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一天
我想用尽所有智慧换一个一劳永逸的选择
你大概也想过,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然后一条道走到黑。
你这是做梦。
曾经在某网站看到一个话题:你真的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这种事吗?点进去,一票人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都觉得不可信。
他们竟然觉得,做选择或是人生规划是一锤定音的。这是在给人生编程吗,编完程序就做甩手掌柜的?可即便是程序,也会乱码,也要维护,最起码的,写完代码之后要经过多次核查。
生涯规划一直是个动词,是进行时态,是你与自己一生的搏斗。在每一次变化的紧要关头,掌控住了局面,你就赢了。
所以我们注定了是要面对变化,要走弯路的。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里的高冷学霸江辰,厉害吧?又高又帅,成绩第一,估计拿第一拿得自己都无感了。可即便是这样厉害的人,也是拐了好几个弯儿,才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
像他那样好的条件,高考后去清华大学自然是一个很理所当然的选择,而这恰好也是江辰妈妈的梦想。还有比这更完美的事吗?
江辰去医院探望患有心脏病的同学陆杨,在路上偶遇了一个小女孩,女孩儿心心念念着父亲的病,那一刻,江辰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抓住,他想起了自己因病去世的父亲。
疾病可真是个讨厌的东西。陆杨为他喜欢的女孩儿付出了那么多,终于等到了她的回应,可因为患上了心脏病,他内心所有的爱都被各种各样的顾虑所掩埋。他觉得这样一个病恹恹的自己,没资格恋爱,没资格被人喜欢,这是在拖累人家。
路上偶遇的女孩、记忆里的父亲,还有眼前这个准备放弃爱情的少年,都萦绕在江辰的脑海里,把正走向清华大学的他拉住,推向了浙江大学医学系——江辰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清华大学他不要了,他想救治这些人。
饰演这枚傲娇学霸的演员胡一天,现在简直火到没朋友。可当初,差一点我们就没机会认识他了。
胡一天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演员。按部就班地从大学毕业后,他朝九晚五地上下班,跟很多人一样,工作总是磕磕碰碰,不太顺心。一次聚餐中,他遇到了一位摄影师朋友,聊到了一家他喜欢的模特公司——ESEE模特公司。因为外形条件不错,之前也已经有不少人劝他试试平面模特。得知ESEE就在朋友的公司附近,胡一天便跑过去试了一下,很快就通过了。
那时,胡一天不是一个很会拍照的人,他自嘲自己的自拍水平不及格,可做模特,长得帅就够了,不然,还要摄影师做什么?
很快他就接拍了一些广告,得到了不错的评价。平模生涯不过两个月,他又被华策影视公司挖掘,转行做了影视演员。如果不走弯路,那么今时今日的胡一天,或许依然在写字楼里,做他的沉默的大多数。他的特长,也就得不到好的机会施展出来了。
我是跟表妹一起追剧的。聊到胡一天,她想到了自己。最近,她在读研还是工作中纠结不已。其实她的心里是有答案的,只是她害怕,害怕三年后研究生畢业,本科的同学们都已在职场上风生水起,而她还要面临工作方向变窄、工作岗位减少的风险。她甚至还担心读着读着,突然就不想读了。
我问她,你现在想读研吗?
想。表妹点点头。
那就够了。
很多人都想要替未来的自己直接找到一条最合适的道路,闭着眼一路走到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可以坐着时空穿梭机,去未来看看,那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所以若不是未来真的到来,我们没有谁能在眼下就确信,到底哪一条路才是生命中的那条直线。
但是,给眼下的自己做出一个果断的选择,不继续在迷惑中浪费时间,却是可以做到的。
即使有一天,我们想要换一个选择,也没事。人生这么长,我们来得及修正自己的选择。说不定,多走的那几个弯儿,就是另一条道上,你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挪威的森林
没有白白看过的书也没有白白走过的路
十月份,朋友Bolin给我打来电话:我从报社离职了,准备去清华大学读科学史的博士。
我问他:“你后悔了吗?”
“没有。”隔着将近2000公里的电波,我感受到他摇头的坚定。
Bolin是我北师大的研究生同学,也是一枚从小到大都没从江湖跌落过的学霸。大一,他在北师大读的是物理系。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午,他在一家书店的座位上,翻开了一本别人落下的小说——《挪威的森林》。等到他再合上这本书,已经是在凌晨四点的宿舍了。
本该升入物理系大二的那年,他坐进了中文系大一的课堂。后来他中文系毕业,读了当代文学硕士;硕士毕业,进入了国内某知名报社。
转专业近十年后的当下,因为采访了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相谈甚欢,他沉睡的科学基因和梦想,再次被唤醒了。
“可是你白白浪费了十年的时间。”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有人还要嘴上硬撑。
“如果没有这十年,我可能只是对物理科学抱着稀松平常的兴趣,毕业后草草找一份相关的工作了事;如果没有这十年,我现在也不会遇见这位清华大学教授,我以后的博士导师。”
“这番自我辩白的功夫也是读中文、当记者学来的吧?”
“你还别说,这绝对可以让我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比别人强好几档。”还是老样子,不放过一点儿让自己傲娇的机会。
事实不仅如此,文学专业的学习,可以让他在理性之外,给科学史研究多加点儿感性的温度;跑采访的那几年,走南闯北,也让他更注重科学的实际应用。
“那本《挪威的森林》,你丢了吗?”
“当然没有。”
你可以大胆地相信,没有白白看过的书,也没有白白走过的路。
每一份,我们曾经认真对待的生活,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财富。就像乔布斯也不会想到,自己曾经对书法和美术的痴迷,会赋予苹果手机独特的审美,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决策按钮
把我们的选择变成最好的那个
在《快乐大本营》的节目上,艺人唐艺听带来了一件选择神器:决策按钮。
从外形来说,它就是一个放大的回车键,但对很多有选择困难的人来说,它可以在他们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的时候,助他们一臂之力。
“啪”,这一键按下去,一切都不会再有更改了。你可以一键清空购物车,一键买买买,一键分手,一键离职……
郑重地一按,响亮的一声,告诉我们,选择已经结束,我们不能再贪恋着那些放弃了的选择。要往前看了。
麦田
所谓最好的选择就是你空空的双手
“我后悔了,我还是该买那件裙子的……”
“一个人在家好无聊,还没人做饭,早知道跟爸妈—块儿出去了……”
“原来文科这么不好找工作,当时还是该选理科啊……”
“这个手机壳好好看啊,可是我之前已经买了一个了……”
你的身边一定少不了这样的声音,甚至你自己就是这类声音的制造者。好不容易做完了一个决定,结果发现它不尽人意,或者发现原来还有更好的。“后悔药”这个产品从来不曾面世,但几乎每个人都曾在某个瞬间,想要吃下一粒。还有一种人,永远都在后悔,从来不曾满意,被称之为“惯性后悔症”。
有一个三岁孩子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我决定改一改:
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苏格拉底让他到麦田里去,摘一棵整片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其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摘。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即使见到很大很金黄的,也不确定是不是最大最金黄的;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苏格拉底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苏格拉底叫柏拉图到树林里去,砍下一棵整片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说的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带这棵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过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我的朋友小叶很像麦田里的柏拉图。她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典型的“惯性后悔者”。
在学校的时候,每一次跟她去食堂吃饭,她都要先把食堂里的菜从头到尾看一遍,往往我们都已经开吃了,她还没决定到底要吃什么菜:红烧肉好吃,糖醋排骨也不错,鱼香肉丝看起来那么诱人……连给她打菜的阿姨都替她着急了,她才勉勉强强选了糖醋排骨。但吃饭的时候,她嚼下的却是脑子里的红烧肉和鱼香肉丝。怎么吃都不可口。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跟小D约饭。接过服务员的菜单,她翻上几页,就把想吃的菜都点出来了。我问她:“你不用看完吗?”“我已经找到我想吃的了。”我继续问她:“你不怕后面还有更好吃的吗?”她还是回答:“我已经找到我想吃的了。”是啊,已经找到了喜欢的,还有什么可后悔的?
有的人总是想要找到最好的选择,却从来没有找到过;有的人只想找到还不错的,总是能找到那一个。
当柏拉图空手而归的时候。苏格拉底看着他的手说: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它并不存在。
选择已定,我们应该去做一个价值的发现者和建设者:
虽然这个手机壳不错,但之前那个也很好看啊。(不如拿出之前的手机壳,用世界上最美的词,把它赞扬一番。)
文科不好找工作,那就要更加努力学习,当自己变成特别优秀的文科生,好工作也是不在话下的。(优秀的人,永远不会缺一份好offer)
一个人在家无聊,可以找自己之前想看的电影来看;可以顺便学下厨艺,等爸妈回到家,给他们秀一下;还可以约上朋友来家里一起玩。(无聊的方法只有一种,好玩的方式却有无数种)
这件裙子,其实找到合适的搭配,还是很好看的;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拿去找裁缝改造改造。(当初你选它,一定有选择的理由吧)
我在网上认识了正在学习日语的大鱼,高三结束了,许多同学都顺利地进入了大学,但他直接放弃了高考。现在,他正在准备托福考试。如果通过了考试,他要先去日本学习语言,再考取那边的大学。他希望考上大阪大学。
如果通不过考试,如果没有考上大阪大学,如果大学毕业发现不好找工作……他说,他害怕,甚至考虑过回去复读。
我想告诉他:
别怕。
人生很长,你还有很多次调整的机会。托福考试不顺利,你仍然有机会选择复读,或者继续考下去。日本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还可以回国考日语专业,未来去日本做交换生。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之后,你干了些什么。如果你努力了,无论哪一个选择,都会让你变得更好;如果你不努力,哪一个选择都无法拯救你的命运。
不要再纠结于哪个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眼下咱们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选择,变成最好的那个。
Q=《OC18》
A=莫樹星
Q:你有没有做过什么选择,是让你感到后悔的?为什么?
A:有啊。高考毕业后选专业,我在山东建筑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里犹豫,最后选了桂林理工大学,它在省里是一本招生。现在有一些后悔,因为有点想去北方,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Q:有没有办法,让你不再为此感到后悔?
A:现在我会争取学好专业知识,在学校把能考的证先拿了,让自己更有竞争优势。毕业后,我可以去大的城市找工作,或者选择考研,考去北方的学校。
Q:关于做选择,你有什么新的启发?
A:很多选择,如果只从那一个时间点去看,好像就只能选择A或者B,那就选择当时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一个就好了;但是跳出那个时间点看,其实选完了A,我还可以在其他时间去完成B。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调整自己的选择。
我可以先参加社团活动,先做作业,先看电影,完成当时对我最重要的。接下来有充足的时间,我还可以补上作业,补上没看的电影、没有做的练笔。
Q=《OC18》
A=覃雪飞
Q:你有没有做过什么选择,是让你感到后悔的?为什么?
A:高一上学期我加入了舞社。到了下学期,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跳舞,想要退社,但学姐劝导了我很多,我留了下来,还当了社长。这个学期觉得很累,又要招新,还要每天带学弟学妹练舞,以及很多比赛不得不参加。现在高二,学业紧张,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Q:有没有办法,让你不再为此感到后悔?
A:在舞社虽然很累,但换个角度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反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了。原本我是个很害羞很胆小的女孩,跟人说话小心翼翼,加入了舞社之后,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让我变得越来越开朗,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人,跟他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我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Q:关于做选择,你有什么新的启发?
A:选择后怎么做,比怎么选更重要。一时感兴趣选择了舞蹈社,选择听师姐的坚持下来,我就要尽量安排好时间,不让它影响学习;选择帮助社里的小伙伴,自己先上节目,那就去认真排练,认真表演,让自己不出差错;选择自己保管手机,我就会监督好自己,不要刷手机浪费时间。做选择的时候,我可以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了它就要坚信,这个选择是对的,或者我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对的选择。
我想用尽所有智慧换一个一劳永逸的选择
你大概也想过,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然后一条道走到黑。
你这是做梦。
曾经在某网站看到一个话题:你真的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这种事吗?点进去,一票人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都觉得不可信。
他们竟然觉得,做选择或是人生规划是一锤定音的。这是在给人生编程吗,编完程序就做甩手掌柜的?可即便是程序,也会乱码,也要维护,最起码的,写完代码之后要经过多次核查。
生涯规划一直是个动词,是进行时态,是你与自己一生的搏斗。在每一次变化的紧要关头,掌控住了局面,你就赢了。
所以我们注定了是要面对变化,要走弯路的。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里的高冷学霸江辰,厉害吧?又高又帅,成绩第一,估计拿第一拿得自己都无感了。可即便是这样厉害的人,也是拐了好几个弯儿,才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
像他那样好的条件,高考后去清华大学自然是一个很理所当然的选择,而这恰好也是江辰妈妈的梦想。还有比这更完美的事吗?
江辰去医院探望患有心脏病的同学陆杨,在路上偶遇了一个小女孩,女孩儿心心念念着父亲的病,那一刻,江辰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抓住,他想起了自己因病去世的父亲。
疾病可真是个讨厌的东西。陆杨为他喜欢的女孩儿付出了那么多,终于等到了她的回应,可因为患上了心脏病,他内心所有的爱都被各种各样的顾虑所掩埋。他觉得这样一个病恹恹的自己,没资格恋爱,没资格被人喜欢,这是在拖累人家。
路上偶遇的女孩、记忆里的父亲,还有眼前这个准备放弃爱情的少年,都萦绕在江辰的脑海里,把正走向清华大学的他拉住,推向了浙江大学医学系——江辰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清华大学他不要了,他想救治这些人。
饰演这枚傲娇学霸的演员胡一天,现在简直火到没朋友。可当初,差一点我们就没机会认识他了。
胡一天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演员。按部就班地从大学毕业后,他朝九晚五地上下班,跟很多人一样,工作总是磕磕碰碰,不太顺心。一次聚餐中,他遇到了一位摄影师朋友,聊到了一家他喜欢的模特公司——ESEE模特公司。因为外形条件不错,之前也已经有不少人劝他试试平面模特。得知ESEE就在朋友的公司附近,胡一天便跑过去试了一下,很快就通过了。
那时,胡一天不是一个很会拍照的人,他自嘲自己的自拍水平不及格,可做模特,长得帅就够了,不然,还要摄影师做什么?
很快他就接拍了一些广告,得到了不错的评价。平模生涯不过两个月,他又被华策影视公司挖掘,转行做了影视演员。如果不走弯路,那么今时今日的胡一天,或许依然在写字楼里,做他的沉默的大多数。他的特长,也就得不到好的机会施展出来了。
我是跟表妹一起追剧的。聊到胡一天,她想到了自己。最近,她在读研还是工作中纠结不已。其实她的心里是有答案的,只是她害怕,害怕三年后研究生畢业,本科的同学们都已在职场上风生水起,而她还要面临工作方向变窄、工作岗位减少的风险。她甚至还担心读着读着,突然就不想读了。
我问她,你现在想读研吗?
想。表妹点点头。
那就够了。
很多人都想要替未来的自己直接找到一条最合适的道路,闭着眼一路走到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可以坐着时空穿梭机,去未来看看,那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所以若不是未来真的到来,我们没有谁能在眼下就确信,到底哪一条路才是生命中的那条直线。
但是,给眼下的自己做出一个果断的选择,不继续在迷惑中浪费时间,却是可以做到的。
即使有一天,我们想要换一个选择,也没事。人生这么长,我们来得及修正自己的选择。说不定,多走的那几个弯儿,就是另一条道上,你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挪威的森林
没有白白看过的书也没有白白走过的路
十月份,朋友Bolin给我打来电话:我从报社离职了,准备去清华大学读科学史的博士。
我问他:“你后悔了吗?”
“没有。”隔着将近2000公里的电波,我感受到他摇头的坚定。
Bolin是我北师大的研究生同学,也是一枚从小到大都没从江湖跌落过的学霸。大一,他在北师大读的是物理系。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午,他在一家书店的座位上,翻开了一本别人落下的小说——《挪威的森林》。等到他再合上这本书,已经是在凌晨四点的宿舍了。
本该升入物理系大二的那年,他坐进了中文系大一的课堂。后来他中文系毕业,读了当代文学硕士;硕士毕业,进入了国内某知名报社。
转专业近十年后的当下,因为采访了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相谈甚欢,他沉睡的科学基因和梦想,再次被唤醒了。
“可是你白白浪费了十年的时间。”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有人还要嘴上硬撑。
“如果没有这十年,我可能只是对物理科学抱着稀松平常的兴趣,毕业后草草找一份相关的工作了事;如果没有这十年,我现在也不会遇见这位清华大学教授,我以后的博士导师。”
“这番自我辩白的功夫也是读中文、当记者学来的吧?”
“你还别说,这绝对可以让我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比别人强好几档。”还是老样子,不放过一点儿让自己傲娇的机会。
事实不仅如此,文学专业的学习,可以让他在理性之外,给科学史研究多加点儿感性的温度;跑采访的那几年,走南闯北,也让他更注重科学的实际应用。
“那本《挪威的森林》,你丢了吗?”
“当然没有。”
你可以大胆地相信,没有白白看过的书,也没有白白走过的路。
每一份,我们曾经认真对待的生活,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财富。就像乔布斯也不会想到,自己曾经对书法和美术的痴迷,会赋予苹果手机独特的审美,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决策按钮
把我们的选择变成最好的那个
在《快乐大本营》的节目上,艺人唐艺听带来了一件选择神器:决策按钮。
从外形来说,它就是一个放大的回车键,但对很多有选择困难的人来说,它可以在他们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的时候,助他们一臂之力。
“啪”,这一键按下去,一切都不会再有更改了。你可以一键清空购物车,一键买买买,一键分手,一键离职……
郑重地一按,响亮的一声,告诉我们,选择已经结束,我们不能再贪恋着那些放弃了的选择。要往前看了。
麦田
所谓最好的选择就是你空空的双手
“我后悔了,我还是该买那件裙子的……”
“一个人在家好无聊,还没人做饭,早知道跟爸妈—块儿出去了……”
“原来文科这么不好找工作,当时还是该选理科啊……”
“这个手机壳好好看啊,可是我之前已经买了一个了……”
你的身边一定少不了这样的声音,甚至你自己就是这类声音的制造者。好不容易做完了一个决定,结果发现它不尽人意,或者发现原来还有更好的。“后悔药”这个产品从来不曾面世,但几乎每个人都曾在某个瞬间,想要吃下一粒。还有一种人,永远都在后悔,从来不曾满意,被称之为“惯性后悔症”。
有一个三岁孩子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我决定改一改:
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苏格拉底让他到麦田里去,摘一棵整片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其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摘。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即使见到很大很金黄的,也不确定是不是最大最金黄的;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苏格拉底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苏格拉底叫柏拉图到树林里去,砍下一棵整片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说的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带这棵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过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我的朋友小叶很像麦田里的柏拉图。她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典型的“惯性后悔者”。
在学校的时候,每一次跟她去食堂吃饭,她都要先把食堂里的菜从头到尾看一遍,往往我们都已经开吃了,她还没决定到底要吃什么菜:红烧肉好吃,糖醋排骨也不错,鱼香肉丝看起来那么诱人……连给她打菜的阿姨都替她着急了,她才勉勉强强选了糖醋排骨。但吃饭的时候,她嚼下的却是脑子里的红烧肉和鱼香肉丝。怎么吃都不可口。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跟小D约饭。接过服务员的菜单,她翻上几页,就把想吃的菜都点出来了。我问她:“你不用看完吗?”“我已经找到我想吃的了。”我继续问她:“你不怕后面还有更好吃的吗?”她还是回答:“我已经找到我想吃的了。”是啊,已经找到了喜欢的,还有什么可后悔的?
有的人总是想要找到最好的选择,却从来没有找到过;有的人只想找到还不错的,总是能找到那一个。
当柏拉图空手而归的时候。苏格拉底看着他的手说: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它并不存在。
选择已定,我们应该去做一个价值的发现者和建设者:
虽然这个手机壳不错,但之前那个也很好看啊。(不如拿出之前的手机壳,用世界上最美的词,把它赞扬一番。)
文科不好找工作,那就要更加努力学习,当自己变成特别优秀的文科生,好工作也是不在话下的。(优秀的人,永远不会缺一份好offer)
一个人在家无聊,可以找自己之前想看的电影来看;可以顺便学下厨艺,等爸妈回到家,给他们秀一下;还可以约上朋友来家里一起玩。(无聊的方法只有一种,好玩的方式却有无数种)
这件裙子,其实找到合适的搭配,还是很好看的;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拿去找裁缝改造改造。(当初你选它,一定有选择的理由吧)
我在网上认识了正在学习日语的大鱼,高三结束了,许多同学都顺利地进入了大学,但他直接放弃了高考。现在,他正在准备托福考试。如果通过了考试,他要先去日本学习语言,再考取那边的大学。他希望考上大阪大学。
如果通不过考试,如果没有考上大阪大学,如果大学毕业发现不好找工作……他说,他害怕,甚至考虑过回去复读。
我想告诉他:
别怕。
人生很长,你还有很多次调整的机会。托福考试不顺利,你仍然有机会选择复读,或者继续考下去。日本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还可以回国考日语专业,未来去日本做交换生。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之后,你干了些什么。如果你努力了,无论哪一个选择,都会让你变得更好;如果你不努力,哪一个选择都无法拯救你的命运。
不要再纠结于哪个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眼下咱们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选择,变成最好的那个。
Q=《OC18》
A=莫樹星
Q:你有没有做过什么选择,是让你感到后悔的?为什么?
A:有啊。高考毕业后选专业,我在山东建筑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里犹豫,最后选了桂林理工大学,它在省里是一本招生。现在有一些后悔,因为有点想去北方,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Q:有没有办法,让你不再为此感到后悔?
A:现在我会争取学好专业知识,在学校把能考的证先拿了,让自己更有竞争优势。毕业后,我可以去大的城市找工作,或者选择考研,考去北方的学校。
Q:关于做选择,你有什么新的启发?
A:很多选择,如果只从那一个时间点去看,好像就只能选择A或者B,那就选择当时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一个就好了;但是跳出那个时间点看,其实选完了A,我还可以在其他时间去完成B。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调整自己的选择。
我可以先参加社团活动,先做作业,先看电影,完成当时对我最重要的。接下来有充足的时间,我还可以补上作业,补上没看的电影、没有做的练笔。
Q=《OC18》
A=覃雪飞
Q:你有没有做过什么选择,是让你感到后悔的?为什么?
A:高一上学期我加入了舞社。到了下学期,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跳舞,想要退社,但学姐劝导了我很多,我留了下来,还当了社长。这个学期觉得很累,又要招新,还要每天带学弟学妹练舞,以及很多比赛不得不参加。现在高二,学业紧张,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Q:有没有办法,让你不再为此感到后悔?
A:在舞社虽然很累,但换个角度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反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了。原本我是个很害羞很胆小的女孩,跟人说话小心翼翼,加入了舞社之后,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让我变得越来越开朗,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人,跟他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我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Q:关于做选择,你有什么新的启发?
A:选择后怎么做,比怎么选更重要。一时感兴趣选择了舞蹈社,选择听师姐的坚持下来,我就要尽量安排好时间,不让它影响学习;选择帮助社里的小伙伴,自己先上节目,那就去认真排练,认真表演,让自己不出差错;选择自己保管手机,我就会监督好自己,不要刷手机浪费时间。做选择的时候,我可以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了它就要坚信,这个选择是对的,或者我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