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小学教育时期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它的作用无可替代。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但也增加了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而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基石,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当务之急,必须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因材施教”是孔子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同样需要“因材施教”。教师在讲课前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善于利用社会内容新奇、教材内容情境化的特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每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通过更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来传授给学生。例如,可以以故事导入的形式来教学,或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新知识。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量、适当地点拨学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带动整节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他们表达出来的意思,了解每一个学生,然后对他们加以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耐力,还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有清晰且深刻的了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能照着书本硬搬,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发挥这门课的教育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二、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适时对学困生给予个别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健全,对有的学科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调适、疏导,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
思想品德课的工具性较强,所以,教师讲课要生动。例如,学习“学会相处”这节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自觉发现相处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学会宽厚、宽容。学生学会之后,会影响到身边的人,也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促进自己不断发展。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引导学困生自主思考,拓展学困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心理。
教师可以搭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时事沟通的双向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时事讨论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手机,教师必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展一些有奖问答活动,或者开展知识问答小游戏,从而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利用网络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求教师对一些比较现实的社会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三、結语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抓住契机,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从而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田田.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4,20(2).
[2]刘国才.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5,5(18).
[3]苏建新.小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7).
[4]李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0).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小学教育时期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它的作用无可替代。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但也增加了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而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基石,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当务之急,必须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因材施教”是孔子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同样需要“因材施教”。教师在讲课前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善于利用社会内容新奇、教材内容情境化的特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每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通过更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来传授给学生。例如,可以以故事导入的形式来教学,或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新知识。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量、适当地点拨学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带动整节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他们表达出来的意思,了解每一个学生,然后对他们加以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耐力,还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有清晰且深刻的了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能照着书本硬搬,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发挥这门课的教育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二、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适时对学困生给予个别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健全,对有的学科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调适、疏导,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
思想品德课的工具性较强,所以,教师讲课要生动。例如,学习“学会相处”这节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自觉发现相处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学会宽厚、宽容。学生学会之后,会影响到身边的人,也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促进自己不断发展。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引导学困生自主思考,拓展学困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心理。
教师可以搭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时事沟通的双向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时事讨论中,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手机,教师必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展一些有奖问答活动,或者开展知识问答小游戏,从而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利用网络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求教师对一些比较现实的社会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三、結语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抓住契机,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从而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田田.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4,20(2).
[2]刘国才.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5,5(18).
[3]苏建新.小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7).
[4]李文.浅谈品德与社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