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部分。包括师资力量、资金问题、组织管理等。其中,师资力量在实践教学层面存在一定的不健全问题,如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实施不到位、条件不充分、管理不完善、评价不健全等。笔者认为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应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实戢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07-02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专科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工作是我国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教学工作规定,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不到位,具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以幼儿园为例,由于学生的年纪小、心智发育不成熟,需要以游戏作为载体实现教学任务,特别是对可参与的课程要加大时间投入,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但在现实中的时间教学中却缺乏有效实施,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指挥,学生照做”的方式。
(二)实践教学方式较单一。学前教育中学生年纪较小,缺乏基础的生活能力,需要教师发挥更多的照顾功能。但现实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对照顾幼儿和保育类的课程安排较少,涉及具体的幼儿园照顾活动的实践教学更少。在进行吃饭、穿衣等活动中,也多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容易出现照顾不到位的现象。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硬件条件不完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体现出其规格和质量,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幼儿园中,会建设手工室、书法室、琴房、舞蹈室、画室等,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和游戏环境。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幼儿园并不能实现很好的硬件满足,尤其是在农村或偏远山区。
2.教师素质有待加强。幼儿教育工作在专业课程方面的知识量并不多,不少教师从大学毕业后缺乏必要的实习,大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对幼儿园具体实践活动的了解和认识,更无法现实操作执行,会严重影响课程的实施。
3.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根据当前我国专科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的安排,师范生更多地是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在就业指导方面要求并不严格,学生也缺乏主动性。一般只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无法实现实践后再回到理论中来进行反思与深化,没机会把实践获得的经验加以提升。
(四)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没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环节,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缺乏管理,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监控,也是教学计划中预期规定的实践教学时数不能保证有效实施的直接原因。
(五)实践教学评价不健全。一是缺乏规范、全面的评价标准。各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要求,直接评定学生,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二是评价方式和主体都较单一。学生实践成绩评定多是采用百分制评价方式,由任课教师按学生个人平时表现给出评定,及格即获得相应学分。学生集中实习的成绩评定主要由实习学校单方评价;学生见习交份见习记录表,象征性打个成绩,有个依据就行。三是实践教学评价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追求最后的结果,过程性评价体现不够。
二、完善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师教育课程是指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豹教育类课程,从课时总量来看,教师教育课程不仅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各门教师教育课程,都应有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而此要求恰好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薄弱环节。
针对这种情况,学前教育专业应全面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各门课程在课时安排、课程目标等方面,均应加大或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在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前提下,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实施,保证实践教学有足够的课时量并能高效完成。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1.建立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校内实训室。通过研究和分析,了解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并确立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满足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室、幼儿行为观察或游戏室等空间。
2.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幼儿教师是重要的社会师资力量,也是我国人才战略起点的启蒙,从长远发展考虑,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的特色,遵循多样化的原则,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开展具有学前教育特色的学生活动。使学前专业教师既懂学前教育理论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1.完善实践教学各种管理制度,如学生见习、实习制度、各种活动记录手册、实践教学评价细则等,以此指导教师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2.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指导。落实专人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让教师清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和提升。
3.建立完善的学生见习、实习的反馈机制。学生每次见习、实习结束,要对学生的见习、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学生集中实习结束后,以毕业生汇报实习工作等方式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毕业生在幼儿园工作后,要定期对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走访,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将此作为完善、提升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所谓“评价体系”,是针对幼儿教师建立起来的相关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此来检测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内容要全面,既有艺术类课程,也有教育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主体可以是校内任课教师、幼儿园教师,或是学生、学生小组等,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定意见,全面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立新,赵丽. “专业标准”背景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28-31.
[2]王新兴.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 教育探索,2013,05:145-147.
[3]解华.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09:53-55.
[4]陈幸军. 学前教师教育(专科)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课程·教材·教法,2010,09:92-96.
[5]陈兰香. 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的改革与实验[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10:80-87.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07-02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专科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工作是我国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教学工作规定,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不到位,具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以幼儿园为例,由于学生的年纪小、心智发育不成熟,需要以游戏作为载体实现教学任务,特别是对可参与的课程要加大时间投入,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但在现实中的时间教学中却缺乏有效实施,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指挥,学生照做”的方式。
(二)实践教学方式较单一。学前教育中学生年纪较小,缺乏基础的生活能力,需要教师发挥更多的照顾功能。但现实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对照顾幼儿和保育类的课程安排较少,涉及具体的幼儿园照顾活动的实践教学更少。在进行吃饭、穿衣等活动中,也多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容易出现照顾不到位的现象。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硬件条件不完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体现出其规格和质量,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幼儿园中,会建设手工室、书法室、琴房、舞蹈室、画室等,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和游戏环境。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幼儿园并不能实现很好的硬件满足,尤其是在农村或偏远山区。
2.教师素质有待加强。幼儿教育工作在专业课程方面的知识量并不多,不少教师从大学毕业后缺乏必要的实习,大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对幼儿园具体实践活动的了解和认识,更无法现实操作执行,会严重影响课程的实施。
3.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根据当前我国专科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的安排,师范生更多地是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在就业指导方面要求并不严格,学生也缺乏主动性。一般只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无法实现实践后再回到理论中来进行反思与深化,没机会把实践获得的经验加以提升。
(四)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没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环节,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缺乏管理,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监控,也是教学计划中预期规定的实践教学时数不能保证有效实施的直接原因。
(五)实践教学评价不健全。一是缺乏规范、全面的评价标准。各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要求,直接评定学生,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二是评价方式和主体都较单一。学生实践成绩评定多是采用百分制评价方式,由任课教师按学生个人平时表现给出评定,及格即获得相应学分。学生集中实习的成绩评定主要由实习学校单方评价;学生见习交份见习记录表,象征性打个成绩,有个依据就行。三是实践教学评价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追求最后的结果,过程性评价体现不够。
二、完善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师教育课程是指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豹教育类课程,从课时总量来看,教师教育课程不仅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各门教师教育课程,都应有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而此要求恰好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薄弱环节。
针对这种情况,学前教育专业应全面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各门课程在课时安排、课程目标等方面,均应加大或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在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前提下,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实施,保证实践教学有足够的课时量并能高效完成。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1.建立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校内实训室。通过研究和分析,了解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并确立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满足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室、幼儿行为观察或游戏室等空间。
2.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幼儿教师是重要的社会师资力量,也是我国人才战略起点的启蒙,从长远发展考虑,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的特色,遵循多样化的原则,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开展具有学前教育特色的学生活动。使学前专业教师既懂学前教育理论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1.完善实践教学各种管理制度,如学生见习、实习制度、各种活动记录手册、实践教学评价细则等,以此指导教师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2.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指导。落实专人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让教师清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和提升。
3.建立完善的学生见习、实习的反馈机制。学生每次见习、实习结束,要对学生的见习、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学生集中实习结束后,以毕业生汇报实习工作等方式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毕业生在幼儿园工作后,要定期对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走访,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将此作为完善、提升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所谓“评价体系”,是针对幼儿教师建立起来的相关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此来检测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内容要全面,既有艺术类课程,也有教育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主体可以是校内任课教师、幼儿园教师,或是学生、学生小组等,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定意见,全面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立新,赵丽. “专业标准”背景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28-31.
[2]王新兴. 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 教育探索,2013,05:145-147.
[3]解华.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09:53-55.
[4]陈幸军. 学前教师教育(专科)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课程·教材·教法,2010,09:92-96.
[5]陈兰香. 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的改革与实验[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10: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