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教出自己的境界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为语文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法,以便在教学中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语文的境界。为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抓住文本,注重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不断积淀,丰富自己的技能。只有具备丰厚的底蕴,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关键词】语文;教学;境界
  
  教无定法,这是多少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的共识。因此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法。从而在教学中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语文的境界。
  首先,文本的教学和生活的结合是语文教出境界的重要方面。文本是学生学习的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教学时把握好了文本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实在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人类文化的丰厚、精彩和美丽。当作者怀揣着眼泪,怀揣着眷恋,怀揣着激情,怀揣着喜怒哀乐向你走来时,你一定会被他们的至情至性所感动。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充分注意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因为新课标在对文学作品的新闻记者和教学的指导意见说“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映”。这样,就能实现语文学习的由量变质变的过程,“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其次,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体现语文的魅力是语文教出境界的另一重要方面。语文教学也是一种人格教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传播,用你自己人格魅力支影响去打造学习,就会取得意不到的效果。因为你有好的人格,就会有好的审美感情,好的审美品味,你就能品味领悟到文章的作者所表现的人格,以及作者所表现出的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你的领悟,你的理解,把这些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章中所表现的至高的境界传达给学生,从而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品味出什么的人格来;有什么的世界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阅读观。如苏轼的豁达,乐观;陶渊明高风亮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执著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爱的心灵,无不以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教师以对这些人的精神感动去感动学生,影响学生,去敲响他们心灵的歌曲,就会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语文带给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再次就是修练内功,提高自己的修养,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语文教出境界又一重要方面。语文教学也是一种风格教学,学格教学。教师的道德水平高尚,性情善良,那么,他的教学风格也应该是很高的。相反,如果教师的道德水平低下,再好的文章,在其的目光下,也是口尝不出文章的美来的。而那些高风亮节,道德水准高的教师,即使是在教学环境恶劣或很差的条件下,也会教好学生。
  再次,语文教学更是一种修养教学。教师的文化水平高低,也取决于他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从这一点看来,教师不应该忽视自己的文化修养,必须先修养好自己的文化。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树立不断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把读书作为是一种修养自己的文化的途径和好方法,争取在教学外丰富,在教学内提高,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如喷涌的山泉,汇集百川的大江。因为语文这一学科负载着大量的文本内涵和文化积淀信息。而文化水准低的教师是很难帮助和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的信息。这就说明语文教师必须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崇高的思想境界,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适应其教学舞台。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抓住文本以及文本和生活的结合,不断有修练内功,不断的积淀,不断的丰富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技能技巧,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在教学中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境界,教出语文的境界。
其他文献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多年,方法没少尝试,路子没少探索,指导性文章没少读,但在教学上,感觉不是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彷徨,而且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通过强化学
【摘要】梅因傲雪盛开,是古人眼中气节的象征,从先秦到清末,“梅”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古人的诗文创作中,成为高洁情操、孤傲性格的象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  【关键词】古代文人;梅花情结    梅花最先被记录在诗里的,当属《诗经》中的《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把成熟的梅子比作长成待嫁
目前,应用写作课是各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应用文写作理论和技巧,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最重大的理论创新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理论体系.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从马克思主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很少去关注名著,名著阅读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08年名著阅读被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传承人类经典文化做了一点探讨,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一些启示。  【关键词】名著阅读 社会契机 时代性 高考    江苏省进入新课程后的第一个《考试说明》(2008年)让名著名篇阅读的考查正式登上了高考的舞台,我们的名著终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平行对话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平行对话 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师生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这里的“对话”不是我们课堂上热闹非凡、你问我答、缺乏深度的徒具形式的“伪对话”,而是作为一种精神思想交流的方式。具体体现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较为深层次的交流,它能造成思想观念、体验认知的碰撞。
引言世界各国都有着符合本国国情,却区别于他国的母语阅读课教学方法。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强国,在阅读教学中的确拥有一些较为先进和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国教学工作者借鉴和学习。
教学过程应注重对学生情愫的激活,情愫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有助于其提高学习效率。激发情愫,就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情愫包括形象情愫、愤悱情愫、体验情愫等。教
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机制的农业保险,将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本文借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中的概念“视野融合“来谈高考作文如何创新:体验、复现,尽展鲜活之美;多方联想,尽展丰腴之美;开拓、建构,尽展新奇之美。只有对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灵活地加以解读,用心灵与作者、文本对话,从而生成第三意义世界,才能让高考作文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视野融合;体验;复现;联想;开拓;建构    “视野融合”是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