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我国多地频现严重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剧,引发社会及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 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 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均创下“历史纪录”。气象专家指出,我国各地雾霾成因复杂,长期危害可能将集中显现。雾霾治理任重道远,需多管齐下,实施区域联动并加强科技治霾力度。
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人体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雾霾天气?
PM2.5是霾的罪魁祸首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在雾霾天气中,细颗粒物(PM2.5)是“罪魁”,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形象地说,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由于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组成复杂,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故已被公认为大气环境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
雾霾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
空气中大颗粒进入鼻腔时已被过滤掉,小颗粒会随后被人体呼出,直径在2.5~3微米之间的颗粒则不容易被人体清除。雾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细菌、病毒等,通过吸入方式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刺激人的鼻黏膜、支气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从而诱发过敏、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越小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越大,将PM10与PM2.5作对比,粒径更小的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因为粒径>5微米的颗粒大多停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积在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这些颗粒物不会久留,经过纤毛运动、吞咽或咳嗽、打喷嚏而被扫除。而粒径<5微米的颗粒物多停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颗粒物越小,进入部位越深。颗粒物会影响和腐蚀肺泡壁,长时间作用会损坏呼吸道的防护机能,致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作。
由于雾霾天气时气压低,空气中的氧含量有所下降,人们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雾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辐射,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雾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6 大预防措施要记牢
1. 少外出
严重雾霾天气时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最好等雾霾天气减轻后再出行;外出时应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
2. 少开窗,少吸烟
室内PM2.5主要来源于室外,故雾霾天气时应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的机会。室内确需开窗通风时,应避免长时间开窗,并尽量避开雾霾高峰时段。
室内PM2.5还可来源于吸烟等途径,雾霾天气时应减少室内吸烟,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3 . 做好个人卫生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以有效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空气污染物;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内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注意避免呛咳;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清洗。
4. 保持合理膳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腐及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5. 注意调节情绪
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这种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常沉重,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这类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注意调节情绪,可以听听音乐,做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6. 正确选择与使用口罩
对于什么程度的雾霾天气需要戴口罩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一般来说,对于老年人、过敏体质和体质较差的人,在雾霾天气期间外出时,建议佩戴适宜有效的口罩。
常见的口罩有普通棉纱口罩、医用无纺布口罩和专业防护口罩。由于普通棉纱口罩和医用无纺布口罩基本起不到防护作用,而专业防护口罩( 如N95型防护口罩)对PM2.5阻挡效果更好(如对小于2.5微米颗粒的捕获能力为95%)。因此,建议在雾霾天气期间选择佩戴专业防护口罩。
不过,口罩是在一定条件下佩戴的,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专业防护口罩由于密闭严、透气性差,配戴后呼吸阻力增大,会给使用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谨慎选用。
口罩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一方面是因为口罩外部吸附了颗粒物等大量污染物,会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口罩内部也会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人体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雾霾天气?
PM2.5是霾的罪魁祸首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在雾霾天气中,细颗粒物(PM2.5)是“罪魁”,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形象地说,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由于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组成复杂,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故已被公认为大气环境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
雾霾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
空气中大颗粒进入鼻腔时已被过滤掉,小颗粒会随后被人体呼出,直径在2.5~3微米之间的颗粒则不容易被人体清除。雾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细菌、病毒等,通过吸入方式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刺激人的鼻黏膜、支气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从而诱发过敏、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越小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越大,将PM10与PM2.5作对比,粒径更小的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因为粒径>5微米的颗粒大多停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积在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这些颗粒物不会久留,经过纤毛运动、吞咽或咳嗽、打喷嚏而被扫除。而粒径<5微米的颗粒物多停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颗粒物越小,进入部位越深。颗粒物会影响和腐蚀肺泡壁,长时间作用会损坏呼吸道的防护机能,致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作。
由于雾霾天气时气压低,空气中的氧含量有所下降,人们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雾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辐射,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雾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6 大预防措施要记牢
1. 少外出
严重雾霾天气时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最好等雾霾天气减轻后再出行;外出时应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
2. 少开窗,少吸烟
室内PM2.5主要来源于室外,故雾霾天气时应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的机会。室内确需开窗通风时,应避免长时间开窗,并尽量避开雾霾高峰时段。
室内PM2.5还可来源于吸烟等途径,雾霾天气时应减少室内吸烟,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3 . 做好个人卫生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以有效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空气污染物;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内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注意避免呛咳;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清洗。
4. 保持合理膳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腐及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5. 注意调节情绪
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这种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常沉重,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这类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注意调节情绪,可以听听音乐,做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6. 正确选择与使用口罩
对于什么程度的雾霾天气需要戴口罩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一般来说,对于老年人、过敏体质和体质较差的人,在雾霾天气期间外出时,建议佩戴适宜有效的口罩。
常见的口罩有普通棉纱口罩、医用无纺布口罩和专业防护口罩。由于普通棉纱口罩和医用无纺布口罩基本起不到防护作用,而专业防护口罩( 如N95型防护口罩)对PM2.5阻挡效果更好(如对小于2.5微米颗粒的捕获能力为95%)。因此,建议在雾霾天气期间选择佩戴专业防护口罩。
不过,口罩是在一定条件下佩戴的,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专业防护口罩由于密闭严、透气性差,配戴后呼吸阻力增大,会给使用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谨慎选用。
口罩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一方面是因为口罩外部吸附了颗粒物等大量污染物,会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口罩内部也会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