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始情境,不仅仅为了导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由《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始情境引发相关思考,在对教学情境的本质、目的和功能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始情境的导入应把握的原则和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课始情境 本质 原则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有利于学生走入情境,从而增加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则颇费教学者的心血。我认为,在教学中,其所创设的课始情境,不仅仅是为了导入,而应是贯穿始终的。
  2010年4月,我参加了常州市高级职称课堂教学考核的评审工作,听了五位老师的课,当时指定的教学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应该说,五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在导入上也花了一定的心思。有的利用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黑人遭不公平待遇的故事导入,有的从悼语文体知识导入,有的从听演讲导入。但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不多。因为,这些导入的作用仅仅停留在引入新课这一作用上,还是为导入而导入。而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与结尾的:
  [导入片段]
  (老师较有激情地)同学们,“如果有人怀疑美国是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燃烧,怀疑我们民主的力量,那么今晚这些疑问都有了答案。”你们知道这些话是谁说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这是奥巴马就任总统典礼上的演讲中开头的几句话。同学们,在这几话中,我们看到了美国对于民主的高度重视,而黑人能首次当上总统,也确实证明了美国民主的进步。那,这自由、民主的美国是如何争取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结语片段]
  这就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也是千百万美国黑人的梦想!这一梦想今天实现了没有?
  生(部分):没有完全实现。
  师:是的,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已经进步了很多。你看,奥巴马都当上总统了。还有,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是个黑人,还有赖斯——
  生(部分):还有乔丹、杰克逊……
  师:是啊,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成了政坛领袖、大腕明星。虽然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还没有完全实现,但美国黑人的地位已是今非昔比了。所以,权益、民主是斗争得来的,长期的斗争才能赢得长期的权益与民主。那么,现在,还有人“怀疑美国是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吗?还“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燃烧”吗?还怀疑“我们民主的力量”吗?而我们,也需要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明天肩负起自己的神圣使命,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民主而奋斗!
  这一导入,我觉得教师能很好地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引用奥巴马就任总统典礼上的演讲,很鲜活,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而结尾时,又能回扣导入,使教学首尾呼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仅仅是为了引入而引入的弊端。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已有生活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科学,所以,大多数教师重视情境教学。但对情境教学的本质、目的与功能,则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情境的本质、目的和功能
  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情景;境地”;教学意义上的情境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促进感悟,同时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具体分析“情境”这两个字,它既有“情”,又有“境”。它以“情”为经,将文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认知心理要素确定为教学的有机构成;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学习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情境一旦创设,就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中心,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焦点。学生就会围绕这一情境积极思维。因此,一个好的情境,就不应该一闪而过,而应贯穿整个课堂。
  三、情境引入应把握的原则
  课始情境的导入,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需求性原则
  一是教学内容的需求;二是学生主体的需求。
  首先,课始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每堂课都需要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不要创设,创设怎样的课始情境,还得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定。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的课始情境,才会与教学内容紧紧结合起来。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如果情境创设太浅易,那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远远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思维能力,那就达不到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一目的。
  2.真实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考虑到情境的真实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能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才会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心灵震动,才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去。教师创设的情境越逼真,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取得的效果也就越好。
  当然,这一真实性,既包括“境”的真实性,即情境再现时,要尽可能地是生活真实的“境”,也包括“情”的真实性。即使我们所创设的可能是一个虚拟的情境,也要让学生感觉到情感的真实。这样,学生才会带着真实的情感走进这一情境,从而收获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的情境创设,也就不仅是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也是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3.全程性原则
  一个情境创设后,不仅要能引领学生很好地走进文本,更要能贯穿课堂始终,成为课堂教学组织的一根主线。学生入乎其境,品读感悟;又出乎其境,自己加以拓展延伸,或者完善补充。这样的情境创设,才真正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究的舞台,学生的探究研读,也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一堂课情境创设不能贯穿始终,而是不断有新的情境出现,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探究时思维的分散。而若是用过了就不管了,那这一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四、课始情境创设的方法
  根据以上原则,我认为在课始情境的创设中,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生活中寻找材料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有心,就能找到最鲜活的情境,而信息时代又给我们及时获得新的信息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条件。学生对关注现实生活,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要创设好的课始情境,就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体验,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离他们的生活越近,他们就会觉得越亲切,也就更容易走进情境。那位教师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引用奥巴马就任总统典礼上的演讲,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一个黑人担任美国总统,早就激起了一些报刊的评论,也是学生课后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无论如何,这说明了美国民主的进步。但这一进步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你只要看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就明白了。因此,这一情境设置是紧扣生活的,也是紧扣文本的。
  2.从影视、图片或歌曲中寻找材料影视作品,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学习的内容是历史题材,其情境创设很难从现实生活导入,这时,就不妨从影视作品或歌曲来导入。如学习三国题材的作品,不妨从电影《赤壁》或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导入,学生自然会觉得容易接受,容易交流。再如上《林黛玉进贾府》,那曲折的路径、那繁文缛节,通过观看电视连续剧相关片段,教学效果就好得多。借助图片,再配上合适的音乐,也会再现当时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而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也会激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产生很好的效果。如上刘鸿伏的《父亲》,可先听歌曲崔京浩的《父亲》。
  3.自我表演编演课本剧,是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而在编演课本剧中,学生会反复研读文本,揣摩人物心情、思想,揣摩人物神情、语气语调,这就是语文学习中能力培养的地方。而学习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就给了学生相应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探讨,学生也就有了切身体会,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李白的《蜀道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篇经典名作,对于诗中的“蜀道难”究竟“难”在何处,读者见仁见智,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笔者在文中对文本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蜀道难》 解读 古典诗词    历来在对《蜀道难》一诗的解读中,都把蜀道之难根据课本的三段解读为一叹高而难行,二叹险而可畏,三叹战祸之烈,我以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原诗本是没有分段的,课本上的分段是编者所为
【摘 要】语文教学是优美的诗意的而非逻辑的理性的分析的,所以在新课标的教学引导下,我们应该唤醒语文的诗意,并引领语文教学的诗意回归。语文教师引导诗意产生的途径主要有:抓住动态生成引导诗意;用平等交流的心态引导诗意的生发;用诗意的语言引导诗意的产生。  【关键词】诗意 语文教学 动态生成 平等交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知识能力并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思考与表达共进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在新课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联想,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雪吗?南方少雪,偶有下雪,就会引得大家欣喜若狂。还记得那年
【摘 要】漠视生活,缺乏创新使得高中作文教学深陷误区。在作文教学中创新写作意识,创新思维品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的原初状态,涵泳生活,提高创新写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写作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写作能力 涵泳生活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年年变年年新。语文教师的应对策略大多是尾随高考之后,研讨、模拟、猜押,其操作的基本模式是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围绕考试转,内容僵
【摘 要】在课堂上形成的对话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去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使阅读教学更为生动、有效。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对话”间各部分的关系。  【关键词】对话 心灵沟通 探究意识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加强对学生语
【摘要】仅一字之差的成语,在词义、表意重点、感情色彩、使用对象、语法功能等方面都有着细微的差异,往往是高考命题人着意设置的陷阱。本文结合相关的高考试题,简要解释他们的差异性,从审读语境的角度传授一些解题方法,并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相近成语作为备考资料供学生参考。  【关键词】成语 一字之差 解析    成语运用是历年来高考试题的常设考点。为了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命题人往往会在成语间“一字之差”的
【摘 要】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在大力提倡“减负”的今天,语文老师究竟要完成怎样的角色转变,才能真正消灭“高耗低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的确需要我们好好地思考。语文教师应该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主演”转换到“导演”,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主演” “导演” 语文角色 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背景下,追求高效的课堂,需要完成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高明的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成课
一、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师:项羽是一个英雄,但却彻彻底底被刘邦打败了,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出生高贵,是个贵族;项羽的能力很强,他力能扛鼎,力大无比,而且非常勇敢;项羽的军事力量很强,被称为西楚霸王;作为霸王的项羽,又有着英雄难得的柔情,自刎前仍恋恋不舍他的乌骓马和虞姬。项羽是一个具有着很强个人魅力的英雄。    二、抛出问题,激发思考    在充分激发起同学们对项羽的同情的基础上,向
【摘要】设置巧妙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前提,而问题的设置艺术,就是把问题设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问题设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发挥最大的主动性,达到对文本充分赏析的目的;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施行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问题设置主动权课堂效率素质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回答一个问题重要的多。”通常一节课的问题由教师提前设计或当
【摘 要】高考诗词阅读鉴赏体现着E级—最高能力要求,诗词又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学生易于产生畏惧心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以“总体把握,定向爆破”的目标来操作训练,以期实现消除学生畏惧情愫。从准确把握诗词形象、准确把握诗词意境、准确把握诗情做到“总体把握”;按照知人论诗、外位阅读、意境先行、手法并重、诗中有“我”五个环节“定向爆破”具体操作,给学生以路径,进而实践新课程鉴赏文学作品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