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实施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 重要性 实施方法探究性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改变以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中指出,“完整的数学过程区分为抽象、符号变化和应用三段,以往的数学课程却以单独处理中段为原则,这导致了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现在,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共同取向: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实际上是一个反过程。要有意识地揭示教材中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反过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道理。并尽可能地暴露数学是怎样从实际背景材料中抽象出来,又怎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探究性学习法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数学承担这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将小学数学知识点综合起来,并培养学生学习较为深入的知识点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时,要突出数学的应用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学习作为较先进和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意志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课堂的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只是按部就班的听课做题。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死板的应试教育方式,失去了想象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课改教材,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一方面,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胜心,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的同时,又增设了具有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和研究性课题,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实践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养成探究意识的基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然、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只有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学生才会和教师敞开心扉,和教师才会更加亲近,他们才敢于在数学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信,对教师产生敬爱,从而把对教师的爱转变到对教师所教数学课堂的爱之上,自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被调动。
(三)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要充分运用课堂时间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习惯,还有利于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课质量。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人公地位,老师只是引导者,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再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保障学生提问质疑的权利,老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要对她进行夸奖,增加学生的自信,如果回答得不好,也要鼓励并运用错误的回答来引起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有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四)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中学生思维积极,产生疑问的情况经常发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疑问,有意识的为他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情境。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營造一种激发兴趣、激励探究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设置以下问题:2-5x与10x是不是同类项呢?为什么?怎样计算5x+(1-2x)?能否直接去掉小括号?以疑问引起学生知识上的冲突,从而激发思维的自觉性和探究的主动性。
(五)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归纳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生探索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在归纳和总结方面还不尽人意,毕竟他们的知识层面浅薄,所以,在归纳方面有待提高。但是,探究性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程,更是要对探究后的结果进行总结,化为己用。比如,对课堂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由学生相互补充、完善,从而完成小结。或者在完成自主探究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者全班,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这种交流展示,找回自己的自信,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六)利用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充分利用序言课、概念课和应用题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并努力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去研究发现问题的实质。
第三,让学生接触一些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原型和概念,增强感性知识,有利于建立数学模型。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探究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发展创造个性。通过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得到更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讲数学变成探究数学,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韦松宇.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6):122.
[2]李慧.如何提高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52-53.
[3]詹本铭.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3,(12):80-81.
[4]甄国栋.浅析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建议[J].新课程,20lO,(11).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 重要性 实施方法探究性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改变以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中指出,“完整的数学过程区分为抽象、符号变化和应用三段,以往的数学课程却以单独处理中段为原则,这导致了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现在,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共同取向: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实际上是一个反过程。要有意识地揭示教材中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反过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道理。并尽可能地暴露数学是怎样从实际背景材料中抽象出来,又怎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探究性学习法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数学承担这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将小学数学知识点综合起来,并培养学生学习较为深入的知识点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时,要突出数学的应用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学习作为较先进和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意志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课堂的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只是按部就班的听课做题。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死板的应试教育方式,失去了想象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课改教材,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一方面,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胜心,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的同时,又增设了具有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和研究性课题,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实践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养成探究意识的基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然、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只有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学生才会和教师敞开心扉,和教师才会更加亲近,他们才敢于在数学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信,对教师产生敬爱,从而把对教师的爱转变到对教师所教数学课堂的爱之上,自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被调动。
(三)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要充分运用课堂时间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习惯,还有利于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课质量。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人公地位,老师只是引导者,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再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保障学生提问质疑的权利,老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要对她进行夸奖,增加学生的自信,如果回答得不好,也要鼓励并运用错误的回答来引起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有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四)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中学生思维积极,产生疑问的情况经常发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疑问,有意识的为他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情境。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營造一种激发兴趣、激励探究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设置以下问题:2-5x与10x是不是同类项呢?为什么?怎样计算5x+(1-2x)?能否直接去掉小括号?以疑问引起学生知识上的冲突,从而激发思维的自觉性和探究的主动性。
(五)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归纳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生探索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在归纳和总结方面还不尽人意,毕竟他们的知识层面浅薄,所以,在归纳方面有待提高。但是,探究性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程,更是要对探究后的结果进行总结,化为己用。比如,对课堂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由学生相互补充、完善,从而完成小结。或者在完成自主探究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者全班,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这种交流展示,找回自己的自信,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六)利用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充分利用序言课、概念课和应用题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并努力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去研究发现问题的实质。
第三,让学生接触一些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原型和概念,增强感性知识,有利于建立数学模型。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探究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发展创造个性。通过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得到更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讲数学变成探究数学,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韦松宇.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6):122.
[2]李慧.如何提高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52-53.
[3]詹本铭.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3,(12):80-81.
[4]甄国栋.浅析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建议[J].新课程,20l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