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本习题蕴含着许多变式练习题,通过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道关于梯形的习题展开的思考,发现了梯形在满足了一定边之间的关系时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这对今后的教与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本习题;变式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22-02
[作者简介]俞相顺,男,江苏溧阳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一、例题
在九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求证:AE平分∠BAD。此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
图1
(一)证法一,如图1
作EF⊥AD,垂足为F
∵ EC⊥CD,EF⊥AD
DE平分∠ADC
∴ EC=EF
又∵ E是BC的中点,EB=EC
∴ EB=EF,且EF⊥AD,EB⊥AB
∴ 点E在∠BAD的平分线上
即AE平分∠BAD
图2
(二)证法二,如图2
延长DE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
∵ EC=EB, ∠C=∠EBF=90°, ∠1=∠2
∴ △ECD≌△EBF
∴ ED=EF, ∠3=∠4
又∵ ∠3=∠5
∴ ∠4=∠5
∴ △ADF为等腰三角形,且AE是底边上的中线
∴ AE平分∠BAD
图3
(3)证法三,如图3
作EF∥AB
∵ E是BC中点
∴ F是AD中点
∵ ∠1=∠2,∠1=∠3
∴ ∠2=∠3
∴ DF=EF=AF
∴ ∠4=∠5
又∵ ∠4=∠6
∴ ∠5=∠6,
即AE平分∠BAD
二、条件与结论的变式
初做此题,并未多想,只是觉得它是一道很普通的一题多解题。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这个基本图形经常出现,这引起了笔者进一步思考。
(一)结论变式
不难发现此题还有AE⊥DE,AD=AB+CD这两个结论。在解完此题后对这两个结论的证明应该很容易了。
(二)条件变式
如果把题中的直角梯形换成一般梯形,问题还能解决吗?上面的两个结论还能成立吗?仔细思考,会发现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只不过证明时,不能用证法一来证明。
(三)条件和结论互换变式
又经过一番思考,笔者有了一个猜想,对于此题中的五个条件(或结论),即EC=EB,DE平分∠ADC,AE平分∠BAD,AE⊥DE,AD=AB+CD,只要知道了其中两个就可以用来证明其他三个,于是又有了以下变式。
图4
变式一: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上一点,且DE、AF分别平分∠BAD、∠CDA。求证:①AE⊥DE;②E是BC中点;③AD=AB+CD。
变式二: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上中点,且AE⊥DE。求证:①DE、AF分别平分∠BAD、∠CDA;② AD=AB+CD。
变式三: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上中点,AD=AB+CD。求证:①AE⊥DE;②DE、AF分别平分∠BAD、∠CDA。
变式四: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 AD=AB+CD,且DE平分∠CDA。求证:①AE⊥DE;②AF平分∠BAD;③E是BC中点。
变式五:如图4,在梯形ABCD中,E是BC上的一点,AD=AB+CD,且AE⊥DE。求证:①E是BC中点;②DE、AF分别平分∠BAD、∠CDA。
对以上变式,经过论证,意外地发现前四个变式都可以证明出来,而只有变式五无法证明。所用的证明方法就是前面证法的一些逆向思维。
三、进一步思考
从这道题的一系列变式中可以发现我们运用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可以归纳出一些方法,找到题目中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可是仍有一个变式不能证明。再回到原题,笔者又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满足条件“一腰等于两底和”的梯形中,另一腰的中点与前腰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分别平分两个底角,在这样的梯形中,这几个关系应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但为什么变式五无法证明呢?把原来直角梯形这一条件加上去呢?
已知:如图5,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E是BC上一点,AD=AB+CD,且DE⊥AE,求证:E是BC中点,DE平分∠CDA。
分析:此题用“同一法”可以证明。
取AD中点F,过F作FG⊥CB,垂足为G,连接EF
∴ GF=1/2(AB+CD)=1/2AD
图5
又∵ EF=1/2AD
∴ EF=FG,而FG⊥CD
∴ FE与FG重合
∴ FE∥CD
∴ E是BC中点,易证DE平分∠CDA
由此可见,在一腰等于两底和的直角梯形中,一定能在另一腰上找到一点,使得该点与前腰两端点连线互相垂直,且这一点必定是该腰的中点,也就是说这样的点有且只有一个。
换一种思维方式来处理上面的问题:如图6,若以AD为直径作⊙F,显然⊙F过点E,由于圆心F到BC的距离为12(AB+CD),即12AD。所以⊙F与BC相切,且切点必为E,所以FE⊥BC,因此可以得出结论:E是BC中点。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直角梯形ABCD中,上、下底AB、CD与长腰AD的大小关系决定了BC上满足ED⊥AE的点E的个数,即当AD=AB+CD时,这样的点E只有一个;当AD>AB+CD时,如图7,即圆心F到BC的距离d<12AD时,⊙F与BC相交,所以这样的E点有两个;当AD12AD,⊙F与BC相离,这样的点E不存在。
用上面的分析去思考前面无法证明的变式五,变式五中的图形其实就相当于将图6中的BC绕点E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如图9,显然,此时⊙F与B1C1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B1C1上满足条件ED⊥AE的点E不止一个,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变式五无法证明。
图6
图7
图8
图9
参考文献:
[1] 李德忠,董方英.圆与梯形相珠联——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J].中学数学,2010(7).
[2] 方先进,张连姣.习题·模式·应用[J].中学生数学,2005(3).
[3] 端凡侠.从《梯形》中一道习题得出的重要结论[J].初中生世界,2004(1).
[关键词]数学;课本习题;变式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22-02
[作者简介]俞相顺,男,江苏溧阳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一、例题
在九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求证:AE平分∠BAD。此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
图1
(一)证法一,如图1
作EF⊥AD,垂足为F
∵ EC⊥CD,EF⊥AD
DE平分∠ADC
∴ EC=EF
又∵ E是BC的中点,EB=EC
∴ EB=EF,且EF⊥AD,EB⊥AB
∴ 点E在∠BAD的平分线上
即AE平分∠BAD
图2
(二)证法二,如图2
延长DE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
∵ EC=EB, ∠C=∠EBF=90°, ∠1=∠2
∴ △ECD≌△EBF
∴ ED=EF, ∠3=∠4
又∵ ∠3=∠5
∴ ∠4=∠5
∴ △ADF为等腰三角形,且AE是底边上的中线
∴ AE平分∠BAD
图3
(3)证法三,如图3
作EF∥AB
∵ E是BC中点
∴ F是AD中点
∵ ∠1=∠2,∠1=∠3
∴ ∠2=∠3
∴ DF=EF=AF
∴ ∠4=∠5
又∵ ∠4=∠6
∴ ∠5=∠6,
即AE平分∠BAD
二、条件与结论的变式
初做此题,并未多想,只是觉得它是一道很普通的一题多解题。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这个基本图形经常出现,这引起了笔者进一步思考。
(一)结论变式
不难发现此题还有AE⊥DE,AD=AB+CD这两个结论。在解完此题后对这两个结论的证明应该很容易了。
(二)条件变式
如果把题中的直角梯形换成一般梯形,问题还能解决吗?上面的两个结论还能成立吗?仔细思考,会发现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只不过证明时,不能用证法一来证明。
(三)条件和结论互换变式
又经过一番思考,笔者有了一个猜想,对于此题中的五个条件(或结论),即EC=EB,DE平分∠ADC,AE平分∠BAD,AE⊥DE,AD=AB+CD,只要知道了其中两个就可以用来证明其他三个,于是又有了以下变式。
图4
变式一: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上一点,且DE、AF分别平分∠BAD、∠CDA。求证:①AE⊥DE;②E是BC中点;③AD=AB+CD。
变式二: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上中点,且AE⊥DE。求证:①DE、AF分别平分∠BAD、∠CDA;② AD=AB+CD。
变式三: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上中点,AD=AB+CD。求证:①AE⊥DE;②DE、AF分别平分∠BAD、∠CDA。
变式四:如图4,在梯形ABCD中,AB∥CD, AD=AB+CD,且DE平分∠CDA。求证:①AE⊥DE;②AF平分∠BAD;③E是BC中点。
变式五:如图4,在梯形ABCD中,E是BC上的一点,AD=AB+CD,且AE⊥DE。求证:①E是BC中点;②DE、AF分别平分∠BAD、∠CDA。
对以上变式,经过论证,意外地发现前四个变式都可以证明出来,而只有变式五无法证明。所用的证明方法就是前面证法的一些逆向思维。
三、进一步思考
从这道题的一系列变式中可以发现我们运用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可以归纳出一些方法,找到题目中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可是仍有一个变式不能证明。再回到原题,笔者又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满足条件“一腰等于两底和”的梯形中,另一腰的中点与前腰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分别平分两个底角,在这样的梯形中,这几个关系应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但为什么变式五无法证明呢?把原来直角梯形这一条件加上去呢?
已知:如图5,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E是BC上一点,AD=AB+CD,且DE⊥AE,求证:E是BC中点,DE平分∠CDA。
分析:此题用“同一法”可以证明。
取AD中点F,过F作FG⊥CB,垂足为G,连接EF
∴ GF=1/2(AB+CD)=1/2AD
图5
又∵ EF=1/2AD
∴ EF=FG,而FG⊥CD
∴ FE与FG重合
∴ FE∥CD
∴ E是BC中点,易证DE平分∠CDA
由此可见,在一腰等于两底和的直角梯形中,一定能在另一腰上找到一点,使得该点与前腰两端点连线互相垂直,且这一点必定是该腰的中点,也就是说这样的点有且只有一个。
换一种思维方式来处理上面的问题:如图6,若以AD为直径作⊙F,显然⊙F过点E,由于圆心F到BC的距离为12(AB+CD),即12AD。所以⊙F与BC相切,且切点必为E,所以FE⊥BC,因此可以得出结论:E是BC中点。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直角梯形ABCD中,上、下底AB、CD与长腰AD的大小关系决定了BC上满足ED⊥AE的点E的个数,即当AD=AB+CD时,这样的点E只有一个;当AD>AB+CD时,如图7,即圆心F到BC的距离d<12AD时,⊙F与BC相交,所以这样的E点有两个;当AD12AD,⊙F与BC相离,这样的点E不存在。
用上面的分析去思考前面无法证明的变式五,变式五中的图形其实就相当于将图6中的BC绕点E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如图9,显然,此时⊙F与B1C1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B1C1上满足条件ED⊥AE的点E不止一个,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变式五无法证明。
图6
图7
图8
图9
参考文献:
[1] 李德忠,董方英.圆与梯形相珠联——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J].中学数学,2010(7).
[2] 方先进,张连姣.习题·模式·应用[J].中学生数学,2005(3).
[3] 端凡侠.从《梯形》中一道习题得出的重要结论[J].初中生世界,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