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师应利用课程优势,密切配合学校及各科任课教师,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的作用。
关键词 德育;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有道是“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离宫商”、“德乃才之帅、师乃教之魂”、“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重。”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民族的复兴,国家的昌盛,需要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努力,只有具备优秀思想品质的人才能真正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一个公民良好品德的形成,除了家庭的言行引导、社会环境的影响外,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的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利用思想品德课主阵地,密切配合学校与各科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首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对这一课程有个明确的定位。思想品德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陶冶情操,严格自律,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次,对未成年人的品德现状作明确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的积极面有:崇尚奋斗,竞争意识强烈;追求平等,主体意识突出,有主见,不盲从,有超前意识和叛逆心理。同时还具有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消极的方面是:虚荣心强、诚信缺失、经济意识越来越浓;“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极易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对别人的错误却耿耿于怀;知行脱节,对社会公德、道德观念的认知普遍较好,如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应该爱护公物、诚实守信、团结友善、讲究卫生,但行动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污损图书、考试作弊、随地吐痰……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有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太阳”,在学校是“优生”,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义务感普遍下降。
第三,复杂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社会风气等因素对学生也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传媒工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形形色色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好奇心强,判断分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学校多年的品德教育比不上几部血腥暴力的电视剧渲染,刻苦勤奋、积极进取比不了快女、快男一夜成名的诱惑。在谈论过上网问题时,有学生坦言“其实我们都懂得沉迷网络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就是约束不了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些课程太难,听不进,也听不懂,让我一点信心都没有。”“在现实中有时候即使努力了也很难达到家长老师的要求,我们的进步得不到及时的肯定,网络游戏可以让我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让我容易有成就感,获得自信心,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确实,过度竞争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失败感与挫折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自信心的缺失、急功近利、进步没有得到及时肯定等等。都促使学生逃避现实生活,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
针对学生的品德现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师进行品德教育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七年级上册《相处之道》与下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涉及到在校园中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教室、宿舍、操场等公共场所中言谈举止应注意什么,在校外如何与他人相处,在广场、超市、影剧院等场合又应遵守哪些行为规则,一个普通公民如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约束自己。这两课书从纪律、道德、法律等规范教育学生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清楚优秀品德并非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二、加强爱心教育,放下师道尊严,对学生多一些关爱、理解、信任,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热情便会随师生间越来越浓厚的感情与日俱增。
三、讲究授课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体验结合,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如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辩论、事例分析、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产生自己做主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
四、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品德教育,除课堂学习外,还可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以及艺术节的系列活动等。
五、注重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如惜光阴、立大志、爱祖国、辨善恶、讲自强、贵和谐、重人格等美德,让学生清楚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时代精神如航天英雄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如2008年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奥运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可让各班通过订阅报刊杂志去了解时政,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开展时政竞赛,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让年轻一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是思想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德育;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有道是“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离宫商”、“德乃才之帅、师乃教之魂”、“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重。”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民族的复兴,国家的昌盛,需要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努力,只有具备优秀思想品质的人才能真正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一个公民良好品德的形成,除了家庭的言行引导、社会环境的影响外,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的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利用思想品德课主阵地,密切配合学校与各科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首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对这一课程有个明确的定位。思想品德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陶冶情操,严格自律,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次,对未成年人的品德现状作明确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的积极面有:崇尚奋斗,竞争意识强烈;追求平等,主体意识突出,有主见,不盲从,有超前意识和叛逆心理。同时还具有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消极的方面是:虚荣心强、诚信缺失、经济意识越来越浓;“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极易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对别人的错误却耿耿于怀;知行脱节,对社会公德、道德观念的认知普遍较好,如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应该爱护公物、诚实守信、团结友善、讲究卫生,但行动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污损图书、考试作弊、随地吐痰……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有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太阳”,在学校是“优生”,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义务感普遍下降。
第三,复杂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社会风气等因素对学生也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传媒工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形形色色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好奇心强,判断分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学校多年的品德教育比不上几部血腥暴力的电视剧渲染,刻苦勤奋、积极进取比不了快女、快男一夜成名的诱惑。在谈论过上网问题时,有学生坦言“其实我们都懂得沉迷网络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就是约束不了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些课程太难,听不进,也听不懂,让我一点信心都没有。”“在现实中有时候即使努力了也很难达到家长老师的要求,我们的进步得不到及时的肯定,网络游戏可以让我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让我容易有成就感,获得自信心,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确实,过度竞争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失败感与挫折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自信心的缺失、急功近利、进步没有得到及时肯定等等。都促使学生逃避现实生活,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
针对学生的品德现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师进行品德教育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七年级上册《相处之道》与下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涉及到在校园中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教室、宿舍、操场等公共场所中言谈举止应注意什么,在校外如何与他人相处,在广场、超市、影剧院等场合又应遵守哪些行为规则,一个普通公民如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约束自己。这两课书从纪律、道德、法律等规范教育学生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清楚优秀品德并非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二、加强爱心教育,放下师道尊严,对学生多一些关爱、理解、信任,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热情便会随师生间越来越浓厚的感情与日俱增。
三、讲究授课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体验结合,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如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辩论、事例分析、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产生自己做主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
四、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品德教育,除课堂学习外,还可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以及艺术节的系列活动等。
五、注重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如惜光阴、立大志、爱祖国、辨善恶、讲自强、贵和谐、重人格等美德,让学生清楚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时代精神如航天英雄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如2008年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奥运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可让各班通过订阅报刊杂志去了解时政,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开展时政竞赛,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让年轻一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是思想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