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印·记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印,是篆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古老的艺术在如今仍被继承与创新;一间小小的教室,我们美术社团活动空间虽小,却总是少不了好奇与坚持,探索与研究。古老的艺术就这样在这间小小的空间里被尝试起来。
   一、寻根溯源话陶印
   篆刻艺术,即篆字刻成的印章,虽然我们至今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印章艺术的起源,但千百年来,它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而演变,不断完成从实用到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转变,成为中国传统的一门独立艺术。
   古老的陶瓷工艺与古老的篆刻艺术怎么就结合起来,出现了陶瓷印艺术呢?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刻意或不经意地尝试积累,古陶印与瓷印出现了。
   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陶印,陶的技术与印章结合到了一起。不仅发现最早的陶印“俩”,更为珍贵的是还有这枚陶印当年钤盖的封泥同时出土,此印与此封泥放在一起,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中国最早的一枚瓷印“龙福寺印”,质朴浑厚,唐代风格明显。
   从此之后,陶瓷印则伴随着中国陶瓷的发展、中国篆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日渐成熟起来,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积淀。出土与发现的历朝历代陶瓷印章实物,风格、形制等各有特点,见证了陶瓷印的发展历史。陶瓷印伴随着陶瓷与篆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成为中国篆刻艺术中的重要形式。
   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时代,仍被继承与创新。各地那么多执著的艺术家,在方寸之间既继承和吸收了古代陶瓷篆刻艺术的精髓又开拓创新,营造出属于陶瓷印所独有的自由天地。
   二、几探究竟试陶印
   在我们学校美术教室的一块不大的小空间里,安放着一台小型电窑,电窑不大,只要不足60厘米的瓶瓶罐罐这些小型玩意,都是可以容纳进去的,而这就足以让我们手上的泥坯经过火的烧炼变成一件件小小的陶艺装饰品。陶艺在我们社团是一门全新的活动课程,从小心翼翼的第一窑开始,在打开窑门的那一瞬间,遇见釉料经过高温后的变化,惊叹这泥与火艺术神奇的同时,社团师生胆子也越来越大,活动中不同尝试的失败所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陶罐的体量随之变轻薄,釉料色泽更丰富,制陶的方法手段灵活了许多,造型自然多样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着将印章艺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自此开启了我们陶瓷印课程的探索之旅。
   (一)一探活动课程的定位与设计
   陶印即“陶瓷印章”,是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传统美术,品位高雅。陶瓷印章古彩生辉,在篆刻艺术家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陶印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当代印人逐渐重新挖掘和研究,选陶土、制印胚、定大小、成形制、制印钮,均是随心所欲,充分显示了陶印独特的可塑性。质朴的陶泥素坯,经过或雕或刻,施以各式各样的彩釉,再经过烧制而产生的诸多变化更是令人着迷。
   在社团课程中,不管是陶艺技术还是篆刻艺术,对师生来说,虽有陶艺的粗浅经验与积累、篆刻的简单认识,却都属于浮于表面的尝试,要将陶艺与篆刻相结合,在我们这小小社团活动中都算是全新的课程。如何深入学习、理解并感受篆刻?如何将陶艺技术使用到篆刻上?又该如何具体去操作?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有哪些收获?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去尝试、学习并摸索,好在我们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和探索的无畏精神,支持我们要朝着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陶印的目标前进。
   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陶瓷篆刻从广义上包含许多内容,比如陶器刻画符号、刻陶文字、古印陶、封泥文字、瓦当文字、砖体文字、陶瓷印等。在社团现有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将篆刻与陶艺结合,定位陶瓷印为主要课程活动内容,对初学的社团学生来说,陶辅助印,既可延伸陶艺课程,又可学习感受篆刻艺术。整理并设计具体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低温预制陶瓷印坯、高温陶瓷印成品、制作印屏和作品封泥。
   1.低温预制陶瓷印坯
   由泥制作成印坯,哪种泥坯适合雕刻,我们一起做了很多尝试:湿泥坯可塑性强,印纽部分方便塑形,可在篆刻文字图样中,下刀时泥巴容易跟刀,不容易控制,虽可以尝试用泥塑刀塑形,又缺少篆刻的拙朴味道;干泥坯下刀,碎裂严重,常常成粉状大块掉落,不适合初学的学生掌握;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经低温素烧后的泥坯,刀感、硬度与石料近似,适合雕刻。所以,低温预制陶瓷印坯,成为我们课程的第一个部分。
   2.高温陶瓷印成品
   经过一段时间陶艺课程的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确定高温陶瓷印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泥、釉经火的炼烧,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变化,让陶艺作品充满灵性,这为完成陶瓷印成品创作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
   素烧后的低温印坯经过设计印稿、篆刻、上釉、高温烧制等试验,制成高温陶瓷印成品,会出现石印所不具备的陶瓷固有特征,集古朴、大方、美观于一体。
   3.制作印屏
   印蜕也有称印花、印迹、印痕。古人认为钤印过程“纹理尽合,似蝉虫脱蜕”而得名。只有直接鈐印所得的印章图样才有此名称,如果是印刷品中的印章,则不能称为印蜕。然后把印蜕排版、粘贴、题字等步骤之后做出来呈现在一整张宣纸上的就是印屏。印屏是我们篆刻作品展览的一种重要形式。
   作为陶瓷印的篆刻艺术方面的呈现,印屏作用不可忽略,必须带领学生尝试完整地制作设计印屏作品。丰富的刻制内容所形成的纸质印屏是陶瓷印的第三块内容,方寸之间彰显古朴灵动。
   4.作品封泥
   封泥,又叫“泥封”,把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封泥的印文由原印的形制所决定,四周有不等的宽边,这是按压泥巴时的一种自然之美,由于印章钤盖在泥上,偶然性大,线条富有变化,给人以古拙质朴、自然率真的美感。因为火的作用,高温陶印成品可以完成陶瓷封泥的制作,我们尝试了几个,古朴又精致,不仅让我们感受了古老的封泥文化,稍稍设计下,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装饰品。    (二)二探陶瓷印的尝试与实践
   1.低温预制陶瓷印坯
   为了制成一枚陶瓷印,需要深入陶瓷印的最初环节,及低温预制陶瓷印坯的制作,好的印坯才能保证高温陶瓷印成品的完成。
   低温陶瓷印坯比泥土更适合篆刻,这一活动内容更偏向陶艺技术,从选泥、制坯、素烧开始就得进行一遍一遍的实验。
   (1)选泥。专业陶瓷印用泥需要特别挑选配比,而我们在陶艺现成的泥料中进行了尝试。普通黄泥、陶瓷白泥、紫砂泥,对比不同泥料的性质,熟悉泥料的可塑性和相对稳定性。三种泥料可塑性都非常好,也相对稳定,白泥更细腻但相对易裂,紫砂泥料黏性更大些,可色泽偏暗,相对便宜的黄泥黏性适当、定形稳定、颜色合适,是最好的选择。
   (2)练泥。选好泥料,制坯前需要同和面一样,将陶泥揉到筋道,排除泥料里面的空气,也是防止阴干与烧制过程中的凹凸和炸裂。
   (3)成型。主要是印章的大形,造型、高度、宽窄、方圆等都由学生自己大胆去尝试,在传统印章造型基础上可以更自由灵活地创新。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可成型却不容易,泥的可塑性不同于石料,易变形,制作一枚泥印坯,得耐住性子慢慢来。
   (4)制纽。纽是印章上面的部分,方便握取,也美观,是印章艺术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我们从传统印章纽的造型开始,汲取精巧易制的造型进行临摹,如琮、亭,又从现代艺术中寻找灵感,制作特殊造型的纽,如花朵、圆球等。借助泥塑手法、工具的使用配合完成。
   (5)阴干。在我们这间普通教室里,这过程得依气温而定,要随时关注泥坯的干裂变化。印坯基础部分变化不是很大,印纽会因为学生的大胆创新而丧失稳定性,导致变形、开裂甚至坍塌。
   (6)素烧,所谓素烧就是没有上釉前的烧制。经过两三次的烘干,800度的素烧,只要控制好电窑温度,基本不会有意外出现。素烧后,低温预制陶瓷印坯就完成了。
   2.高温陶瓷印成品
   高温陶瓷印,则以篆刻为主陶艺为辅,制作大体分为设计印稿、刻印、上釉和烧制阶段。
   (1)设计印稿。学生为社团成员,每周一次的课程远远不够,教师在篆刻上的知识只能浮于表面,并不能满足专业的指导,于是我們扬长避短,以纹样设计为主,从中国古代传统纹样入手,结合现代图案,对印面及边款进行设计,设计好草稿,用毛笔在印坯上直接绘制。
   (2)刻印。教授阴刻阳刻技法,根据各自设计的印文进行镌刻。注意走刀时要慢,毕竟是素烧,篆刻过程中磕碰残缺是常有的事,也增加了自然朴拙的味道。刻出的碎屑要用毛笔拂拭干净,否则残留在纹样中,上釉烧制时很可能会黏结在一起。
   (3)上釉。刻好的印坯,表面粗糙,选择印纽部分上釉,印面为保持印文清晰不施釉,上完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釉的薄厚也很有讲究,太薄釉料变化不大但清透,太厚容易挂釉或是遮盖了印纽上的造型纹样。质朴的陶印施以各式各样的彩釉,经过烧制会产生丰富、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化。
   (4)烧制。仍然经过两三次的烘干,经2040度的中温烧制,期待奇迹的出现。这一阶段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掌握烧制技巧,控制时间、温度、施釉量等,减少烧制中产生的裂变,保证烧制出来的印章火候恰当,印面平整,釉质均匀。
   3.制作印屏
   陶瓷印成品完成,就可以制作印屏,制作印屏是陶瓷印展示不可忽视的环节。
   钤印中发现陶瓷印印面未经打磨,不够平整,钤盖出现残缺,只能采取拓印的方式完成印蜕的制作,经过布局、粘贴、题款,简单的印屏就完成了。
   4.封泥饰品
   选好泥料,制作成大小合适的或方或圆的造型,厚度控制在0.5~1.0cm之间,用陶瓷印依次压印一方或多方,处理泥边或保留自然之态,选择一些封泥,在合适位置打上孔,等待阴干后烧制完成,不仅有了一枚封泥,有些打孔的可以作为时尚的饰品,装饰我们的生活。
   三、其乐无穷赏陶印
   从陶瓷印的试土开始,制坯、印面刀刻、印钮纹饰美化、上釉、烧制,虽然总是会有失败,有些环节几经反复显得那么枯燥,可是等自己的作品出炉的那个时刻,我们紧张又期待。我们完全陶醉于整个流程的每个细节,享受艺术即生活的快乐。
   但不管是篆刻还是陶艺,我们都只是粗浅的尝试与体验,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向专业学习,更深入地探究陶瓷印的做印法。
   参考文献:
   傅振华,李少颖.中国钧瓷篆刻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日益重视阅读教学。传统滞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成效。对此,小学教师要加强班级微信群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改善阅读教学效果。浅析班级微信群的优势,探究班级微信群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信群   在新时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充分借助微信这一传播载体,构建班级微信群,据此开展
摘 要: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主要场地不在教室,而是在氛围相对宽松的操场,操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游戏活动模式下,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能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酣畅淋漓。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将游戏活动有效地运用到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从而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优化体育教学活动,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活动;运动   应试教育背景下,体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被广大师生重视。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材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教材内容过于单调、片面,指导方法过于简化、难懂,教材只是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步骤,忽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新課改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探索出的“微型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策略   微型课程的实质还是“课”,具有常规课堂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师必须认真研读“后进生”,采取有效方式带领“后进生”走出困境。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升级,混合式数学作业深入推进,将传统的书面作业和新型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教师无法实现对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混合作业;后进生转化;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独特的感知思维方式,为了迎合学生的特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在1993试验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始,就将“情趣教学”融入课堂中,即以情带趣,教师通过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堂实践和一些观课案例对这种“以形式带动内容”的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情趣英语教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心灵之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应当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不仅要从书面意思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而且要体会并把握文章的内容感情与中心思想。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核心,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高效阅读,体会语文的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阅读的重要性,谈谈如何让学生跨越浅层文字禁锢的藩篱,领略芦花飘荡
摘 要: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是通过操作材料来实现的。教师需要把教育目标隐含在材料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为此,游戏材料的投放需要关注到该游戏的核心经验,促进幼儿对该游戏核心经验的获得。通过对当前户外自主游戏区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以及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真正能够助推户外自主游戏发展的材料及其投放策略,让材料在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助推游戏的发展。   关键词:野战游戏;材料
摘 要:竖笛以其结构简洁、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易教易学等特点,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如何抓好竖笛教学中优美音色的展示,一直是教师探究的新问题。就如何抓好竖笛教学中优美音色的获得,通过注重基础训练,注重演奏形式,正确运用各种相对应的表现手法,来练就一批竖笛“好声音”。   关键词:竖笛;音色;训练;步骤   学生爱器乐,老师授器乐,我为学生选择了竖笛。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竖笛演奏的水平,很多从事
摘 要: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课改也在不断深化。在不断变换的新形势下,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学该如何展开?以“七步成诗”教学理念来统领,以“五星网状教学模型”来支撑,展现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地。   关键词:五星网状;学习结果;建构主义   一、学习结果分析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建构主义,努力探寻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结构。   三、学习者分析   结合“学习结果”和“重难点”分析,找寻教学的起点
摘 要:校本化是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其中一种主要方式是调适课程,就是对国家审定的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校本化处理,使教材、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需要对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校本化探索。支架式教学是一个有效的突破研究点,试从支架式教学的三个定位、四个类型、五个环节谈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