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前测,探究单元整合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进行单元教学,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以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为例,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手机APP进行网络前测,以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探索本单元内容的整合教学。
  【关键词】手机APP 数据分析 单元整合
  一线教师惯以教材内容为素材,根据教参逐课安排课时进行教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进行单元教学,引发了许多尴尬现象。就此,笔者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为突破口,从课堂观察、网络前测、重组整合、课堂实践、课后反思等环节进行了探究,尝试寻找整合单元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常规教学 引发困惑
  从教学流程不难看出,四节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一致,都是按照“由情境引入连加,算出得数;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寻找规律,记忆口诀”的步骤进行。教材和教参也是这样的编排结构。从课堂教学效果看,目标基本达成,学生掌握得不错,课堂练习正确率较高。然而,细细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存在一些尴尬现象:教师兴致很高,学生却懒洋洋的,学习兴趣不浓,容易开小差,很难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且时间浪费也较多,整个课堂显得单薄浅显,缺乏思维含量。这引发笔者的思考:这样的单元课能不能整合?该如何整合?
  二、网络前测,定位起点
  做好学习前测,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是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而又方便的前测,发挥前测的优势,为整合教学的探索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手机APP相关软件为笔者的实践探索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一)前测安排
  笔者对软件中“2、3、4、5的乘法口诀”每一课时的习题进行了认真研读,归类选取,确定了20道前测题,对县区四所小学21个班共929名学生进行了前测。
  (二)学生情况
  从前测数据看,约90%的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也能结合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得出结果。这一内容编排在本册教材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中,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较为扎实。约80%的学生能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知道乘法算式与乘法口诀是有联系的,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得出乘法口诀。约80%的学生能正确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经前测调查验证,正确计算的学生中一半左右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一半左右学生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需要借助情境辅助理解并得出结果。只有将近40%的学生对乘法口诀有相对完整的认知。大部分学生没有沟通各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无法借助规律记忆口诀,没有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可见,学生对乘法口诀并不陌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较为丰富,有着较高的认知起点。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的低起点常规教学完全可以调整优化,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想得活。
  三、重组整合,教学实践
  基于学生起点的准确定位以及教材文本的解读对比,笔者尝试对“2、3、4、5的乘法口诀”四课时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构建“2~5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的结构和思维活动框架,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能从两只手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列出怎样的数学算式?说说你的想法。(5 5或5×2)
  (二)多维探究,理解口诀
  1.对接经验,引出5的乘法口诀
  请根据乘法算式和结果,编制相应的乘法口诀。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这句口诀的。(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
  2.自主思考,明晰口诀意义
  你还知道哪几句有关5的乘法口诀?请在学习单上写出最喜欢的那句,并想办法表示出它的意思。
  3.合作交流, 构建完整认知
  指名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想法。比比谁最能干,能听懂其他同学的想法。
  汇总形成9句有关5的乘法口诀。
  4.寻找规律,记忆乘法口诀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口诀呢?
  (三)方法迁移,沟通记忆
  1.类比迁移,编制乘法口诀
  想想咱们刚才是怎样研究5的乘法口诀的?你还知道几的乘法口诀?能像编制5的乘法口诀一样,试试编制2、3、4的乘法口诀吗?
  2.比对异同,记忆乘法口诀
  找找2~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该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四)巩固应用,总结延伸
  提供5×9的点子图,观察交流:你能找到哪句乘法口诀或乘法算式?你是怎么找到?
  总结:我们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知道了它们怎么来,怎样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其他数也有乘法口诀吗?也能像这样去研究吗?
  四、课后思考,理性对待
  本课时教学,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借助学生5个5个数的丰富经验,以每只手手指根数各5个为载体,以“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充分尊重学生已有起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尝试用多种方式表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零散单一走向丰富联结。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学习充分,学习增量明显。笔者在课结束后就做了一个后测。
  从后测结果可见,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数学的整体视野,将“2、3、4、5的乘法口诀”整合在一课时进行教学,切实可行,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学习效果不错。整合后课堂结构紧凑,教学内容饱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蔓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整合給了教师更大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突破教材束缚,调整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作为整合方式之一的单元内容整合,可以借助便捷的手机APP在准确定位全体学生现实认知起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思考“哪些可以整合”“怎样进行整合”“整合是否有效”,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整合后的课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但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整合后的课堂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等。我们的研究还刚起步,思考还很肤浅,课改不断在推进,我们的探索也会一直继续。
  参考文献:
  [1]严虹.关注知识联结 重视活动体验[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6,(5).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24000)
其他文献
一、老骟  老骟是二舅家的一头牛。黑色,本没名,9岁时遇“文革”停课,我去二舅家放牧它时,就随口给它取了这个名字。说是随口,其实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一是当时老骟已经老态龙钟,二是它是一头骟过的公牛,三是它的性情特温顺,当地话把温顺叫做“纯善”,所以“老骟”者,也有“老善”的含义。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叫它“老骟”时,没有一个人反对。二舅、二舅娘、大老表等一家老小,全都叫它“老骟”。  印象最深的是阳春
【摘 要】在提倡“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当下,“课前小研究”“前置性学习”等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模式日趋流行,研究单上的“个性化理解”层出不穷。“学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看似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努力实现角色的三重蜕变。  【关键词】数学本质;知识联系;认知结构  一、第一重蜕变:聚焦数学本质,打好教学研究“主战役”  “学为中心”的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没读过朱大可这篇《必须终结“标准答案时代”》,可能很难以想象在当今中国中小学校的课堂里、作业中和试卷上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标准答案”是多么的“迂腐、粗暴和荒谬”。譬如回答“三国故事里谁最有智慧”这个问题时,你答“诸葛亮”算对,答“孔明”就算错——对这一奇葩的答案,除了苦笑,你还能说什么?  《必须终结“标准答案时代”》剖析了“标准答案”主导教育教学这一现状的后果及其根源。其
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进行师德先进、模范的评选表彰、树典型等活动,还要进行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先进事迹展播、宣传等。对于表现突出的师德模范不仅要录专题片,还要让他们下乡镇基层学校进行师德巡回演讲,让良好师德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从老师们的演讲和各级宣传材料中可以发现,这些入选师德先进典型的个人事迹十分“典型”、“突出”,令人震撼,材料悲情、悲苦,事迹高、大、上,情节却大同小异。都是讲教师一心为了孩
每个父亲,在女儿十八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  你应该还记得,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问你一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你小学一年级。你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那些天,你在邮轮的游戏机房里玩疯了,隔三岔五,就跑来向我要零钱,然后奔去收银小姐那里换游戏币。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  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换自己的“理想
一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是生命。在以核心素养为主导,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而是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留给他们的是什么?这才是核心素养的要义所在,也即学生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合理的情景化分析,
2021年7月11日至18日,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将在中国上海召开。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简称ICME)是在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其宗旨为展示全球数学教育的最新进展,交流全球数学教育问题的相关信息,探讨数学学科最新进
之一:当妈后从漫不经心到步步精心  从前,我是一个不爱操心的人,是一个特沉得住气的人,说句好听点的呢,是稳重,说得偏点呢,那就叫慢性子。凡事都不急,凡事也不在意,漫不经心是我当时的最好的写照。  每天,我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论春夏至秋冬。我除了自己的爱好之外,对于交际往来,对于人情世故看得很淡,淡到漫不经心的程度。就是成婚后,至于自己有一个什么的将来,虽然也有过良好的设想,但从来没有给定位要做一个什
有一天我也成了头童齿豁,形神衰朽的老家伙,心血来潮参加一年一度的校友聚会,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看着昔日的学生和同事,回想自己是怎样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想那时我应该已经变成了一个他人眼里更好的人。“树小墙新画不古”,过去有人这么嘲笑我,如今我再也不用担心人们再这样评价我了。  细节  昔日齐景公游牛山,北望国都,就痛哭流涕了: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滂滂去此国而死乎?晏子笑他,哭个屁啊,这不过是人事代
一、“培养善于思考的人”的办学理念缘起  一所好的学校,要有明确的、有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支撑。2013年3月,我校正式提出了将“培养善于思考的人”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沉淀与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核心体现,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学校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的整体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缘起于本人对我国教育现状及教育发展未来的一些思考。  新中国成立至目前,中国的教育应该说在普及和质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