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炼”学生兴趣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想探究“兴趣”的外延与内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诸多方面的“兴趣”。这不仅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益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时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问题。
  【关键词】激发;力炼;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成长显现其应有的重要性。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科学把握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能让学生用智慧的火炬去练达知识的硕果,更能让学生用过人的智力去编织敏捷的思维网络,更能让学生用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情绪去陶冶人生应有的美好情操,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这才是语文教学真正地优质效果,这才是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怎样去与时俱进,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等多方面有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顺应历史发展的体现社会美好价值的、弘扬时代精神、振兴中华民族的、实现中国梦理想的浓厚“兴趣”。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验如次:
  一、培养、确立兴趣
  现在的好多小学生,对这不感兴趣,对那也不感兴趣,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行为动力的“小混混”。一个没有兴趣、没有理想的人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衣架子。故此,让小学生确立其应有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成为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平台,利用我们的三尺讲台,运用民主的轻松的教学手段来确立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良好兴趣。德者,即是我们优良传统美德。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要利用语文教学这个平台,让我们的学生在“德育”方面确立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美好“兴趣”,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栋梁之才。
  二、控制、定型兴趣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给我们的民族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但也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西方的文明进来了,西方的“蚊子”也进来了,我们应在学生“兴趣”的窗口蒙上管用的纱窗,把“蚊子”拒之于窗口,让学生“兴趣”之心窗永葆纯洁。
  现在不少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兴趣”过于“西化”,这次香港的“占中”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感兴趣,对中华民族的浓厚文化不感兴趣,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感兴趣,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现中国梦不感兴趣,只对西方的所谓民主、人权等感兴趣。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兴趣没有到位的一种失误。
  三、力炼、陶冶兴趣
  我们又怎样来实施“兴趣教育”呢?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做法可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力行魅力法
  对于学生的成长,从某些角度来讲,教师对其影响远远超过家长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影响。
  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让学生的“兴趣”建立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当然,师德师风尤为重要。老师有什么样的“兴趣”,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学生也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在老师身上,运用语文教学的平台,让学生领略到历史发展的动态美、笑傲人生的静态美、积极与世的行为美、热爱人类社会的心态美,这样的“兴趣”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一个品行端正、思想健康、行为向上的有用人才。
  当然,上者是“人品”问题。 “品学”应是我们培养学生美好兴趣的最大公约数。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升学习效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大学问家”。老师的表达、点评、传授、习作、书法等如果能让学生感兴趣,那么何愁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时没有“兴趣”呢?同时,老师必须恰当地运用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他们对在走向社会要运用到的各种立身处事的能力有所认识、有浓厚“兴趣”并有所提升。可见,通过教师的力行魅力,学生的方方面面的兴趣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二)课本潜移法
  课本是教学之本。语文课本收编的所有美文都是定型学生兴趣的极佳材料,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好。
  我们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进认知和感知的美好殿堂。从《两小儿辩日》中,我们可以认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深;从唐诗宋词中,我们既可以让学生走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更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大唐帝国”的强盛;从毛泽东的诗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伟人的超人风采,从中让学生受到人品魅力的熏陶;从描景状物的名篇佳作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从领袖著作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制度优越美。由此可见,我们利用课本,既可以确立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定型其“兴趣”,更可以以其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课本成为培养学生最佳兴趣的良好平台。
  (三)时势激趣法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定型、“力炼”学生的兴趣,不单单是简单的学习兴趣。对此,我们不少教师存在误区,人为的将“兴趣”片面化、单一化。其实,培养、定型、力炼学生理想、思想、情操、学业等诸多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任务,而且不可或缺。如果只是单一的知识型的所谓人才,很显然,我们无意中就帮了西方世界对我们实施的所谓“颜色革命”的忙。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千万不能这样去做。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用“时势”来激发学生诸多方面的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用多元化的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去展示这些“时势”,让学生去认知、感知、体验、理解、实践这些“时势”。在充满朝气的课堂里,让学生感受到古老历史文明美,民族优秀自信美,山河壮丽豪情美,制度优越信念美,辉煌时势成就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诸多“兴趣”,让他们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健康有为的思想倾向,正确美好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成为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总之,培养、定型、力炼学生诸多兴趣,既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也是让西方世界所谓“颜色革命”彻底失败的需要。可见,上述之论,的确是我们目前语文教学之大任。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学科,它同时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更是努力做到以文本为载体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构筑他们健康的情感思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拥有美好、健康的思想情感是事关学生终身成长的大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当然责无旁贷。语文以其学科的特殊性,义不容辞地担负
【摘要】初中生作文以叙事为主,但不少学生叙事只是泛泛而谈,或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或空洞无物。针对此类现象,笔者尝试先让学生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激发细节描写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观察,积累有价值的素材,从景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训练;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准确用词、分解细化、妙用修辞等方法进行细致刻画,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分类训练;细节描写
【摘要】教学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教学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宽容和耐心。  【关键词】教学;艺术;关爱;耐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背景】  新学期,接手一年级的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班级中出现一位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原来孩子患有感官系统失调症,简单点说就是多动症。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 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
【摘要】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全方位研究的作家,而他写的《牡丹亭》更是传奇中的精品,是他智慧的结晶。本文对这部传奇中体现出的汤显祖的情理观作了探究。  【关键词】汤显祖;以情反理;以理制情;先驱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戏曲史值得研究的大作家,他和同时代的莎士比亚齐名。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牡丹亭》,这部戏曲自
【摘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下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对话。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显然又暴露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因对话不畅通致使阅读活动虚浮、肤浅而流于形式。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对话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公开课激发思考,建构“对话式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  【关键词】倾听;高效对话;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问题导学与合作互动的结合改变了小学语文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防止机械照搬。“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各环节的特点灵活运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效率;提问;问题;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同学们,我们今天讲……”之后,教师便滔滔不绝地把教材内容一股脑地说写出来,不仅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还对学生
【摘要】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有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对上饶人来说,又是一篇绝好的乡土教材,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美丽上饶、热爱美丽家乡的感情。全词由静到动,动静结合。真实地反映出我们上饶农村的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有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学习的快乐交还给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兴趣;质疑;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
【摘要】基于微媒体的教育应用研究和实践,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本文仅就微信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展开论述。从引入微信可行性分析、微信参与方式探索、微信重要性阐释三个角度,阐述了建构以微信为师生互动平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产生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微信;朋友圈;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以微博、
【摘要】小说带有浓厚的生命体验,语言诚挚,象征意蕴丰厚,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遭遇人生困境、寻求精神救赎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主体意象——药方、行走、琴弦这三个角度,研读分析,解读作者对于人生目标、追求过程以及自我超越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目标;追求;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莽莽苍苍的群山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故事由此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