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明确了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去。
关键词:语文 新课改 德育教学
德育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去。那么,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又有强烈思想性的语文课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我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对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就此做一番浅谈。
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将德育立足于:一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三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所以,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1.挖掘教材中富有思想因素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精选的现代文。有的体现对生命的感悟和尊重,有的体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有的是对美的弘扬,有的则是对丑的鞭挞,有的体现对自然的喜爱,有的则体现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嘲讽,又有的是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无论是哪一类作品无不包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充分体会这种体验就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学习的重要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启发他们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地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中的情感教育
文言文和古代诗歌是我们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而选入我们教材中的更是精华中的精华。我们可以利用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教给学生珍视友情;利用李白的《月下独酌》使学生明白即使生活再苦闷,也要放飞自己的精神;利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使学生懂得忧国忧民……
3.介绍写作时代背景进行德育
如教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不是马上与学生共同进入阅读、讲解,而是先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事件的经过作详细介绍,突出主人公刘和珍被害之时的情景,突出主人公不畏国民党特务卑鄙无耻的行径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使学生在所学之余能怀着一份对烈士无限崇敬和对敌人无比憎恨的心情去阅读课文,自然从中感受到一种振奋,促使自己产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强烈愿望。此外,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介绍有关文学常识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我们伟大民族的热爱,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热爱。
4.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德育
如曹禺《雷雨》一文,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侍萍、鲁大海等这些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肖像、表情、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当时旧中国工人阶级要求人权,普通老百姓悲惨命运以及资本家的狠毒凶残、自私伪善、冷酷无情,从而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生活的强烈感情。
5.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例如讲解《离骚》,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样,课外阅读也是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同时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收到实效。可能有些学生会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书,有些同学会沉迷于武侠、网络小说。这样我们就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利用教师设计组织的各种语文活动进行德育
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这样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我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组织一些课内活动。如课前五分钟讲演、诗歌朗诵、成语接龙等活动,既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从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提炼写作主题,表达爱憎分明的感情。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途径可谓多种多样,但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法,必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毕田增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昌邑市文山中学
关键词:语文 新课改 德育教学
德育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去。那么,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又有强烈思想性的语文课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我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对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就此做一番浅谈。
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将德育立足于:一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三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所以,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1.挖掘教材中富有思想因素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精选的现代文。有的体现对生命的感悟和尊重,有的体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有的是对美的弘扬,有的则是对丑的鞭挞,有的体现对自然的喜爱,有的则体现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嘲讽,又有的是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无论是哪一类作品无不包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充分体会这种体验就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学习的重要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启发他们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地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中的情感教育
文言文和古代诗歌是我们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而选入我们教材中的更是精华中的精华。我们可以利用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教给学生珍视友情;利用李白的《月下独酌》使学生明白即使生活再苦闷,也要放飞自己的精神;利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使学生懂得忧国忧民……
3.介绍写作时代背景进行德育
如教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不是马上与学生共同进入阅读、讲解,而是先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事件的经过作详细介绍,突出主人公刘和珍被害之时的情景,突出主人公不畏国民党特务卑鄙无耻的行径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使学生在所学之余能怀着一份对烈士无限崇敬和对敌人无比憎恨的心情去阅读课文,自然从中感受到一种振奋,促使自己产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强烈愿望。此外,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介绍有关文学常识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我们伟大民族的热爱,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热爱。
4.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德育
如曹禺《雷雨》一文,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侍萍、鲁大海等这些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肖像、表情、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当时旧中国工人阶级要求人权,普通老百姓悲惨命运以及资本家的狠毒凶残、自私伪善、冷酷无情,从而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生活的强烈感情。
5.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例如讲解《离骚》,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样,课外阅读也是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同时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收到实效。可能有些学生会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书,有些同学会沉迷于武侠、网络小说。这样我们就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利用教师设计组织的各种语文活动进行德育
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这样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我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组织一些课内活动。如课前五分钟讲演、诗歌朗诵、成语接龙等活动,既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从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提炼写作主题,表达爱憎分明的感情。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途径可谓多种多样,但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法,必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毕田增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昌邑市文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