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了黔南自治州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相关方面,并从体育文化角度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该乡地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建议。认为马路乡屯堡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剧种要加大剧种的保护力度、加强地戏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同时也应对其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地戏 现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c)-0227-02
地戏是由原始傩舞演变而来,集演戏、祭祀、娱乐、操练于一体的一种古老剧种,主要流行于贵州清镇、平坝、安顺、镇宁、普安、郎岱、兴义、长顺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该剧种因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故称之为“地戏”,俗称“跳神、跳地戏”等。地戏根源于军事,后来渐渐演变为娱己娱神的一种活动。时至今日,地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所呈现的形式也不断演变。地戏研究所涉学科较多,现从体育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尝试性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该地最具有代表性的马路乡所辖的青山村、甜旗、燕旗等村寨进行重点调查。借助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屯堡地戏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利用访谈方法、调查问卷法以及观察法等对其进行实地获取相关资料。实地对相关熟悉地戏人员进行访谈,对屯堡地戏相关方面进行了解。通过访谈了解了马路乡地戏的历史,观摩马路乡小学相关老师所展示的地戏动作及其套路,参观该地的屯堡地戏。两次对基层地戏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其中访谈群众15人,演员10人,学生10人。访谈过程中及事后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记录与整理。2016年8月,两次对马路乡青山村、燕旗、田旗三村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10份。
2 马路乡地戏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马路乡共有14支地戏队,基本上一个村有一堂戏,且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表演形式有唱有舞,一般需要两三个人配合。地戏表演成员分为文将、武将、女将,基本上6~7人一个地戏表演组。表演成员大多是年长的老人,性别上全部为男性,且每个寨子都有自己规定的表演剧目。大致剧名有《隋唐演义》《薛丁山征西》《四马投堂》《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等。各地戏队除唱词不同外,唱腔、动作套路、服饰大同小异。
2.2 发展现状
地戏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之前它往往承担着驱疫、祈福功能,到现代,地戏已经发展成了具有健身功能、娱乐表演功能、祈福与欢庆功能于一体的活动。而较为正式的地戏表演活动一般在七月半和春节。
屯堡地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遇到过曲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地戏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首要问题是地戏的发展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险[1]。调查数据显示,当地不会跳地戏的占71.8%,仅有28.2%的人会跳。而会跳地戏的人数大多是小学生以及村寨里的老人。在对地戏的了解程度方面,调研数据显示仅有5%的人十分了解地戏,不了解和了解很少的占95%。对地戏的发展现状调研数据表明,仅有2.7%的人认为地戏发展的非常好,44.5%人认为乐观,有55.5%的人对地戏的发展表示不乐观。
地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乃至开始淡化,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地戏在发展中尤其是传承方面所存在的困境,屯堡人却对该地地戏在宣传与推广乃至传承方面给予了积极回应。调查问卷显示,在对马路乡地戏进行宣传和推广的必要性上,有72.7%的人觉得有必要进行宣传和推广,仅有27.3%的人觉得没必要宣传和推广。在调研中,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地戏,仅有33%的人持否定意见。
如何使马路乡地戏重现往日发展繁荣的景象已经是当地文化发展的一大问题。当地老人认为,地戏发展要回归地戏本身,还要对其进行继承性发展。回归地戏本身就是要让地戏完整呈现出来,认为地戏都要经过“开箱、参庙、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过程,不能像現在直接过渡到“跳神”。同时地戏的发展也要让其融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去。
2.3 屯堡地戏的作用
屯堡地戏在发展初期,与战争和祭祀相关,是古代军事中的一种武舞。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其不断吸收武术、舞蹈、仪式、歌唱等元素。跳地戏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地戏过去所承担的祭祀或军事操练抑或是祈福活动,人们在跳地戏时四肢、躯干,相关关节等都得到了活动。地戏参与人员所展现的抑、扬、开、合、杀、挡、翻的地戏套路,本身就蕴含有体育运动技法。另外,地戏活动中也传承有其社会交往等功能。问卷中有27.2%的村民认为地戏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11%的人认为是愉悦身心。当然,地戏活动中也并不是完全纯粹的体育运动形式,它也附加有人类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内容,屯堡人乐意参与该项活动也与此有关。
地戏的发展与历史上的“征伐”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屯堡地戏反应了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在交通不便的时代,用某种仪式或者活动将家乡的生活反应出来,世人们对宗族文化的认同,也是对寻根文化的内在驱动。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虽然屯堡先民奉国家之命远走他乡,但“落叶归根”思想一直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世人只能就地、就近将文化、仪式、习俗等进行移植。屯堡地戏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在一定时期其社会意义与作用巨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地戏也不断获得完善,进而成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地域艺术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屯堡地戏相关历史与人文价值得到进一步重视。进入21世纪,长顺县屯堡地戏得到贵州省专家的认可,被列入了《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在认识上,当地人基本上能对地戏的作用有所了解,但缺乏长远发展认识,地戏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保护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马路乡屯堡地戏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艺术,它是当地人在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结晶,寄托着屯堡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屯堡地戏要想发展,必须加大对地戏的认识力度与普及力度,必须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必须加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
加强对地戏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地戏的发展离不开植根于地戏生存的土壤,加强、加深马路乡村民对本地地戏文化的普及是地戏发展的前提。为此,要让村民进一步认识地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加强地戏文化的正导向功能的同时,也要对地戏文化中存在的与先进文化相抵触的部分摒弃。而对地戏知识宣传与普及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借助庆典、节日等喜庆活动,地戏表演都可以适当参与。
地戏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地戏入校园。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育人的地方。而且,由于学生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比一般村民高,接受知识和文化的能力较强[2]。把地戏引入校园,从小学开展,更容易展开对地戏的传承。
加强政府对地戏文化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戏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为地戏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地戏的保护意识,激发人们对地戏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尉巍.安顺地戏法律保护状况调查[D].贵州民族大学,2015.
[2] 李培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关键词:地戏 现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c)-0227-02
地戏是由原始傩舞演变而来,集演戏、祭祀、娱乐、操练于一体的一种古老剧种,主要流行于贵州清镇、平坝、安顺、镇宁、普安、郎岱、兴义、长顺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该剧种因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故称之为“地戏”,俗称“跳神、跳地戏”等。地戏根源于军事,后来渐渐演变为娱己娱神的一种活动。时至今日,地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所呈现的形式也不断演变。地戏研究所涉学科较多,现从体育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尝试性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该地最具有代表性的马路乡所辖的青山村、甜旗、燕旗等村寨进行重点调查。借助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屯堡地戏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利用访谈方法、调查问卷法以及观察法等对其进行实地获取相关资料。实地对相关熟悉地戏人员进行访谈,对屯堡地戏相关方面进行了解。通过访谈了解了马路乡地戏的历史,观摩马路乡小学相关老师所展示的地戏动作及其套路,参观该地的屯堡地戏。两次对基层地戏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其中访谈群众15人,演员10人,学生10人。访谈过程中及事后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记录与整理。2016年8月,两次对马路乡青山村、燕旗、田旗三村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10份。
2 马路乡地戏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马路乡共有14支地戏队,基本上一个村有一堂戏,且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表演形式有唱有舞,一般需要两三个人配合。地戏表演成员分为文将、武将、女将,基本上6~7人一个地戏表演组。表演成员大多是年长的老人,性别上全部为男性,且每个寨子都有自己规定的表演剧目。大致剧名有《隋唐演义》《薛丁山征西》《四马投堂》《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等。各地戏队除唱词不同外,唱腔、动作套路、服饰大同小异。
2.2 发展现状
地戏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之前它往往承担着驱疫、祈福功能,到现代,地戏已经发展成了具有健身功能、娱乐表演功能、祈福与欢庆功能于一体的活动。而较为正式的地戏表演活动一般在七月半和春节。
屯堡地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遇到过曲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地戏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首要问题是地戏的发展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险[1]。调查数据显示,当地不会跳地戏的占71.8%,仅有28.2%的人会跳。而会跳地戏的人数大多是小学生以及村寨里的老人。在对地戏的了解程度方面,调研数据显示仅有5%的人十分了解地戏,不了解和了解很少的占95%。对地戏的发展现状调研数据表明,仅有2.7%的人认为地戏发展的非常好,44.5%人认为乐观,有55.5%的人对地戏的发展表示不乐观。
地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乃至开始淡化,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地戏在发展中尤其是传承方面所存在的困境,屯堡人却对该地地戏在宣传与推广乃至传承方面给予了积极回应。调查问卷显示,在对马路乡地戏进行宣传和推广的必要性上,有72.7%的人觉得有必要进行宣传和推广,仅有27.3%的人觉得没必要宣传和推广。在调研中,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地戏,仅有33%的人持否定意见。
如何使马路乡地戏重现往日发展繁荣的景象已经是当地文化发展的一大问题。当地老人认为,地戏发展要回归地戏本身,还要对其进行继承性发展。回归地戏本身就是要让地戏完整呈现出来,认为地戏都要经过“开箱、参庙、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过程,不能像現在直接过渡到“跳神”。同时地戏的发展也要让其融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去。
2.3 屯堡地戏的作用
屯堡地戏在发展初期,与战争和祭祀相关,是古代军事中的一种武舞。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其不断吸收武术、舞蹈、仪式、歌唱等元素。跳地戏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地戏过去所承担的祭祀或军事操练抑或是祈福活动,人们在跳地戏时四肢、躯干,相关关节等都得到了活动。地戏参与人员所展现的抑、扬、开、合、杀、挡、翻的地戏套路,本身就蕴含有体育运动技法。另外,地戏活动中也传承有其社会交往等功能。问卷中有27.2%的村民认为地戏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11%的人认为是愉悦身心。当然,地戏活动中也并不是完全纯粹的体育运动形式,它也附加有人类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内容,屯堡人乐意参与该项活动也与此有关。
地戏的发展与历史上的“征伐”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屯堡地戏反应了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在交通不便的时代,用某种仪式或者活动将家乡的生活反应出来,世人们对宗族文化的认同,也是对寻根文化的内在驱动。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虽然屯堡先民奉国家之命远走他乡,但“落叶归根”思想一直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世人只能就地、就近将文化、仪式、习俗等进行移植。屯堡地戏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在一定时期其社会意义与作用巨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地戏也不断获得完善,进而成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地域艺术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屯堡地戏相关历史与人文价值得到进一步重视。进入21世纪,长顺县屯堡地戏得到贵州省专家的认可,被列入了《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在认识上,当地人基本上能对地戏的作用有所了解,但缺乏长远发展认识,地戏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保护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马路乡屯堡地戏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艺术,它是当地人在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结晶,寄托着屯堡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屯堡地戏要想发展,必须加大对地戏的认识力度与普及力度,必须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必须加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
加强对地戏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地戏的发展离不开植根于地戏生存的土壤,加强、加深马路乡村民对本地地戏文化的普及是地戏发展的前提。为此,要让村民进一步认识地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加强地戏文化的正导向功能的同时,也要对地戏文化中存在的与先进文化相抵触的部分摒弃。而对地戏知识宣传与普及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借助庆典、节日等喜庆活动,地戏表演都可以适当参与。
地戏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地戏入校园。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育人的地方。而且,由于学生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比一般村民高,接受知识和文化的能力较强[2]。把地戏引入校园,从小学开展,更容易展开对地戏的传承。
加强政府对地戏文化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戏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为地戏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地戏的保护意识,激发人们对地戏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尉巍.安顺地戏法律保护状况调查[D].贵州民族大学,2015.
[2] 李培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