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酒》这篇散文情感醇厚,但并不晦涩难懂,文笔清新,内容又充满童趣,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是一篇非常适合阅读、鉴赏、写作训练的好文本。对于这篇课文的处理,我把重点放在“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上。而且受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启发,我确定了“胃知乡愁”这个教学主题。这部纪录片注重展现温情的细节,让人看的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口水与泪水齐流。这恰好和《春酒》的主旨非常契合:以家乡味表现思乡情。
我在完成本课文本的学习之后,加入了课外延伸的资料阅读与写作训练,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胃知乡愁”這个主题,使得本课的学习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没有被教材所局限,打破了藩篱,升华了主题,效果不错。
如前所述,我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赏读,师生共赏美文。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后,进入具体的赏析与品味。只有鉴赏分析,品鉴评判,才能让阅读与写作进行转化与促进;其次,写作训练。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最后,汇总文章,分享交流,各取所长。
“赏读”,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我让学生在课文旁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点评以供课上交流。比如这篇诗化的散文,应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品味春酒中所蕴涵的“家乡味”。
在与学生研读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些能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情感理解的课外资料放在课件中展示,作为“主题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
比如“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烟愁》后记);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移植”一词,用得何等精妙),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用这些琦君的文章给《春酒》作情感的“注释”实在是天衣无缝,再恰当不过了,学生对“家乡味”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这时,借着这三段优美的文字,我顺势向学生介绍琦君其人其文:“这个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可了不得,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最近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是林清玄和琦君。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之首。老师我可喜欢她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图书馆借她的《琦君散文》来读一读。”果然,很多学生因为对《春酒》这篇文章的喜爱,课后不久就借了《琦君散文》来读,课内的阅读带动了课外的阅读,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写作训练是最后一部分。我引用了鲁迅的一段文字当做写作前的指导材料。《朝花夕拾·小引》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出示完这段话后,我先谈了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作家陈丹燕说过,在国外吃过了很多的三明治,汉堡,但总是想念家乡的豆浆、油条,想念一碗家乡的馄饨,薄薄的皮,鲜美的馅儿,清清的汤上飘着碧绿的葱花。很多人总觉得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是最美味的,长大后再去尝,哪怕制作再精美,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味道。也许是妈妈的味道,也许是家乡的味道,也许是时光的味道,回忆的味道。既然胃知乡愁,那么我们就以笔写心吧。趁着琦君春酒的醇香还未散去,让我们也动一动手中的笔,写下你心里的味道。”
为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我还在课件上出示了几幅图片,都是我们家乡的美味特色小吃:过年吃的麦焦和松花饼,元宵节的甜糟羹和咸糟羹,清明节的青团等。
学生一看见这些图片,思路马上就活跃了,纷纷说起了自己对这些食物的印象。我让学生把这篇作文带回去写,因为可以先回家亲手做一做。大家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文章交上来批阅后,我选择了几篇较优秀的写“糟羹”的文章在班上交流,让学生对“家乡味,思乡情”有更深的感悟。
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写,角度多样。比如学生方鹏咋文章中写到了糟羹的食材:三门小吃有许多,例如鸡子圆、猪油炒冷饭、麦焦、糟羹等。特别是糟羹,每次想到,都让我垂涎三尺。糟羹分咸、甜两种,所用的食材都十分丰富。咸羹常用到花菜(有的地方也用青菜或芥菜)、猪肉丁、牡蛎、蛏子、豆腐,用小米粉调成,不稀不稠。连同麦焦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咬一口麦焦,喝一口糟羹,真是过瘾哪!甜羹的材料主要有蜜枣、水果丁(苹果丁、梨丁等)、花生米、桔饼丁、葡萄干,使用番薯粉调和。甜羹口味绵软,容易消化,吃起来不费劲。糟羹独特的味道里,已烙上了家乡的烙印……
林雪丽同学的文章则从糟羹的质感去说:妈妈做的糟羹不仅好吃还好看:咸羹碧绿的,看着特别有食欲。甜羹放了一夜之后,会变成半凝固的状态,如半透明的果冻。凉凉的,滑滑的。我想,不管我以后身在何处,只要我想起家乡的味道,也会仿佛置身于故乡吧!
王一琳同学就重点描述了吃糟羹的乐趣,这是留存在我记忆中温暖的画面:元宵节前一天的下午,家家户户都已经把糟羹做好了。我和小伙伴们坚决不吃晚饭,这是为了晚上做准备。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我们这队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左手拿着茶缸,右手拿着勺子,敲得“乒乒乓乓”响,挨家挨户地讨糟羹吃。每个大人都很乐意把自家的糟羹分给我们吃。看到大人们热情地往我们的茶缸里倒糟羹,我们便忙不迭地喊道:“够了够了,我们还有好多家没吃呢!”据说吃的户数越多,越吉利,我估计是有点吃“百家饭”的寓意吧。等我们把整个村庄走了个遍,肚子早已鼓鼓的。这时我们也不闲着,讨论着谁家的糟羹最鲜美,谁家的甜羹最好吃……
除此之外,还有同学介绍了糟羹这种食物的历史渊源跟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关。
看完同学的文章,大家互相交流点评,取长补短,也感悟到故乡对于我们已经不单是一个具体的地域的概念,而是承载了我们过往的岁月中或快乐,或难忘,或温暖的情感的载体。有一天,大家都会背上行囊踏上远方的求学之路,到那时,就会发现家乡的食物才是最可口的。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家乡,也不要忘记家乡的味道。
这时,再看琦君的《春酒》,大家对文中作者的思乡情的理解就更具体深刻了。
有人说过: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汁一样。对于这篇文章,榨苹果汁的过程就是读写结合,让学生从作者的文字和自己的文字里找到生活的真实与美。这篇课文是我“设定主题教学”的有效尝试。这种方式很适合进行“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的训练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们情感交流、心灵交汇、智慧对话的平台。
我在完成本课文本的学习之后,加入了课外延伸的资料阅读与写作训练,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胃知乡愁”這个主题,使得本课的学习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没有被教材所局限,打破了藩篱,升华了主题,效果不错。
如前所述,我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赏读,师生共赏美文。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后,进入具体的赏析与品味。只有鉴赏分析,品鉴评判,才能让阅读与写作进行转化与促进;其次,写作训练。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最后,汇总文章,分享交流,各取所长。
“赏读”,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我让学生在课文旁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点评以供课上交流。比如这篇诗化的散文,应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品味春酒中所蕴涵的“家乡味”。
在与学生研读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些能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情感理解的课外资料放在课件中展示,作为“主题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
比如“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烟愁》后记);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移植”一词,用得何等精妙),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用这些琦君的文章给《春酒》作情感的“注释”实在是天衣无缝,再恰当不过了,学生对“家乡味”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这时,借着这三段优美的文字,我顺势向学生介绍琦君其人其文:“这个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可了不得,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最近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是林清玄和琦君。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之首。老师我可喜欢她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图书馆借她的《琦君散文》来读一读。”果然,很多学生因为对《春酒》这篇文章的喜爱,课后不久就借了《琦君散文》来读,课内的阅读带动了课外的阅读,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写作训练是最后一部分。我引用了鲁迅的一段文字当做写作前的指导材料。《朝花夕拾·小引》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出示完这段话后,我先谈了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作家陈丹燕说过,在国外吃过了很多的三明治,汉堡,但总是想念家乡的豆浆、油条,想念一碗家乡的馄饨,薄薄的皮,鲜美的馅儿,清清的汤上飘着碧绿的葱花。很多人总觉得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是最美味的,长大后再去尝,哪怕制作再精美,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味道。也许是妈妈的味道,也许是家乡的味道,也许是时光的味道,回忆的味道。既然胃知乡愁,那么我们就以笔写心吧。趁着琦君春酒的醇香还未散去,让我们也动一动手中的笔,写下你心里的味道。”
为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我还在课件上出示了几幅图片,都是我们家乡的美味特色小吃:过年吃的麦焦和松花饼,元宵节的甜糟羹和咸糟羹,清明节的青团等。
学生一看见这些图片,思路马上就活跃了,纷纷说起了自己对这些食物的印象。我让学生把这篇作文带回去写,因为可以先回家亲手做一做。大家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文章交上来批阅后,我选择了几篇较优秀的写“糟羹”的文章在班上交流,让学生对“家乡味,思乡情”有更深的感悟。
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写,角度多样。比如学生方鹏咋文章中写到了糟羹的食材:三门小吃有许多,例如鸡子圆、猪油炒冷饭、麦焦、糟羹等。特别是糟羹,每次想到,都让我垂涎三尺。糟羹分咸、甜两种,所用的食材都十分丰富。咸羹常用到花菜(有的地方也用青菜或芥菜)、猪肉丁、牡蛎、蛏子、豆腐,用小米粉调成,不稀不稠。连同麦焦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咬一口麦焦,喝一口糟羹,真是过瘾哪!甜羹的材料主要有蜜枣、水果丁(苹果丁、梨丁等)、花生米、桔饼丁、葡萄干,使用番薯粉调和。甜羹口味绵软,容易消化,吃起来不费劲。糟羹独特的味道里,已烙上了家乡的烙印……
林雪丽同学的文章则从糟羹的质感去说:妈妈做的糟羹不仅好吃还好看:咸羹碧绿的,看着特别有食欲。甜羹放了一夜之后,会变成半凝固的状态,如半透明的果冻。凉凉的,滑滑的。我想,不管我以后身在何处,只要我想起家乡的味道,也会仿佛置身于故乡吧!
王一琳同学就重点描述了吃糟羹的乐趣,这是留存在我记忆中温暖的画面:元宵节前一天的下午,家家户户都已经把糟羹做好了。我和小伙伴们坚决不吃晚饭,这是为了晚上做准备。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我们这队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左手拿着茶缸,右手拿着勺子,敲得“乒乒乓乓”响,挨家挨户地讨糟羹吃。每个大人都很乐意把自家的糟羹分给我们吃。看到大人们热情地往我们的茶缸里倒糟羹,我们便忙不迭地喊道:“够了够了,我们还有好多家没吃呢!”据说吃的户数越多,越吉利,我估计是有点吃“百家饭”的寓意吧。等我们把整个村庄走了个遍,肚子早已鼓鼓的。这时我们也不闲着,讨论着谁家的糟羹最鲜美,谁家的甜羹最好吃……
除此之外,还有同学介绍了糟羹这种食物的历史渊源跟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关。
看完同学的文章,大家互相交流点评,取长补短,也感悟到故乡对于我们已经不单是一个具体的地域的概念,而是承载了我们过往的岁月中或快乐,或难忘,或温暖的情感的载体。有一天,大家都会背上行囊踏上远方的求学之路,到那时,就会发现家乡的食物才是最可口的。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家乡,也不要忘记家乡的味道。
这时,再看琦君的《春酒》,大家对文中作者的思乡情的理解就更具体深刻了。
有人说过: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汁一样。对于这篇文章,榨苹果汁的过程就是读写结合,让学生从作者的文字和自己的文字里找到生活的真实与美。这篇课文是我“设定主题教学”的有效尝试。这种方式很适合进行“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的训练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们情感交流、心灵交汇、智慧对话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