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魅力因素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应让他们感到意趣盎然,不断有新的领悟,不断有新的熏染。这应该是新课标下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魅力 亲和力 鉴赏力 创新力
  
  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魅力无限、光芒四射。当其来到教室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们的中心,具有无限的引力。这种魅力,如果用定格手法形容,就像清代刘鹗《明湖居听书》(《老残游记》片断)中描绘的说书艺人王小玉一样,往台上一站,眼睛向台下一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很显然,这种“魅力”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是一种深蕴在骨髓和细胞里的气质,它能产生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对他人产生深刻影响。以我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来判断,语文教师的魅力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构成。
  一、强烈的亲和力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爱、可敬。从而使他们“爱屋及乌”, 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幸福,当作一种快乐。要做到这点,首先,教师要平视学生,也就是把学生放在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居高临下。一个闷热的下午,学生昏昏欲睡,我想让学生读课文提提神。我说:大家注意,开始读课文了,是你们读还是我读?想不到学生齐声说:“你读。”我一愣,学生则笑起来。我没有板面孔,我读就我读吧,于是振振有声了一阵,我说:“同学们,我吃力了,怎么办?”学生说:“那我们读吧。”一口气便读到底了,读罢,士气大增。其次,要尊重学生。无论是课堂评价用语、作文讲评还是布置课后作业,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求的乐趣。第三,要学会倾听。课堂教学中,师生要进行情感的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会很快领悟教材、教师的用意,常常东拉西扯绕弯子,这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地打断学生,要尽可能的点拨引导;而讨论时学生的想法可能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此时教师就要敢于放弃,只要学生的说法能自圆其说就行。比如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就文章是什么体裁,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小说,因为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样样俱全;有的说是散文,因为本文重在抒发作者的某种感受,一种强烈的感情贯穿作品的始终,动人心魄,并不以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为特点;有的从另一角度分析,坚持说是一般的记叙文,作者真实记叙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意在告诉读者一些什么,并不以文艺的手法笔调为目的。对这些看法我都表示肯定,因為我想,学生的理解都能自圆其说,至于到底是什么体裁,也无足轻重。第四,要学会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扬其所长,通过赏识其某一方面的素质,促成其他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维火花也要抱欣赏的态度,不能轻易扼杀。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横”字妙在何处?比较好的理解是:“横”是平躺着的形象,远远看去死气沉沉,没有一些向上的景象,与“萧条”、荒凉的意境十分和谐。有一个学生说,那时房子比较低矮,小说中的“我”又是在低于地面的河中,这样看远处的房子,所以给人“横”的感觉。说明鲁迅写作很客观,用词很准确。学生的这种理解虽然浅了一点,但善于动脑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值得肯定。
  二、非常的鉴赏力
  这里说的鉴赏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鉴赏力,而是要在细微处见不凡,平常处见奇崛,枯燥处见生动,精妙处见新颖的非常功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于平常处见奇崛,于细微处悟出作者的匠心,从而带领学生沉浸到美的氛围之中,品味语词的芳醇。唐代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按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写田间的景色和朋友的友谊,字面浅显,平淡无奇。但大家知道,孟浩然的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语),是“语淡而味终不薄”(清代沈德潜语),我们教师的本领就是要在清淡中品深情。邀客者不讲排场,不设盛筵,简简单单,随随便便,被邀者也不客套,一请就到,我们悟出什么?不只是两个人性格随和,更让人感到交谊深厚;家酿美酒,不求酩酊,但求尽情,指点青山绿树,议论桑麻长势,洋溢的是农家乐趣,全无俗人的你吹我捧、官场的尔虞我诈,多么醇厚,多么淳朴!主客分别,说一些“再来”的惯用语,这是主人的邀请,又是客人的心愿,多么默契,多么随便,是共同的志趣使其投缘,还是对社会的失望使其真正融入自然,这其中的滋味,隽永悠长,让人久久品味。这样一咀嚼,学生便会充分领悟到课文之美,进而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向往。
  三、敏锐的创新力
  无论是研读课文,还是上活动课,教师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觉、情感去体悟,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创新空间。当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了富于创造性的独特领悟,也便会对语文学习欣欣不已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我们教师也都把它视为散文精品,与学生一起欣赏其遣词造句的精当、画面描绘的生动、结构安排的严密。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学生说:“老师,《春》的结尾我感到有点不对劲。‘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说得不错。‘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也不错。可既然是娃娃、小姑娘,怎么就忽然有了这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娃娃、小姑娘一下子有了‘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是不是太突然了,而且‘铁一般’似乎也不是春的特征,而应是夏天才对,再说作为文章结句,前文并没有着墨与‘力’的描写,这一句出来,真是飞天之石。”当时一听,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是啊,教了这么多遍《春》,我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经典,从来就没有半点对它的异议。今天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还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是名篇啊,于是便找出种种理由说这句话的妙处,什么结句收束有力啦,什么前文有突出力量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等等,但不管怎么说,学生总不信服,我心里也不踏实。后来一想,学生有这种感悟,就让他去感悟吧,也无伤对课文的理解。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语文教师应该是很潇洒的,他应该具有一种创新的品质,不死搬教条,不因循守旧,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把语文上活了,上生动了,上得学生向往它了。
  课堂是阵地,课文是抓手,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个阵地和抓手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去尽情地开放自己的思维空间。一次我参加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执教茅盾的散文《雾》,文章写在1928年,正是白色恐怖甚嚣尘上之时,作品中的“雾”象征时代的黑暗与污浊。我跟学生商量怎么学。他们很反对先介绍背景,接着理出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然后分析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的老套式。而是找出文中的“晨雾”、“浓雾”、“雨雾|”三个词语,说出作者描绘的三幅画面,通过“遮没”、“吞噬”“抹煞”这些写雾的词语,产生雾越来越浓、越来越令人窒息的强烈感受。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那个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雾所用的“讨厌”、“诅咒”、“宁愿”等词语,很自然地就悟到本文写作意图和构思的技巧。学生的思考是新奇的,也是很有见地的。我采纳了学生的意见,课堂上学生兴奋得不得了。从这以后,我在不把课堂看成施展我个人才华的天地,而是把它作为学生创新的空间。
  总而言之,学语文,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应让他们感到意趣盎然,不断有新的领悟,不断有新的熏染。这应该是新课标下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其他文献
李大妈近来经常上腹胀痛,进食后打嗝反酸,她自行服用健胃消食片后,症状反而更明显了.经医生诊断,她属于不适合吃健胃消食片的类型.rn健胃消食片由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
期刊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基层干部座谈会.会上,一位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谈到:“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寄希望于‘摆平’,而是要在‘端平’上下功夫.”颇耐人寻味.rn常听到有人说,做工
摘 要: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而数学知识本身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教师通过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美,挖掘数学本身的兴趣因素,让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兴趣    一、精彩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要“设疑问”,创设悬念,紧扣学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更需将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及四种能力融入其中。  [关键词]品德教育;能力培养;强化素养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明确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一个灵魂是指政治思想素质,两个重点是指创新精神和实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穷得只能在食堂吃饭,没法上馆子。而他们是那么厌恶在食堂吃饭,倒不是嫌饭菜不好,而是厌烦那些目光。“坏小子”与“淑女”相爱了,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他周围出现了许多挑衅行为,他知道那些哥们是吃醋了,他只是淡淡一笑,他有了她的爱情,变得安分。而她的身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好心人,劝她离开他,她也是淡淡一笑,她知道那些好心人根本不懂他。她知道他粗鲁背后的细腻,她知道他长发覆盖的脑袋里有着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