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内涵和实质,意在说明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应该理想、信念和标准等角度去理解。
关键词:教不好;不会教;老师;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是听一个校长在会上说的,当时感到非常震惊。当时想,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没有管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没有不好的校长,只有不好的教育局长”。教育只是这个社会众多行业之一,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给各行各业也制定这样一些标准。这句话岂不是把教师的责任无限放大,让教师终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坦言之,在日常工作中,我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
一、这是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不是套在教师身上的“枷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它的实质是,教师不要因为任何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家庭的希望。长大后,都会成为祖国建设的一分子。教师就要象慈母一样,把爱撒遍每一个角落。“教育没有爱,就象池塘没有水。”教师的爱应该博大而精深,润泽心灵。有些学生会很难教,只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耐心,我们不能轻易言弃。不放弃,有爱心,有耐心,就是这是这句话蕴含的教育智慧。这是一种信念,不是硬性的规定。正如“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这句话一样,勉励人们敢于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其实我们都知道,人生中还真的会有翻不过的山,趟不过的河。尽管会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就此反对这句话。如果把它们分别改成“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不是所有的山都能翻过去”,从准确性上讲,更符合事实,但同时必然失去它们的激励价值,从而变得毫无意义了。中国的俗语里还有许多类似的话,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些话都不能从字面去理解,而是要从理想和信念的角度去理解。
有些教育官员断章取义,不明白这只是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反而认为教师应该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教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这是很荒唐的解读。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教好,要不然世界上除了教师还要警察和监狱干什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育学专家米尔曼教授说:“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如果面对的是低能的、毫无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将会一筹莫展。“另一个常识就是,教育好一个人,不光是教师的事,家庭和社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是更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可见,陈鹤琴先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不可能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教师。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是一种胸怀,这是一种教育的高度。只有具有如此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具有如此胸怀的教师,才会在学生犯错时,冷静、审慎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才会在困惑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让学生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一种角度,是教师的一种崇高的境界与态度,更是教育的新高度。只有站在如此高度,才不会怨天尤人,才会在严于律己中探寻到教育的真谛。只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将万里江山揽入怀中;只有站在高山之巅,才会一览无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饱含着教育的大智慧,如一盏明灯,为教师指引着努力的方向。
二、“教不好”不能等同于“成绩不好”
首先,“好”的標准是多方面的。怎样的学生算是“好”?“好”又是指哪些方面?指学业成绩,还是指品德行为?这里陈鹤琴先生没有明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会是单单指考分高低。陈鹤琴说过:“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他在这里讲得其实很清楚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做人,知识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品德方面更重要。人无完人,不必苛求,品德方面“教好”,尽量向真向善向美就差不多了。这绝不是“死”标准,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和老师的“死”标准。教师尽心尽力,这个“活”标准,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其次,“好”的标准是相对的。“好”是指在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达到了应该达到的和可能达到的目标,学生成为了“好”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因材施教,教好每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就学生学业成绩来说,如果把“好”看成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那么我们就不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好”在今天被异化为高分数,这大概是陈鹤琴先生始料不及的。
再次,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千万不要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毕业后取得成就的,有不少是上学期间并不起眼,甚至被老师认为“不好”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克服浮躁心理,学会等待,不要轻易对学生“门缝里看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作最后的结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命该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语)。所有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只是时间、契机的问题而已。有的学生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教好,到比较晚的时候才能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因此,我们不能拿学生目前的一些不如人意的情形来否定教师的教育效果,尤其不要以分数论英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年陈鹤琴先生提出这个口号,我想,实质上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提倡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提醒教育者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汪伟跃.陶行知简明教育读本[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
关键词:教不好;不会教;老师;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是听一个校长在会上说的,当时感到非常震惊。当时想,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没有管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没有不好的校长,只有不好的教育局长”。教育只是这个社会众多行业之一,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给各行各业也制定这样一些标准。这句话岂不是把教师的责任无限放大,让教师终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坦言之,在日常工作中,我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
一、这是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不是套在教师身上的“枷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它的实质是,教师不要因为任何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家庭的希望。长大后,都会成为祖国建设的一分子。教师就要象慈母一样,把爱撒遍每一个角落。“教育没有爱,就象池塘没有水。”教师的爱应该博大而精深,润泽心灵。有些学生会很难教,只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耐心,我们不能轻易言弃。不放弃,有爱心,有耐心,就是这是这句话蕴含的教育智慧。这是一种信念,不是硬性的规定。正如“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这句话一样,勉励人们敢于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其实我们都知道,人生中还真的会有翻不过的山,趟不过的河。尽管会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就此反对这句话。如果把它们分别改成“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不是所有的山都能翻过去”,从准确性上讲,更符合事实,但同时必然失去它们的激励价值,从而变得毫无意义了。中国的俗语里还有许多类似的话,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些话都不能从字面去理解,而是要从理想和信念的角度去理解。
有些教育官员断章取义,不明白这只是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反而认为教师应该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教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这是很荒唐的解读。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教好,要不然世界上除了教师还要警察和监狱干什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育学专家米尔曼教授说:“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如果面对的是低能的、毫无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将会一筹莫展。“另一个常识就是,教育好一个人,不光是教师的事,家庭和社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是更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可见,陈鹤琴先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不可能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教师。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是一种胸怀,这是一种教育的高度。只有具有如此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具有如此胸怀的教师,才会在学生犯错时,冷静、审慎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才会在困惑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让学生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一种角度,是教师的一种崇高的境界与态度,更是教育的新高度。只有站在如此高度,才不会怨天尤人,才会在严于律己中探寻到教育的真谛。只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将万里江山揽入怀中;只有站在高山之巅,才会一览无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饱含着教育的大智慧,如一盏明灯,为教师指引着努力的方向。
二、“教不好”不能等同于“成绩不好”
首先,“好”的標准是多方面的。怎样的学生算是“好”?“好”又是指哪些方面?指学业成绩,还是指品德行为?这里陈鹤琴先生没有明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会是单单指考分高低。陈鹤琴说过:“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他在这里讲得其实很清楚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做人,知识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品德方面更重要。人无完人,不必苛求,品德方面“教好”,尽量向真向善向美就差不多了。这绝不是“死”标准,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和老师的“死”标准。教师尽心尽力,这个“活”标准,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其次,“好”的标准是相对的。“好”是指在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达到了应该达到的和可能达到的目标,学生成为了“好”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因材施教,教好每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就学生学业成绩来说,如果把“好”看成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那么我们就不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好”在今天被异化为高分数,这大概是陈鹤琴先生始料不及的。
再次,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千万不要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毕业后取得成就的,有不少是上学期间并不起眼,甚至被老师认为“不好”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克服浮躁心理,学会等待,不要轻易对学生“门缝里看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作最后的结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命该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语)。所有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只是时间、契机的问题而已。有的学生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教好,到比较晚的时候才能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因此,我们不能拿学生目前的一些不如人意的情形来否定教师的教育效果,尤其不要以分数论英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年陈鹤琴先生提出这个口号,我想,实质上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提倡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提醒教育者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汪伟跃.陶行知简明教育读本[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