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成像的英文缩写为MRI,曾因译为“核磁共振”而引起一些患者的误解,以为这种检查有核放射性。实际上,“核”字源于受检者体内的氢原子核,并无放射性。目前,“核”字已被去掉,称为“磁共振成像”。虽然磁共振设备目前归属于放射科,但其成像原理与X线曝光源的放射影像技术完全不同,它不使用X射线,而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励人体中大量存在的氢质子而成像。检查时,患者置身于一个比地球磁场大数千、数万倍的强磁场中,接受射频脉冲的激励,人体内的氢质子在磁场作用下经计算机重建而成像。
哪些病适合做磁共振?
磁共振检查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各种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
1.头部:磁共振检查是明确诊断脑肿瘤、脑梗死、脑脓肿、脑囊虫病、颅内感染、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各个阶段脑出血、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的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2.耳鼻喉和颈部:发生在耳鼻喉和颈部软组织的病变首选磁共振检查。
3.胸部:纵膈肿瘤、脓肿等病变最适合磁共振检查。
4.腹部和盆腔:各种腹部和盆腔各器官的肿瘤、感染、结核等病变,磁共振检查很有优势。
5.四肢关节:关节韧带、半月板、软骨的病变首选磁共振检查。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检查是“金标准”。
6.脊柱和脊髓: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的神经病变,首选磁共振检查。在磁共振片子上,椎间盘突出所压迫的神经根,也能显示得一清二楚。
7.血管系统:磁共振在显示人体各部位的血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脑血管,磁共振检查无须使用对比剂,就能将其清晰地显示。
8.心脏:磁共振能清楚、全面地显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内其他细小结构,是诊断心脏病、检查心功能的可靠方法。
哪些人不适合做磁共振?
1.使用心脏起搏器者。磁共振检查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有发生心脏停搏的危险。
2.体内有金属者,如假肢、弹片、动脉瘤夹、止血夹、人工心瓣膜、固定用钢板、螺钉、人工股骨头、神经肌肉刺激器、金属避孕环等,不可进行磁共振检查,以免金属物件移动损害重要脏器和大血管。
3.怀孕3个月以内。
做磁共振需要注意些什么?
1.病人及家属不能携带任何含铁金属物品进入磁共振室,如首饰、发夹、手表、钥匙、硬币、皮带、磁卡、手机等。
2.检查前一天,应清洁相关检查部位。比如,做头颅扫描前,应清洁头发,洗去油垢。
3.如有假牙、假发、义眼者,应于检查前取下。若无法取下,如宫内节育环、固定假牙等,必须于检查前告知检查医生。
4.磁共振成像检查时,机器噪声较大,检查时间较长(15分钟到1小时不等),患者不必紧张,因为磁共振是完全性无痛和无损伤性的检查。
5.检查时,患者应尽可能保持被检查部位的稳定不动,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检查效果。神志不清或不配合的婴幼儿,可给予镇静剂,待其熟睡后再进行检查。
6.做上腹部(肝、胰、肾、肾上腺等)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空腹,检查前可饮足量水,以便使胃与肝、脾的界限显示得更为清楚。检查时。患者应听从医生的指示憋气。
7.做盆腔磁共振检查者,检查时需要憋尿。
问与答:
1.磁共振和CT看起来差不多,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简单地说,CT主要显示人体器官的大体结构,如脑(脑出血、中风后脑坏死)、胸、腹、盆腔、四肢(主要看骨头和软组织)、脊柱等。磁共振主要用来分析软组织的情况,对脑组织、脊柱(脊髓)、四肢关节(主要看关节),以及肿瘤的诊断更有优势。与CT相比,磁共振没有电离辐射和发生碘过敏的顾虑,分辨率更高,能发现CT检查不容易发现的颅底、后颅窝的病变,还能使血管直接显像并提供一定的病理和生化信息,使定性诊断更为准确。不过,磁共振检查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骨骼病变、钙化病变的显像不好,对骨与软组织病变的定性诊断无特异性,成像速度慢,检查耗时较长,费用也较高。CT和磁共振成像各有利弊,如果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诊断水平。
2. 现在医学影像技术那么发达,设备那么先进,X线片是否可以淘汰了?
答:总体而言,X 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称为当前影像学检查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每一种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都各具优势与局限,分别适用于不同疾病。医学影像学检查种类繁多,但应适可而止,不必追求大而全。患者就医时,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不要盲目选择价格昂贵的检查,甚至是全身检查。特别是X线摄片、CT等有辐射危害的检查,更应避免滥用。
3.为什么医生让我做了CT,又要做磁共振,是不是乱开检查?
答:每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医生在对病人的病情不熟悉的情况下,选择检查方法往往会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如果在诊断过程中发现CT还不能完全确诊,或需要磁共振佐证时,往往会要求患者进一步做磁共振检查。
4.我膝关节痛,医生让我做磁共振检查,拍个片子不行吗?
答:X线平片是诊断关节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过,平片在显示关节内软组织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磁共振对关节周围和关节内组织,包括肌肉、肌腱、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内韧带、软骨盘和关节囊等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无创地显示膝关节的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髌韧带等复杂结构及其损伤情况,尤其对半月板变性、撕裂的诊断意义重大。
5.在小医院已经拍过“片子”,为啥转到大医院以后,还要重新拍?
答:有些患者从小医院转院至大医院,会被告知需要重新“拍片”。为此,不少人不理解,认为医生是重复检查,让患者花冤枉钱。其实,不少患者在转院过程中,病情往往会发生变化,只有重新检查才能反映病情的最新情况。另外,不同医院的同一种检查所反映的病情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医生会要求部分转院患者重新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是必须做的,不能认为是重复检查。
特别提醒:
影像检查报告不等于疾病的诊断结果。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资料,但必须承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作为医生,在应用影像学资料时,一定要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合起来。作为患者,同样要正确对待影像学检查,一定要把资料交给医生,由医生综合临床情况作出正确诊断。
哪些病适合做磁共振?
磁共振检查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各种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
1.头部:磁共振检查是明确诊断脑肿瘤、脑梗死、脑脓肿、脑囊虫病、颅内感染、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各个阶段脑出血、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的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2.耳鼻喉和颈部:发生在耳鼻喉和颈部软组织的病变首选磁共振检查。
3.胸部:纵膈肿瘤、脓肿等病变最适合磁共振检查。
4.腹部和盆腔:各种腹部和盆腔各器官的肿瘤、感染、结核等病变,磁共振检查很有优势。
5.四肢关节:关节韧带、半月板、软骨的病变首选磁共振检查。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检查是“金标准”。
6.脊柱和脊髓: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的神经病变,首选磁共振检查。在磁共振片子上,椎间盘突出所压迫的神经根,也能显示得一清二楚。
7.血管系统:磁共振在显示人体各部位的血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脑血管,磁共振检查无须使用对比剂,就能将其清晰地显示。
8.心脏:磁共振能清楚、全面地显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内其他细小结构,是诊断心脏病、检查心功能的可靠方法。
哪些人不适合做磁共振?
1.使用心脏起搏器者。磁共振检查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有发生心脏停搏的危险。
2.体内有金属者,如假肢、弹片、动脉瘤夹、止血夹、人工心瓣膜、固定用钢板、螺钉、人工股骨头、神经肌肉刺激器、金属避孕环等,不可进行磁共振检查,以免金属物件移动损害重要脏器和大血管。
3.怀孕3个月以内。
做磁共振需要注意些什么?
1.病人及家属不能携带任何含铁金属物品进入磁共振室,如首饰、发夹、手表、钥匙、硬币、皮带、磁卡、手机等。
2.检查前一天,应清洁相关检查部位。比如,做头颅扫描前,应清洁头发,洗去油垢。
3.如有假牙、假发、义眼者,应于检查前取下。若无法取下,如宫内节育环、固定假牙等,必须于检查前告知检查医生。
4.磁共振成像检查时,机器噪声较大,检查时间较长(15分钟到1小时不等),患者不必紧张,因为磁共振是完全性无痛和无损伤性的检查。
5.检查时,患者应尽可能保持被检查部位的稳定不动,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检查效果。神志不清或不配合的婴幼儿,可给予镇静剂,待其熟睡后再进行检查。
6.做上腹部(肝、胰、肾、肾上腺等)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空腹,检查前可饮足量水,以便使胃与肝、脾的界限显示得更为清楚。检查时。患者应听从医生的指示憋气。
7.做盆腔磁共振检查者,检查时需要憋尿。
问与答:
1.磁共振和CT看起来差不多,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简单地说,CT主要显示人体器官的大体结构,如脑(脑出血、中风后脑坏死)、胸、腹、盆腔、四肢(主要看骨头和软组织)、脊柱等。磁共振主要用来分析软组织的情况,对脑组织、脊柱(脊髓)、四肢关节(主要看关节),以及肿瘤的诊断更有优势。与CT相比,磁共振没有电离辐射和发生碘过敏的顾虑,分辨率更高,能发现CT检查不容易发现的颅底、后颅窝的病变,还能使血管直接显像并提供一定的病理和生化信息,使定性诊断更为准确。不过,磁共振检查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骨骼病变、钙化病变的显像不好,对骨与软组织病变的定性诊断无特异性,成像速度慢,检查耗时较长,费用也较高。CT和磁共振成像各有利弊,如果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诊断水平。
2. 现在医学影像技术那么发达,设备那么先进,X线片是否可以淘汰了?
答:总体而言,X 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称为当前影像学检查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每一种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都各具优势与局限,分别适用于不同疾病。医学影像学检查种类繁多,但应适可而止,不必追求大而全。患者就医时,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不要盲目选择价格昂贵的检查,甚至是全身检查。特别是X线摄片、CT等有辐射危害的检查,更应避免滥用。
3.为什么医生让我做了CT,又要做磁共振,是不是乱开检查?
答:每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医生在对病人的病情不熟悉的情况下,选择检查方法往往会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如果在诊断过程中发现CT还不能完全确诊,或需要磁共振佐证时,往往会要求患者进一步做磁共振检查。
4.我膝关节痛,医生让我做磁共振检查,拍个片子不行吗?
答:X线平片是诊断关节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过,平片在显示关节内软组织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磁共振对关节周围和关节内组织,包括肌肉、肌腱、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内韧带、软骨盘和关节囊等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无创地显示膝关节的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髌韧带等复杂结构及其损伤情况,尤其对半月板变性、撕裂的诊断意义重大。
5.在小医院已经拍过“片子”,为啥转到大医院以后,还要重新拍?
答:有些患者从小医院转院至大医院,会被告知需要重新“拍片”。为此,不少人不理解,认为医生是重复检查,让患者花冤枉钱。其实,不少患者在转院过程中,病情往往会发生变化,只有重新检查才能反映病情的最新情况。另外,不同医院的同一种检查所反映的病情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医生会要求部分转院患者重新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是必须做的,不能认为是重复检查。
特别提醒:
影像检查报告不等于疾病的诊断结果。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资料,但必须承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作为医生,在应用影像学资料时,一定要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合起来。作为患者,同样要正确对待影像学检查,一定要把资料交给医生,由医生综合临床情况作出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