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所有学科的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环境意识,培养环境道德观是有绝对优势的。况且,中学美术课与环境有联系的题材也是相当丰富的,美术教师有责任在美术课堂上体现环境意识,把环境意識渗透在美学之中,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环境意识。
关键词:中学美术 环境意识 教育
一、利用校园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作为教学课堂
无论画家,设计师或其他艺术工作者,都会到大自然中吸收灵感,收集素材,大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而在校的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美环境或田园风光,开设课外写生课,把大自然作为表现的对象。例如:《感受春天》、《在校园中健康成长》、等课都可以采取室外写生的形式。通常各科的学习环境都在课室,学生长时间呆在课室,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觉得很乏味,不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景物充满魅力,使学生神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兴趣的最理想大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课堂作为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表现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的最佳手段。
如初二年级的《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留意学校环境,特别是舒适、优美的环境。同时,教师也可以把其中一些优美环境拍成幻灯片或照片形式,供学生课堂上欣赏。上课时就让学生面对优美的环境,运用所学到的水彩、素描知识技能,把感受到的优美环境表现出来。还可以把优秀作品展览出来,教育广大学生,形成保护学校环境、创建优美校园的氛围。
二、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生存意识
建筑艺术是美术学科中的一大门类,中学美术就有《环境艺术设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我为校园添色彩》等与建筑有关的课文。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建筑作品时,也要指导学生认识生存环境可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人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使人类渐渐远离了自然环境,更有的建筑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恶性循环,如耕地被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如《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中北京故宫,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也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最美丽的建筑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秀建筑作品,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大自然中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世界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反面影响等知识。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环境,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与建筑,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
三、增强环境意识,综合利用废弃物
在上《纸版画》这节课时,为同学算了这样一笔账,买一袋卡纸需要2元钱,而进行废物利用,利用家中废旧包装盒同样可以达到上课的用途。一个班就节省了100元钱,一个年级就节约了1300元钱。同时还讲解了资源的再利用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课后,同学都回去准备了废旧的包装纸,制作完后,教室里干干净净,恢复原样。而且,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制作,同学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成就感。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艺术知识为环境保护发挥作用。
美术是物质材料结合思想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材料运用得新奇与巧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七年级《我为校园添色彩》这一课中,要求利用报纸、纸盒、塑料、鲜菜等废旧材料做成校园环境艺术雕塑小品或装饰壁画的小样。校园环境艺术品设计与模拟制作也要求与校园整体环境相协调,并能提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改进建议。
八年级的《纸盒动物造型》、《瓦楞纸动物造型》、《线材人物、动物造型》、《快餐盒、小塑料瓶造型》、《蛋壳人设计》等工艺美术课都是可以综合利用材料的好课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废弃物的美,如旧挂历纸、瓶子、绳子、易拉罐、布碎、毛线等,通过艺术构思和加工制作,把废弃物变成独特的工艺品,装饰美化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懂得不同材料的加工手段和技能,激发创造性思维。
如《室内装饰品的制作》一课可以利用常见的废旧挂历纸、彩色的广告招贴纸或毛线、粗绳等,通过艺术构思、起稿、剪贴、编织,使这些色彩丰富、材质肌理独特的材料按自己的构思加工成艺术品,装饰家居、课室,增强环境意识,使环境意识的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
四、利用课外活动,宣扬环境保护主题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自由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把环境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外活动的题材很广,手法多样化,开展活动可以单独就某一主题开展,也可以结合环境宣传日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如堆沙雕塑、废物堆砌、环保海报设计、环保漫画、可爱的家园绘画、给垃圾箱穿上美丽的衣裳等……通过组织和参与,让学生留意身边一草一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养成维护优美环境的良好习惯。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所有学科的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把环境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充分利用艺术活动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意识观念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今天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如果能学到环境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后,就不会重蹈人类过去非持续发展的覆辙。
关键词:中学美术 环境意识 教育
一、利用校园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作为教学课堂
无论画家,设计师或其他艺术工作者,都会到大自然中吸收灵感,收集素材,大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而在校的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美环境或田园风光,开设课外写生课,把大自然作为表现的对象。例如:《感受春天》、《在校园中健康成长》、等课都可以采取室外写生的形式。通常各科的学习环境都在课室,学生长时间呆在课室,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觉得很乏味,不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景物充满魅力,使学生神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兴趣的最理想大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课堂作为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表现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的最佳手段。
如初二年级的《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留意学校环境,特别是舒适、优美的环境。同时,教师也可以把其中一些优美环境拍成幻灯片或照片形式,供学生课堂上欣赏。上课时就让学生面对优美的环境,运用所学到的水彩、素描知识技能,把感受到的优美环境表现出来。还可以把优秀作品展览出来,教育广大学生,形成保护学校环境、创建优美校园的氛围。
二、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生存意识
建筑艺术是美术学科中的一大门类,中学美术就有《环境艺术设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我为校园添色彩》等与建筑有关的课文。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建筑作品时,也要指导学生认识生存环境可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人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使人类渐渐远离了自然环境,更有的建筑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恶性循环,如耕地被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如《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中北京故宫,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也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最美丽的建筑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秀建筑作品,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大自然中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世界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反面影响等知识。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环境,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与建筑,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
三、增强环境意识,综合利用废弃物
在上《纸版画》这节课时,为同学算了这样一笔账,买一袋卡纸需要2元钱,而进行废物利用,利用家中废旧包装盒同样可以达到上课的用途。一个班就节省了100元钱,一个年级就节约了1300元钱。同时还讲解了资源的再利用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课后,同学都回去准备了废旧的包装纸,制作完后,教室里干干净净,恢复原样。而且,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制作,同学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成就感。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艺术知识为环境保护发挥作用。
美术是物质材料结合思想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材料运用得新奇与巧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七年级《我为校园添色彩》这一课中,要求利用报纸、纸盒、塑料、鲜菜等废旧材料做成校园环境艺术雕塑小品或装饰壁画的小样。校园环境艺术品设计与模拟制作也要求与校园整体环境相协调,并能提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改进建议。
八年级的《纸盒动物造型》、《瓦楞纸动物造型》、《线材人物、动物造型》、《快餐盒、小塑料瓶造型》、《蛋壳人设计》等工艺美术课都是可以综合利用材料的好课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废弃物的美,如旧挂历纸、瓶子、绳子、易拉罐、布碎、毛线等,通过艺术构思和加工制作,把废弃物变成独特的工艺品,装饰美化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懂得不同材料的加工手段和技能,激发创造性思维。
如《室内装饰品的制作》一课可以利用常见的废旧挂历纸、彩色的广告招贴纸或毛线、粗绳等,通过艺术构思、起稿、剪贴、编织,使这些色彩丰富、材质肌理独特的材料按自己的构思加工成艺术品,装饰家居、课室,增强环境意识,使环境意识的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
四、利用课外活动,宣扬环境保护主题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自由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把环境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外活动的题材很广,手法多样化,开展活动可以单独就某一主题开展,也可以结合环境宣传日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如堆沙雕塑、废物堆砌、环保海报设计、环保漫画、可爱的家园绘画、给垃圾箱穿上美丽的衣裳等……通过组织和参与,让学生留意身边一草一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养成维护优美环境的良好习惯。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所有学科的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把环境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充分利用艺术活动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意识观念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今天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如果能学到环境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后,就不会重蹈人类过去非持续发展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