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对数及其运算的一种理解和感受。建立数感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逻辑解决问题,这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但是数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知数感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是抽象。低段儿童,初步接触数学主要靠机械记忆和模仿,对数不容易建立概念,更不用谈理解数的内涵了。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深挖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有趣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加深对数的理解。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就可以直接出示美丽的主题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熟悉的生活情景、富有意趣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开心地说着、数着……当老师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所认识的数时,同学们兴趣盎然。接下来,让学生用数字描述另一幅文具商店图时,孩子们兴致更高了,争先恐后地用数来描述商店里的物品。于是,数成了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样,对于数的含义,学生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在生活中领悟数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领悟数感。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自己拿人民币购买商品,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能够买什么,还剩下多少钱,了解不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等。课中,我再组织学生交流对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人民币知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充分感受到自己身边就有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数的领悟。
三、在操作中培养数感
新课标指出,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猜想、操作、交流、验证中获得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让学生担任主角,使他们在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与数学“亲密”接触,对数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有利于数感的培养。如教学一年级数的大小比较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数学具、文具,同桌比多少,数同组男女生人数,比人数多少。数红花、黄花朵数,比多少等。通过一系的操作学生对数的理解大大丰富了,学会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感受到学习数的价值,这就是建立数感的具体表现。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量化地看世界时,说明他已经具有一定的数感了。
四、在计算中训练数感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他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计算能力的提高。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不断训练。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有的用看加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扳手指,还有的逐一数数做加减法。学生在具体计算中,不断加深对数的理解,也为今后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当然,在计算中也自然而然地训练了数感。
五、在应用中强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解决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真正达学以致用。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在二年级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1路公交车在起点站上了15名乘客,到下一站时,下去9名乘客,又上来6名乘客,公交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千篇一律地给出了答案:15-9 6=12(名)。这时,我鼓励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在老师的启发下,终于找到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原有的人数加上上车人数再减去下车人数,同样也是现有人数。接着,学生对老师出示的几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都能从多角度去考虑,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作出了解释。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不断构建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很好地强化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应该坚持从小培养,长期渗透,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建立和发展小学生敏锐精确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情境中感知数感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是抽象。低段儿童,初步接触数学主要靠机械记忆和模仿,对数不容易建立概念,更不用谈理解数的内涵了。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深挖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有趣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加深对数的理解。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就可以直接出示美丽的主题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熟悉的生活情景、富有意趣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开心地说着、数着……当老师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所认识的数时,同学们兴趣盎然。接下来,让学生用数字描述另一幅文具商店图时,孩子们兴致更高了,争先恐后地用数来描述商店里的物品。于是,数成了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样,对于数的含义,学生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在生活中领悟数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领悟数感。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自己拿人民币购买商品,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能够买什么,还剩下多少钱,了解不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等。课中,我再组织学生交流对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人民币知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充分感受到自己身边就有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数的领悟。
三、在操作中培养数感
新课标指出,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猜想、操作、交流、验证中获得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让学生担任主角,使他们在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与数学“亲密”接触,对数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有利于数感的培养。如教学一年级数的大小比较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数学具、文具,同桌比多少,数同组男女生人数,比人数多少。数红花、黄花朵数,比多少等。通过一系的操作学生对数的理解大大丰富了,学会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感受到学习数的价值,这就是建立数感的具体表现。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量化地看世界时,说明他已经具有一定的数感了。
四、在计算中训练数感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他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计算能力的提高。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不断训练。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有的用看加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扳手指,还有的逐一数数做加减法。学生在具体计算中,不断加深对数的理解,也为今后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当然,在计算中也自然而然地训练了数感。
五、在应用中强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解决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真正达学以致用。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在二年级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1路公交车在起点站上了15名乘客,到下一站时,下去9名乘客,又上来6名乘客,公交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千篇一律地给出了答案:15-9 6=12(名)。这时,我鼓励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在老师的启发下,终于找到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原有的人数加上上车人数再减去下车人数,同样也是现有人数。接着,学生对老师出示的几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都能从多角度去考虑,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作出了解释。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不断构建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很好地强化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应该坚持从小培养,长期渗透,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建立和发展小学生敏锐精确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