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问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一、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这里谈的串联既包括横向、纵向列举,又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连带讲述。连带讲述,很难找到合适的联结的方式,但却是一种更能让学生好奇和感兴趣的串联方法。比如讲韩非这一伟大思想家的个人经历和理论建树的时候,自然会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与庞涓和孙膑的故事何其相似);谁害死了李斯呢?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了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环套一环,一个引出一个,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连串的历史人物,以及与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学生自然会听得专注入迷。当然,讲述不是信马由缰地串联,串联的对象自然都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当学生听得兴奋时,我们再回到起点上来,趁热打铁把有关内容讲述清楚,而以后再讲前面提的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时候,因为学生已经有所涉及,所以也就能很快投入进去。以上事例只是串联讲解的一种方式。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只要认真构思,就会发现串连的方式是无穷无尽的。
  
  二、以事件为中心扩散式讲述历史
  
  以事件为中心进行扩散式讲述,大多数历史老师都能做到,只是以某一种或某一类事物为线索进行讲述则不多见。比如我们讲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提到和氏璧,我们可以从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宝石讲起,然后依次展开,楚文王认定其为宝玉并命名为和氏璧;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纵横家张仪因酒席上和氏璧不翼而飞而蒙冤(此时张仪尚未发迹),五十年后赵国得璧并引发秦赵两国之间斗力斗智,赵国终凭蔺相如之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秦王统一全国称帝之后刻玉为帝印,之后便成了皇帝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刘邦率兵入咸阳,秦王子婴献上始皇帝印,刘邦以之为“汉传国玺”,汉末玉玺多灾多难,先有王莽夺玺,后有群雄的虎视和争夺,曹操得手后到魏,到西晋末年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经过东晋、宋、齐、梁、陈、隋,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之手,从此玺改称为宝。传国玺从发现传至唐计1620余年,至五代时突然失踪。讲述富有传奇色彩的稀世之宝的历史无疑十分精彩,不仅学生从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一千多年里的朝代变更,还能了解课本之外的历史文化知识。只要教师对有关历史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和理解,这种贯通性的线索还是很多的,我们既可以围绕一座城市的历史来讲述,也可以围绕某一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发展和兴衰来讲述。
  
  三、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流于简单、机械,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比如对于商鞅和王安石变法,我们往往只比较其措施,而缺乏对二者成败得失的深层原因的分析。商鞅虽被车裂而法不改,王安石下台后新法基本被废,为什么呢?因为春秋战国时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商鞅之法尽显其效;而一千多年后的宋朝,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各种陈腐的封建礼教已难以撼动,且天下承平日久,无迫在眉睫之危,人们已惯于因循和苟且,面对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王安石新法也只能冰消瓦解了。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又能对学生有所启发。
  如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十分显赫,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在许多方面近乎完美,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所以讲这部分内容时,应将其作为重点讲述,也可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多是把他和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帝王进行比较,或是秦皇汉武、或是唐宗宋祖、或是雍正乾隆,当然这样比较也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们的教学思路为什么不能更广阔一些呢?为什么不把他放在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呢?如果我们把康熙和俄国的彼得大帝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会从他们身上发现更多的东西,两位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皇帝有如下相同之处:都是凭自己的能力夺取实权;都能巩固边疆,消除割据,实现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封建帝国的稳定和统一;都缓和了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形成了基本安定的政治局面,调整了生产关系,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封建文化和科学技术;进行了一些有效的社会改革。这是我们通过比较得出的一个方面结论,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彼得大帝的改革步子迈得要大得多,他的许多措施是具有革命性的,促进了俄国向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康熙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封建框框,只是在封建秩序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改良,其结果是既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落日的辉煌,又造成了中国两百多年的“长夜无歌”。
  在谈比较分析法的时候,理论分析较少,举例较多较细,旨在通过这种具体的讲述来展示一种思路,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其他文献
题目:(2007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16题)安排3名支教老师去6所学校任教,每校至多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________。(用数字作答)  讲解:据了解,学生普遍使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见解法1)。我们的体会是知识经验能引导出更多、更接近问题深层结构的解法。  解法1:(加法)依题意,分配方案有两种情况:  (1)3名教师分到3所学校,每校1人。这相当于从6所学校取3所作为接收单位,得A36=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双方面成功的教学行为。物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物理与学生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联系,并倡导自主性学习与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1 -01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有
摘 要:本文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特性、深度和广度的策略和措施,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
学了《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  两首诗都形象地再现了初夏农忙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全方位地再现出农民们繁忙的生活情景:一是从早到晚忙。白天夜里,人们没有闲暇,不是到田里去清除杂草,就是将麻捻成麻线。二是男女老少,人人皆忙。就连不懂事的小孩,也在桑树阴下学大人种瓜。《乡村四月》虽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初夏农忙的情景,但诗人以极简省的笔墨将农忙画面很干脆
摘 要: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是相互统一的,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有关实例,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和难易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激活思维;课堂氛围;提问艺术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1 -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
从考试角度看,历史高考备考复习最重要的是掌握知识,提高应试能力。而提高应试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结构。笔者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多年,下面就从实践层面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构建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内容。    一、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1.晚清政府统
摘 要:教师需要构建“乐学”课堂,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感受到自身的提升而获得心灵上的快乐,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乐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1     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富有活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试着从美学的角度,通过论述艺术真实、美学熏陶、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激活语文课堂;真实;美的享受;情感  中国分类号:.2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2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新课标所提出的精神“让学生与文
一、明确教学目标,挖掘、吃透教材。    虽然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颇多,如管理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资源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但笔者认为,教师因素在诸因素中是个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制定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适当。目标过高或过低,或者主次不分,都会影响一节课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1.要根据所教教材的地位、前后编排的顺序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出适当的目标和要求。2.教学
摘 要:历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成为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对在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历史教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3 -01    历史课堂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战场,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