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引导学生欣赏佳作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学生精读,欣赏其中意境,对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一)引导学生启动各种感官,将优美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可触摸的画面,身临其境,细加体会。我们试着带学生走进朱自清的春天,绿而嫩的春草,艳而香的春花,柔而轻的春风,细而密的春雨,脆而亮的笛声,目视之,鼻嗅之,耳闻之,何等惬意!有了感受的体验,欣赏才有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身份转换,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思想感情乃文章魂之所在,准确把握文章精魂,才谈得上欣赏。在学生对文章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情感内核。怎么进去?不是以作品的欣赏者,而是以创作者或作品人物的身份进去,成为文章的一部分,努力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思。“我”走在《春》的大地上,欣喜、进取的心境油然生发;“我”骑着瘦马,踽踽独行在夕阳古道,怎能不悲愁断肠?有些作品的思想情感较为复杂,这是由作者复杂的经历造成的,阅历尚浅的学生跟作者、作品的距离太远,在欣赏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感觉。这种情况下,交代清楚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十分必要。了解李白的生平、为人,方能欣赏李白的诗歌,一个豪放、落魄、不肯向现实低头的谪仙人,才会在《行路难》这短短的诗篇里,歌歌哭哭,情绪大起大伏。要读懂《药》这篇小说,学生对清朝末年革命者顽强斗争却脱离群众、孤军奋战的现实必须有清楚认识,此时以“夏瑜”的身份进入小说,应该可以体会到被隔绝的勇士的迷惘与悲苦。从身份转换的角度说,演课本剧可强化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演完之后,可以请演员谈谈对所扮角色性格的理解,学生观众可评价演技,发表不同看法。用演课本剧的方法处理《药》这篇小说,学生对当时黑冷如铁、火光跳荡、欲哭无声、以血代泪的社会氛围感受较深。
(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加强诵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名作之所以为名作,就在于对语言的巧妙驾驭。语言是意境的物质基础,没有美的语言,何来美的意境?差不多的一些字眼,按不同方式排列,就可构成不同的意。“轻轻呼唤名字,每夜,每夜。”很是雅致缠绵,“每夜思来每夜想,我轻轻唤着你的名。”就有活泼的民歌风味了。用什么样的词,怎样排列才够美?当然要合乎词法、语法,但光合词法、语法还不够,这感觉问题,难以说明,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熟能生巧,要增强学生的语感,就要使他们对语言达到“熟”的程度。怎样才能“熟”?只有一条路,多读多背,背名篇佳作,尤其古代诗词。积累多了,熟悉了语言的声、色、味、香,语言的敏感度增强,临文自能辨别妍媸,下笔亦有文采。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看到优美的句、段、章就抄下来,时常翻看、诵读,时间长了,效果自然彰显。
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景,抒发美的感情,情景交融,如花含幽香,珠蕴宝光,形神合一,这就是意境。在引导学生欣赏时,虽然有一个先画面再情感的过程,但这只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并不是要将二者强行割裂。最后还是要引导学生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隔着一定距离,欣赏文章那种完美的混沌状态: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无景不含情,无情不成景。积以时日,潜移默化,好文章把玩多了,就懂得文章的精妙了。
二、提倡学生个性阅读,批判阅读
(一)张扬自我,个性阅读。作家有个性,文章有风格。同为欣赏者的学生,个性亦各自不同,因此对不同风格的文章各有偏好,教师不应强求一律。学生对文章富于个性的理解,只要合理,教师不仅不能压制,而且要大加褒扬,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例如有学生不喜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认为情感太细腻,文字嫌雕琢,不如茅盾的《风景谈》写得活泼新鲜有生气。有的同学说不喜欢《死魂灵》,因为像漫画,太夸张,对人生多嘲讽,少同情,欣赏时难以贴近。话虽有些偏颇,但亦不无道理。鉴赏说到底是个性化的再创造,有个性才有鉴赏。
(二)理性思考,批判阅读。中学课本中所选的文章虽说质量都较高,但其中有些篇章亦不免有瑕疵。教师在发现一些文章的章句、结构有问题后,可引导学生“吹毛求疵”。如《甜甜的泥土》,描述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小亮,受后母虐待,隆冬天气,亲生母亲带着一袋糖去校门口等他,小亮在学校啃冷馍,未回家,于是母子不得见面,由传达室大爷将糖转交到小亮手中,小亮不敢将糖带回家,便埋在雪地里,谁知夜里气温回升,第二天,糖已化了,小亮尝了尝泥土,是甜的。在学生阅读讨论,体会到母爱的厚重后,我请学生找出小说情节安排上的牵强之处。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三点看法①母亲多打听,想办法,一定能见着儿子,不必抱撼离去。②好心的孩子把糖分给老师、同学,所剩无多,带回家,应有藏糖之所。③隆冬天气,气温再回升,糖也不至融化。有学生在阅读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时,认为有拖沓之嫌,我认为说得有道理,虽有激情所出,灵感所成,成文亦须多加推敲。对于任何文章,我认为都可以让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站着读,不是跪着读。知其“瑜”之所在,“瑕”之所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必定会放无的之矢,但这种训练多了、久了,一语中的不会是痴人说梦。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态度读书才能做到真正的鉴赏,鉴赏既然是再创造,不敢挑战权威,不敢批判,何能创造!要想使学生具备批判精神,教师应该首先具备。
三、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
几册语言课本所选文章有限,学生如果除了课本,眼中无书,即使课文篇篇成涌,鉴赏水平的提高还是个问题,因为底子太薄了,眼界太窄了。对于课本所推荐的古今中外名著,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指向、理解能力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名篇。读书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丰富情感、锻炼思维的过程,学生的精神世界不达到一定的广度、高度、深度,谈鉴赏是很难的。多读书,读好书,养成习惯,鉴赏水平的提高自不待言。
一、引导学生欣赏佳作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学生精读,欣赏其中意境,对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一)引导学生启动各种感官,将优美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可触摸的画面,身临其境,细加体会。我们试着带学生走进朱自清的春天,绿而嫩的春草,艳而香的春花,柔而轻的春风,细而密的春雨,脆而亮的笛声,目视之,鼻嗅之,耳闻之,何等惬意!有了感受的体验,欣赏才有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身份转换,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思想感情乃文章魂之所在,准确把握文章精魂,才谈得上欣赏。在学生对文章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情感内核。怎么进去?不是以作品的欣赏者,而是以创作者或作品人物的身份进去,成为文章的一部分,努力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思。“我”走在《春》的大地上,欣喜、进取的心境油然生发;“我”骑着瘦马,踽踽独行在夕阳古道,怎能不悲愁断肠?有些作品的思想情感较为复杂,这是由作者复杂的经历造成的,阅历尚浅的学生跟作者、作品的距离太远,在欣赏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感觉。这种情况下,交代清楚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十分必要。了解李白的生平、为人,方能欣赏李白的诗歌,一个豪放、落魄、不肯向现实低头的谪仙人,才会在《行路难》这短短的诗篇里,歌歌哭哭,情绪大起大伏。要读懂《药》这篇小说,学生对清朝末年革命者顽强斗争却脱离群众、孤军奋战的现实必须有清楚认识,此时以“夏瑜”的身份进入小说,应该可以体会到被隔绝的勇士的迷惘与悲苦。从身份转换的角度说,演课本剧可强化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演完之后,可以请演员谈谈对所扮角色性格的理解,学生观众可评价演技,发表不同看法。用演课本剧的方法处理《药》这篇小说,学生对当时黑冷如铁、火光跳荡、欲哭无声、以血代泪的社会氛围感受较深。
(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加强诵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名作之所以为名作,就在于对语言的巧妙驾驭。语言是意境的物质基础,没有美的语言,何来美的意境?差不多的一些字眼,按不同方式排列,就可构成不同的意。“轻轻呼唤名字,每夜,每夜。”很是雅致缠绵,“每夜思来每夜想,我轻轻唤着你的名。”就有活泼的民歌风味了。用什么样的词,怎样排列才够美?当然要合乎词法、语法,但光合词法、语法还不够,这感觉问题,难以说明,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熟能生巧,要增强学生的语感,就要使他们对语言达到“熟”的程度。怎样才能“熟”?只有一条路,多读多背,背名篇佳作,尤其古代诗词。积累多了,熟悉了语言的声、色、味、香,语言的敏感度增强,临文自能辨别妍媸,下笔亦有文采。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看到优美的句、段、章就抄下来,时常翻看、诵读,时间长了,效果自然彰显。
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景,抒发美的感情,情景交融,如花含幽香,珠蕴宝光,形神合一,这就是意境。在引导学生欣赏时,虽然有一个先画面再情感的过程,但这只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并不是要将二者强行割裂。最后还是要引导学生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隔着一定距离,欣赏文章那种完美的混沌状态: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无景不含情,无情不成景。积以时日,潜移默化,好文章把玩多了,就懂得文章的精妙了。
二、提倡学生个性阅读,批判阅读
(一)张扬自我,个性阅读。作家有个性,文章有风格。同为欣赏者的学生,个性亦各自不同,因此对不同风格的文章各有偏好,教师不应强求一律。学生对文章富于个性的理解,只要合理,教师不仅不能压制,而且要大加褒扬,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例如有学生不喜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认为情感太细腻,文字嫌雕琢,不如茅盾的《风景谈》写得活泼新鲜有生气。有的同学说不喜欢《死魂灵》,因为像漫画,太夸张,对人生多嘲讽,少同情,欣赏时难以贴近。话虽有些偏颇,但亦不无道理。鉴赏说到底是个性化的再创造,有个性才有鉴赏。
(二)理性思考,批判阅读。中学课本中所选的文章虽说质量都较高,但其中有些篇章亦不免有瑕疵。教师在发现一些文章的章句、结构有问题后,可引导学生“吹毛求疵”。如《甜甜的泥土》,描述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小亮,受后母虐待,隆冬天气,亲生母亲带着一袋糖去校门口等他,小亮在学校啃冷馍,未回家,于是母子不得见面,由传达室大爷将糖转交到小亮手中,小亮不敢将糖带回家,便埋在雪地里,谁知夜里气温回升,第二天,糖已化了,小亮尝了尝泥土,是甜的。在学生阅读讨论,体会到母爱的厚重后,我请学生找出小说情节安排上的牵强之处。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三点看法①母亲多打听,想办法,一定能见着儿子,不必抱撼离去。②好心的孩子把糖分给老师、同学,所剩无多,带回家,应有藏糖之所。③隆冬天气,气温再回升,糖也不至融化。有学生在阅读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时,认为有拖沓之嫌,我认为说得有道理,虽有激情所出,灵感所成,成文亦须多加推敲。对于任何文章,我认为都可以让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站着读,不是跪着读。知其“瑜”之所在,“瑕”之所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必定会放无的之矢,但这种训练多了、久了,一语中的不会是痴人说梦。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态度读书才能做到真正的鉴赏,鉴赏既然是再创造,不敢挑战权威,不敢批判,何能创造!要想使学生具备批判精神,教师应该首先具备。
三、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
几册语言课本所选文章有限,学生如果除了课本,眼中无书,即使课文篇篇成涌,鉴赏水平的提高还是个问题,因为底子太薄了,眼界太窄了。对于课本所推荐的古今中外名著,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指向、理解能力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名篇。读书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丰富情感、锻炼思维的过程,学生的精神世界不达到一定的广度、高度、深度,谈鉴赏是很难的。多读书,读好书,养成习惯,鉴赏水平的提高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