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学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在提高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同时,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显著独特的运用,也存在一定问题。今天,我们通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自学能力的培养的现状,分析阐述自学能力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通过查阅书籍等工具,去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通过自身的求知欲和自制力,形成长期的稳定的自学目标和自学习惯。在现代经济发展高速运转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更新日益加快,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显现出极其强大的号召力,无时不刻不在推动着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别人与求与给的方式,我们很难在社会立足,因此,自学能力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
良好的自学能力,是一项缓慢的培养过程,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最基础性的、最大众性的社会实践过程,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理解概念、掌握定理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实践,不断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创新能力。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通过强大的自我处理能力,在帮助高中数学整体能力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知识素养,造就适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目标。而自学能力,也是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培养目标改革的重点方向。俗话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作为教师应该保留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学生,更应该提高自我意识,摒弃被动学习的局面,自觉主动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来独立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独立的去获取知识和提高思维创造力。
因此,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于今后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实际的工作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的真实反馈
(一)应试教育下,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较大问题,导致了学生自学能力被压制
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教师普遍都采用了一种方式——题海战术,学生在大量的试卷中牢记和巩固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在这种方式中,数学无疑是最费脑的一门学科,通过题海战术,对简单的题目反复练习、加深巩固,对知识点较为综合的题目,攻克难度较大,我们却只有一半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容易题目浪费时间,难题时间不充裕,再加上本身题量过大,学生超负荷运转所带来的逆反心理。第二天,高强度的讲题模式,导致学生囫囵吞枣,无法认真反思。题海战术加上超负荷的接受消化,在长期的循环往复中,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不佳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大大减弱。而且大大的压制了学生在自我能力上的有效处理能力。
(二)教师主导模式依旧根深蒂固,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学生主观意识
目前,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上,依旧为传统的一言堂局面,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被推动着教学进度的发展,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学确实可以有序的顺利进行,权威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是学生却因此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深加工”和“再创造”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而且学生被动的参与进来,形成一条非环闭式的链条结构。
二、教师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
(一)转变教学观念,倡导学生主动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目标。由于我国儿童从小接触到的传统教育就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所以,学生们自觉的接受了这种氛围养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力提倡自学能力学习,首先需要从态度上由内而外的轉变观念态度。作为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更新观念,积极更紧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把升学考试与综合素质提升融合到一起同步进行。工作中更应该改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并且积极劝导学生多主动动脑,化被动为主动,讲述自学能力对今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几何证明这块知识点上,几何题在数学中既有强烈的空间感,也有数学的飘渺性,并且求证题难度适中。这类问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脑海中塑造空间立体感。教师在少说多引和学生少听多想中,可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既获得解题乐趣,增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主导力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合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推进自主学习的巨大阻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设一个融洽的数学课堂气氛,改变“多而杂”的题海战术,采取“分类管理,少而精细”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加强沟通理解,积极的、有序的分而治之。对于简单题,保证熟练的情况下少讲少做。对待难题易错题,重点分析重点对待。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上引导和启示。开展特色教学,建立探究型、任务型、分类法、互动课堂等多种形式,尽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教学,接受数学知识。
自学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可以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自我进行知识上的不足修复,脱离教师和外界的帮助,以至于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预料之外的事情,而不至于束手无策。高中是我们思维能力、处事方法塑形、定性的重要节点,而数学也是众多学科中对耐性、求知欲、空间感最强的一门学科。高中时代,是学生接受能力、塑造能力各方面都特别突出的时期,抓住良好的时机,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的时间,更加专注的去拔高学生。长期的自我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上有明显作用。自主能力的培养,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转型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只是将提高成绩作为奋斗的动力,而是更应该以人为本,积极的研究探讨“教师”在教授时的观念、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自我求知欲,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王金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程琳,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通过查阅书籍等工具,去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通过自身的求知欲和自制力,形成长期的稳定的自学目标和自学习惯。在现代经济发展高速运转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更新日益加快,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显现出极其强大的号召力,无时不刻不在推动着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别人与求与给的方式,我们很难在社会立足,因此,自学能力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
良好的自学能力,是一项缓慢的培养过程,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最基础性的、最大众性的社会实践过程,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理解概念、掌握定理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实践,不断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创新能力。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通过强大的自我处理能力,在帮助高中数学整体能力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知识素养,造就适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目标。而自学能力,也是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培养目标改革的重点方向。俗话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作为教师应该保留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学生,更应该提高自我意识,摒弃被动学习的局面,自觉主动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来独立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独立的去获取知识和提高思维创造力。
因此,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于今后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实际的工作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的真实反馈
(一)应试教育下,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较大问题,导致了学生自学能力被压制
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教师普遍都采用了一种方式——题海战术,学生在大量的试卷中牢记和巩固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在这种方式中,数学无疑是最费脑的一门学科,通过题海战术,对简单的题目反复练习、加深巩固,对知识点较为综合的题目,攻克难度较大,我们却只有一半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容易题目浪费时间,难题时间不充裕,再加上本身题量过大,学生超负荷运转所带来的逆反心理。第二天,高强度的讲题模式,导致学生囫囵吞枣,无法认真反思。题海战术加上超负荷的接受消化,在长期的循环往复中,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不佳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大大减弱。而且大大的压制了学生在自我能力上的有效处理能力。
(二)教师主导模式依旧根深蒂固,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学生主观意识
目前,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上,依旧为传统的一言堂局面,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被推动着教学进度的发展,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学确实可以有序的顺利进行,权威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是学生却因此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深加工”和“再创造”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而且学生被动的参与进来,形成一条非环闭式的链条结构。
二、教师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
(一)转变教学观念,倡导学生主动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目标。由于我国儿童从小接触到的传统教育就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所以,学生们自觉的接受了这种氛围养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力提倡自学能力学习,首先需要从态度上由内而外的轉变观念态度。作为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更新观念,积极更紧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把升学考试与综合素质提升融合到一起同步进行。工作中更应该改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并且积极劝导学生多主动动脑,化被动为主动,讲述自学能力对今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几何证明这块知识点上,几何题在数学中既有强烈的空间感,也有数学的飘渺性,并且求证题难度适中。这类问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脑海中塑造空间立体感。教师在少说多引和学生少听多想中,可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既获得解题乐趣,增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主导力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合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推进自主学习的巨大阻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设一个融洽的数学课堂气氛,改变“多而杂”的题海战术,采取“分类管理,少而精细”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加强沟通理解,积极的、有序的分而治之。对于简单题,保证熟练的情况下少讲少做。对待难题易错题,重点分析重点对待。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上引导和启示。开展特色教学,建立探究型、任务型、分类法、互动课堂等多种形式,尽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教学,接受数学知识。
自学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可以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自我进行知识上的不足修复,脱离教师和外界的帮助,以至于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预料之外的事情,而不至于束手无策。高中是我们思维能力、处事方法塑形、定性的重要节点,而数学也是众多学科中对耐性、求知欲、空间感最强的一门学科。高中时代,是学生接受能力、塑造能力各方面都特别突出的时期,抓住良好的时机,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的时间,更加专注的去拔高学生。长期的自我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上有明显作用。自主能力的培养,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转型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只是将提高成绩作为奋斗的动力,而是更应该以人为本,积极的研究探讨“教师”在教授时的观念、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自我求知欲,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王金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程琳,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