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语文的基本素质即听、说、读、写等能力,而写作尤其重要,如何才能尽快提高写作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有一些感悟,现就作文写作这部分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运用,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和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德国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情动于中”方能“行于外”,可见,激发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封闭式作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导致“举一”有余,“反三”不足,无异于“闭门造车”,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生活气息。
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则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熟悉生活,融入生活,创新生活,然后再写自己急于倾诉的东西,带着浓厚的情感。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导”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在生活中去感悟,去体验,真正让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启发他们展开联想,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自发的“我要写”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阅读课与作文课的关系密不可分,不能把它们切然分开。阅读课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词汇,而且许多课文就是作文范文,或是遣词造句,或是谋篇布局,或是主题表现,都对学生作文起着一定的示范和启示。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捕捉心境。
叶老讲得好,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跃,昼夜不息。只要善于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学生作文就不会缺少写作素材,写起来当然得心应手了。我经常对学生说:“你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只要你善于观察,去细心地发现,你的作文就不会无东西可写。”为了能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经常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写下日记;引导他们养成阅读报刊杂志的习惯,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或身边有意义的事;组织学生开展“身边有意义的人和事”的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或参观某景物再写下感受、体会……只要我们让学生融入生活,有了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时就会兴趣盎然,笔下语言犹如泉涌。
三、设置情景,激发创作欲望。
有了丰富的词汇,有了广泛的写作素材,还要注意设置情景,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发出来,让他们急于倾吐心中的情感。设置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从谈话入手,可讲故事,可演示情景,可欣赏音乐,可朗读范文等引发写作激情。
(1)根据课文或者某则新闻或某种现象开设的每周一节演讲课。
有些课文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辞,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较深刻,学过之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发表演说,既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给学生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让学生即席演讲《我为了XX而读书》,班上的同学纷纷上台演说,气氛热烈,一位同学更是出言不凡:“周恩来总理生活在中华不振的旧中国,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生活在逐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就应该为了中华的腾飞而读书……”面对此情此境,老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吗?
(2)课前五分钟口头作文活动。
初中语文的任务之一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而面对说明文,有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有的感到枯燥无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呢?于是我从学生学说明文开始,每天上课,我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工艺品或某则关于动植物的知识或某种物品的使用说明,走上讲台,就拿起物件向学生介绍,然后告诉学生:刚才的介绍和宣读是对它的说明,并且说出我采用了哪些方法或方式说明它。训练一段时间后,这课前5分钟便让给学生了,让学生上台口头作文。这样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给了他们一些读、写说明文的知识和方法。其实何止训练说明文可以如此呢?其他文体的训练同样可以以此类推。
四、启发学生联想,进入“意境”。
激发了情感,还必须启发学生联想,引导他们进入“意境”,去驰骋,去翱翔。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不太懂事,不懂得理解他人,于是,在一次作文课上,我首先读了一篇范文《父亲》。听完范文,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我便启发他们展开联想:诸如我给学生朗读的“《背影》一文中,朱自清是如何从车站送别买橘子的小事中,深切体会到父亲的爱子情深呢?”学生展开了讨论。之后我进一步启发:“你们的父母哪些言行举止让你感受到深爱呢?”同学们深思起来。片刻,我让大家来谈谈,顿时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于是我及时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女,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同。只要我们善于去寻找,去挖掘,就可以找到许多感人的素材。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结果,同学们不但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而且理解了父母,感受了亲情,也知道了写作的素材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总之,把每一节阅读课教学都渗透到作文中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感受到把身边的美写出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让他们感悟生活,反映生活,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作文的关键。
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运用,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和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
德国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情动于中”方能“行于外”,可见,激发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封闭式作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导致“举一”有余,“反三”不足,无异于“闭门造车”,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生活气息。
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则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熟悉生活,融入生活,创新生活,然后再写自己急于倾诉的东西,带着浓厚的情感。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导”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在生活中去感悟,去体验,真正让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启发他们展开联想,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自发的“我要写”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阅读课与作文课的关系密不可分,不能把它们切然分开。阅读课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词汇,而且许多课文就是作文范文,或是遣词造句,或是谋篇布局,或是主题表现,都对学生作文起着一定的示范和启示。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捕捉心境。
叶老讲得好,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跃,昼夜不息。只要善于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学生作文就不会缺少写作素材,写起来当然得心应手了。我经常对学生说:“你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只要你善于观察,去细心地发现,你的作文就不会无东西可写。”为了能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经常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写下日记;引导他们养成阅读报刊杂志的习惯,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或身边有意义的事;组织学生开展“身边有意义的人和事”的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或参观某景物再写下感受、体会……只要我们让学生融入生活,有了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时就会兴趣盎然,笔下语言犹如泉涌。
三、设置情景,激发创作欲望。
有了丰富的词汇,有了广泛的写作素材,还要注意设置情景,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发出来,让他们急于倾吐心中的情感。设置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从谈话入手,可讲故事,可演示情景,可欣赏音乐,可朗读范文等引发写作激情。
(1)根据课文或者某则新闻或某种现象开设的每周一节演讲课。
有些课文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辞,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较深刻,学过之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发表演说,既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给学生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让学生即席演讲《我为了XX而读书》,班上的同学纷纷上台演说,气氛热烈,一位同学更是出言不凡:“周恩来总理生活在中华不振的旧中国,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生活在逐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就应该为了中华的腾飞而读书……”面对此情此境,老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吗?
(2)课前五分钟口头作文活动。
初中语文的任务之一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而面对说明文,有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有的感到枯燥无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呢?于是我从学生学说明文开始,每天上课,我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工艺品或某则关于动植物的知识或某种物品的使用说明,走上讲台,就拿起物件向学生介绍,然后告诉学生:刚才的介绍和宣读是对它的说明,并且说出我采用了哪些方法或方式说明它。训练一段时间后,这课前5分钟便让给学生了,让学生上台口头作文。这样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给了他们一些读、写说明文的知识和方法。其实何止训练说明文可以如此呢?其他文体的训练同样可以以此类推。
四、启发学生联想,进入“意境”。
激发了情感,还必须启发学生联想,引导他们进入“意境”,去驰骋,去翱翔。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不太懂事,不懂得理解他人,于是,在一次作文课上,我首先读了一篇范文《父亲》。听完范文,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我便启发他们展开联想:诸如我给学生朗读的“《背影》一文中,朱自清是如何从车站送别买橘子的小事中,深切体会到父亲的爱子情深呢?”学生展开了讨论。之后我进一步启发:“你们的父母哪些言行举止让你感受到深爱呢?”同学们深思起来。片刻,我让大家来谈谈,顿时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于是我及时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女,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同。只要我们善于去寻找,去挖掘,就可以找到许多感人的素材。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结果,同学们不但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而且理解了父母,感受了亲情,也知道了写作的素材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总之,把每一节阅读课教学都渗透到作文中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感受到把身边的美写出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让他们感悟生活,反映生活,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作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