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专业化”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教师专业化”有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所以每个发展阶段的专业化内涵也就各不相同。在现阶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这一含义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把教师个体、群体和教师职业专业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阻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语文教学并没有因指导思想的转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加速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进程。
二、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教育信念要求
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信念或教育理念。所有的教师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深入全面,才能更准确、更灵活地把握教育规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一种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有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才会产生内驱力,才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知识要求
1.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语文教师对传统语文学科知识的背诵和积累;条件性知识是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则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学到的知识。一名专业化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掌握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语文教师而专门设立的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学习怎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怎样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并会善于总结自己的课堂实践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语文学科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其规律,顺乎自然地进行教学,更好地培养动机,激发兴趣,发展智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语文教师要求在“精”于语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应“博”于文化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厚积薄发,左右逢源。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使语文具有“超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知识领域,这就为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成为知识的杂家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能力要求
l.熟练的语文教学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当敏而好读,功于作文,善于视听,巧于辞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出榜样。语文教师应该有课前备课能力、课堂的施教能力和课后的考核能力。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能力的教学机智,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2.较高的语文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与科研关系密切,科研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化。语文教育研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课评课、教学改革实验和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以及组织教研活动等方面,是教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一种能力。既会教学又会科研是专业化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四)自我发展需要和终身教育意识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使得在教师发展过程中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这种需要和意识能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自我更新的取向。21世纪的教师角色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创造者。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研究语文教学,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语文教育和社会变化。语文教师要有批判精神,勇于用怀疑的眼光看事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始终站在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三、实现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一)主观方面,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到终身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终身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追求的人,所以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学生。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信息和方法咨询,如果没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储备,没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一名专业化的语文教师。
(二)客观方面,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政策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国家确定的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员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都在政策上为教师走向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但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应加大政府对教师教育体系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培养教育工作者的高等师范院校的财政投入。第二,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教师专业化是一种趋势,一种观念,更应该是一种制度。教师的培养和聘用都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便能从制度层面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保障。教师继续教育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要从政策上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供可能和方便。
总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相关组织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
(相萌萌 闫 鑫,山东省聊城大学文学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教师专业化”有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所以每个发展阶段的专业化内涵也就各不相同。在现阶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这一含义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把教师个体、群体和教师职业专业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阻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语文教学并没有因指导思想的转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加速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进程。
二、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教育信念要求
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信念或教育理念。所有的教师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深入全面,才能更准确、更灵活地把握教育规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一种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有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才会产生内驱力,才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知识要求
1.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语文教师对传统语文学科知识的背诵和积累;条件性知识是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则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学到的知识。一名专业化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掌握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语文教师而专门设立的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学习怎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怎样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并会善于总结自己的课堂实践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语文学科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其规律,顺乎自然地进行教学,更好地培养动机,激发兴趣,发展智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语文教师要求在“精”于语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应“博”于文化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厚积薄发,左右逢源。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使语文具有“超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知识领域,这就为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成为知识的杂家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能力要求
l.熟练的语文教学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应当敏而好读,功于作文,善于视听,巧于辞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出榜样。语文教师应该有课前备课能力、课堂的施教能力和课后的考核能力。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能力的教学机智,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2.较高的语文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与科研关系密切,科研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化。语文教育研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课评课、教学改革实验和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以及组织教研活动等方面,是教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一种能力。既会教学又会科研是专业化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四)自我发展需要和终身教育意识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使得在教师发展过程中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这种需要和意识能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自我更新的取向。21世纪的教师角色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创造者。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研究语文教学,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语文教育和社会变化。语文教师要有批判精神,勇于用怀疑的眼光看事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始终站在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三、实现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一)主观方面,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到终身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终身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追求的人,所以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学生。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信息和方法咨询,如果没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储备,没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一名专业化的语文教师。
(二)客观方面,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政策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国家确定的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员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都在政策上为教师走向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但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应加大政府对教师教育体系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培养教育工作者的高等师范院校的财政投入。第二,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教师专业化是一种趋势,一种观念,更应该是一种制度。教师的培养和聘用都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便能从制度层面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保障。教师继续教育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要从政策上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供可能和方便。
总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相关组织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
(相萌萌 闫 鑫,山东省聊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