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中“教”在“教”中“悟”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与创造空间。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也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对教材的整合“适度而不过度”。对教材的开发“到位而不越位”呢?下面我结合《找规律》一课“备课”、“悟课”与“赛课”的过程,说说在教材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在“研”中“教”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是课改后新选入的内容。既然是找规律,那就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怎样找,找的方法是什么?找到的结果又是什么?这就关系到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有条理、有顺序”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两个目标是平均用力还是有轻有重,如有侧重,侧重点应该放在哪儿?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向苏教版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教师请教,得出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专家和一线教师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主张应该侧重于“有条理、有顺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专家和老师们认为:教材在编写时便突出了找规律的“找”字,课堂上应该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选配的过程,学习有条理、有顺序,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主审有助于老师在教材分析中指出:教学时,不要突出问题的类型,一类一类地教学和相互比较。有条理地思考,借用符号进行有序的操作,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到问题的全部答案等思想方法才是教学的重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教材在编排上,也没有出现一道算式,或者是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是出现了这样一个讨论题: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而此时对规律的初步概括,也是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进行表达的。实际上总结概括的并不是乘法原理。
  但是,主张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专家和老师们则认为:找规律,我们找到的是什么规律?是用数学计算的规律,这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尽管在课始,老师应当提醒学生注意搭配的顺序性,甚至可以建议学生通过对代表同一类对象的符号加以编号,从而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我们则又应当超越问题的现实意义而上升到抽象的高度,也就是应当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备课之初,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因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应当在一堂课中得到落实的。而数学的思想方法与情感态度等目标则不是在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在每堂课中予以关注。因为这些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老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亲身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在内心深处接纳并养成习惯而获得。从本课来说,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达到让学生掌握有条理有顺序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不现实的。
  结合两方面专家的观点,在厦门赛课时我作了如下处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时,着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有条理、有顺序”选配的好处。结合具体情境找出规律后,并没有回避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处理习题时,如果学生先说出算式,就让他们联系具体情境有条理、有顺序地说出思考过程。如果先说出思考过程,则让他们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自己的想法。活动总结时,福建省教研室彭晓玫老师说:李老师的《找规律》一课,情境创设层层递进、逐步抽象而不露痕迹;简约朴实的环节中,学生充分探索、有效合作而不显做作: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数学建模”的处理恰到好处而相得益彰。
  
  二、在“教”中“悟”
  
  在“磨课”的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的两个讨论题,总感觉不太符合学情。讨论题一:怎样选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往往感到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倒是一个学生的回答启发了我,他走到屏幕前,边指图连线边说:“老师,我这样做就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所以,我改变了对教材的处理思路,没有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让学生借助图形连线后提问:你感觉借助图形连线的方法进行选配有什么好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怎样选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是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的,而不仅仅是靠语言来表达的。
  讨论题二:“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有什么关系?”试讲时,少数学生的回答是:乘法关系、倍数关系、除法关系,还有的同学说加法关系等等。这种情况下想得到数量关系式: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多少种选配方法则非常困难。反思教学过程,原因出在哪儿呢?经过深入调查,我发现,原来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什么数×什么数=什么数的表达方式。我顺势把这个讨论题改为: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选配方法的种数有什么关系?改动后,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拼摆,自由讨论交流,非常自然地便得出上述数量关系式。
  由此可见,新的教材观的确立,需要老师“教”之前,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情;“教”之中。善于发现问题、找准症结;“教”之后,敢于反思教学过程,基于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从而充分利用教材诱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强调以情感活动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把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情境之中,从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情境教学在情感领域的创造性探索,成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学生素质发展中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动脑与动手等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为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做出了可贵
一次笔者听课结束,不经意地听到一些学生小声议论:“如果我们也能像老师那样,看看其他班的学习情况,并把他们的优点学回来那该多好!”听后心里一动。学生长时间被固定在一班级里,学习环境缺少变化,难免会因为熟悉而对周围的一切产生认知疲劳感和厌倦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级竞争力和凝聚力。  征得有关方面领导的同意,笔者先用两个班进行实验。首先把这两个班的课都调到公共自习课来上,其中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同学
针对地震灾害发生后,水利工程往往因此发生大坝裂缝,坝体渗漏,渠道堵塞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在进行水利工程应急处理时,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加强险情排查,科学、全力抢险
议论文作为考场作文常用文体,其通常的结构形式如“引、议、联、结”式,或并列、对比、递进式等,已为大家所熟知与惯用,但综观目前考场议论文结构的现状,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拘
从性能、费用、电压降等方面阐述了矿物绝缘电缆优于传统电缆的特点,指出其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施工时间和强度,弯曲半径小等优点,基于矿物绝缘电缆的优越性能,论述了其敷设方法及一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尺规作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因此如何把握新课标动向是中学数学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照新旧课标在尺规作图方面的变化,结合中考情况
作业,一个时时被人提起而又时时被人忘记的教学环节,担负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对32例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血清免疫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和癫痫发作最常见,局灶性表现次之,脑脊液和血清免疫学改变和本病无相关性。诊断主要依据临
近年来,我们按不同的年龄对象,文化程度和具体情况,利用语言交谈这一方式,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这些产妇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助产人员得以顺利分娩。1一般资料自1998年1月至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