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这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掌握一定的课内外知识和相关的信息,而且更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而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他们学习激情的高低。
【关键词】教学驾驭 情感激发学习激情
新课改赋予我们教学的新理念、新思维,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其参与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程度,也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学习激情”,而这种植根于课内外的学习激情则需要学科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行为予以激发。
在一份针对政治学科“学习兴趣度调查问卷”中,部分栏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5%的学生希望教师引入最近或较新的时政、案例;64%的学生希望教师引入来自身边、本国、著名的典故等;76%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举例时不要对教材已有的案例做太多的重复,其理由是他们在预习时已阅读过,希望教师再引入课外的其它案例。可见,大部分学生在案例的选择上有“喜新而厌旧,亲近而疏远,厌课内而好课外”的思想倾向。在另一部分的问答中,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提出:教师上课时要有激情、有渊博的知识、有宽厚仁慈的心态等,甚至有同学尖锐地提出“以情(教师的激情)换情(学生的激情)”的建议。尽管这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并未暴露出教学中新的矛盾,但本人认为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这无疑是给我们政治教学赋予新的内涵,那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尽其所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 框题教学注意轻重缓急,可适当打破框题教学的制约
政治学科的框题教学通常情况下就是课时教学,但如果每课时都是讲授一框题的话,未免显得有点机械。纵观高中政治教材各框题的内容来说,本身就存在着知识内容的多少、主次、轻重之分,如《文化生活》中的第三单元中的第六课两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教学和情感教学上较为精简且通俗易懂、单一且容易到位,因此在课时和教师的讲解时可选择少、快、急的方法。再如《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其知识点教学上则呈现多、繁、杂的特点,因此在课时和教师的讲解安排上尽可能选择多、慢、缓的方法。总之,框题教学应注意轻重缓急,在确保整个教学计划时数安排合理的条件下,可适当打破框题教学的制约,根据知识内容来安排教学,这既可保证知识教学的到位,又可避免一框一课时的单一而又机械的教学安排,给学生一种一张一弛,灵活多变的清新感觉,从而实现在教材处理和学生的学习心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 教育教学目标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经常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在整个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的做法是:抓基础、促能力,重教学、轻教育。如果把这一做法都归咎于传统的高考模式亦或什么应试教育之类的话,我不敢苟同,难道就没有我们教师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因素在里面?答案是肯定的。面对新课改,有很多教育界人士呼吁:“要‘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及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 ①。笔者认为: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问题,行为的科学性和理念的正确性是保证我们这一场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方面,新课标着重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当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把学生培养成为一种学习型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新教材也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纵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几个模块:新教材相比较于旧教材而言,原本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被“生活化、感性化”了,变得通俗易懂,开放性和探究性成为整个教材的一大亮点。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在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基础上,逐步实现“内化”。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来把握教育教学的“时机”。可见,教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三 教师要具备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和积极的情感
在以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点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见解,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不管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抑或求异思维都急需教师予以汇集并做出评价。教师应通过业已掌握的系统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力、分析力及一定的综合评价力来有效地驾驭课堂, 对学生的各种观点、结论作出“形成的而非终结的,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发展的而非奖惩的”的评价。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运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融身于特定内容所应展示出的喜悦、愤慨、忧愁往往会给学生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本人运用多媒体展播《山河岁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音像资料)和有关“抵制日货”的相关图片,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复杂。最后本人只通过自己对“国耻”的怒、对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忧与愁向学生传递个人的观点,那就是:国耻——莫忘!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可!我们既爱国也爱和平。为此,在学生的一片回答声中,形成思想的统一。
四 教师角色的定位
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之下的新理念,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定位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我讲你们听,讲完就下课”的时代已成为一种“过去时”。如今,在欧美和一些发达国家中提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型的专业人员,而且要成为教育行为和过程的研究者。为此,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将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动量,让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②。“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尽量把他烧制成砖瓦”。在这种教学定位之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人尽其才”的教学目的。
以上是笔者的教学尝试,通过一阶段的教学实施,初显成效,故写成心得与各位同仁交流。
注释:
①:《发展是硬道理-------试谈发展性教育评价》 作者 卢克, 网络版。
②:《理解课程目标 实施有效教学》贡和法,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课改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教学驾驭 情感激发学习激情
新课改赋予我们教学的新理念、新思维,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其参与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程度,也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学习激情”,而这种植根于课内外的学习激情则需要学科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行为予以激发。
在一份针对政治学科“学习兴趣度调查问卷”中,部分栏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5%的学生希望教师引入最近或较新的时政、案例;64%的学生希望教师引入来自身边、本国、著名的典故等;76%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举例时不要对教材已有的案例做太多的重复,其理由是他们在预习时已阅读过,希望教师再引入课外的其它案例。可见,大部分学生在案例的选择上有“喜新而厌旧,亲近而疏远,厌课内而好课外”的思想倾向。在另一部分的问答中,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提出:教师上课时要有激情、有渊博的知识、有宽厚仁慈的心态等,甚至有同学尖锐地提出“以情(教师的激情)换情(学生的激情)”的建议。尽管这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并未暴露出教学中新的矛盾,但本人认为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这无疑是给我们政治教学赋予新的内涵,那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尽其所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 框题教学注意轻重缓急,可适当打破框题教学的制约
政治学科的框题教学通常情况下就是课时教学,但如果每课时都是讲授一框题的话,未免显得有点机械。纵观高中政治教材各框题的内容来说,本身就存在着知识内容的多少、主次、轻重之分,如《文化生活》中的第三单元中的第六课两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教学和情感教学上较为精简且通俗易懂、单一且容易到位,因此在课时和教师的讲解时可选择少、快、急的方法。再如《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其知识点教学上则呈现多、繁、杂的特点,因此在课时和教师的讲解安排上尽可能选择多、慢、缓的方法。总之,框题教学应注意轻重缓急,在确保整个教学计划时数安排合理的条件下,可适当打破框题教学的制约,根据知识内容来安排教学,这既可保证知识教学的到位,又可避免一框一课时的单一而又机械的教学安排,给学生一种一张一弛,灵活多变的清新感觉,从而实现在教材处理和学生的学习心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 教育教学目标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经常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在整个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的做法是:抓基础、促能力,重教学、轻教育。如果把这一做法都归咎于传统的高考模式亦或什么应试教育之类的话,我不敢苟同,难道就没有我们教师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因素在里面?答案是肯定的。面对新课改,有很多教育界人士呼吁:“要‘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及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 ①。笔者认为: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问题,行为的科学性和理念的正确性是保证我们这一场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方面,新课标着重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当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把学生培养成为一种学习型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新教材也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纵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几个模块:新教材相比较于旧教材而言,原本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被“生活化、感性化”了,变得通俗易懂,开放性和探究性成为整个教材的一大亮点。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在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基础上,逐步实现“内化”。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来把握教育教学的“时机”。可见,教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追求一步到位。
三 教师要具备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和积极的情感
在以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点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见解,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不管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抑或求异思维都急需教师予以汇集并做出评价。教师应通过业已掌握的系统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力、分析力及一定的综合评价力来有效地驾驭课堂, 对学生的各种观点、结论作出“形成的而非终结的,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发展的而非奖惩的”的评价。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运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融身于特定内容所应展示出的喜悦、愤慨、忧愁往往会给学生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本人运用多媒体展播《山河岁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音像资料)和有关“抵制日货”的相关图片,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复杂。最后本人只通过自己对“国耻”的怒、对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忧与愁向学生传递个人的观点,那就是:国耻——莫忘!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可!我们既爱国也爱和平。为此,在学生的一片回答声中,形成思想的统一。
四 教师角色的定位
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之下的新理念,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定位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我讲你们听,讲完就下课”的时代已成为一种“过去时”。如今,在欧美和一些发达国家中提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型的专业人员,而且要成为教育行为和过程的研究者。为此,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将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动量,让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②。“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尽量把他烧制成砖瓦”。在这种教学定位之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人尽其才”的教学目的。
以上是笔者的教学尝试,通过一阶段的教学实施,初显成效,故写成心得与各位同仁交流。
注释:
①:《发展是硬道理-------试谈发展性教育评价》 作者 卢克, 网络版。
②:《理解课程目标 实施有效教学》贡和法,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课改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