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昔之始:作家回忆录》《家庭疗法》《小小小小的火》这三部作品是美国华裔作家在新近3年所出版的最新著作。这三位华裔作家颇具代表性,一位是已经进入美国亚裔经典作家行列的谭恩美;一位则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千禧一代作家王轩;一位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生代作家伍绮诗。她们三位又恰恰全部是女作家。这三位显示了,在美国华裔作家中,女性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这三部作品,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一部为回忆录,一部为短篇小说,一部为长篇小说。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老一代作家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她们的回忆让人们看到了华裔作家曾有过的酸甜苦辣、辉煌与灿烂;新生代作家正在蒸蒸日上,她们的作品正在逐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千禧一代的登台亮相,预示着当代作家已经后浪推前浪开始步入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郭英剑

《往昔之始:作家回憶录》的创作缘起


  自从1989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并在美国文坛产生不俗反响之后,谭恩美(Amy Tan, 1952- )以笔耕不辍的姿态创作了《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1991 )、《通灵女孩》(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1995 )、《接骨师之女》(The Bonesetters’Daughter, 2001 )等六部长篇小说,从而在百花争艳的美国华裔文坛上占据了重要一席。30年来,谭恩美在从“文坛青椒”走向“文坛传奇”的过程中,既收获了无数盛誉,如被普遍认为是继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 )之后美国华裔文学的又一个高峰;也遭到了不少质疑,其中比较激烈的质疑认为谭恩美一直在“母女关系”的主题创作模式中进行通俗写作,即作品缺乏深刻性和严肃性。
  面对毁誉交加的外界声音,谭恩美以作家特立独行的方式进行着“无心插柳”的回应。2017年10月,65岁的谭恩美出版了第二部回忆录——《往昔之始:作家回忆录》(Where the Past Begins:A Writer’s Memoir)。她撰写这部回忆录的真正缘起是编辑丹·哈尔彭(Dan Halpern)的提议和鼓励,在回忆录出版后接受记者艾莉森·辛格·吉(Alison Singh Gee)访谈时谭恩美说“我是在(编辑丹·哈尔彭)‘劝诱’之下完成了本书的写作”。最初编辑只是鼓励谭恩美在创作小说的间隙把他们二人关于《奇幻山谷》的来往邮件整理成书,不过谭恩美并没有同意,而是决定采用“自发”的写作方式,即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而不用提前过多构思所写内容。
  在“自发”写作原则的引导下,谭恩美犹如打开了记忆宝库的大门,让往昔生活的点点滴滴泉涌一样跃然纸上。从全书布局来看,“想象”“情感记忆”“回望过去”“未知的结局”“阅读与写作”和“语言”这六个标题并没有严谨的内在逻辑性,好似散乱的珠子并置在一起,这也恰恰是“自发”写作的表现。这部涵盖书信、照片、日记、家族文献等素材的回忆录以娓娓道来的笔触展现了谭恩美“真实”的多面人生。所谓的“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在非虚构的回忆录写作中也无法实现绝对的“真实”。
  在这本书的导言部分,谭恩美坦言:“在撰写这本回忆录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认为能够记住的大量东西是不准确的,是对先前经历的事后猜测或曲解”,也即谭恩美已经赋予或肯定了自己“不可靠叙述者”的身份。拥有充分自由的读者则可以通过解构谭恩美的“不可靠叙述”,去捕捉自己“所愿”的谭恩美的“真实”多面人生。

谭恩美的绘画生活


  谭恩美既不是一个专业的画家,也不是一个能够看懂现代抽象艺术的专业绘画鉴赏者,但她对绘画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年少时期由于所画小鸟、小猫、小马等动物栩栩如生,谭恩美被众人夸赞,赢得了“具有艺术想象力”的美誉,她也深信、沉醉于自身所具有的想象力,但后来高中美术教师“绘画表达能力有余而想象力不足”的评语对其打击颇大,几乎扼杀了谭恩美成为画家的梦想。尽管每日都在绘画,但此时的谭恩美已经看到了自己最多只能达到“相似”水平的界限,也明白了注定不会成为一名画家的原因。无论如何练习,谭恩美只能是在尽力模仿某种事物,而无法实现自我认知,但在小说写作当中她却可以通过喜怒哀乐的融入认知自我。
  正是通过与小说写作的对比,绘画对于谭恩美才更有意义。在谭恩美眼中,绘画尤其是自然写生与小说写作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它们都需要好奇之心、善观之心、好学之心。绘画虽与小说写作有着共通性,但对于谭恩美而言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其一,绘画只是对谭恩美写作生活的一种陪衬或调节,既可以给她带来惊喜般的满足感,也可使其养成“视不完美为常态”的平淡心境,但小说写作则完全不一样,从来不允许其产生满足感。实际上这只是谭恩美对绘画持有的一种个人偏见。如果她愿意或能够在绘画领域“严格要求自己”的话,绘画同样不会容许她产生任何满足感。其二,绘画(主要是自然写生)所呈现的“真实”与小说写作呈现的“真实”不一样。在自然写生过程中,谭恩美尽力再现的是可观可见的“事实性真实”或“科学性真实”,而在小说写作中她寻求的是感知层面的“人性真实”。谭恩美对“人性真实”的追寻并不是盲目的感情用事,而主要是基于某种道德问题意识,即通过展现问题的所有面相和困境来试图寻求答案。当然,很多时候谭恩美既不愿也无法提供一种固定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她只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一种流动的“情感真实”,因为她相信“没有永恒的真实”。

谭恩美的音乐生活


  如果绘画对于谭恩美只是一种愉悦性的“调色剂”的话,那么音乐则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怪乎谭恩美把回忆录第二章命名为“作为缪斯的音乐”。不少阅读过《喜福会》或者观看过同名电影的读者或观众都会不自觉地把弹钢琴的小女孩投射到谭恩美身上,这其实是一种接近“真实”的想象。谭恩美的确从小在母亲的“迫使”下年复一年地每天花费一个小时练习钢琴。经过一定音乐训练的谭恩美不仅对《色·戒》(Lust, Caution)、《面纱》(The Painted Veil)、《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等影视音乐关注甚多,而且也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人的古典音乐颇为精通。这里所谓的“精通”并不只是熟知作曲家以及作品名称,而是对作品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和评价。比如对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一部浪漫主义发挥到极致,也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经典作品,谭恩美不仅可以清晰感知拉赫玛尼诺夫本人弹奏的独特技法以及作曲家“难返故土”的愤懑之情,而且可以根据跳动的音符即兴创作出一个类似《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的曲折动情故事。
  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即兴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已经实属不易,值得称道一二,但谭恩美之意并不在于创作一个出彩与否的故事,而在于窥探自己的文学想象力如何与音乐自由共鸣。这里的“自由共鸣”主要指跳动的音符与泉涌的文思以“润物无声”之势达成自然融合状态,也即谭恩美推崇的文学与音乐互动的理想模式。这种理想模式在谭恩美创作《奇幻山谷》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谭恩美平时非常喜欢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 和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的电影配乐,尤其钟情其中能够切中人物思想要害的独奏。在创作《奇幻山谷》时,谭恩美无意听到了迪斯普拉特为电影《色·戒》创作的“王佳芝主题曲”,而这首音乐瞬间打开了谭恩美的创作灵感,促使她把小说中的叙述者与音乐中的人物场景无缝对接。
  文学与音乐互动的妙趣让谭恩美坚定地认为音乐是使其静心写作的最佳方式,但写成一部书绝非易事,依然需要经年之力。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谭恩美对音乐的挚爱之情,反而激发了其心中创作音乐的隐秘欲望。谭恩美之所以至今没有把“音乐创作”这个隐秘欲望转化为公开实践,或许是因为她依然在探索文学与音乐自由共鸣的实现模式。现实中的写作会一如既往地愈加艰辛,而谭恩美也会一如既往地打磨写作“技艺”,当然她也会一如既往地找寻最适合写作的音乐,因為音乐既是她写作的灵感之源,也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谭恩美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绘画生活、音乐生活只是其多面人生的一个缩影。对于谭恩美来说,无论是作为调色剂的绘画,还是作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抑或作为困境的政治,都是谭恩美展现“真实”人生的媒介。不管谭恩美如何看待绘画、音乐和政治以及它们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但对广大读者来说,他们似乎更关注谭恩美如何在后续作品中进一步展现她“所愿”的“真实”世界,也更期待谭恩美通过精品佳作塑造更加“多面”的精彩人生。
  (作者系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其他文献
我的散文集《湖光心影》即将付梓电子书,我想谈谈我的写作感受。  写作早已是我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更进一步扎实确定写作大自然这一重要题材或曰永恒题材,缘于我的年近古稀之年的又一次搬迁。记得我随着搬家公司的车辆,将自己的“破家值万贯”的东西运到离市里六七十里远的津郊一个开阔的湖边寓所,已是夕阳西沉的时光了。我慌慌张张布置了家人给我把电脑安装好,不要影响我翌日清晨早起使用,便兴致勃勃地跑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此文一经发表便轰动全国。这篇通讯曾一度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它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成为新中国数代人共同的记忆、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解放军战士也从此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作家肖复兴认为这篇通讯具有历史坐标意义,“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的一个“贡献”。  《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其二曰: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这是对陆游悲壮浓烈的爱国情怀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高度的肯定。  清人赵翼也说:  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之后,犹十之三四……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瓯北诗话》卷六《陆放翁诗》)  从现存作品来看,陆游表现这一“素志”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还以各种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部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这部书分上下卷,将梅花从萌芽到花落结果的整个过程,分为“蓓蕾”(四种)、“小蕊”(十六种)、“大蕊”(八种)、“欲开”(八种)、“大开”(十四种)、“烂漫”(二十八种)、“欲谢”(十六种)、“就实”(六种)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据低昂俯仰、分合卷舒,绘出共一百幅梅花各个时期不同样子的图案。  在宋代,俗称画像为“喜神”。《梅花喜神谱》的作者宋伯仁在序言中说,
英特尔和教育部扩大合作共推“共创未来教育计划”    [本刊讯]2006年11月1日,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京共同启动了“共创未来教育计划”,郑重承诺在未来五年时间内提高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水平。该计划的启动为之前英特尔与教育部的三年战略合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将双方的合作推向深入。  贝瑞特博士表示,“共创未来教育计划”是迄今为止英特尔公司和中国教育部最全面的合作项目,目
自打头一次听说《清华画报》后,就对这本仅出版过两期的清华内部刊物充满了好奇。在网上寻觅、追踪了大半年,终于在一家位于重庆的网上旧书店发现了一本1959年第2期《清华画报》。浏览店主展示的部分画面的过程中,一张粘在内页的油印信函吸引了我的眼球。尽管内容看不太清楚,但凭我的敏感,就觉得这封信一定有着特殊的背景和意义。于是,虽然卖价不菲,我仍然果断地下单收藏了这本难得一见的“珍品”。  迫不及待地打开快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日渐认识到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以来,学界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著已颇为不少,但大多是集中在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或重要意义的探讨上,而从中共党史的视角,对依法治国缘起、形成与发
如果说,20世纪初问世的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是受“西学”学科分置影响未深之际的时代产物,那么,历经百年探索而中国文学史家重新标举“大文学史”理念,显然是基于中国传统学术的中国气派、中国道路的自觉理论追求。在我看来,刘怀荣、张新科、冷卫国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全三册,164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简称“该书”)在确立研究范式、重视研究方法论探讨、遵循史学科学规范与突出文学本
[本刊讯]为使政府、学校及时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使企业及时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成果,2006年7月21日,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在京成功举办了2006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北京市教委张国华副主任和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张永凯副处长亲临研讨会,对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的成绩给予了肯定。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张虹波概要回顾和总结了北京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果,使
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了四年本科、两年半硕士研究生,加在一起有两千三百多天。这期间,除了吃饭、上课、睡觉,其余绝大部分时间,包括星期天、节假日,甚至寒暑假,我都是在“泡”图书馆中度过的。所谓“泡”,不单单是指在那里待的时间长,更包含了对它的依赖之深,用情之专,以至于一天没去图书馆都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好像这一天缺了点什么。这么说,还真不是矫情。实话实说,我肚子里的那点“货”的的确确就是在“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