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aal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如何在音乐素质教学中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巧用课堂引言
  引起学习兴趣,激活学习动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进入情景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就象一块磁铁被紧紧地吸住一般。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北京八中高级教师李存上过一课,上课之前教室里回荡着高亢、激越的《青藏高原》,李存老师站在台前。目光眺望远方,双手微微挥动,神情已完全融入音乐之中,用他那浑厚的男中音说:"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间、空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早已跨过时空,飞过雪山,到达美丽而神奇的西藏。"接着,歌声又起《走进西藏》,通过李老师的导言把人们带入到了高原、雪山、蓝天、飞鹰、寺庙、布达宫那令人神奇的西藏。
  2.巧用绘画艺术
  新课标中讲到:"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而艺术思维是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联想、想象形成审美意象,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或以外化动作展现内心体验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欣赏课中将不同类别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运用,使他们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由事物表象进而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运用绘画艺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3.巧用节奏朗诵
  通过亲身体验,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学生们熟悉的语言、儿歌、童谣等作为素材加工成简单的音乐教材。这样减少了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从而能引起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无疑有益于教学,学生们也能迅速获得更多的 收益。例如:小学的一节《大海》一课中教师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歌谣律动。
  让学生用简单的摆动身体、拍手、拍肩、拍腿等律动,边朗诵歌谣边感受《大海》三拍子的 韵律,使单一的朗诵变得有声有色,通过学生的 做律动,老师的讲,学生的看课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使学生的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巧用课件增强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奏起,大屏幕上呈现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等待着一出好戏开演。这是《京剧基础赏析》教学时的导课部分。短短的几分钟,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
  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总之,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是音乐教师将必备的素质。
  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更浓厚了。现在一到了欣赏的时间,学生都会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听时安静,动时热烈,想时全面,答时自如。更重要的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欣赏知识,对于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所谓"教无定法"问题在于随机创造。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去讨论、去争辩、去实践、去创造。那样,音乐欣赏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一言堂",而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其他文献
初中学生尚处于身心发育过渡时期,在审美技巧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熟悉,但对事物形体与价值认识仍处于模糊阶段,特别是对事物的造型与主题、色彩与情感、常理与创新等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发现。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美术学科过度的把知识与能力目标作为唯一教学主旨,实际上这样是扼杀了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广泛性和思维角度的多元性,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大量的艺术作品描摹者或机械操作加工者,没有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心理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不仅是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言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使学生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能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背景文化知识。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背景文化导入,改变目前的厚语薄文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文化导入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各个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
期刊
如何协调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幼儿创造出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园生活,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因此《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其目的在于: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生活,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童年的生活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们幼儿园严格要求每位老师下午必须
期刊
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力求认识、探索、接近或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就自己的若干年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意见。首先要平中创新,引发兴趣。其次要同中求异,激发兴趣。接着要因材施教,强化兴趣。还要重视鼓励,发展兴趣。最后要多样放松,保持兴趣。  【关键词】兴趣 语言 图
期刊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分为左右两半球,即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是以线性、逻辑性、语言为基础的思维;右脑主要是针对视觉、空间、相互关系的思维。Haglund(1981)指出传统教育中认知、记忆、抽象化的符号使用上依赖于左脑,因此学生的左脑得到发展而右脑出现尚未完全发育的结果。特别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创造和思维想象能力差。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
期刊
从孔乙己"挨打"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对人性和生命的践踏。相对于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可以想到很多。  《孔乙己》中 对孔乙己"挨打"作了精致的描写:在外貌描写里"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在别人的讥笑声中"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我们可以通过"时常夹些伤痕"和"又添新伤疤了"可以看出孔乙己被打并非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生活中常有这一说法,"人要脸,树要皮
期刊
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的好文章。"有感情地朗读"是这些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使"有感情朗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初读,强调情感的酝酿和储备  有的教师觉得初读部分太过"平淡",不易出彩。往往在学生初读一、两遍课文后,便开始引领学生进入朗
期刊
新课标的基本思想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上。构建品德与生活"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培养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是新课改下品生课堂的崭新理念,那么如何实现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呢?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内心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