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教育:内容与建设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g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陪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不是说“和你在一起”就行,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孩子,懂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这才是深度陪伴,才是有效陪伴,才是高质量陪伴。
  陪伴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过程。陪伴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家校合作的积极互动和交流,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对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更具独特的成长意义。顾明远先生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陪伴教育强调在陪同中对孩子传递爱、渗透情,让孩子知晓理,是学校德育与教学融合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陪伴教育需要系统思考、协同推进,教师要做好陪伴教育的内容设计,引导广大家长践行陪伴教育理念,分阶段递进进行,努力做到深度陪伴。学校需要建章立制、搭建平台,为陪伴教育提供必要保障。
  一、家长践行陪伴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内容组织方面,我们采用了逐步深入的内容体系设计方式: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提出陪伴教育的理念并给出六条倡议,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进一步明确深度陪伴的意义和要求。
  (一)初始阶段:以六条倡议指导家长开展陪伴教育
  这六条倡议分别指向孩子的体育、阅读、社会体验、反思、沟通、担当,比较全面地关注了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
  1.和孩子一起在运动中共同成长
  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能给孩子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亦能给孩子一些安全上的建议,让孩子更科学地运动。和孩子一起运动,不在于固定的时间,不在于既定的形式,而在于和孩子一起运动时的情感交流。
  2.和孩子一起在读书中共同成长
  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分享书中的智慧。一篇小短文,一个小故事,一个微型人生片段,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愉悦的、积极向上的体验。
  3.和孩子一起在实践中共同成长
  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孩子的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和优越的成长环境并不是正比关系。更有甚者,一些独生子女因长期的娇生惯养形成依赖思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识学习一塌糊涂,动手能力也非常弱。因此倡议家长利用闲暇之余带领孩子多参加体验实践活动,既可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拓宽知识视野,又能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4.和孩子一起在反思中共同成长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之余,反省无疑是我们净化灵魂、纯洁思想的绝佳途径。家长教会孩子自我反思,时时检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孩子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塑造自己。
  5.和孩子一起在沟通中共同成长
  在城市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中,人们常常感慨,孩子缺少玩伴,与他人接触、沟通的机会很少,更有不少孩子患上“儿童孤僻症”。因而,家长多和孩子坦诚有效地交流沟通、互诉心声显得尤为重要。
  6.和孩子一起在担当中共同成长
  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积极乐观、勇敢向上的人,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是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当孩子受挫时,家长的陪伴、鼓励和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若能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言传身教、共同经历,孩子就能从家长敢于担当、敢于面对的姿态中学会积极、勇敢的心态。
  (二)深入阶段:四点要求深化陪伴教育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继续深化对陪伴教育的认识和探索,并将陪伴教育质量问题提上日程,为此提出了深度陪伴的理念。
  深度陪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不是说“和你在一起”就行,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孩子,懂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这才是深度陪伴,才是有效陪伴,才是高质量陪伴。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大概有6,100万的留守儿童,也就是平均5个孩子就有一个留守儿童。有调查显示,有近1,800万的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家长1—2次。这是多么痛心的事情!然而,如果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长没有深度陪伴的意识和行为,将使剩余的4/5的孩子留守儿童化,这将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如何能做到深度陪伴?
  一是时间投入。没有多些时间的投入,深度陪伴就是空中楼阁。《富爸爸穷爸爸》一書中有一句话是,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认为,人生有很多的麻烦都是因为你不能待在自己的屋子里造成的。孩子需要深度陪伴,而高质量的深度陪伴首先需要家长留出一定的陪伴时间,其次需要家长在这个留出的时间内高度投入,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一心一意参与孩子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爱。
  二是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是有关键期的,而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样存在关键期。在中学阶段,父亲的陪伴显得更加重要,父亲的陪伴会给处于疾风怒涛时期的中学生以独立成长、面对困难的勇气。父亲的陪伴应是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如跑步、打球、野营、爬山等等,这都是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好方式。
  三是尊重互爱。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指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他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家长对于孩子的深度陪伴,应是当孩子在经历孩子的故事的时候,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分析问题,陪伴孩子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以成人的思想来左右他们。在爱和信赖中长大的孩子,心灵更容易找到安全的归宿。
  四是情感共融。深度陪伴最高的境界是情感共融、心灵相依。陪伴教育是以情感为中心来开展的,需要人和人以情感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真正的陪伴,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对方的各种焦虑与渴望。家长还需要回想当初年幼的自己,曾经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秘密,这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心灵柔软之处。因此,陪伴教育需要的是家长对孩子情感的投入。   二、学校陪伴教育的建设保障
  当然,陪伴教育并不只是家长的事情,只有不断密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才可以将陪伴教育不断深化。陪伴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共施良策,共同提升家长对陪伴教育的认同。
  (一)建构陪伴团队
  在陪伴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校需要组织班级积极构建陪伴团队、明确责任分工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 组建陪伴团队
  陪伴教育的推进仅仅依靠班主任教师或者任课教师是难以形成强大力量的,必须组建团队,形成教育合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陪伴成员需要由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伙伴和家长共同组成陪伴团队。形成团队后,要有明确分工,协同推进。具体而言,陪伴团队由首席导师(班主任—心灵导师,侧重于体验和感悟)、合作导师(任课教师—梦想导师,侧重于规划和落实)、家长导师(家委会代表或社会知名人士—实践导师,侧重于陪伴教育)、成长伙伴导师(校级、班级阳光少年—同伴导师,侧重于共同经历和陪伴关心)组成。导师团队的组建为开展高质量陪伴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2.明确责任分工
  教师导师(含心灵导师和梦想导师)的职责是要充分了解受导学生性格、兴趣、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关注其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经常与受导学生进行座谈与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有效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帮助受导学生制定品行发展、行为养成及职业生涯规划,关心其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关心其身心健康发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培养健全人格;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及文化娱乐活动;如果学生出现适应欠佳、行为偏差等特殊事件,可约请有关人员实施辅导,并与其家长及时联系,必要时由德育部门协助辅导。以上两位导师的陪伴,主要以校内陪伴为主,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一个班主任面对四十多个学生而造成的“少陪”,甚至“失陪”的无奈。
  家长导师侧重学生校外实践方面的陪伴,比如组织亲子活动、学生的阳光成长体验活动等,也可以进行座谈、讲座等活动。每位实践导师可以充分挖掘本班其他家长的资源,也可以引进其他社会人士充实到陪伴教育的队伍中来,以引导学生的多元发展。当然,我们持续大力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落实对孩子的陪伴。
  成长伙伴导师由校级和班级阳光少年担任,其中每班每组至少推选一个阳光少年作为成长伙伴。成长伙伴主要是和自己班级的同组同学开展心灵沟通、爱心帮扶和合作体验等活动,在一系列的陪伴中,从班级到年级乃至学校层面,引导更多同学阳光成长。同龄人的无代沟优势、亦师亦友的陪伴、榜样的激励作用,使得成长伙伴成为学校陪伴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同时,他们在陪伴同学的路上,也获得了友谊,获得了成长。
  (二)系统保障实施
  为了保障陪伴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保障陪伴教育的顺利实施。
  1.健全陪伴教育制度
  陪伴教育的顺利推进没有学校的制度保障是无法开展的。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让学校陪伴教育有机渗透和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此,在教师的积极倡导下,学校组织编写了《导师手册》《成长伙伴手册》《实践导师手册》,记录陪伴过程和成果。此外,学校还要健全激励制度。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刊媒体等积极宣传优秀陪伴案例,对成果突出的教师、家长、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共同营造形成陪伴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校陪伴教育如影随形,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搭建家长深度陪伴平台
  调研发现,以往的陪伴教育往往存在随意化、表层化、肤浅化等问题,缺乏引导和整体建构,亟须学校搭建平台,积极推进与深化。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学校需要通过搭建校内外两大系列平台,内外形成合力。校内平台建设,可以整合阳光学子的评价机制,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阳光成长日”,开展“阳光成长日”主题日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学生的主体性成长。阳光成长日当天,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发展、自主体验的一天。学生自行设计上课内容,“我的课堂我做主”,上课内容丰富多样;家长深度参与教学,家长来校或亲自讲授相关知识,或传授手艺技术,或聆听陪伴,或共同参与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校外平台建设,需要学校帮助家长和学生拓宽陪伴视野、拓宽陪伴渠道。如,以学校名义倡导家长学生做好三年阳光成长100件事,包括共同体验义卖、旅游、体育健身、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要求学生充分体会亲情陪伴的重要价值,并进行图文并茂的记录展示。
  3. 提升家长陪伴教育能力
  许多家长从内心来讲,也很愿意陪伴孩子,却常常陷于尴尬境地:家长想主动接近孩子,孩子不愿意被陪,或不知道如何与孩子共处等问题。基于此,需要学校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来提升家长的陪伴能力。
  一是需要学校提供系列陪伴教育学习材料。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中,积极推广教师、家长或特聘专家陪伴教育的理念和陪伴的技巧等,分享身边家长有效陪伴的真实案例,为家长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模板。二是需要学校建设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可以定期给家长讲授陪伴教育的方式,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互动能力。三是需要学校积极推进家访建设。即使在通讯、网络发达的今天,学校家访依然重要。在每次的家访工作中教师可以对家长进行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家长情况和孩子的特点,具体分析,设计不同的陪伴内容。
  总之,经过多年实践,我们的陪伴教育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會的广泛认可。学生正在逐渐成长为充满关爱和感恩之心、具有健康体魄与丰富情感以及有创造力的阳光少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更为积极、有效,家长能了解学校教育教学重大事务,经常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进课堂听课评课,甚至走上讲台亲自上课,在家委会会议上为学校育人工作的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这有力地加强了家校合作,促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更和谐。当然,这些成绩也进一步激发了学校开展陪伴教育的动力,学校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支撑,继续深化陪伴教育这一议题,使学生不断阳光成长。
  【王剑平,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东恩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
其他文献
怎样更好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实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怎样使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和激励具有持续性?怎样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良好言行?带着许多德育工作的疑惑,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经过不断探索,开发使用了校园德育“货币”——“志行卡”,并在具体的使用中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  一、以生为本,精心设计“志行卡”  “志行卡”从样式来说,有绿色卡、红色卡、蓝色卡三种。  学生以具体良好的行
如何筹资是当前铁路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我国铁路建设资金的基本构成出发,通过对铁路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分析后认为,股本融资应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筹资方式。对
铸铁制动盘自1953年以来就已在日本的列车制动中应用,但在运用中存在耐磨性和热裂方面的一些问题,因此自1975年以来又开发了一些其它种类的制动盘材料。1990年闸片材料由石棉复
秉承“和谐施教,以美育人”办学理念,构建了“和美教育”理念体系,通过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最终实现“和于心,美于行”。
“吃苦”,并不仅仅指在物质和精神上极度匮乏时而承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吃苦”更多的是指人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是一种终身受益的精神。  孟子认为,吃苦是成长成才的基础,因而告诫人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吃苦能折磨人,但也能锻炼人,使人增加了原来不具备的才能。提倡“吃苦”,
诚信被西方人称作“社会资本”,在我国也包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是做人之本、强国之基。在诚信极度重要又极其匮乏的现代社会,如何让人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養成诚实守信的品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家庭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但是,经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多局限于学校场域探讨诚信教育,割裂了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也破坏了诚信教育的系统性。我们尝试分析家庭在诚信教育中的角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始建于1935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以队伍素质精良,管理规范高效,教育精细全面,教学轻负高质享誉津门,是和平教育一
学业不良是职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出现学生无心向学、缺乏活力等现象。《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概括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为提升中职生“品德优良”之核心素养,我校开展了以培育“三善学生”为核心的向善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至今已经六年。“三善学生”集“存善心”“讲善言”“做善事”为一体,升华“善品”的道德境界,构成一个循环交融的向善
秉承“塑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建优雅学校”的办学目标,将“雅行教育”融入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德育活动以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师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高
“学校应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发表于《中国教师》2016年7期的一篇短文的核心主张。楼氏为学界前辈,按理,“先生之道高矣!美矣!岂予末小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