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爷爷教师”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的一天,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新房社区。
  下午4点半,太阳依然火辣。
  72岁的孙炳林换上白衬衫,准备出门。
  本来,辛苦大半辈子的孙炳林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退休生活,可他却主动给自己找了一件“麻烦事”。
  “自找麻烦”
  2013年10月的一天傍晚,孙炳林在社区老年活动室打完乒乓球,准备回家。
  此时,楼上隐约传来说话声。
  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朗诵课文。
  “哟,是谁在读书呀?”孙炳林来了兴致。
  孙炳林退休前是万盛红岩学校的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他深爱着这个职业。
  2004年从学校退休后,孙炳林的生活一下清闲下来。
  “每天打打乒乓球、练练书法、拉拉二胡。”退休后,孙炳林的生活倒也多姿多彩。
  循着读书声,孙炳林往楼上走去,打算瞧个究竟。
  楼上社区学习室里有一位中年妇女和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孙炳林认得那位中年妇女,她正是新房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小红——她正在辅导两个孩子。
  孙炳林跟黄小红打了个招呼,走进学习室。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在哪里上学呀?”孙炳林来到两个孩子身边。
  “我叫杨敏,在红岩学校上二年级。”小女孩怯生生地回答。
  旁边坐着的小男孩,是杨敏的哥哥杨廷杰。
  兄妹俩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没念过多少书,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于是,黄小红便抽空过来看看。
  “教书是我的老本行!”听了黄小红的介绍,孙炳林说,“这事以后就交给我吧。”
  “爷爷课堂”
  很快,孙炳林就忙碌起来。
  一天,孙炳林正在辅导杨廷杰兄妹学习,一群小孩来到学习室门口。
  “爷爷,我们也可以来这里学习吗?”家住附近的田浩腼腆地问。
  这群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看到孙炳林在辅导杨廷杰兄妹做功课,他们也想来。
  “可以啊,快进来吧!”孙炳林笑着招呼孩子们。
  看着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睛,孙炳林的心思又活了:如果能把社区的留守儿童都组织起来,发动社区退休老师辅导他们做功课,不光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提高,也能让在外打工的家长放心。
  孙炳林找到黄小红,向她汇报想法。
  黄小红听了非常兴奋:“我们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
  有相同想法的不止这两个人,还有新房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魏国联。
  于是,三个人发动社区退休老师,一起加入“爷爷课堂”,为社区的小孩辅导功课。
  孙炳林的号召得到社区其他退休教师的积极响应——
  “我反正也没事,做点有意义的事也好!”
  “老孙,算我一个,我也来教小娃娃。”
  …………
  没过多久,“爷爷课堂”便初具规模——18个老师,90多个学生。
  教书育人
  “爷爷课堂”的孩子越来越多,孙炳林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在孙炳林看来,教育是个良心活,再累再苦也必须认真对待。
  退休多年后又重操旧业,孙炳林丝毫不敢大意。
  为了更新和补充知识,他每天吃了晚饭都要看书备课。
  拿着教材,孙炳林一字一句认真研读,细细分析。
  解答习题,孙炳林一丝不苟,寻求多种解法。
  “每天都可以看到他拿着笔和尺子,写写画画。”妻子笑他,“都70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
  “现在的教材改版了,我也得补充知识,要不然怎么教孩子啊!”孙炳林说,“这叫‘育人者必先育己’。”
  有一次,学生张宇欣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这道数学题的表格图,要求填分数,又要写成小数,怎么做哟?”张宇欣嘟着小嘴说。
  “下面长方形中有十个小格子,可不可以看成是分母,也是否可以看成是一个整数,再看看表格外的弧线占了几格,你想想看?”孙炳林耐心引导。
  “啊,我晓得了!”张宇欣嘟着的小嘴一下子咧开了。
  “以后遇到这样的题,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哟。”孙炳林笑着点头。
  这就是孙炳林的教书之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时候,遇到学生听不懂,孙炳林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听懂为止。
  “孙爷爷教得真好,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张宇欣说。
  特殊关爱
  “爷爷课堂”的不少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安全感,敏感且自卑。
  王薇(化名)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王薇身世可怜,父亲早逝,母亲也狠心地离家出走。为了支撑家用,年迈的爷爷只得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奶奶、王薇和弟弟三个人。
  王薇刚到“爷爷课堂”来学习时,不爱讲话,做什么事都总是低着头。
  孙炳林知道王薇的情況后,对她格外关心。
  一次,王薇在解答一道算术题时遇到困难,孙炳林讲解了多次她都没听懂。
  孙炳林鼓励王薇不要害怕,要多思考。
  每当王薇把题解答出来或是考试有了进步时,孙炳林都要当着全部孩子的面夸她。
  上课时,孙炳林也会有意识地锻炼王薇的胆识,时而点名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而让她带领大家读书,以增强她的自信心。
  渐渐地,王薇的话多了,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以前,王薇放学回到家,总是一个人呆着,没有人陪她说话。
  现在,王薇一放学就到“爷爷课堂”写作业。
  “这里有可爱的孙爷爷,还有很多同学,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王薇笑眯眯地说。
  同王薇一样,社区里不少孩子都喜欢来“爷爷课堂”学习。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得到爷爷们的特殊关爱。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师要与德育结缘。德育课堂强调心灵的碰撞,力求学生敞开心扉,设身处地地体悟作者的心灵,能够心”和“心”相通;教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情”与“情”相融。让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育德的作用。  关键词:育德;高中古文;有效渗透  “教育就是生长”“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语文的学科性质注定了语文教师要与德育结缘,育德因素的挖掘与实施
关键词:山羊;猫;鸽子;人性;动物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的首篇课文。文章围绕动物展开对话,具体的动物就是主人公老人亲口所说的“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三种动物却散发出悲悯暖心的人性光辉。  故事发生的背景惨重无情,从小说极为简洁的环境描写中读者可以获得深切感受。小说的第一自然段以叙述的方式写景,结尾处只有“天色阴沉,
摘要:整本书阅读历来受学界重视。进行整本书阅读应以学生学情与阅读教学现状为依据,需要重视文本选择、阅读方法、阅读评价等多个维度。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短篇散文作为整本书阅读素材,并运用批注方法整体阅读,在共享中评价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散文;批注;共享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一直是学界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如何构建课程体系,如何有效实施,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都有多种尝试。叶圣陶先生基于20世纪
农村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制创新,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得力抓手。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全市38个市级试点村的“三变”改革,呈现领导重视程度高、人力财力投入大、总体进展顺利的态势,但清产核资任务重、确权确人问题多、引进经营主体难等问题也相应存在。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必须紧扣发展集体经济、促进
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到底是春季的景色还是秋季的景色,值得分析。上阕有两处值得注意:一处是“乍暖还寒时候”。另一处是“雁过也”。下阕有一处值得注意:即“满地黄花堆积”。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关键词:乍暖还寒;雁;黄花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到底是春季的景色还是秋季的景色,值得分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梁启超先生说:“《论语》如饭可餐,最宜滋补……《论语》字字精金美玉,实人类不磨之宝典。”《论语》的经典性毋庸置疑。国人对其的重视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央视的《百家讲坛》早已为其留足了空间;部分省市高考有限的卷面也为其开辟了“专栏”,小学生能背“有朋自远方来”的不在少数……学《论语》仿佛已蔚然成风,然而,走进我们农村高中的课堂,你会发现这里却是另一番尴尬的景象。  一、“留守”师生,缺乏氛围  随着城
我们的头皮真的需要去角质吗?去角质就能治疗脱发吗?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魏爱华表示,正常人的头皮日常洗护即可,不需要刻意去角质。头发的健康生长,需要健康的头皮环境。若头皮屑异常增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头发的生长,但一般不会引起脱发。引起脱发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的脱发治疗不同。所谓通过清除角质来治疗脱发的做法,并不科学。出现脱发问题,建议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脱发门诊)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
胰腺癌发病隐匿、治疗困难,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其发病率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此前有关食疗法抗癌的研究较多,但胰腺癌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尚不明了。最近,日本国立癌癥研究中心社会与健康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平时多吃一些柑橘类水果,可降低胰腺癌发病风险,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研究小组对9万名男女展开为期17年的跟踪调查。按照居民日常食用的17种水果和29种蔬菜摄取量,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分为4个组进行对比
摘要:目前,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结构雷同、主旨类似、缺乏想象力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照搬、套用某种套路被学生视为理所应当的保险做法。再者,由于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种维度都存在严重欠缺。解决的办法一是要不断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夯实根基,提升修养;其次作为教师应当积极熟悉学生的处境与话题,灵活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关键词:想象力;应试
摘要:朦胧诗自从产生之日起,一直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但因其独特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影响,形成一个崭新诗群。朦胧诗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但其独特晦涩难懂的表达又让教师和学生望而止步。  关键词:朦胧诗;多向表达;解构  朦胧诗向来是中学生畏惧的一种文学形式,因为这种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借助象征等手法来内隐诗人的情思。人类的精神世界本来就纷繁而微妙,再加之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