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多媒体与小学生数学参与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与老师,与学习、与教材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在新课程改革上网今天,要求我们教师要热情鼓励精以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培养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抓住最佳时机,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增强学生兴趣,唤起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针对小学生喜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播放天安门、故宫、小区、校园、阅兵方阵、椭圆形滑冰场等动画组图,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声音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人机交互,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二、激活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动手的过程,学生会增强自己信心、责任心、仁爱心。因此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动手操作活动,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经过手脑协助,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获得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拼、折、画、量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并掌握新知。我在教学“8的加减法”时,示出课题后告诉大家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并播放经剪辑的“恐龙”视频,同时问:“你们认识它吗?把你知识的告诉给全班同学听!”然后教师简单介绍恐龙的有关知识,以此激励学生从小热爱学习、专心学习,长大后才会有更多知识趋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学生树立了信心,提高了兴趣,并根据恐龙所站立的位置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接着分组,发给学具,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参与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孩子们认真地摆弄着手中的学具,他们边摆边议、边看边写,全部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区了。
  
  三、阵地保障,培养能力
  
  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无可非议的,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参与阵地,让学生不断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课堂”、“活动”、“生活”三个阵地。提供参与阵地有以下三条途径:
  1 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演练。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使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看、听、说、写等环节,讲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2 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通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如:看一个资料片,开展一次辨论地;看一个专题片,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进行演讲,还可开展朗诵、知识竞赛、知识猜谜等活动来提高能力。
  3 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求发展。学习的外延要与生活的外延相辅相成。因此让学生本着“处处留心皆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访名胜、看展览、听讲座等各种途径,在生活中拓展学习知识的空间。自觉不自觉地提高能力。
  
  四、制作课件,培养创新意识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教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过程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深钻教材,认真了解学生,制作高质量的课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线段”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直线,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然后在直线上出现两点闪动光再在中间一段出现闪动的光,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直线,切线段,并相互交流总结,找出特点。这样的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直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同时有利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
  
  五、突破难点,发展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建立、延伸和应用,法则、公式的推导掌握,都需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多媒体就能完成帮助学生完成这种思维上的过度,它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能够成功地实现抽象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学生发现个位不够减时,先让学生利用小棍动手操作,然后将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教师即演示一种,通过“闪烁、移动、组合“等手段,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当十”的道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引导他们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摘要】图论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而又极其有趣的数学分支,当前对图论研究比较活跃的两类问题是图的匹配问题和图的染色问题。本文将研究条长为2与3的路的并的点可区别全染色(简称VDET全染色),并提出相关结论及染色方案,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分别做以验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及时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更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意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议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学实效。  【关键词】激趣;关键;由浅入深;适时提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推进中,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理念的系统性、完整性,出现了两种倾向:忽视培育自身的史学修养,无限扩大教法的作用;忽视命题研究,致使课堂教学与考试相脱节。笔者认为,这两个被忽视的对象恰恰是初中历史教学应关注的两大着力点。  一、培育史学修养 丰富教学内涵  作为一线教师,如大学教授或史学家一样进行史学研究是不现实的。但增强史学修养却不容忽视,其途径是多方面的:钻研教材、细读教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最喜欢谁?瞧今天孙悟空也来到我们课堂和大家一起学习,看,他带了一些什么礼物?(媒体逐步展示如下图)  (2)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藏在这些礼物中,它就是角,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吧。(板书: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自主建构    1.从实物中感知角  师: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看,三角板上就有。(示范指出三角
[摘要]本文从基础、数学阅读能力、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存储等方面对高中函数解题策略进行阐述,通过数学思想方法及相关典型例题的探索、分析,进一步提升对高中函数解题策略的掌握,  [关键字] 函数策略;解题;阅读能力;积累与存储    函数是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高考中遇到函数题时,想要做到心里踏实并不难,只需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了解高考命题的常见题型和要点,重点复习,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摘 要]本文试着通过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几种位置关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像的平移、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關键词]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位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阅读就是思维的过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重视语文人文熏陶和工具作用的同时,增加思维含量,引导学生统观全文、审辩质疑、推导想像、关联理解、比较分析、反向思考,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跳板,增强思维
[摘要]數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激发思维活力。首先应创设问题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内在的思维能力;其次应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再次应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根本性转变,让学生学会思维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思维 训练 方法 本文为全
新教材的使用,新教学大纲的制定,让教师的角色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道,解惑,授业”的师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宰一切的格局已经打破,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和心理的需要,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内容形式,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参与,激活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英语课堂有“我也想说上几句”的渴望。
哥德巴赫猜想是说:“任意不小于4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对这一猜想的论证由来已久。本文给出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等价命题,可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一猜想。我们首先给出如下命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