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郭振玺是在位于梅地亚的“经济半小时”栏目的办公室里,这个每年能够创造2亿元广告效益的热门栏目,和央视其他部门的办公室一样,狭小而凌乱。
由于台里的年度优秀栏目和优秀节目评选时间延长了很多,郭振玺比原定的采访时间晚到了。他一再地道歉,他说获奖不是对节目最好的评判,不过作为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他还是很看重手里的投票权,“毕竟弟兄们都辛苦了一年”。
毫无疑问,正在进行中的“2008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是他目前工作的重点。2008年的中国跌宕起伏,经济生活领域更是如此,甚至坏消息不断。年底,当评委会开始本年度评选活动的时候,这种现状一度让他们犹豫:2008年是否还需要进行这个评选?到底能够评出什么样的人物?是否需要放在改革开放30年的范畴之内来选?
在这个时刻,台领导推了他们一把:越是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越是能够感受到精神和人作为榜样的力量;经济频道的另外一个节目《创业英雄会》也给他们带来启示:一些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往往就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刻脱颖而出。
言语之间,挺直着腰板的他目光向远处望去。这个动作很像在展示2008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的一个标准:远见。
一份撷取内在光环的名单
已经进行到第九届的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由于在评选思路、入选标准上密台当年经济走势及更深厚的社会主流,而不仅仅是一场成功人士的励志典礼,被媒体视为不仅是中国经济人物的奥斯卡,而且是中国经济生活的风向标。
2008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跌宕起伏,地震与奥运盛会,改革开放30周年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制造业寒潮,构成了社会的主流脉络,这在200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主题词和入围名单上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在一贯的责任要求之外,增加了“探索和远见”,体现了当前经济转折局面对企业家的眼光、创新能力的独特要求。而“责任”也由于地震灾害得到了空前强化,并与民族社会“凝聚力”联结在一起。
因此在本年度的20名入围名单中,人们看到最多的不是与年度财富榜或者曝光度平行的首富和巨头名单,而是一些并非名声震耳,却最好地体现了主题词要求的企业家们,包括三鹿事件最先的揭露者冯东川医师,也包括因参与地震救援感动了中国的张祥青。奥运主题在鸟巢设计团队和李宁身上得以体现,而对具有探索和远见意义的经济人物的选取更是颇费苦心,从卢正刚到万捷,更多体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而海南农垦总公司掌门王一新的入局出人意料之外又独具情理,反映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土地流转和三农问题的解题使命。
郭振玺认为,这是一份剥去了财富英雄包装的名单,却是一份更实质地撷取了内在光环的名单。经济危机为年度人物评选带来的困难,转化成了一份摆脱资本压力、回归经济本真的入围名单的机遇。它庶几可以避免出现头年入围二年入狱的潜在风险,公信力更为提升。
远见成为新标准
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评选经济人物,责任自然是评选底线,是否具有远见卓识也成为新标准。而能否评选出具有远见的经济人物,评委也自然需要远见。
《瞭望东方周刊》:与往年相比,2008年的评选标准中增加了“远见”和“探索”,为什么?
郭振玺:2008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既到达了改革开放30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又是一个事件多发的年份,比如乳品行业出现的问题,比如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等。中国的经济领域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过去被看好的一些东西,现在都不那么乐观。
从30年和2008年这两个纬度来看,有没有远见、有没有预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美国在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发生次贷危机,但我们还有很多公司盲目地去投入国外的金融机构、购买金融产品,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远见。所以今年把“远见”加了上去。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改革就是探索、突破。有很多东西,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进行探索。
另外,今日的中国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大家并没有太多切身的感觉。一方面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没那么多;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融合度、互通性没那么高;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那时候大家的资产少。现在不一样了,股市一跌,房价一变,人人都受影响。所以在经济关联度如此高的现状下,评价经济人物,更需要看重他的远见和探索精神。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远见?
郭振玺:经济人物的远见体现在对一个动态事件发展方向的判断上,要求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化的视野。我记得在2008年上半年,王石和马云就曾经谈过冬的问题,提醒企业要做好准备。在金融危机前夕,与很多企业多元化、铺摊子发展不同,有些人坚持一心一意做主业,保持良性的现金流。这些都是具有远见的表现。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远见,我们看到经济频道很早就推出了“直击华尔街”这样一个节目,2009年经济频道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郭振玺:“直击华尔街”是经济频道历史上对单一主题规模最大、周期最长的一次报道,连续100多天、几个窗口同时播出。根据数据统计,与十月份相比,十一月份观众收看经济频道节目的净时长增加40%,流入中央电视台看财经类节目的观众增加了40%。
9月20号我们推出这个节目的时候,很多人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金融风暴和中国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当时判断,正在发生的这一经济事件与受众自身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大家都想知道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资讯,“直击华尔街”就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2009年一定是经济年,我们的重点是在深度分析上做文章。春节后我们会推出几集的系列片,回顾分析金融危机出现后的一些情况;2009年还将推出纪录片《华尔街》,重点是在深度梳理、分析上做文章,展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以及中国如何更好、更快地克服这个危机,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
由于台里的年度优秀栏目和优秀节目评选时间延长了很多,郭振玺比原定的采访时间晚到了。他一再地道歉,他说获奖不是对节目最好的评判,不过作为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他还是很看重手里的投票权,“毕竟弟兄们都辛苦了一年”。
毫无疑问,正在进行中的“2008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是他目前工作的重点。2008年的中国跌宕起伏,经济生活领域更是如此,甚至坏消息不断。年底,当评委会开始本年度评选活动的时候,这种现状一度让他们犹豫:2008年是否还需要进行这个评选?到底能够评出什么样的人物?是否需要放在改革开放30年的范畴之内来选?
在这个时刻,台领导推了他们一把:越是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越是能够感受到精神和人作为榜样的力量;经济频道的另外一个节目《创业英雄会》也给他们带来启示:一些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往往就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刻脱颖而出。
言语之间,挺直着腰板的他目光向远处望去。这个动作很像在展示2008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的一个标准:远见。
一份撷取内在光环的名单
已经进行到第九届的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由于在评选思路、入选标准上密台当年经济走势及更深厚的社会主流,而不仅仅是一场成功人士的励志典礼,被媒体视为不仅是中国经济人物的奥斯卡,而且是中国经济生活的风向标。
2008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跌宕起伏,地震与奥运盛会,改革开放30周年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制造业寒潮,构成了社会的主流脉络,这在200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主题词和入围名单上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在一贯的责任要求之外,增加了“探索和远见”,体现了当前经济转折局面对企业家的眼光、创新能力的独特要求。而“责任”也由于地震灾害得到了空前强化,并与民族社会“凝聚力”联结在一起。
因此在本年度的20名入围名单中,人们看到最多的不是与年度财富榜或者曝光度平行的首富和巨头名单,而是一些并非名声震耳,却最好地体现了主题词要求的企业家们,包括三鹿事件最先的揭露者冯东川医师,也包括因参与地震救援感动了中国的张祥青。奥运主题在鸟巢设计团队和李宁身上得以体现,而对具有探索和远见意义的经济人物的选取更是颇费苦心,从卢正刚到万捷,更多体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而海南农垦总公司掌门王一新的入局出人意料之外又独具情理,反映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土地流转和三农问题的解题使命。
郭振玺认为,这是一份剥去了财富英雄包装的名单,却是一份更实质地撷取了内在光环的名单。经济危机为年度人物评选带来的困难,转化成了一份摆脱资本压力、回归经济本真的入围名单的机遇。它庶几可以避免出现头年入围二年入狱的潜在风险,公信力更为提升。
远见成为新标准
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评选经济人物,责任自然是评选底线,是否具有远见卓识也成为新标准。而能否评选出具有远见的经济人物,评委也自然需要远见。
《瞭望东方周刊》:与往年相比,2008年的评选标准中增加了“远见”和“探索”,为什么?
郭振玺:2008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既到达了改革开放30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又是一个事件多发的年份,比如乳品行业出现的问题,比如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等。中国的经济领域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过去被看好的一些东西,现在都不那么乐观。
从30年和2008年这两个纬度来看,有没有远见、有没有预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美国在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发生次贷危机,但我们还有很多公司盲目地去投入国外的金融机构、购买金融产品,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远见。所以今年把“远见”加了上去。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改革就是探索、突破。有很多东西,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进行探索。
另外,今日的中国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大家并没有太多切身的感觉。一方面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没那么多;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融合度、互通性没那么高;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那时候大家的资产少。现在不一样了,股市一跌,房价一变,人人都受影响。所以在经济关联度如此高的现状下,评价经济人物,更需要看重他的远见和探索精神。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远见?
郭振玺:经济人物的远见体现在对一个动态事件发展方向的判断上,要求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化的视野。我记得在2008年上半年,王石和马云就曾经谈过冬的问题,提醒企业要做好准备。在金融危机前夕,与很多企业多元化、铺摊子发展不同,有些人坚持一心一意做主业,保持良性的现金流。这些都是具有远见的表现。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远见,我们看到经济频道很早就推出了“直击华尔街”这样一个节目,2009年经济频道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郭振玺:“直击华尔街”是经济频道历史上对单一主题规模最大、周期最长的一次报道,连续100多天、几个窗口同时播出。根据数据统计,与十月份相比,十一月份观众收看经济频道节目的净时长增加40%,流入中央电视台看财经类节目的观众增加了40%。
9月20号我们推出这个节目的时候,很多人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金融风暴和中国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当时判断,正在发生的这一经济事件与受众自身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大家都想知道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资讯,“直击华尔街”就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2009年一定是经济年,我们的重点是在深度分析上做文章。春节后我们会推出几集的系列片,回顾分析金融危机出现后的一些情况;2009年还将推出纪录片《华尔街》,重点是在深度梳理、分析上做文章,展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以及中国如何更好、更快地克服这个危机,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