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行于中学生群体的耽美文化以其另类的表现形式和怪诞的题材内容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形成挑战。耽美文化对中学德育的挑战显示出中学德育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中引发德育全时性的思考。中学生德育有必要在坚持校内德育的前提下,延伸至利用网络虚拟社区和社会文化机构的方式进行校外德育,实现德育全时性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耽美文化德育全时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76
“耽美”一词原意是沉溺于美,起初是指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写作风格。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耽美”引用到日本漫画作品,其“内容主要是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1]。凭借网络的传播,耽美作品今年来逐渐在中国网络中形成一股文化潮流,然而耽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另类、题材内容怪诞以及内在的价值观混乱等特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对传统中学德育模式构成挑战。那么,中学德育该如何是从,本文将以耽美文化的挑战为例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耽美文化现象的剖析
(一)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耽美文化以小说漫画的形式开始传入中国,但随着近几年中国网络的飞速发展,耽美文化在网络上也得到迅速的传播与壮大。在百度中搜索“耽美”一词,截止到2015年为止约有25,200,000个结果。耽美文化发展如此蓬勃,曾有网络记者在2010年对耽美文化的特殊受众群体——腐女群体进行调查,在3000人的投票活动中“13至16周岁的占47.3%,所占比重最大,17至20周岁人群占31.8%,25岁以上的有2.5%”[2]。可见耽美文化的影响倾向于低年龄段的青少年,而其中13至1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处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由此可知,中学生已经逐渐成为耽美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上述的结果并非偶然,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苏威曾对386名耽美吧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44.8%[3]。其实,近年来随着“好基友”“捡肥皂”等包含男男暧昧倾向的网络词汇逐渐成为中学生群体的流行语,也可发现耽美文化逐渐进入中学生的生活圈。
(二)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原因
耽美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它在中学生之间流行有独特的原因。
其一,契合了中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无形反抗。
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青年亚文化颠覆性的特征。但耽美文化的叛逆并不类似于嬉皮士、朋克等用外在行为表现自己对主流文化的反抗。相反,他们在现实中并不暴露自己的群体身份,甚至是刻意隐瞒,他们通过自身圈内的语言和圈内的价值文化,将非群体圈内的人排除在外,拒绝群体外的人干涉,以获取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创作属于他们另类的文化作品来表达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这种隐形的反抗方式迎合了时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天性的使然具有叛逆的倾向,但由于受教育权威和家长权威的压制,他们叛逆的方式并不能采取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只能采取一种无形的方式来宣泄对主流成人世界的不满。这样的中学生心理特点恰恰与耽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契合,从而促使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中流行。
其二,满足了中学生青春期的独特需求。
在传统中学教育中,性与恋爱一直是大家羞于启齿的话题,但对于中学生而言,懵懂的性与青涩的爱则是他们成长中所向往的东西。特别是女生,由于传统观念,女性一直被赋予“矜持”“贤惠”等符号,并不会像男生一样通过非正规的途径获得性爱的资源。然而青春期的女生也会对性爱产生好奇与萌动。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竭力从外界获取。那么在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提供常规、系统的性教育前提下,耽美文化再一次满足她们的需求。由于耽美作品展现的是一种男男之间的性爱,在这种描写中不涉及女性,并没触碰到传统道德观念,所以女生找到一种自欺的安全感,并在耽美小说为其建构的“较为安全、稳定、自由、适宜的私密空间”[4]中将自己赋予一种欣赏的位置,使其有机会,至少在观念上对男生身体进行消费,获得性的满足。同时,耽美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男男之间不涉及任何利益的纯粹爱情观,也击碎了现实中残酷的物质爱情,激发了中学生,特别是不少女生心中对纯粹爱情的向往。这样的耽美作品迎合了中学生青春期的独特需求,同样促使耽美文化圈在中学生中扩大。
其三,网络媒介在中学生受众中的广泛应用。
“现代社会中,青年亚文化从萌发到形成,离不开大众媒介”[5],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其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中,互联网凭借其传播手段的丰富性、对话交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以及准入门槛平民化等特点,使其成为“耽美文化的温床与推手”[6]。加之,网络媒介所特有的信息集散功能,能把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流行时尚和观念迅速集结与扩散,使得耽美文化在网络中形成一轮又一轮的热潮。根据CNNIC在2015年6月发布的《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学生网民达到1.64亿[7],在总体网民中占的比例最大。如此庞大的中学生网民群体,能够在网络耽美文化迅速流行的今天,通过QQ、微博、微信等虚拟网络社区轻易地接触耽美文化,并运用网络媒介在中学生群体间形成一股又一股耽美热潮,让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中迅速扩散。
二、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的挑战
虽然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广泛流行,但耽美文化另类的表现形式和怪诞的题材内容又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给中学德育带来巨大挑战。
(一)引发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认同危机
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类型之一,本身就具有青年亚文化对主流道德规范颠覆的倾向。但对于处在认知发展阶段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耽美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层认识中,只是沉溺于对耽美文化非主流的表现形式即男男之间的性爱描写进行消费。这正如鲍德里亚在描写当前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8]一样,中学生了解到只是耽美文化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上所带给他们的审美刺激。然而在这些表象符号的遮蔽下,中学生对耽美文化背后所隐蔽的核心“真相”,即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女权主义思想了解甚微。在这种缺乏对耽美文化核心认识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被耽美文化非主流的表现形式所缠绕,从而被诱导把耽美作品中所描绘的行为规范作为主流的道德规范来把握,引发对主流道德规范认知的偏差。 另外,耽美文化圈内对其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良好标准,作品内容复杂多样、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作品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这些都使得耽美文化的作品中潜藏着许多反主流道德的因素。加之,网络传播交流不受现实道德约束,这使网络耽美作品在非主流道德因素的充斥下更加模糊了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秩序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认同感下降。
(二)阻碍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通过系统而优良的德育活动促进个体形成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从而使其从一个自然个体转变为社会个体”[9]。简言之,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就是要实现中学生道德社会化。以网络作为载体的耽美文化,虽然表面上扩大耽美受众群体的交流范围和内容,但网络中的“人—机—人”对话模式与现实的交流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网络上的交流一般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除去了个体的社会属性,如身份、地位等,然而真实交往中这些社会属性又是必须的。因此网络和现实交往的区别会使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造成心理落差,处理不妥将会导致其在现实中形成社交障碍甚至逃避现实的社交活动,而这种逃避的最佳方式就是继续沉溺于网络的耽美文化中,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网络耽美文化圈具有特定的兴趣指向,话题大多与耽美作品有关。倘若中学生长期在网络的耽美圈子中交流,一旦他们回到现实当中,话题与思维就会显得狭隘,导致他们与非耽美群体同伴的相处更为困难,从而加重中学生耽美群体的社会化障碍。倘若这部分学生只愿沉溺于网络耽美群体而不愿面对社会,那么中学德育又如何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规范呢?这使得中学德育的社会化效果大打折扣。
(三)诱发中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
由于耽美文化题材相对另类,因而在耽美作品中往往会涉及18禁的内容,如色情、乱伦、性暴力等,而这些内容无疑也会对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构成挑战。首先,是色情内容诱发的不良行为。为了打击不法分子利用耽美作品传播色情文化,2014年河南警方曾经跨省追捕20多名耽美淫秽小说作者,并对其创建的耽美网站进行封杀。但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动并不能阻止色情内容在耽美文化中蔓延,中学生通过网络媒介依然很容易找到包含色情内容的耽美作品。虽然这些耽美作品能够给中学生带来一时的视觉满足,但也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当他们长期接触这类作品时,同样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很容易就将这些欲望诉求外化成行为,从而诱发强奸、猥亵等道德失范行为。
其次,不伦之恋诱发的不良行为。耽美文化中包含不少兄弟、父子之间的乱伦和性虐待描写,然而目前中学的性教育仍停留在青春期生理变化上,较少对同性恋、乱伦、性虐待等现象进行分析指导和科普教育。那么,作为心智仍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当他们接触到同性恋和乱伦等非主流道德规范时,很容易会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从而对他们恋爱道德观的树立产生不良影响;而性虐待或者性暴力的内容,则更会让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他们诱发更多暴力行为。
三、耽美文化挑战下引发的中学德育全时性思考
(一)中学德育全时性的概念
从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的挑战中发现,当今耽美文化凭借互联网的优势,随时随地都能“潜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培养形成挑战。然而传统的中学德育方式,即主要依靠课堂进行德育工作的方式并不能应对网络耽美文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全天候冲击。为此,本文从中学德育的实践层面提出德育全时性的概念,即为中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德育服务,将德育效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来应对耽美文化的挑战。
(二)中学德育全时性措施
1.校内措施
其一,改革德育课堂模式,增强课堂效果。
一直以来中学德育工作都由初中思品课与高中思政课共同承担。然而面对考试压力,两门课程教学方式均以刻板说教为主,课程内容为迎合考试需要也脱离学生生活,让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为增强德育效果,我们必须对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首先,主流道德观不能动摇。从耽美文化的分析发现,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造成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混乱,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中学德育应传递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让主流道德观念植根于学生心中。其次,德育课程应适当增加男女生之间的互动。从耽美文化的分析发现,女生更容易沉迷于耽美作品中,一部分原因是她们对男生不了解,加之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更加阻碍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因而,德育课堂应设置更多男女生之间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进了解,为他们拉开男女间的“神秘面纱”。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德育课堂应让学生从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把道德的践行回归生活实践中,然后再从生活中践行和检验德育成果。
其二,延续德育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从分析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冲击时发现,学生对网络流行的亚文化缺乏核心认识会诱发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其实学生缺乏对网络亚文化核心的认识,根源在于他们判断力不足,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的教育服务。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学生批判地解读及欣赏媒介信息和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信息和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10]”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弥补德育课堂后学生德育工作的空白,让学生即便离开学校也能自行解读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一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两种。一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这种独立课堂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媒介素养。但由于现实上中学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独立课堂难以开展,因而第二种方式就是实现课程融合,让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如电脑课、英语课等,让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媒介素养。
2.校外措施
其一,利用虚拟社区,推广中学生网络德育。
中学生已经成为青年网民的主要群体,利用各种网络虚拟社区,如贴吧、微博、微信等进行聊天互动已成为他们在校外休闲娱乐的方式。为此中学德育工作可利用虚拟社区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来弥补校外德育工作的空白。传统中学德育只是局限在校内,对于网络耽美文化对中学生道德观的全天候冲击束手无策。现在虚拟社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利用虚拟社区的超时空性,教师随时随地能与学生交流互动,时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有效巩固了校内德育效果。不过为了提高虚拟社区的活跃度和避免过分依赖,利用虚拟社区进行网络德育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匿名原则,在虚拟社区中以匿名的形式讨论可以减轻教师与学生的发言压力,让大家能畅所欲言。二是虚实结合原则,利用虚拟社区开展网络德育是中学德育新途径,但并不意味德育只依靠网络实现,它只是德育的有效形式,而重要的是实现网络德育和现实课堂德育的对接,从而实现中学德育全时性的效果。
其二,携手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多彩德育服务。
从另一个侧面看,网络耽美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学生中流行并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提供给中学生闲暇游玩的资源不足,导致他们更容易沉溺于家中的网络。其实,如图书馆、文化宫和博物馆等社区文化机构都是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工作、提供德育服务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学校与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的联系较少,导致对中学生的宣传力度不足,进而使学生浏览人数较少。为此学校应携手社会公共文化机构,搭建一个全天候的德育服务平台。在平台中,学校作为组织者应加强对各种文化机构的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参观;文化机构作为合作者,在法定假期和寒暑两假应让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同时也应配备德育人员,为浏览的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学校通过携手公共文化机构,让中学生离开网络,走进社会,降低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怀光,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J].青年文化,2009(6).
[2]陆欣.贺岁档大叔卖“腐”,电影观众兴起“怪趣味”?[N].南方都市报,2010(12).
[3]苏威.耽美文化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原因及其网络传播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刘芊玥.耽美小说和女性阅读空间[J].文化研究,2014(2).
[5]刘日知.青年文化引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6]张翼,董小玉.论互联网环境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以耽美文化为例[J].新闻界,2013(20).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黄晓)
[关键词]中学德育耽美文化德育全时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76
“耽美”一词原意是沉溺于美,起初是指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写作风格。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耽美”引用到日本漫画作品,其“内容主要是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1]。凭借网络的传播,耽美作品今年来逐渐在中国网络中形成一股文化潮流,然而耽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另类、题材内容怪诞以及内在的价值观混乱等特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对传统中学德育模式构成挑战。那么,中学德育该如何是从,本文将以耽美文化的挑战为例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耽美文化现象的剖析
(一)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耽美文化以小说漫画的形式开始传入中国,但随着近几年中国网络的飞速发展,耽美文化在网络上也得到迅速的传播与壮大。在百度中搜索“耽美”一词,截止到2015年为止约有25,200,000个结果。耽美文化发展如此蓬勃,曾有网络记者在2010年对耽美文化的特殊受众群体——腐女群体进行调查,在3000人的投票活动中“13至16周岁的占47.3%,所占比重最大,17至20周岁人群占31.8%,25岁以上的有2.5%”[2]。可见耽美文化的影响倾向于低年龄段的青少年,而其中13至1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处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由此可知,中学生已经逐渐成为耽美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上述的结果并非偶然,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苏威曾对386名耽美吧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44.8%[3]。其实,近年来随着“好基友”“捡肥皂”等包含男男暧昧倾向的网络词汇逐渐成为中学生群体的流行语,也可发现耽美文化逐渐进入中学生的生活圈。
(二)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原因
耽美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它在中学生之间流行有独特的原因。
其一,契合了中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无形反抗。
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青年亚文化颠覆性的特征。但耽美文化的叛逆并不类似于嬉皮士、朋克等用外在行为表现自己对主流文化的反抗。相反,他们在现实中并不暴露自己的群体身份,甚至是刻意隐瞒,他们通过自身圈内的语言和圈内的价值文化,将非群体圈内的人排除在外,拒绝群体外的人干涉,以获取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创作属于他们另类的文化作品来表达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这种隐形的反抗方式迎合了时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天性的使然具有叛逆的倾向,但由于受教育权威和家长权威的压制,他们叛逆的方式并不能采取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只能采取一种无形的方式来宣泄对主流成人世界的不满。这样的中学生心理特点恰恰与耽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契合,从而促使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中流行。
其二,满足了中学生青春期的独特需求。
在传统中学教育中,性与恋爱一直是大家羞于启齿的话题,但对于中学生而言,懵懂的性与青涩的爱则是他们成长中所向往的东西。特别是女生,由于传统观念,女性一直被赋予“矜持”“贤惠”等符号,并不会像男生一样通过非正规的途径获得性爱的资源。然而青春期的女生也会对性爱产生好奇与萌动。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竭力从外界获取。那么在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提供常规、系统的性教育前提下,耽美文化再一次满足她们的需求。由于耽美作品展现的是一种男男之间的性爱,在这种描写中不涉及女性,并没触碰到传统道德观念,所以女生找到一种自欺的安全感,并在耽美小说为其建构的“较为安全、稳定、自由、适宜的私密空间”[4]中将自己赋予一种欣赏的位置,使其有机会,至少在观念上对男生身体进行消费,获得性的满足。同时,耽美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男男之间不涉及任何利益的纯粹爱情观,也击碎了现实中残酷的物质爱情,激发了中学生,特别是不少女生心中对纯粹爱情的向往。这样的耽美作品迎合了中学生青春期的独特需求,同样促使耽美文化圈在中学生中扩大。
其三,网络媒介在中学生受众中的广泛应用。
“现代社会中,青年亚文化从萌发到形成,离不开大众媒介”[5],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其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中,互联网凭借其传播手段的丰富性、对话交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以及准入门槛平民化等特点,使其成为“耽美文化的温床与推手”[6]。加之,网络媒介所特有的信息集散功能,能把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流行时尚和观念迅速集结与扩散,使得耽美文化在网络中形成一轮又一轮的热潮。根据CNNIC在2015年6月发布的《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学生网民达到1.64亿[7],在总体网民中占的比例最大。如此庞大的中学生网民群体,能够在网络耽美文化迅速流行的今天,通过QQ、微博、微信等虚拟网络社区轻易地接触耽美文化,并运用网络媒介在中学生群体间形成一股又一股耽美热潮,让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中迅速扩散。
二、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的挑战
虽然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广泛流行,但耽美文化另类的表现形式和怪诞的题材内容又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给中学德育带来巨大挑战。
(一)引发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认同危机
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类型之一,本身就具有青年亚文化对主流道德规范颠覆的倾向。但对于处在认知发展阶段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耽美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层认识中,只是沉溺于对耽美文化非主流的表现形式即男男之间的性爱描写进行消费。这正如鲍德里亚在描写当前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8]一样,中学生了解到只是耽美文化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上所带给他们的审美刺激。然而在这些表象符号的遮蔽下,中学生对耽美文化背后所隐蔽的核心“真相”,即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女权主义思想了解甚微。在这种缺乏对耽美文化核心认识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被耽美文化非主流的表现形式所缠绕,从而被诱导把耽美作品中所描绘的行为规范作为主流的道德规范来把握,引发对主流道德规范认知的偏差。 另外,耽美文化圈内对其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良好标准,作品内容复杂多样、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作品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这些都使得耽美文化的作品中潜藏着许多反主流道德的因素。加之,网络传播交流不受现实道德约束,这使网络耽美作品在非主流道德因素的充斥下更加模糊了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秩序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认同感下降。
(二)阻碍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通过系统而优良的德育活动促进个体形成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从而使其从一个自然个体转变为社会个体”[9]。简言之,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就是要实现中学生道德社会化。以网络作为载体的耽美文化,虽然表面上扩大耽美受众群体的交流范围和内容,但网络中的“人—机—人”对话模式与现实的交流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网络上的交流一般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除去了个体的社会属性,如身份、地位等,然而真实交往中这些社会属性又是必须的。因此网络和现实交往的区别会使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造成心理落差,处理不妥将会导致其在现实中形成社交障碍甚至逃避现实的社交活动,而这种逃避的最佳方式就是继续沉溺于网络的耽美文化中,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网络耽美文化圈具有特定的兴趣指向,话题大多与耽美作品有关。倘若中学生长期在网络的耽美圈子中交流,一旦他们回到现实当中,话题与思维就会显得狭隘,导致他们与非耽美群体同伴的相处更为困难,从而加重中学生耽美群体的社会化障碍。倘若这部分学生只愿沉溺于网络耽美群体而不愿面对社会,那么中学德育又如何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规范呢?这使得中学德育的社会化效果大打折扣。
(三)诱发中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
由于耽美文化题材相对另类,因而在耽美作品中往往会涉及18禁的内容,如色情、乱伦、性暴力等,而这些内容无疑也会对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构成挑战。首先,是色情内容诱发的不良行为。为了打击不法分子利用耽美作品传播色情文化,2014年河南警方曾经跨省追捕20多名耽美淫秽小说作者,并对其创建的耽美网站进行封杀。但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动并不能阻止色情内容在耽美文化中蔓延,中学生通过网络媒介依然很容易找到包含色情内容的耽美作品。虽然这些耽美作品能够给中学生带来一时的视觉满足,但也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当他们长期接触这类作品时,同样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很容易就将这些欲望诉求外化成行为,从而诱发强奸、猥亵等道德失范行为。
其次,不伦之恋诱发的不良行为。耽美文化中包含不少兄弟、父子之间的乱伦和性虐待描写,然而目前中学的性教育仍停留在青春期生理变化上,较少对同性恋、乱伦、性虐待等现象进行分析指导和科普教育。那么,作为心智仍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当他们接触到同性恋和乱伦等非主流道德规范时,很容易会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从而对他们恋爱道德观的树立产生不良影响;而性虐待或者性暴力的内容,则更会让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他们诱发更多暴力行为。
三、耽美文化挑战下引发的中学德育全时性思考
(一)中学德育全时性的概念
从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的挑战中发现,当今耽美文化凭借互联网的优势,随时随地都能“潜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培养形成挑战。然而传统的中学德育方式,即主要依靠课堂进行德育工作的方式并不能应对网络耽美文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全天候冲击。为此,本文从中学德育的实践层面提出德育全时性的概念,即为中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德育服务,将德育效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来应对耽美文化的挑战。
(二)中学德育全时性措施
1.校内措施
其一,改革德育课堂模式,增强课堂效果。
一直以来中学德育工作都由初中思品课与高中思政课共同承担。然而面对考试压力,两门课程教学方式均以刻板说教为主,课程内容为迎合考试需要也脱离学生生活,让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为增强德育效果,我们必须对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首先,主流道德观不能动摇。从耽美文化的分析发现,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造成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混乱,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中学德育应传递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让主流道德观念植根于学生心中。其次,德育课程应适当增加男女生之间的互动。从耽美文化的分析发现,女生更容易沉迷于耽美作品中,一部分原因是她们对男生不了解,加之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更加阻碍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因而,德育课堂应设置更多男女生之间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进了解,为他们拉开男女间的“神秘面纱”。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德育课堂应让学生从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把道德的践行回归生活实践中,然后再从生活中践行和检验德育成果。
其二,延续德育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从分析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冲击时发现,学生对网络流行的亚文化缺乏核心认识会诱发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其实学生缺乏对网络亚文化核心的认识,根源在于他们判断力不足,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的教育服务。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学生批判地解读及欣赏媒介信息和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信息和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10]”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弥补德育课堂后学生德育工作的空白,让学生即便离开学校也能自行解读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一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两种。一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这种独立课堂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媒介素养。但由于现实上中学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独立课堂难以开展,因而第二种方式就是实现课程融合,让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如电脑课、英语课等,让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媒介素养。
2.校外措施
其一,利用虚拟社区,推广中学生网络德育。
中学生已经成为青年网民的主要群体,利用各种网络虚拟社区,如贴吧、微博、微信等进行聊天互动已成为他们在校外休闲娱乐的方式。为此中学德育工作可利用虚拟社区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来弥补校外德育工作的空白。传统中学德育只是局限在校内,对于网络耽美文化对中学生道德观的全天候冲击束手无策。现在虚拟社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利用虚拟社区的超时空性,教师随时随地能与学生交流互动,时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有效巩固了校内德育效果。不过为了提高虚拟社区的活跃度和避免过分依赖,利用虚拟社区进行网络德育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匿名原则,在虚拟社区中以匿名的形式讨论可以减轻教师与学生的发言压力,让大家能畅所欲言。二是虚实结合原则,利用虚拟社区开展网络德育是中学德育新途径,但并不意味德育只依靠网络实现,它只是德育的有效形式,而重要的是实现网络德育和现实课堂德育的对接,从而实现中学德育全时性的效果。
其二,携手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多彩德育服务。
从另一个侧面看,网络耽美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学生中流行并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提供给中学生闲暇游玩的资源不足,导致他们更容易沉溺于家中的网络。其实,如图书馆、文化宫和博物馆等社区文化机构都是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工作、提供德育服务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学校与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的联系较少,导致对中学生的宣传力度不足,进而使学生浏览人数较少。为此学校应携手社会公共文化机构,搭建一个全天候的德育服务平台。在平台中,学校作为组织者应加强对各种文化机构的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参观;文化机构作为合作者,在法定假期和寒暑两假应让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同时也应配备德育人员,为浏览的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学校通过携手公共文化机构,让中学生离开网络,走进社会,降低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怀光,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J].青年文化,2009(6).
[2]陆欣.贺岁档大叔卖“腐”,电影观众兴起“怪趣味”?[N].南方都市报,2010(12).
[3]苏威.耽美文化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原因及其网络传播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刘芊玥.耽美小说和女性阅读空间[J].文化研究,2014(2).
[5]刘日知.青年文化引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6]张翼,董小玉.论互联网环境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以耽美文化为例[J].新闻界,2013(20).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