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a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生旨趣,意味着人在立足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
  ——题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但这三个维度的表述又是比较抽象笼统的,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就是使一线教师迷惘的地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适度适当的情感体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成为考试的奴隶,严格地说,并非是在阅读,而是在严谨地按固定的程序、既定的模式“解题”。充满了理性的智慧,却往往缺少人文的熏陶,缺少审美的情趣,缺少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奠基。在这一方面,教与学都是空虚的,在学生的心灵天地中,几乎什么也没有沉淀下来。
  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学生该以何种方式、何种姿态来进行阅读,我们的阅读教学该作何调整,应该说已经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可避免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感悟的同时,甚至能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心灵的“成长工程”。
  如果我们的语文学科教育仅仅只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而不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不引领学生去崇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那么,他们的追求就很有可能被世俗的看法、利益、权势所左右,我们的学生就很难建立理想的人格、健康的精神世界。
  以往的教材,在编写和阅读指导的理念上,或多或少地缺失了“自我”。往往置阅读者本身于不顾,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几乎人为的厚障壁,到最后,教者与学者都自然地将“自我”抛在了一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编者设计的五道练习题除了一道背诵题外,其余四道的意图分别为: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真切细致的描写语句以及手法;加深对记叙要有详有略和怎样处理详略等问题的认识。今天看来,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一道题是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审视自己的,文本和学生的心灵之间可望而不可即!
  不仅教材中“自我”缺失,我们的课堂也往往很难找到“自我”。我曾听过这样的课:一篇情感浓郁的散文,却被授课者分解成了从语音到语义到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等多道题目,于是,学生从音义一直练到篇章结构,全是做题目。这么多的题目,却偏偏忽略了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自始至终,学生都没有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文章真的只成了一个“例子”,一个类似于教师讲解数学题目的“例子”,严重缺失了文章的情感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校中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一点,语文阅读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的语文阅读,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以人为本,以“生”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语文老师要真正做到“灵魂的工程师”,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语文课堂,理应构建一座让文本和学生心灵之间得以沟通的桥梁,理应引领学生的心灵不断成长。
  
  二、观照学生的生活体验,叩问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的心灵走向呢?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阅读期待与作品之间有一种审美距离,优秀的课文应该适当背离和超越学生的期待视野,拓展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散步》所表现出来的浓浓亲情和父辈的责任感,背离、超越了学生原本对“散步”抱有的悠闲、自在的期待视野,拓展了学生对家庭、对责任的认识。所以,在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深入叩问乃至拷问学生的心灵,这样,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自由的、精神的生活,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灵更纯洁、人格更独立,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中有一个教案,课题是《生命 生命》,设计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精读领悟文本主题后,设计了一个延伸练习的环节,这个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
  1、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2、讲爱尔兰作家布朗的事迹;3、讲海伦·凯勒的事迹;4、讲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事迹。
  设计者给学生介绍这些珍惜生命、与灾难顽强抗争的知名作家的事迹,同时安排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学生的心弦。但且不说学生课后能否如你所想去进行课外阅读,单是从设计层面上来说,这个练习的设计还是平面的,与课文是平行的,仍旧停留在感知的阶段,充其量只是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而已。却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灵,引起情感共鸣。在上述这个教案中,我觉得哪怕再增加一个环节,如:“现在,让我们彼此直面自己鲜活的生命,扪心自问:我该怎样对待我自己的生命?”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的触动也会更深入一点。
  阅读他人的作品,同时把自己也投入进去,无疑又是一份新的不同的“生活”体验。这样的“生活”多了,一个人的心灵、视野、精神等等也就会日益地丰富、充实起来。
  人教版课标教材在课后设计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很多体现这个理念的练习:
  《紫藤萝瀑布》: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最后一课》: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羚羊木雕》: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无需再一一列举,几乎每一篇文章后都设计了这样一些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甚至反悔(带有审美的意味)的练习,带着这样的情怀去阅读,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就能让学生在与生活、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中学习语文,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在阅读中读懂作者,更应该读出的是“自己”。使自己和作者在文本所表达的感情上产生共鸣,才能起到情感熏陶、灵魂净化的效果。比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读李森祥《台阶》中的部分片段,我哽咽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我的父辈们曾经的艰辛的时代,由此触动了我的情感体验。我反思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父亲的辛劳,因而也暗暗地对自己说:下课后给父亲打个电话问个平安也好。带着这样的自我体验,我引导学生在走入文本之后走出文本,然后走进自我,反思自己对父母亲工作的认识有无成见,反思自己对父母亲的劳动成果是否珍惜,从而能以一种新的角度甚至高度来理解我们的父辈们。
  学生们就这样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生活,并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评价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成长。
  当然,我们在利用文本,观照学生的自身生活,并深入地“叩问心灵”的同时,教师也不能过高要求,使这一座桥梁凌空飞架,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人们能够清晰地理解的是他们经验领域之内的东西,至少也必须是能用经验、经历来阐述的东西。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一种特殊的生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这个词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显得有些遥远,有些扑朔迷离。尽管他们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但实际上多以家庭生活为主,单纯单一,缺乏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显然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常常是束手无策。这时候,通过阅读,听听过来人对“人生”、对事物的论述和评价,感受一下自己视线以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他们思维的发展,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以及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很有好处的。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多给学生一些“生活”实践,多构建这样的心灵桥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吧!
  (蒋安定 浙江省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波芬 浙江省南海实验学校初中部)
其他文献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的充满纯真的童年,以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少女生活,随着宋代社会的动荡而成为美好的往昔。处于两宋之际,士大夫沉溺之时的李清照常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醒之感。她在《夏日绝句》中喊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不
期刊
乐府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历来很受读者青睐,流传千古,至今仍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它们深刻、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使得千百年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秦罗敷也由此成为中国美女的通称。两首诗歌虽然形成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人物的独立人格都全方位呈现出“至美”,这种超越现实的“至美”贯穿始终,使得两首诗歌在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与命运抗争的主题    《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聆听了九节以科普说明文《神奇的极光》与《这个世界的音乐》为课题,充分调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在一饱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的眼福和美妙动听的各式音乐的耳福之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给予学生更鲜明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时,我们丢失了语文的原汁原味。  这让笔者记起一则
期刊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相反,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永远不会有创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学生主动提问,即使是所谓启发式教学,也一般是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虽然也去思考了问题,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设置的问题,其实学
期刊
人们常常把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过分地斟酌词句称之为“咬文嚼字”。然而,在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些题目中的字眼儿一经“死抠”“咬”“嚼”,考生便会顿觉眼前一亮,原本闭塞的解题思路之门便一下子被打开,显得豁然开朗。如果在日常备考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这种做法加以强化训练以形成习惯,那么,考场上的解题速度以及表述语言的准确性便可大大提高。    一、“咬文嚼字”审清题目暗示的答题内容 
期刊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能让符号活化、美化、性情化,它是魅力无穷的学科。文学作品是最能体现语言魅力的载体。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既是学生学习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目前,大量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重视并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
期刊
京派是指30年代新文学中心移至上海后,继续活跃在京津等北方地区的一个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流派,它不同于左翼文学的依附政治、突出斗争哲学,也反对新感觉派的商业化色彩、颓废的描写。京派小说以其超越意识形态,强调人生艺术化的文学主张,以其人性美、人情美的表现内容,诗化的小说创作风格,在30年代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据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沈从文是京派的重要小说作家,他以“乡下人”的独特立场、理
期刊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间获得幸福  我只愿  面朝大
期刊
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重点篇目,而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作为自读篇目。如果能将这两首诗中精妙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学生肯定能从中汲取到有益的知识。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
期刊
张志公先生曾于1985年和1992年两次提出:创建跟语言能力训练密切结合的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张先生说:“不能把语文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应该是以知识为依归的课。”“这种为先导的知识”不是纯粹的语言理论的知识系统,而是“指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语言理论的知识系统是从小到大的: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篇章。而实际应用语言却恰恰相反,是从大到小再回到整体的。”张先生认为,把那些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