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各科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最难学,其中尤其是高一年级的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困难。高一新生对物理学习普遍存在较大障碍,往往表现在不能迅速适应新知识的学习,不能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处理不好就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物理的学习。本文就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可能因素进行了粗浅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克服障碍的有效措施和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1 教材因素
  高中部分和初中部分在物理知识的难度上有较大的差异,不能很好地衔接,另外数学知识与物理教材内容衔接不当,这些在客观上造成学生物理学习的困难。例如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这两组概念在初中并没有加以严格区分,在高中对这两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则进行了详细比较和严格区分。又例如在高一物理学习中要用到“矢量”运算、三角函数的知识以及极限的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在高一数学课中又没有,即数学知识跟不上物理学习的需要,造成“数理不匹配”,这种学科横向联系的失调,直接加大了学生物理学习的难度。
  2 学习能力因素
  由于目前高中教育的不普及,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缺乏,绝大多数初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初中阶段教师只重视如何应试,而忽略了科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机械的解题习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适应新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量多、难度大,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紧密,步步深入,因此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随着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单纯的“听”、死记硬背的“记”、机械的“练”,已不能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多数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观察的习惯。到了高中,有些学生仍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物理,有的不预习,不复习,不看书,下了课就做作业。还有的到处找题做,却不注意总结归纳,时间花了不少,却收效甚微。因为初中物理的学习,对物理概念、规律掌握,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性方面的较多,推理、论证性方面的较少。而高中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掌握不仅要理解,还要灵活运用。
  2。2 思维方法的不适应
  高中物理大量的教学要求是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的,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提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有些无法借助于直观的实验直接得出结果,学习程序未必都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有时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建立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来建立物理概念并掌握其本质规律。这种抽象程度较高的思维方式,高一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会感到物理难学。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分析的物理现象不仅比较简单,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学生不感到生疏,易于接受。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现象往往比较复杂,而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并不像初中物理那么密切,同时分析物理问题时,往往要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和研究。这种多因素综合的复杂抽象思维方式,使刚入高中的学生感到难以把握。
  3 心理因素
  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一阶段,一般是思维发展的转斩期,即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形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发展,因此高中一般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定性期。高一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学生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喜欢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即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同时高一学生的思维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追根问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为学好高中物理奠定了可行性基础。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尽管高一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有了较大发展,但还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等不良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缺陷,影响物理知识的正确理解。
  另外中学生情绪特点是热情活泼,容易动感情,感情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但情绪转移也较快,特别是高一学生往往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热情与极端冷淡,常常出现逆反心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遇到挫折易产生消极情绪。中学生多变的情绪状态,将直接导致他们学习兴趣的不稳定、不持久,消极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学习意志品质的形成。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久的学习热情,坚强的意志品质恰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心理保证。
  4 教学因素
  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较少,要求相对较低,老师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尽量放慢教学进度,对同一物理问题往往反复讲解、讲透,课后练习,作业类型单一,特别是有些老师为了应付升学任务,片面追求题海战术,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自己理解、自己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使学生难以形成理性的学习方法,寄望于靠死记硬背去获取高分。而一旦进入高中,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教学进度加快,课堂知识密度增加,课后习题类型多变,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消化、理解。而此时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原来已习惯了的被动接受“喂”的方式中,自然对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习惯,从而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
  为了帮助高一学生有效地克服上述因素所带来的物理学习困难,在教学上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4。1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主要来自感官的直接刺激(包括教学条件、课堂气氛、教师人格魅力等)。作为教师应着重在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和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演示实验的形象直观对形成正确物理概念的功能作用,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同时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质疑、成功(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4。2 恰当把握教学标高
  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在知识衔接有一个“坡坎”,教学时应适当放低教学要求,坚持“小步走、渐深化”的教学程序,不要走“一步到位”的“捷径”,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很多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渐无,就是因为有些教师不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高一年级教学深度过大,考试过难,学生尽管努力了,但考分仍旧很低,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望而生畏。
  4。3 注重学法的指导
  鉴于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极大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如何学好物理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建立物理知识结构“树”,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典型物理方法(如观察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法、数学方法等),指导学生在进行完一阶段的学习后如何总结和归纳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自学等。
  4。4 克服教学中的三个“误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般存在三个误区。即重“量”轻“质”的误区、重“难”轻“基”的误区、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难”和“新”,忽视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形成过程的教学;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考试高分,学生答题的机械化程序性高速熟练答题,采用“题海战术”。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的物理思维方法,给学生创设质疑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注重变式训练(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层次、多角度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训练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和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中物理教师要使学生在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学生从物理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汲取美学的营养.笔者认为,这样的物理教师一定很受学生爱戴.世上万物都是美的,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其实更美.“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千万种颜色”是物理的繁华之美,“力的平衡”是物理的和谐之美 .“静止状态”是物理的凝固之美,“物态变化”是物理流动之美;“光的直线传播”是物理直观之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的采集周围地形信息和所在环境的实时状况。(1)可运用于军事目标。本设备设计小巧携带方便,适用于军事侦查和单兵携带,如侦察兵深入敌后,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这时便可以采用此设备采集信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便可以传回总部。(2)可用于民用设施。本设备不受地域限制,只要风速,不超过三十节,便可以发射火箭,成功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在有些地区盗墓非常严重,特别是到了夏秋季,玉米慢慢生长起来,
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
高一是立规成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出错,这就形成了错题。错题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师生不必害怕,要正确对待。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思维就是在不平衡向平衡转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冲突。错题正提供了这种认知冲突,而且它产生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中,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解决了错题,学生的知识体系便得
近几年来,导学案已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流于形式的却不少见,许多教师把导学案设计成了固定的模式,使课堂变得机械、单一.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真正利用好导学案来提高课堂效率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准备导学三案——“课前案、课中案、课后案”.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际和组内集体备课的经验交流,谈谈如何备好三案,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1课前案的功能  课前案主要引导学生
物理教学不仅要灌输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实际探究.没有问题提出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没有实践探究的课堂是无意义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真正用到生活中.本文从物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出发,对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动力的本质是问题.在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人才标准从过去只看成绩转变为强调个人能力,针对这一形式我国教育机构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成效作用较大,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根据对教师的态度决定对学科的态度的现象。特别是高中阶段教师应当积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大规模的教学改革活动在全国范围内
《新课程标准》更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冲击都很大。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不再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下面结合日常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有效的物理课堂。  1 挖掘教材内容是有效物理课堂建立的前提  在物理课堂教
1提出问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重心在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通过机械式地记忆和大量的练习来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没有自己的体系,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以学生科学探究为主的主动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来感悟、理解知识并建构个体的知识体系,从探究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使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兴趣是一种能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放飞自己的思绪,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钻研问题,开阔视野,汲取知识的营养.  1采用情境教学,创设“兴趣点”  设计简单便利的趣味性表演,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情境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