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国家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消息传来,一直关心此项事业并为之倾注心血的许嘉璐副委员长甚感欣慰,评价说:“学前教育立法这艘大船正稳步驶来,海平面上已出现了桅杆!”
许嘉璐副委员长说。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发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随后阶段教育的质量。是民族国民素质大厦的奠基工程。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婴幼儿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较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为其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是在处境不利人群中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政府投资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教育事业。
在人受教育的全过程中。越靠后越离人才的成品近。但是,与过去的常识相反的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恰恰不在最后,而在最初阶段!在一个人开始社会化进程的开端!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这种观念,纠正错误的认识。在学前教育百年庆典上,我曾经说过。把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儿童出生的那一刻。就是要呼吁社会引起足够的关注。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初期。最重要的是游戏、交往。通过游戏、交往让孩子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和他人,学会处理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要比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题重要得多。当然,游戏、玩不是“放羊”。教师要有引导。在幼儿园大班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课程,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但即使是到小学阶段也应有过渡,低年级儿童仍然可以学玩参半;因此,学前教育法律制定的过程应该同时成为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的过程,要在法律的起草、讨论、审议等环节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幼教观念,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近期。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学前教育立法,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地位。明确其应承担的任务;要明确管理体制;规定需要规范的方面,如办学模式、经费投入与资金来源、教师资格与聘用等;还要明确管理主体和执法主体,就是要明确学前教育归谁管,谁来执法。现在学前教育无人管的现象非常严重。偌大一个事业,仅仅一两个人管,有的省市甚至没有专门人员,这不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法要保障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待遇,同时还要保障教师接受培训的权利。
立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规范学前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学前教育内部的关系,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内涵的发展,保障学前教育事业这项把我国从人口负担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奠基工程积极、健康、有序地发展。
(《人民日报》2007.12.21)
湖南认定民办学校是民办事业单位
湖南省民办教育工作会上传出一个重要信息: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文件的形式确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民办学校是民办事业单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规定:民办学校在用地和建设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允许教师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工龄连续计算:民办学校为教师购买养老保险;招生与同类型、同层次的公办学校同一批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办理、乘车(船)票价优惠、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方面,都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
《决定》还规定,从2008年起。省政府每年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用于民办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将达到500万元。此前为100万元。
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指出。《决定》在全国首次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认定“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民办学校是民办事业单位”,意义重大。过去许多地方对民办学校的界定都是“民办非企业”。由“非企业”到“事业”。除了在税收、建设、教师待遇,特别是在教师养老方面有较大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真正贯彻落实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真正落实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法律地位。
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同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设立专项奖励经费:除省以上的统一部署外。各地、各单位不得进入民办学校进行检查;对民办学校的各种罚款一律上缴财政,并作为民办教育发展基金;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两项督导”,且单列指标。
(《中国教育报》2008.1.15 李伦娥 文)
过于强调继承的中国教育损失了什么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对黑猩猩进行的一项记忆力测试研究被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等国外媒体报道说,一项涉及数字的记忆测试显示,黑猩猩的记忆力胜过了大学生。这条新闻经《新闻联播》播出后,恐怕妇孺皆知了。然后,我看到了评论家笑蜀由此生发开去批评中国教育的大作《把人降低为大猩猩的中国教育》(《山西晚报》2007年12月5日)。
借这则有争议的科学报道,笑蜀先生巧妙地提出了一个中国教育的真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过于强调背诵和记忆的重要性?是否正在把无数学生逼成死记硬背的“黑猩猩”?
中国教育过于强调对前人知识遗产的记忆,这一点有目共睹、众所周知。我想,这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关。自古以来,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大师几乎都贴有“博闻强记”的标签,这一现象是不是耐人寻味呢?
与强调记忆相应的是。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特别强调对知识与文化遗产的继承。背诵和记忆的东西都是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背诵和记忆以不走样为荣,不走样的背诵和记忆通向的是对遗产的继承、守成。
继承、守成并不是坏事,人类社会绝对需要继承、守成,正如我们的生活中绝对需要记忆。但问题是。不要让过度的背诵记忆挤压自由创造,不要让对继承的迷信妨碍了社会的新生。这涉及一个人或一个体系的时间分配比例。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用在背诵记忆上的时间多了。必然会减少创造、创新的时间与可能。
很多研究已经显示,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多数记忆力并不超强,在他们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记忆力的作用也相当有限。如果说记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课题,未有定论,那么,我敢断定的是。一味强调背诵记忆、继承知识遗产的教育,走的绝对是一条死路。因为随着人类知识遗产的激增,我们有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东西。
(《中国青年报》2007.12.15 刘县书 文)
营造教师发展“好生态”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胡锦涛同志在优秀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对教师的谆谆教诲。这里蕴含 着对教师的殷切期望,也切中当前教师职业心态存在的问题。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种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的动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这种职业倦怠,从内在来看,是由于教师自身修养有待加强,从外在来看,则是由于教师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它来自教学工作中过重的压力,来自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无限责任,以及繁琐的日常管理事务和扭曲的社会舆论。另外,教师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工作精力转向校外或非专业活动,也造成了对本职工作的倦怠。
在加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投入的同时,创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健康运行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应当引领教师消除职业倦怠,为教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应当着重倡导服务文化、情意文化、效能文化、节奏文化和团队文化,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是在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让教师切实体验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并合理规范教师管理,使教师将工作重心转向本职。同时,在改革中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教学研究的合理周期,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的实效。使教师队伍在学习性组织中成长,实现教育整体效益的提高。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应当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北京教育》2007.11 陶西平 文)
给教师一碗‘心灵鸡汤’
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和教育的责任,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有时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课程可能要用很多年。这些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委实是一种对智慧和心力的挑战。
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和人格解体,无形中构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三大因素。当素质教育只是一个漂亮的包装,当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评定、先进评选无不和学生成绩挂钩,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成为一种普遍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就从偶然变成了必然。
社会、学校需要为教师准备一碗“心灵鸡汤”。社会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让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学校除了在物质层面关心教师之外,更要在心理层面给予关注。让教师的校园生活有乐趣、有激情,在孩子们纯真的眼中重新发现自己,发现自身职业的美。学校也应为教师设置一个心理咨询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煲一碗“心灵鸡汤”。
(《湖北教育》2007.11)
许嘉璐副委员长说。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发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随后阶段教育的质量。是民族国民素质大厦的奠基工程。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婴幼儿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较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为其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是在处境不利人群中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政府投资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教育事业。
在人受教育的全过程中。越靠后越离人才的成品近。但是,与过去的常识相反的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恰恰不在最后,而在最初阶段!在一个人开始社会化进程的开端!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这种观念,纠正错误的认识。在学前教育百年庆典上,我曾经说过。把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儿童出生的那一刻。就是要呼吁社会引起足够的关注。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初期。最重要的是游戏、交往。通过游戏、交往让孩子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和他人,学会处理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要比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题重要得多。当然,游戏、玩不是“放羊”。教师要有引导。在幼儿园大班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课程,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但即使是到小学阶段也应有过渡,低年级儿童仍然可以学玩参半;因此,学前教育法律制定的过程应该同时成为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的过程,要在法律的起草、讨论、审议等环节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幼教观念,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近期。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学前教育立法,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地位。明确其应承担的任务;要明确管理体制;规定需要规范的方面,如办学模式、经费投入与资金来源、教师资格与聘用等;还要明确管理主体和执法主体,就是要明确学前教育归谁管,谁来执法。现在学前教育无人管的现象非常严重。偌大一个事业,仅仅一两个人管,有的省市甚至没有专门人员,这不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法要保障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待遇,同时还要保障教师接受培训的权利。
立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规范学前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学前教育内部的关系,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内涵的发展,保障学前教育事业这项把我国从人口负担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奠基工程积极、健康、有序地发展。
(《人民日报》2007.12.21)
湖南认定民办学校是民办事业单位
湖南省民办教育工作会上传出一个重要信息: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文件的形式确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民办学校是民办事业单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规定:民办学校在用地和建设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允许教师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工龄连续计算:民办学校为教师购买养老保险;招生与同类型、同层次的公办学校同一批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办理、乘车(船)票价优惠、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方面,都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
《决定》还规定,从2008年起。省政府每年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用于民办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将达到500万元。此前为100万元。
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指出。《决定》在全国首次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认定“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民办学校是民办事业单位”,意义重大。过去许多地方对民办学校的界定都是“民办非企业”。由“非企业”到“事业”。除了在税收、建设、教师待遇,特别是在教师养老方面有较大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真正贯彻落实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真正落实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法律地位。
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同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设立专项奖励经费:除省以上的统一部署外。各地、各单位不得进入民办学校进行检查;对民办学校的各种罚款一律上缴财政,并作为民办教育发展基金;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两项督导”,且单列指标。
(《中国教育报》2008.1.15 李伦娥 文)
过于强调继承的中国教育损失了什么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对黑猩猩进行的一项记忆力测试研究被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等国外媒体报道说,一项涉及数字的记忆测试显示,黑猩猩的记忆力胜过了大学生。这条新闻经《新闻联播》播出后,恐怕妇孺皆知了。然后,我看到了评论家笑蜀由此生发开去批评中国教育的大作《把人降低为大猩猩的中国教育》(《山西晚报》2007年12月5日)。
借这则有争议的科学报道,笑蜀先生巧妙地提出了一个中国教育的真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过于强调背诵和记忆的重要性?是否正在把无数学生逼成死记硬背的“黑猩猩”?
中国教育过于强调对前人知识遗产的记忆,这一点有目共睹、众所周知。我想,这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关。自古以来,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大师几乎都贴有“博闻强记”的标签,这一现象是不是耐人寻味呢?
与强调记忆相应的是。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特别强调对知识与文化遗产的继承。背诵和记忆的东西都是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背诵和记忆以不走样为荣,不走样的背诵和记忆通向的是对遗产的继承、守成。
继承、守成并不是坏事,人类社会绝对需要继承、守成,正如我们的生活中绝对需要记忆。但问题是。不要让过度的背诵记忆挤压自由创造,不要让对继承的迷信妨碍了社会的新生。这涉及一个人或一个体系的时间分配比例。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用在背诵记忆上的时间多了。必然会减少创造、创新的时间与可能。
很多研究已经显示,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多数记忆力并不超强,在他们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记忆力的作用也相当有限。如果说记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课题,未有定论,那么,我敢断定的是。一味强调背诵记忆、继承知识遗产的教育,走的绝对是一条死路。因为随着人类知识遗产的激增,我们有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东西。
(《中国青年报》2007.12.15 刘县书 文)
营造教师发展“好生态”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胡锦涛同志在优秀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对教师的谆谆教诲。这里蕴含 着对教师的殷切期望,也切中当前教师职业心态存在的问题。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种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的动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这种职业倦怠,从内在来看,是由于教师自身修养有待加强,从外在来看,则是由于教师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它来自教学工作中过重的压力,来自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无限责任,以及繁琐的日常管理事务和扭曲的社会舆论。另外,教师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工作精力转向校外或非专业活动,也造成了对本职工作的倦怠。
在加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投入的同时,创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健康运行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应当引领教师消除职业倦怠,为教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应当着重倡导服务文化、情意文化、效能文化、节奏文化和团队文化,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是在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让教师切实体验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并合理规范教师管理,使教师将工作重心转向本职。同时,在改革中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教学研究的合理周期,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的实效。使教师队伍在学习性组织中成长,实现教育整体效益的提高。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应当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北京教育》2007.11 陶西平 文)
给教师一碗‘心灵鸡汤’
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和教育的责任,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有时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课程可能要用很多年。这些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委实是一种对智慧和心力的挑战。
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和人格解体,无形中构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三大因素。当素质教育只是一个漂亮的包装,当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评定、先进评选无不和学生成绩挂钩,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成为一种普遍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就从偶然变成了必然。
社会、学校需要为教师准备一碗“心灵鸡汤”。社会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让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学校除了在物质层面关心教师之外,更要在心理层面给予关注。让教师的校园生活有乐趣、有激情,在孩子们纯真的眼中重新发现自己,发现自身职业的美。学校也应为教师设置一个心理咨询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煲一碗“心灵鸡汤”。
(《湖北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