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美丽的高中校园,到处是一片读书学习的动人风景,男孩女孩们过着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某班有一个漂亮的女生A,清秀的面庞,修长的身材,一头飘逸的黑发。她时常整理自己的衣装,打理自己的秀发,像一只梳理羽毛的丹顶鹤。爱美的她稍有机会就脱下校服,展示藏在里面的漂亮衣服。小A的成绩一直处在班级中上游位置,按照这个学校的教学成绩,上个本科大学是比较有把握的,加之她擅长表演,常给大家模仿一些歌星的歌曲,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但她的班主任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40多岁的男教师,对小A的时髦打扮一直很是不满。
一天,是班主任的课,小A忽然想起早上匆匆洗过的头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她偷偷瞅了一眼老师,发现他正讲得不亦乐乎,于是,小A便从书包里面取出化妆镜,开始认真地打理头发。几分钟后,她的这一举动被班主任尽收眼底。
“小A,我刚才讲了什么问题?”
“小A”,老师的声音提高至愤怒。可怜的小A还在全心贯注地打扮,丝毫没有听到班主任的叫声,在同桌的示意下她慌张地站了起来,此时,全班同学都盯着不知所措的她和愤怒的班主任。
“你以为你很漂亮,是吗?”
“老师我……”小A要说什么,但被班主任制止住了。
“你怎么?你臭美!上课不听讲,干什么?啊?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你算个什么东西,回家去臭美吧……”
被老师骂得狗血喷头的小A也非常愤怒,她不明白老师为何那么讨厌美丽。一向爱面子的她,被老师在同学们面前骂得一文不值,她感到非常委屈。老师却越说越愤怒,甚至说道:“看你平时都穿的什么衣服,啊?你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女……”
“说我是女流氓吗?”,她再也坚持不住了,哭着跑出了教室。
班主任也没说什么,派了个学生把她叫了回来,这个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小A却从此开始讨厌老师和这个班级,她对这个班级和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同学也变得很冷淡。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打扮上,头发成了酒红色,睫毛烫成上卷形。小A的成绩由中上游滑落到了下游。
为什么老师和小A会产生矛盾?为何小A由一个原本很有前途的女生变得让人心寒?在现代高中学校里老师和打扮过分的学生心理有冲突,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双方都有原因。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一些高中生,尤其是女生的打扮有些社会化,而与中学生的身份不相符。
从性心理学上讲,高中生的第二性征一般都已明显发育,相应的高中生都很关心自己的体形和外貌,对体态的关心使高中生尤其是女生非常注意自己外表的修饰打扮,她们关注自己的发型服装,追求同龄人的时髦,常常照镜子,努力使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以引起同学的注意。一般16~18岁的学生对异性之间已经逐渐进入性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爱慕期,由此女生会很注意打扮自己,害怕会在大家尤其是异性面前丢面子。
由于外表是高中生自我认知的重要成分,因而,他们喜欢照镜子或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衣着打扮上。他们在衣着上开始展示自己的特色,尤其受到一些媒体(明星)的影响,他们往往盲目模仿,甚至以某个明星为偶像,形成与自己身份并不匹配的打扮。小A就是这样的典型。
那么,我们的老师呢?大部分的老师都是70年代或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观念相对于学生比较保守,尤其是老教师,再加之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交流的比较少,所以,老师和学生在审美上形成了代沟。学生的打扮属于个人的私事,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者文件具体说明中学生应该怎样打扮才算得体,老师认为不得体的,可能学生认为没什么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就可能会“心理转移”,你不犯错误没关系,一旦你犯了错误,就会千方百计地联系到你的打扮问题上,尤其是因为打扮而影响学习或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可能会有一种终于找到借口说说你的打扮问题的感觉了,往往会围绕这个问题说很长时间。所以,小A和她班主任的矛盾,实际上起源于师生之间审美心理的代沟,老师在小A上课时间进行打扮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终于找到“借口”来批评她,所以说个没完,但她老师的做法却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首先,他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批评学生的做法就不可取。素质教育讲求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要求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聪明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急于数落、教训或给予忠告,而是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期望和疑虑。小A的老师就是试图说服小A,但却适得其反。主要原因就在于老师没有理解和尊重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反感。
其次,小A老师的语言确实是伤害了小A的自尊心。实际上,从小A尤其注重打扮来看,能够看出她是个自我意识很强的女学生,而自我意识越强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更强烈而且更敏感。小A的老师在批评她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带有挖苦,讽刺性的,使小A在同学面前建立起来的威信全部被否定,使她很没有“面子”,这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不能忍受,从而导致了师生矛盾激化。最可怕的是小A自尊心受到伤害后,那种获得承认和赞赏的需求在正规的方式里得不到满足,她就转向了不正规的方面,更加注重打扮,甚至做一些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致使她的成绩,同学关系由比较好,变得很差。
老师在做心理辅导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了解中学生的心理规律
当代的老师,尤其是素质教育下的老师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必须要了解你所教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成长处于什么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发展等的规律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以你自己的认知等规律来要求他们,那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你连传授知识的任务也难以完成,更可能会使一个原本很有潜力的学生变得让人心寒。小A的老师做法当中有很多的错误,归其原因主要就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以至于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她的学习动机,使她走向相反的方向。老师们一定要记住,不了解学生心里规律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第二: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高中生心理强度最大的五种需要之一就是被理解和被信任。高中生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尊重、信任。理解尊重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结构中居优势地位,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身心的迅速发育,容易导致高中生一系列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他们迫切需要别人理解,并给予恰当的心理指导。如果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产生温暖感和对人的信赖感,使他们从矛盾和冲突、烦躁与不安的情绪中逐渐解脱出来,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所以,对待小A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对他们爱美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后面的教育工作才可能展开。小A的老师开场就显示出了对学生的不理解、不尊重,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
第三:单独与学生展开沟通,促进他们审美心理的成熟
对小A这样的学生,首先在表示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最好是找她私下里谈心,老师可以对她的美丽表示赞扬,对她的爱美心理表示理解,然后可以和她对“美”的问题展开沟通,沟通的内容可以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哪个是更重要的美;中学生如果因为过于追求外在美而影响了学习是否应该;中学生怎样打扮才会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等问题。让他们体会到美不仅是外表,更重要的内涵的美,让他们认识到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打扮才是美的,不符合的穿着会丑化原本青春活力的外表。师生之间只有在这种交流中,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审美心理的不成熟。基于此学生才能改正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合的打扮,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某班有一个漂亮的女生A,清秀的面庞,修长的身材,一头飘逸的黑发。她时常整理自己的衣装,打理自己的秀发,像一只梳理羽毛的丹顶鹤。爱美的她稍有机会就脱下校服,展示藏在里面的漂亮衣服。小A的成绩一直处在班级中上游位置,按照这个学校的教学成绩,上个本科大学是比较有把握的,加之她擅长表演,常给大家模仿一些歌星的歌曲,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但她的班主任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40多岁的男教师,对小A的时髦打扮一直很是不满。
一天,是班主任的课,小A忽然想起早上匆匆洗过的头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她偷偷瞅了一眼老师,发现他正讲得不亦乐乎,于是,小A便从书包里面取出化妆镜,开始认真地打理头发。几分钟后,她的这一举动被班主任尽收眼底。
“小A,我刚才讲了什么问题?”
“小A”,老师的声音提高至愤怒。可怜的小A还在全心贯注地打扮,丝毫没有听到班主任的叫声,在同桌的示意下她慌张地站了起来,此时,全班同学都盯着不知所措的她和愤怒的班主任。
“你以为你很漂亮,是吗?”
“老师我……”小A要说什么,但被班主任制止住了。
“你怎么?你臭美!上课不听讲,干什么?啊?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你算个什么东西,回家去臭美吧……”
被老师骂得狗血喷头的小A也非常愤怒,她不明白老师为何那么讨厌美丽。一向爱面子的她,被老师在同学们面前骂得一文不值,她感到非常委屈。老师却越说越愤怒,甚至说道:“看你平时都穿的什么衣服,啊?你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女……”
“说我是女流氓吗?”,她再也坚持不住了,哭着跑出了教室。
班主任也没说什么,派了个学生把她叫了回来,这个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小A却从此开始讨厌老师和这个班级,她对这个班级和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同学也变得很冷淡。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打扮上,头发成了酒红色,睫毛烫成上卷形。小A的成绩由中上游滑落到了下游。
为什么老师和小A会产生矛盾?为何小A由一个原本很有前途的女生变得让人心寒?在现代高中学校里老师和打扮过分的学生心理有冲突,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双方都有原因。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一些高中生,尤其是女生的打扮有些社会化,而与中学生的身份不相符。
从性心理学上讲,高中生的第二性征一般都已明显发育,相应的高中生都很关心自己的体形和外貌,对体态的关心使高中生尤其是女生非常注意自己外表的修饰打扮,她们关注自己的发型服装,追求同龄人的时髦,常常照镜子,努力使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以引起同学的注意。一般16~18岁的学生对异性之间已经逐渐进入性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爱慕期,由此女生会很注意打扮自己,害怕会在大家尤其是异性面前丢面子。
由于外表是高中生自我认知的重要成分,因而,他们喜欢照镜子或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衣着打扮上。他们在衣着上开始展示自己的特色,尤其受到一些媒体(明星)的影响,他们往往盲目模仿,甚至以某个明星为偶像,形成与自己身份并不匹配的打扮。小A就是这样的典型。
那么,我们的老师呢?大部分的老师都是70年代或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观念相对于学生比较保守,尤其是老教师,再加之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交流的比较少,所以,老师和学生在审美上形成了代沟。学生的打扮属于个人的私事,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者文件具体说明中学生应该怎样打扮才算得体,老师认为不得体的,可能学生认为没什么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就可能会“心理转移”,你不犯错误没关系,一旦你犯了错误,就会千方百计地联系到你的打扮问题上,尤其是因为打扮而影响学习或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可能会有一种终于找到借口说说你的打扮问题的感觉了,往往会围绕这个问题说很长时间。所以,小A和她班主任的矛盾,实际上起源于师生之间审美心理的代沟,老师在小A上课时间进行打扮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终于找到“借口”来批评她,所以说个没完,但她老师的做法却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首先,他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批评学生的做法就不可取。素质教育讲求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要求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聪明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急于数落、教训或给予忠告,而是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期望和疑虑。小A的老师就是试图说服小A,但却适得其反。主要原因就在于老师没有理解和尊重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反感。
其次,小A老师的语言确实是伤害了小A的自尊心。实际上,从小A尤其注重打扮来看,能够看出她是个自我意识很强的女学生,而自我意识越强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更强烈而且更敏感。小A的老师在批评她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带有挖苦,讽刺性的,使小A在同学面前建立起来的威信全部被否定,使她很没有“面子”,这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不能忍受,从而导致了师生矛盾激化。最可怕的是小A自尊心受到伤害后,那种获得承认和赞赏的需求在正规的方式里得不到满足,她就转向了不正规的方面,更加注重打扮,甚至做一些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致使她的成绩,同学关系由比较好,变得很差。
老师在做心理辅导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了解中学生的心理规律
当代的老师,尤其是素质教育下的老师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必须要了解你所教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成长处于什么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发展等的规律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以你自己的认知等规律来要求他们,那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你连传授知识的任务也难以完成,更可能会使一个原本很有潜力的学生变得让人心寒。小A的老师做法当中有很多的错误,归其原因主要就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以至于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她的学习动机,使她走向相反的方向。老师们一定要记住,不了解学生心里规律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第二: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高中生心理强度最大的五种需要之一就是被理解和被信任。高中生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尊重、信任。理解尊重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结构中居优势地位,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身心的迅速发育,容易导致高中生一系列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他们迫切需要别人理解,并给予恰当的心理指导。如果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产生温暖感和对人的信赖感,使他们从矛盾和冲突、烦躁与不安的情绪中逐渐解脱出来,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所以,对待小A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对他们爱美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后面的教育工作才可能展开。小A的老师开场就显示出了对学生的不理解、不尊重,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
第三:单独与学生展开沟通,促进他们审美心理的成熟
对小A这样的学生,首先在表示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最好是找她私下里谈心,老师可以对她的美丽表示赞扬,对她的爱美心理表示理解,然后可以和她对“美”的问题展开沟通,沟通的内容可以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哪个是更重要的美;中学生如果因为过于追求外在美而影响了学习是否应该;中学生怎样打扮才会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等问题。让他们体会到美不仅是外表,更重要的内涵的美,让他们认识到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打扮才是美的,不符合的穿着会丑化原本青春活力的外表。师生之间只有在这种交流中,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审美心理的不成熟。基于此学生才能改正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合的打扮,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