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生旨趣,意味着人在立足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
——题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但这三个维度的表述又是比较抽象笼统的,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就是使一线教师迷惘的地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适度适当的情感体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成为考试的奴隶,严格地说,并非是在阅读,而是在严谨地按固定的程序、既定的模式“解题”。充满了理性的智慧,却往往缺少人文的熏陶,缺少审美的情趣,缺少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奠基。在这一方面,教与学都是空虚的,在学生的心灵天地中,几乎什么也没有沉淀下来。
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学生该以何种方式、何种姿态来进行阅读,我们的阅读教学该作何调整,应该说已经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可避免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感悟的同时,甚至能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心灵的“成长工程”。
如果我们的语文学科教育仅仅只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而不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不引领学生去崇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那么,他们的追求就很有可能被世俗的看法、利益、权势所左右,我们的学生就很难建立理想的人格、健康的精神世界。
以往的教材,在编写和阅读指导的理念上,或多或少地缺失了“自我”。往往置阅读者本身于不顾,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几乎人为的厚障壁,到最后,教者与学者都自然地将“自我”抛在了一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编者设计的五道练习题除了一道背诵题外,其余四道的意图分别为: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真切细致的描写语句以及手法;加深对记叙要有详有略和怎样处理详略等问题的认识。今天看来,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一道题是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审视自己的,文本和学生的心灵之间可望而不可即!
不仅教材中“自我”缺失,我们的课堂也往往很难找到“自我”。我曾听过这样的课:一篇情感浓郁的散文,却被授课者分解成了从语音到语义到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等多道题目,于是,学生从音义一直练到篇章结构,全是做题目。这么多的题目,却偏偏忽略了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自始至终,学生都没有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文章真的只成了一个“例子”,一个类似于教师讲解数学题目的“例子”,严重缺失了文章的情感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校中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一点,语文阅读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的语文阅读,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以人为本,以“生”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语文老师要真正做到“灵魂的工程师”,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语文课堂,理应构建一座让文本和学生心灵之间得以沟通的桥梁,理应引领学生的心灵不断成长。
二、观照学生的生活体验,叩问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的心灵走向呢?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阅读期待与作品之间有一种审美距离,优秀的课文应该适当背离和超越学生的期待视野,拓展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散步》所表现出来的浓浓亲情和父辈的责任感,背离、超越了学生原本对“散步”抱有的悠闲、自在的期待视野,拓展了学生对家庭、对责任的认识。所以,在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深入叩问乃至拷问学生的心灵,这样,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自由的、精神的生活,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灵更纯洁、人格更独立,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中有一个教案,课题是《生命 生命》,设计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精读领悟文本主题后,设计了一个延伸练习的环节,这个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
1、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2、讲爱尔兰作家布朗的事迹;3、讲海伦·凯勒的事迹;4、讲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事迹。
设计者给学生介绍这些珍惜生命、与灾难顽强抗争的知名作家的事迹,同时安排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学生的心弦。但且不说学生课后能否如你所想去进行课外阅读,单是从设计层面上来说,这个练习的设计还是平面的,与课文是平行的,仍旧停留在感知的阶段,充其量只是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而已。却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灵,引起情感共鸣。在上述这个教案中,我觉得哪怕再增加一个环节,如:“现在,让我们彼此直面自己鲜活的生命,扪心自问:我该怎样对待我自己的生命?”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的触动也会更深入一点。
阅读他人的作品,同时把自己也投入进去,无疑又是一份新的不同的“生活”体验。这样的“生活”多了,一个人的心灵、视野、精神等等也就会日益地丰富、充实起来。
人教版课标教材在课后设计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很多体现这个理念的练习:
《紫藤萝瀑布》: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最后一课》: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羚羊木雕》: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无需再一一列举,几乎每一篇文章后都设计了这样一些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甚至反悔(带有审美的意味)的练习,带着这样的情怀去阅读,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就能让学生在与生活、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中学习语文,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在阅读中读懂作者,更应该读出的是“自己”。使自己和作者在文本所表达的感情上产生共鸣,才能起到情感熏陶、灵魂净化的效果。比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读李森祥《台阶》中的部分片段,我哽咽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我的父辈们曾经的艰辛的时代,由此触动了我的情感体验。我反思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父亲的辛劳,因而也暗暗地对自己说:下课后给父亲打个电话问个平安也好。带着这样的自我体验,我引导学生在走入文本之后走出文本,然后走进自我,反思自己对父母亲工作的认识有无成见,反思自己对父母亲的劳动成果是否珍惜,从而能以一种新的角度甚至高度来理解我们的父辈们。
学生们就这样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生活,并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评价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成长。
当然,我们在利用文本,观照学生的自身生活,并深入地“叩问心灵”的同时,教师也不能过高要求,使这一座桥梁凌空飞架,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人们能够清晰地理解的是他们经验领域之内的东西,至少也必须是能用经验、经历来阐述的东西。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一种特殊的生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这个词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显得有些遥远,有些扑朔迷离。尽管他们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但实际上多以家庭生活为主,单纯单一,缺乏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显然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常常是束手无策。这时候,通过阅读,听听过来人对“人生”、对事物的论述和评价,感受一下自己视线以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他们思维的发展,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以及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很有好处的。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多给学生一些“生活”实践,多构建这样的心灵桥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吧!
(蒋安定 浙江省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波芬 浙江省南海实验学校初中部)
——题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但这三个维度的表述又是比较抽象笼统的,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就是使一线教师迷惘的地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适度适当的情感体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成为考试的奴隶,严格地说,并非是在阅读,而是在严谨地按固定的程序、既定的模式“解题”。充满了理性的智慧,却往往缺少人文的熏陶,缺少审美的情趣,缺少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奠基。在这一方面,教与学都是空虚的,在学生的心灵天地中,几乎什么也没有沉淀下来。
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学生该以何种方式、何种姿态来进行阅读,我们的阅读教学该作何调整,应该说已经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可避免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感悟的同时,甚至能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心灵的“成长工程”。
如果我们的语文学科教育仅仅只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而不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不引领学生去崇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那么,他们的追求就很有可能被世俗的看法、利益、权势所左右,我们的学生就很难建立理想的人格、健康的精神世界。
以往的教材,在编写和阅读指导的理念上,或多或少地缺失了“自我”。往往置阅读者本身于不顾,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几乎人为的厚障壁,到最后,教者与学者都自然地将“自我”抛在了一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编者设计的五道练习题除了一道背诵题外,其余四道的意图分别为: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真切细致的描写语句以及手法;加深对记叙要有详有略和怎样处理详略等问题的认识。今天看来,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一道题是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审视自己的,文本和学生的心灵之间可望而不可即!
不仅教材中“自我”缺失,我们的课堂也往往很难找到“自我”。我曾听过这样的课:一篇情感浓郁的散文,却被授课者分解成了从语音到语义到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等多道题目,于是,学生从音义一直练到篇章结构,全是做题目。这么多的题目,却偏偏忽略了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自始至终,学生都没有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文章真的只成了一个“例子”,一个类似于教师讲解数学题目的“例子”,严重缺失了文章的情感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校中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一点,语文阅读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的语文阅读,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以人为本,以“生”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语文老师要真正做到“灵魂的工程师”,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语文课堂,理应构建一座让文本和学生心灵之间得以沟通的桥梁,理应引领学生的心灵不断成长。
二、观照学生的生活体验,叩问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的心灵走向呢?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阅读期待与作品之间有一种审美距离,优秀的课文应该适当背离和超越学生的期待视野,拓展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散步》所表现出来的浓浓亲情和父辈的责任感,背离、超越了学生原本对“散步”抱有的悠闲、自在的期待视野,拓展了学生对家庭、对责任的认识。所以,在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深入叩问乃至拷问学生的心灵,这样,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自由的、精神的生活,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灵更纯洁、人格更独立,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中有一个教案,课题是《生命 生命》,设计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精读领悟文本主题后,设计了一个延伸练习的环节,这个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
1、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2、讲爱尔兰作家布朗的事迹;3、讲海伦·凯勒的事迹;4、讲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事迹。
设计者给学生介绍这些珍惜生命、与灾难顽强抗争的知名作家的事迹,同时安排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学生的心弦。但且不说学生课后能否如你所想去进行课外阅读,单是从设计层面上来说,这个练习的设计还是平面的,与课文是平行的,仍旧停留在感知的阶段,充其量只是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而已。却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灵,引起情感共鸣。在上述这个教案中,我觉得哪怕再增加一个环节,如:“现在,让我们彼此直面自己鲜活的生命,扪心自问:我该怎样对待我自己的生命?”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的触动也会更深入一点。
阅读他人的作品,同时把自己也投入进去,无疑又是一份新的不同的“生活”体验。这样的“生活”多了,一个人的心灵、视野、精神等等也就会日益地丰富、充实起来。
人教版课标教材在课后设计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很多体现这个理念的练习:
《紫藤萝瀑布》: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最后一课》: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羚羊木雕》: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无需再一一列举,几乎每一篇文章后都设计了这样一些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甚至反悔(带有审美的意味)的练习,带着这样的情怀去阅读,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就能让学生在与生活、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中学习语文,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在阅读中读懂作者,更应该读出的是“自己”。使自己和作者在文本所表达的感情上产生共鸣,才能起到情感熏陶、灵魂净化的效果。比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读李森祥《台阶》中的部分片段,我哽咽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我的父辈们曾经的艰辛的时代,由此触动了我的情感体验。我反思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父亲的辛劳,因而也暗暗地对自己说:下课后给父亲打个电话问个平安也好。带着这样的自我体验,我引导学生在走入文本之后走出文本,然后走进自我,反思自己对父母亲工作的认识有无成见,反思自己对父母亲的劳动成果是否珍惜,从而能以一种新的角度甚至高度来理解我们的父辈们。
学生们就这样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生活,并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评价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成长。
当然,我们在利用文本,观照学生的自身生活,并深入地“叩问心灵”的同时,教师也不能过高要求,使这一座桥梁凌空飞架,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人们能够清晰地理解的是他们经验领域之内的东西,至少也必须是能用经验、经历来阐述的东西。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一种特殊的生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这个词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显得有些遥远,有些扑朔迷离。尽管他们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但实际上多以家庭生活为主,单纯单一,缺乏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显然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常常是束手无策。这时候,通过阅读,听听过来人对“人生”、对事物的论述和评价,感受一下自己视线以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他们思维的发展,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以及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很有好处的。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多给学生一些“生活”实践,多构建这样的心灵桥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吧!
(蒋安定 浙江省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波芬 浙江省南海实验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