”看世界的过程实际是对“当地人”对世界的“理解”的阐释。阐释是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中发生的。“对话”意味着“对他人的意见作一种反思性的探索和努力去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过程中谈话的几方有建设性地面对彼此,历经冲突及在不断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寻求立足点。在成效上,对话是对沟通的分析,是为求成长与了解而不断地对意义产生质疑的超越语言学的过程”。〔7〕可见,这种“对话”强调的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判断,而是持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两个“主体”在对同一种关系的理解上所达到的“融合”。可见,这种“对话”需要建立在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上。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发生了改变——研究不再是“主体”(研究者)对“客体”(被研究者)的单向观察,而是在两“主体”的互动关系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因此,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运用“人种志”方法,研究者与儿童在平等地位上的互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种志”研究常用的策略
参与式观察是“人种志”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虽然这是一种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质的研究策略,但由于存在许多因误解导致的误用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策略的相关问题作出澄清。首先是观察内容的选择。目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质的研究是没有预先假设的,只要在观察就是在研究,无需考虑观察的内容。然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观察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儿童的特点以及儿童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服务。因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观察需要有内容上的倾向性。幼儿教育是动态的、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复杂多样的主题,因此研究者要在观察之前限定一个相对宽泛的主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研究、研究者的兴趣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件中获得启示。其次是研究者的参与方式。研究者的参与方式根据研究者的进入程度可以分为半参与和全参与两种方式。其中半参与又可分为观察式参与和参与式观察两种,前者以观察现场活动为主,研究者在活动中起到的是组织、贯穿的作用;后者则是研究者担任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在与儿童一起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可以说,后者比前者的参与程度更深一些。而全参与是指研究者完全进入到活动之中感受儿童的体验。三种参与方式各有特点。幼儿教育活动具有多样性,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观察的内容以及具体活动的特点灵活选择参与方式。
深度访谈也是在“人种志”研究中常用的策略,是一种与有着缜密结构、程序的访谈方式相对应的非结构式访谈。类似于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在进行访谈之前只需要根据访谈目的进行内容概况的设计,具体问题要在访谈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提问的形式以开放式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要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解释,使访谈不偏离主题,同时研究者要有及时捕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便进行深入的追问。因此,深度访谈需要研究者有足够的敏感性。敏感性的获得无疑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但一些技巧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对被访者整体背景的了解。儿童是在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会受到来自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儿童的成长背景有深入的了解,研究者才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的意义,从而有效地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幼儿教育研究中,深度访谈的对象除了儿童之外,还可以包括家长、同伴等相关人员。其次是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在访谈过程中,除了语言外,研究者还可以结合语境对被访者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细节进行细致观察,从而获得更多的、言语所不能囊括的隐性信息。第三是善于对被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反思与分析。儿童的知识系统构成了其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因此同一种表达在儿童那里也会有不同于成人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依靠对儿童背景及经验的深入了解,对信息进行文本分析。特殊含义的产生之处往往正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切入之处。
在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人种志”方法强调丰厚描述。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是获取原生态资料的有效手段,但进行一项研究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料吗?正如一些实证主义者所提出的质疑,如果研究是事无巨细的记录,那么研究的意义何在?在“人种志”研究中,通过观察与访谈获得的资料是富含意义的。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儿童在日常情境下的行为、表征都是其在构筑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这些概念和符号是教师理解、进入儿童世界的桥梁。因此,对这些富含意义的现象的记录本身是有研究价值的。在这种理解下,儿童活动中的各个细节应是文本呈现的重要来源。与实证研究中的表格、图表以及科学性的语言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过分简约化相对应,“人种志”研究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丰厚描述,将细节展现给读者。另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因此,研究者对所观察现象的意义解读也是研究结果中的重要内容。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通过另一事物来探索和理解某事物的技巧,因此在呈现的文本中,研究者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己对儿童的解读呈现出来。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也是处于特定背景下的人,尽管在研究过程中会尽量将自身的价值观悬置起来,但其对儿童的解读仍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自身知识系统的影响。因此,研究者除使用文字外还可以通过录像、照片等详实记录方式呈现原始材料,供读者自行解读。出于对多样化理解的尊重,“人种志”研究结果的呈现强调的是丰富的描述或“展现”,而不是概念化的“告知”。
“人种志”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学科研究的方法,还意味着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有可能学会做研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贴近儿童的活动,贴近儿童家庭生活的实际,这样获得的生动资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M〕//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126.
〔2〕刘晓东.论儿童教育的出路〔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421(11):1.
〔3〕刘晓东.中国学前教育需要革命性变革〔J〕.教育导刊,2005,(7):26-28.
〔4〕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6.
〔5〕洪颖.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讨论〔J〕.清华大学学报,2007,(4):100.
〔6〕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
〔7〕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
Application of Ethnography Method in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Wang Dan, Yang Guangxue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realize a transform in perspective and a breakthrough in methodology to explore new field. Ethnography, which stresses teacher’s acquisition of original information about children’s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 in natural context, could be used in the research. Therefore, equal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epth interview are frequently used ethnography strategies and in terms of result presentation, ethnography highlight thick description.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ethnograph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epth interview; thick description
【关键词】幼儿教育研究;人种志;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丰厚描述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11-04
目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研究中,人们开始重视“人种志”方法的运用,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研究者对该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等原因,在现有的一些研究中出现了对该方法误用的现象,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是只强调对“人种志”方法固定化格式和规范性程序的简单套用,导致我国的幼儿教育研究在指导思想和学术话语上仍缺少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体研究格局上也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革。针对现有工作中的难点和困境,幼儿教育研究要开拓新的领域,必须实现研究视角上的转变和方法论上的突破。本文拟对新旧两种教育观进行比照,并对“人种志”方法的特点及其可行的研究策略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两种幼儿教育观
20世纪,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的学科是发展心理学。〔1〕这是一门以其自认的“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它将儿童的发展视为由不同阶段构成的线性运动过程,认为儿童的成长受到生物本能的驱使,每个人都必将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传统儿童观认为,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无知,〔2〕儿童向成人的过渡只能依靠其知识的不断获得。于是,知识成为儿童发展所需的唯一精神给养。当知识成为教育中最核心的因素时,幼儿教育也就成了小学教育的准备期,幼儿园大量选用成人看重的学科知识编制成课程,将知识系统地灌输给学前儿童也成为必然的选择。〔3〕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儿童被从外在的文化、环境、交往关系中剥离,教育成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唯一普适性道路。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被忽略,儿童作为人的主体性已消失殆尽,成为处于良好控制条件下实验室中的、拥有能够满足实验所需之变量的“客体”。可见,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育只是为达到儿童发展这一目的而存在的可操作的手段和工具。当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时,参与教育的人的主体性就被严重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成了分发营养的机械工作者,儿童(作为学生,而不是作为人)也就自然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
幼儿教育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促使幼儿教育研究者们对教育参与者的主体性以及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反思。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了来自现象学、生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影响。于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开始形成。
新教育观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者”的互动形成意识,产生经验,经验构成了儿童的知识系统,为儿童继续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由于与成人的知识系统存在差异,儿童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经历着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在这独有的生活里,儿童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他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在新的教育观中,儿童不再是可以任凭涂画的“白板”,也不再是只能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已具备丰富经验的对学习有着自内而外需求的主体。
要对儿童进行教育,教育者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系统及其成长的需要。这就回到了一个原初性的问题:儿童的知识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教育获得的。但是,当教育还未进入儿童的生活时,儿童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新的教育观认为,儿童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知觉的体验,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并构成知识系统的。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家庭、同伴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知识系统的形成。由此可见,只有进入儿童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成长的需要。而当教育进入生活时,幼儿教育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知识”被“成长”所取代而从传统的核心地位上撤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育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两主体间的互动自然生成了。教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以关系存在为基础的“教化”过程。
当教育成为关系存在而不再是手段时,教育的着重点也要从寻求普适化的教育策略转向关注教育发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情境中,通过深入调查以及细致观察,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依靠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地处理事件的教育机智,在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身体力行地教化儿童。因此,在新的教育观中,教师同时成了教育的研究者。新的教育观对外在影响以及儿童个体间差异性的强调,使得面向较大群体、去背景化的量化研究方法显得格格不入。
二、幼儿教育研究与“人种志”方法
“人种志”方法最早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新型研究方法。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发生了由“从原始人群身上寻找现代人进化历程的痕迹”到“去了解某一种族人的观点、生活态度,摸清他们对自己的世界的看法”的转变。显然,要想尽可能地获得贴近被研究者生活的资料,依靠传统的主观臆想的方法是不行的,人类学研究者需要进入日常生活情境中去获取资料。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是儿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的有效方式,因而这些日常活动也成了教师进入儿童世界、研究儿童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人种志”方法,是与文献研究中忽视现实场景和实验室研究中对研究场景严格控制不同的一种新方法,它强调研究者要在自然的情境下获取有关儿童的行为、表征的原生态资料。
在“人种志”研究者眼中,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文化”是广义上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4〕它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并作用于人的,在个人身上表现为知识系统的形成并对个体行为发生规范作用。因此,要对人进行考察,必须进入其所处的文化。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有机体,文化的各个部分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对处于特定文化中的人进行考察,需要将其放置在其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系统中进行宏观把握。
另外,作为在某种文化中成长的人,研究者在对一类人群进行研究时难免会受到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中不难找到例子。〔5,6〕而在“人种志”研究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研究者对所研究的文化都会保持尊重的态度,都会给予理解,而不会以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的优劣。在“人种志”研究者看来,某一组织或个人的行为、观点都与其隶属的文化相关,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理解,都应从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出发。因此,“人种志”方法要求研究者将先入为主的观念悬置起来,用“当地人的眼睛”看世界。
正如前文所述,儿童的眼中有着与成人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在儿童知识系统直接作用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包含着缜密的内在逻辑性及合理性,反映着一定时期内儿童对外界的认识程度。因此,研究者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放低自身文化的权威地位,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到儿童的世界里去感受儿童的体验。
“人种志”方法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研究者用“当地人的眼睛”看世界的过程实际是对“当地人”对世界的“理解”的阐释。阐释是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中发生的。“对话”意味着“对他人的意见作一种反思性的探索和努力去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过程中谈话的几方有建设性地面对彼此,历经冲突及在不断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寻求立足点。在成效上,对话是对沟通的分析,是为求成长与了解而不断地对意义产生质疑的超越语言学的过程”。〔7〕可见,这种“对话”强调的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判断,而是持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两个“主体”在对同一种关系的理解上所达到的“融合”。可见,这种“对话”需要建立在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上。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发生了改变——研究不再是“主体”(研究者)对“客体”(被研究者)的单向观察,而是在两“主体”的互动关系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因此,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运用“人种志”方法,研究者与儿童在平等地位上的互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种志”研究常用的策略
参与式观察是“人种志”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虽然这是一种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质的研究策略,但由于存在许多因误解导致的误用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策略的相关问题作出澄清。首先是观察内容的选择。目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质的研究是没有预先假设的,只要在观察就是在研究,无需考虑观察的内容。然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观察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儿童的特点以及儿童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服务。因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观察需要有内容上的倾向性。幼儿教育是动态的、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复杂多样的主题,因此研究者要在观察之前限定一个相对宽泛的主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研究、研究者的兴趣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件中获得启示。其次是研究者的参与方式。研究者的参与方式根据研究者的进入程度可以分为半参与和全参与两种方式。其中半参与又可分为观察式参与和参与式观察两种,前者以观察现场活动为主,研究者在活动中起到的是组织、贯穿的作用;后者则是研究者担任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在与儿童一起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可以说,后者比前者的参与程度更深一些。而全参与是指研究者完全进入到活动之中感受儿童的体验。三种参与方式各有特点。幼儿教育活动具有多样性,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观察的内容以及具体活动的特点灵活选择参与方式。
深度访谈也是在“人种志”研究中常用的策略,是一种与有着缜密结构、程序的访谈方式相对应的非结构式访谈。类似于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在进行访谈之前只需要根据访谈目的进行内容概况的设计,具体问题要在访谈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提问的形式以开放式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要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解释,使访谈不偏离主题,同时研究者要有及时捕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便进行深入的追问。因此,深度访谈需要研究者有足够的敏感性。敏感性的获得无疑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但一些技巧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对被访者整体背景的了解。儿童是在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会受到来自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儿童的成长背景有深入的了解,研究者才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的意义,从而有效地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幼儿教育研究中,深度访谈的对象除了儿童之外,还可以包括家长、同伴等相关人员。其次是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在访谈过程中,除了语言外,研究者还可以结合语境对被访者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细节进行细致观察,从而获得更多的、言语所不能囊括的隐性信息。第三是善于对被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反思与分析。儿童的知识系统构成了其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因此同一种表达在儿童那里也会有不同于成人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依靠对儿童背景及经验的深入了解,对信息进行文本分析。特殊含义的产生之处往往正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切入之处。
在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人种志”方法强调丰厚描述。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是获取原生态资料的有效手段,但进行一项研究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料吗?正如一些实证主义者所提出的质疑,如果研究是事无巨细的记录,那么研究的意义何在?在“人种志”研究中,通过观察与访谈获得的资料是富含意义的。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儿童在日常情境下的行为、表征都是其在构筑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这些概念和符号是教师理解、进入儿童世界的桥梁。因此,对这些富含意义的现象的记录本身是有研究价值的。在这种理解下,儿童活动中的各个细节应是文本呈现的重要来源。与实证研究中的表格、图表以及科学性的语言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过分简约化相对应,“人种志”研究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丰厚描述,将细节展现给读者。另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因此,研究者对所观察现象的意义解读也是研究结果中的重要内容。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通过另一事物来探索和理解某事物的技巧,因此在呈现的文本中,研究者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己对儿童的解读呈现出来。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也是处于特定背景下的人,尽管在研究过程中会尽量将自身的价值观悬置起来,但其对儿童的解读仍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自身知识系统的影响。因此,研究者除使用文字外还可以通过录像、照片等详实记录方式呈现原始材料,供读者自行解读。出于对多样化理解的尊重,“人种志”研究结果的呈现强调的是丰富的描述或“展现”,而不是概念化的“告知”。
“人种志”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学科研究的方法,还意味着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有可能学会做研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贴近儿童的活动,贴近儿童家庭生活的实际,这样获得的生动资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M〕//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126.
〔2〕刘晓东.论儿童教育的出路〔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421(11):1.
〔3〕刘晓东.中国学前教育需要革命性变革〔J〕.教育导刊,2005,(7):26-28.
〔4〕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6.
〔5〕洪颖.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讨论〔J〕.清华大学学报,2007,(4):100.
〔6〕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
〔7〕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
Application of Ethnography Method in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Wang Dan, Yang Guangxue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realize a transform in perspective and a breakthrough in methodology to explore new field. Ethnography, which stresses teacher’s acquisition of original information about children’s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 in natural context, could be used in the research. Therefore, equal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epth interview are frequently used ethnography strategies and in terms of result presentation, ethnography highlight thick description.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ethnograph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epth interview; thick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