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变化入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供需主要矛盾,提出拓展业务领域、改进服务内容、加强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等措施,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图书馆转型 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73-02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却没有与时俱进,成为高职院校的短腿。高职院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办学模式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日益减少,在学校事务中越来越边缘化。因此,高职图书馆必须自我革新,切实践行服务宗旨,实现读者服务工作转型,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变化
(一)读者主体快速演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人,他们生长于一个物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兴趣个性各异,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各种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失去了兴趣,只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才能吸引读者。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图书馆的发展理念总体来说是跟上了信息时代步伐的,图书馆服务从Libary1.0到Libary2.0再到现在所谓的Libary3.0,有清楚的发展轨迹。信息深加工、信息定制开发成了图书馆新的使命。而这种使命必须是由同时具有专业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办学历史,学校规模,师资资金等原因,发展滞后,无法与老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但是,服务需求升级是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在驱动力,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实现专业化和知识化。
(三)深化服务内涵和拓展读者服务范围。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一种简单低水平的状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更新,认为读者服务工作只要保持好馆舍卫生,及时整理书架,对读者笑脸相迎态度好就是优质服务了。这只是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小环境营造,是服务工作改良中一小部分浅层次内容。优质的读者服务应该是深入到读者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的全方位的改进,要能快速准确地指导读者找到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并能根据读者需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提供与读者需求的矛盾
(一)人才不足,馆员专业服务能力欠缺。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都是先天不足,规模小,条件落后,待遇不高,留不住人才,所以馆员大多是学校安排的老职工或无法胜任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里没有一个具有图书馆专业背景和学历的馆员。以某高职图书馆为例,该馆共10名职员,有5人不能熟练操作电脑,不能用电脑进行文字和信息录入,其中4人是大专学历以下的工勤人员,却工作于专业馆员的岗位上。由于没有专业学习,接触不到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更谈不上实践。部分员工出于对图书馆服务新技术新方法的担忧而在心里抵制图书馆服务变革。
(二)读者阅读素养下降且流失严重,对服务挑剔。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生源的文化素质也有所下降,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流失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各种电子媒体的普及。这几年学生直到毕业还从来没有到图书馆借书的人不是个例。高职院校的教师利用图书馆的意愿也极低。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全院教职工300多人,平时基本上看不到教师到图书馆借阅。那么,教师是否能够积极利用数字书刊呢?根据统计,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期刊的日均访问量只有10人次左右,而数字期刊的主要读者就是教师。同时,学生读者中有一部分对图书馆和学校的服务很挑剔,破坏了传统的读馆关系。
(三)图书馆边缘化趋势加剧,陷入发展困境。高职图书馆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服务仍只限于传统的借借还还。高职院校一般都不太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不愿意在图书馆投入相应的人、财、物。高职院校教学强调实践和技能,师生都没有利用图书馆的强动力,学院不投入,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就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读者流失,而读者流失给了学院强有力的借口不给图书馆投入,图书馆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某高职院校图书馆原有一个300座的阅览自修大厅,学校以利用率不高为由,把阅览室改造成室内球场,图书馆订阅的报刊也由2008年的1200余种减少到2016年的200种。有些学院虽然建设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馆与校园卡实际上并不能互联互通,资源不能共享。图书馆并没有受益,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不受重视的图书馆员,工作必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高职院校强化学生管理的一些措施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使用图书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各学校都把学生安全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时间,减少学生外出校园的行为,一些高职院校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歌唱比赛海选、主持人比赛、走秀比赛、才艺表演等,这些比赛有的水平较低、形式陈旧,往往收效不大,加剧了学校浮躁的学风,冲击了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有甚者,有的高职院校按中学的管理模式管理高职生,要求学生没课的时间及晚上必须在固定的教室里自习,并派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随堂监管,这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图书馆。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转型
(一)拓展新的服务,增高新的服务部门,建设信息中心,吸引师生读者。根据形势发展,现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定位,可以支持学习科研为主,兼顾信息中介和休闲功能。休闲功能利用图书馆宽阔的场地和优美的环境,容易实施,许多公共图书馆有良好的实践。建设信息中心也是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汇聚地的优势,院校图书馆都订有大量的报刊,直投广告也集中,就为图书馆收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图书馆可以安排专人收集,定期或者即时发布有关就业、兼职、出行、饮食,甚至有价值的商品打折促销信息,只要是师生关注度较高、对师生有较大利用价值的信息都可以收集发布。图书馆服务做信息中心是有所作为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例,学校的就业中心有其正规的稳定的信息渠道,缺点是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批量招聘,个别岗位零散招聘信息不会到学校来,而就业部门也往往不会收集这种零散信息。图书馆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二)改善传统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电子媒体的围攻下,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参与其中,而不是拒之门外。图书馆可以在适当的地区设置WIFI热点,建设图书馆网页网站,使师生在办公室或者家里、宿舍里就能查阅书目,预约、续借图书。一些院校直到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计算机借还图书,虽然多年前就配置了电脑购买了图书管理系统,由于管理和技术力量薄弱,一直没有全部完成图书的数字化建库工作,部分书库还是用手工填写借还,让读者感觉麻烦。文献资料的信息建库是在现有的硬件设备上投入劳动力即可,是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新型服务的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式微,必然对图书馆员队伍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人员要能管理维护电子设备,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够提供包括心理疏导在内的各种咨询服务。以前图书借还书是主要业务,对馆员技能要求不高。现在传统业务萎缩,而馆员的技能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范围里,造成人浮于事,能做的没事做,要做的做不了。更有甚者,因为馆内少量有专业能力的人无用武之地,无法形成职业优势,往往在馆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充实或者培养能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的人员,包括心理、就业、学业等,作为学院专业机构部门的补充。
(四)图书馆要发挥文化堡垒作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吸引各团体到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建立以图书馆知识服务为支持的学术研究中心。面对校园活动泛滥的现象,我们要冷静应对,通过参与其中,与主办合作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关注程度,培育有影响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比如,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曾在星期五晚上放映有关爱国主义的露天电影,虽然坚持认真看完全场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师生来来往往,还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后来这一活动因场地等原因没能坚持下去。图书馆有场地优势,不受天气影响,可以把这一活动承接下来,而且由于图书馆职能范围广,放映的题材可以多样一些,如战争、爱情、伦理、记录、励志等,只要是严肃的电影,都可以放,从而提高图书馆对师生的吸引力。这样坚持下去,就能使高职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文化层次、文化活动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面向社会开放开发,服务社会,宣传学校。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应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但实际上很少有高校做到。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更是借口人员不足、对外开放无法保障学校内部需要等而拒绝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其实这些困难都能克服,而且也有现实可能和需求。一方面,广大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地级市里是仅次于本科院校规模较大、文献资料较齐全的图书馆,有的是市辖区最大图书馆,辐射人口众多。另一方面,现在的高职院校为了招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对学校进行宣传,对社会开放,就能让社会各界人士主动走进学校来了解。对外开放也能加强图书馆员和学校师生与外界的交流,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提升。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图书馆在学校办学中的作用加大、地位提升,必然会引起学校的重视,加大人、财、物的投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莫亚之.新时期图书馆的使命与我国信息低保制度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
【作者简介】莫亚之(1972— ),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图书馆转型 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73-02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却没有与时俱进,成为高职院校的短腿。高职院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办学模式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日益减少,在学校事务中越来越边缘化。因此,高职图书馆必须自我革新,切实践行服务宗旨,实现读者服务工作转型,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变化
(一)读者主体快速演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人,他们生长于一个物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兴趣个性各异,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各种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失去了兴趣,只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才能吸引读者。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图书馆的发展理念总体来说是跟上了信息时代步伐的,图书馆服务从Libary1.0到Libary2.0再到现在所谓的Libary3.0,有清楚的发展轨迹。信息深加工、信息定制开发成了图书馆新的使命。而这种使命必须是由同时具有专业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办学历史,学校规模,师资资金等原因,发展滞后,无法与老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但是,服务需求升级是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在驱动力,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实现专业化和知识化。
(三)深化服务内涵和拓展读者服务范围。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一种简单低水平的状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更新,认为读者服务工作只要保持好馆舍卫生,及时整理书架,对读者笑脸相迎态度好就是优质服务了。这只是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小环境营造,是服务工作改良中一小部分浅层次内容。优质的读者服务应该是深入到读者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的全方位的改进,要能快速准确地指导读者找到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并能根据读者需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提供与读者需求的矛盾
(一)人才不足,馆员专业服务能力欠缺。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都是先天不足,规模小,条件落后,待遇不高,留不住人才,所以馆员大多是学校安排的老职工或无法胜任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里没有一个具有图书馆专业背景和学历的馆员。以某高职图书馆为例,该馆共10名职员,有5人不能熟练操作电脑,不能用电脑进行文字和信息录入,其中4人是大专学历以下的工勤人员,却工作于专业馆员的岗位上。由于没有专业学习,接触不到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更谈不上实践。部分员工出于对图书馆服务新技术新方法的担忧而在心里抵制图书馆服务变革。
(二)读者阅读素养下降且流失严重,对服务挑剔。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生源的文化素质也有所下降,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流失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各种电子媒体的普及。这几年学生直到毕业还从来没有到图书馆借书的人不是个例。高职院校的教师利用图书馆的意愿也极低。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全院教职工300多人,平时基本上看不到教师到图书馆借阅。那么,教师是否能够积极利用数字书刊呢?根据统计,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期刊的日均访问量只有10人次左右,而数字期刊的主要读者就是教师。同时,学生读者中有一部分对图书馆和学校的服务很挑剔,破坏了传统的读馆关系。
(三)图书馆边缘化趋势加剧,陷入发展困境。高职图书馆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服务仍只限于传统的借借还还。高职院校一般都不太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不愿意在图书馆投入相应的人、财、物。高职院校教学强调实践和技能,师生都没有利用图书馆的强动力,学院不投入,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就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读者流失,而读者流失给了学院强有力的借口不给图书馆投入,图书馆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某高职院校图书馆原有一个300座的阅览自修大厅,学校以利用率不高为由,把阅览室改造成室内球场,图书馆订阅的报刊也由2008年的1200余种减少到2016年的200种。有些学院虽然建设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馆与校园卡实际上并不能互联互通,资源不能共享。图书馆并没有受益,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不受重视的图书馆员,工作必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高职院校强化学生管理的一些措施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使用图书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各学校都把学生安全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时间,减少学生外出校园的行为,一些高职院校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歌唱比赛海选、主持人比赛、走秀比赛、才艺表演等,这些比赛有的水平较低、形式陈旧,往往收效不大,加剧了学校浮躁的学风,冲击了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有甚者,有的高职院校按中学的管理模式管理高职生,要求学生没课的时间及晚上必须在固定的教室里自习,并派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随堂监管,这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图书馆。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转型
(一)拓展新的服务,增高新的服务部门,建设信息中心,吸引师生读者。根据形势发展,现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定位,可以支持学习科研为主,兼顾信息中介和休闲功能。休闲功能利用图书馆宽阔的场地和优美的环境,容易实施,许多公共图书馆有良好的实践。建设信息中心也是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汇聚地的优势,院校图书馆都订有大量的报刊,直投广告也集中,就为图书馆收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图书馆可以安排专人收集,定期或者即时发布有关就业、兼职、出行、饮食,甚至有价值的商品打折促销信息,只要是师生关注度较高、对师生有较大利用价值的信息都可以收集发布。图书馆服务做信息中心是有所作为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例,学校的就业中心有其正规的稳定的信息渠道,缺点是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批量招聘,个别岗位零散招聘信息不会到学校来,而就业部门也往往不会收集这种零散信息。图书馆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二)改善传统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电子媒体的围攻下,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参与其中,而不是拒之门外。图书馆可以在适当的地区设置WIFI热点,建设图书馆网页网站,使师生在办公室或者家里、宿舍里就能查阅书目,预约、续借图书。一些院校直到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计算机借还图书,虽然多年前就配置了电脑购买了图书管理系统,由于管理和技术力量薄弱,一直没有全部完成图书的数字化建库工作,部分书库还是用手工填写借还,让读者感觉麻烦。文献资料的信息建库是在现有的硬件设备上投入劳动力即可,是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新型服务的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式微,必然对图书馆员队伍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人员要能管理维护电子设备,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够提供包括心理疏导在内的各种咨询服务。以前图书借还书是主要业务,对馆员技能要求不高。现在传统业务萎缩,而馆员的技能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范围里,造成人浮于事,能做的没事做,要做的做不了。更有甚者,因为馆内少量有专业能力的人无用武之地,无法形成职业优势,往往在馆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充实或者培养能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的人员,包括心理、就业、学业等,作为学院专业机构部门的补充。
(四)图书馆要发挥文化堡垒作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吸引各团体到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建立以图书馆知识服务为支持的学术研究中心。面对校园活动泛滥的现象,我们要冷静应对,通过参与其中,与主办合作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关注程度,培育有影响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比如,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曾在星期五晚上放映有关爱国主义的露天电影,虽然坚持认真看完全场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师生来来往往,还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后来这一活动因场地等原因没能坚持下去。图书馆有场地优势,不受天气影响,可以把这一活动承接下来,而且由于图书馆职能范围广,放映的题材可以多样一些,如战争、爱情、伦理、记录、励志等,只要是严肃的电影,都可以放,从而提高图书馆对师生的吸引力。这样坚持下去,就能使高职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文化层次、文化活动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面向社会开放开发,服务社会,宣传学校。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应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但实际上很少有高校做到。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更是借口人员不足、对外开放无法保障学校内部需要等而拒绝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其实这些困难都能克服,而且也有现实可能和需求。一方面,广大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地级市里是仅次于本科院校规模较大、文献资料较齐全的图书馆,有的是市辖区最大图书馆,辐射人口众多。另一方面,现在的高职院校为了招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对学校进行宣传,对社会开放,就能让社会各界人士主动走进学校来了解。对外开放也能加强图书馆员和学校师生与外界的交流,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提升。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图书馆在学校办学中的作用加大、地位提升,必然会引起学校的重视,加大人、财、物的投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莫亚之.新时期图书馆的使命与我国信息低保制度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
【作者简介】莫亚之(1972— ),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