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研究中的人文化功能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_program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不仅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同时也是教育史、学术史、社会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交叉地带。它是储存历史记忆、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史还是透视一所学校的窗口或名片。校史研究与编纂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已经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面目相似的校史中写出自己的特色来,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校史,不仅是物态化的史料的累积,更是人的活动与精神的凝结。注重校史研究中人文化的探究,在学校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一、人文化的校史有利于彰显学校特色
  所谓“人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虽然文化都是涉及人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但一般文化分支研究的都是某一个领域内或某一个方面的文化,大多是把人和物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不是主要以人为本的文化。我们所常用的另一个词“人文”,从词源上来说意即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是指与“人类社会”、与“人”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的统称。造成当前校史共性多而个性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重“学术”而轻“人文”;重以史料汇编为经、以时序编年为纬的传统型校史,轻以人物为经、以故事为纬的文化校史。众多专家认为,校史研究首先是个学术问题,那么校史就应该是一部“学术化的校史”。在校史编纂中,就必须强调其学术性,遵循基本史实,理顺学术脉络。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校史的铺叙中总结出这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学术传统,找出这个学校得以安身立命的精髓所在,而这才是一所著名学府与其他学校区别的重要特点和标志,所以校史还应该是一部“人文化的校史”。一部没有记载该校学术传统和人文精神的校史注定是残缺的、没有深度的,因为它忽视了这所学校安身立命的精髓所在。可见,学术与人文在校史编纂中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从当下校史编纂的现状来看,校史应强调每所学校的治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突出每所学校的学风和个性,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灵魂”和个性特征。除去地域的差别,最能彰显一所学校特色的还在于其独特的人文精神。
  湘西州民族中学创立于1936年,五易校名,生于贫瘠,长于艰难,成于奋斗,既与大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又见证着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历史。就湘西州民中的校志来说,虽然突出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但因为沿袭传统写法,所以丰富的人文化史料只散见于附录的校友回忆录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人文性的价值和功能。这既是遗憾,同时也为后来的新修校志工作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二、人文化的校史有利于传承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反映,是学校教育价值观念的选择。一个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和传承。每个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种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传承和校园精神的提炼,与校史研究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校史具有存史、教化、激励、交流、资政等功能。从校史的研究中,获取学校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传承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与精神文化,从而达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这是它最为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之一。而人文化的校史既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也是学校传统精神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
  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史,了解母校的发展历程,了解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师长、校友,使其身心融入学校传统精神的传承之中,就是陶冶其性情,培养其人文素养的重要一环。当一个新生已经在“学生证”意义上归属于州民中之后,他势必渴望更快地在“心灵史”的意义上皈依于精神的校园。帮助一个学生完成从“新生”到“民中人”这一使命的,既有教师、学长的“口述历史”,更有他自己的“感同身受”,当然最普遍的无疑还是人与校史读本之间的深层体证。口述历史、物态历史与读本历史构成了立体化的校园精神传承。相对于“物”的历史,“人”的历史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是校园精神的核心。校长、教师、学生三者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主体,一个优秀的文化校史应该关注“人物”和“故事”。“人物”主要指的是曾经在本校工作或执教过的名校长、名学者以及就读过的杰出校友,“故事”主要指的是一直或一度流传于本校的老掌故、老传说。一所学校,拥有锐意创新的校长、潜心育人的教师、众多杰出的校友是它“可信”的资本;一所知名学校,在“可信”之外,因其令人感怀的遗闻逸事、经久不衰的校园传说而“可爱”。“可信”塑造了学校的实力和标志,“可爱”演绎了学校的风格,更具有人文的温度。[1]正是因为有了高山仰止的校长、名教师创业之初的可贵精神,有了后继者的发扬创新,才让“诚、朴、勤、勇”的校训精神内化为民中人的气质。
  湘西州民族中学有着独特的人物历史,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显示了先天性的优势。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1949年在这里的高九班就读,1950年从这里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军政干校,后来参加抗美援朝。各族学生以罗盛教为榜样,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不断涌现。1952年,学校呈准建立罗盛教纪念亭,以纪念校友、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并以之教育学生。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场所进行学生思想教育。每逢新生入学和清明节时,学校组织学生清亭扫台,缅怀瞻仰,讲述先烈英勇业绩,回顾先烈光辉一生,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发奋学习。为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校于1953年下学期设“盛教班”,号召广大学生争当先进,先后有高5班、初36班被评为“盛教班”。校友回忆录中有《我们是盛教班》(黄长兴)、《母校德育教育》(李万堂)两篇文章具体谈到这一情况。2011年7月25日,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朔川更名为“罗盛教中学”。 2012年10月,罗盛教中学的校长及其代表们专程来我校瞻仰、缅怀罗盛教烈士,为两校的友好交流拉开了序幕。
  通过人文化的校史教育熏陶,湘西州民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是一张独特的名片,民中人的性格特征和气质得以彰显。当然,人文化的校史,并不意味着一味追求“名人”效应,我们也应该思考和摆正名人与普通人在校史中的作用及地位。否则,“今日你以州民中为荣,明天州民中以你为荣”的口号就未免失之褊狭了。   三、人文化的校史有利于发挥以史育人功能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在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中,才能坐拥金矿,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人文化的校史鉴古知今,以史育人,一是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学校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二是用人文精神传统熏陶、教育、感化、激励师生。
  首先,自然是前辈在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所形成的传统。湘西州民中办学之初的经验一是思想开放,二是广聘良师。1942年底,学校奉令改为湖南省立第十三中学,委派向长清为校长。向长清为北京大学毕业生,他效法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推行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来校讲学,使十三中“良友成群,贤师荟集,精研学术穷心力”,在社会上颇负名望。由于向长清办学思想开明,爱护并保护进步教师,使十三中在当时师资来源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周礼全、中科院院士肖纪美、美籍华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钟启禄博士等均曾在这所学校任教。在当时办学经费竭蹶无源、校舍破敝的条件下,钟博士与全体教职工一起殚心竭力、艰苦办学、工作勤谨、作风廉洁、治学严谨,受到师生与各界人士的推崇和赞誉,并受到省教育厅的两次晋级嘉奖。学校享誉省内外,成为湘西一所颇有影响的学府。建国后,王成儒、沙吉吾、石兴禄、龙文玉、张文孝等校长均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三是“育人济物,包荒同人”的崇高使命。学校处于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大山深处,创校之初就肩负化育边胞之重担,未有松懈,立志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从启迪民智到促进湘西地区经济进步、社会发展,湘西州民中始终如一地不忘历史使命,以此为立足点,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用人文精神传统熏陶、教育、感化、激励师生。人文精神传统往往与校风联系在一起,人文精神传统突出精神的感召力、同化力。校风是经过积累、选择、凝练、发展而形成的精神产品,是师生共认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思想作风与学风的集中体现,它是无声的教育力量,可以使人们滋润心田、净化思想和提高精神境界。良好校风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精神的熏陶、继承、示范。除了外在环境的约束,没有比走进校史,与本校的前辈、师长、校友进行心灵的对话更能打动内心的了。[2]如本校建校名人张炯,字星舫。1939年,屯区中学与省立第九师范分开后,迁往乾州小溪庵,由湖南第九区专员公署专员兼乾城县县长张炯担任迁校筹办主任。为方便筹备管理,他搬进学校住宿,除想方设法筹款外,还动员师生动手,艰苦建校。虽年近花甲,也打赤脚穿草鞋参加抬树挑土等劳动,甚至劳累而至吐血。他事事带头、以身作则的品德深得师生钦佩。为让师生课余有憩息娱乐之地,他提议修建了“憩息亭”,存留至今,在治校方面也要求教师工作不能苟且,学生要尊师重道,并作出表率。翌年,杨清漳校长根据师生要求,为纪念张炯先生的建校精神,特建星舫亭、立“去思碑”,后因张炯婉言谢绝而拆除,但他节衣缩食、生活俭朴、艰苦建校的美德仍广为流传。而州民中也继承了这种精神,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体育活动场不够,全校师生员工一齐动手,披荆斩棘,挖坡填坑,用3天时间就修出了一片球场。[3]
  说到底,教育是关注人的未来发展,校园文化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状态的文化,以人为本的校史是既关注“过去”也面向“未来”的历史,着眼点仍是人的继承与创新。目前,湘西州民族中学的校志工作仍存在大量未开辟的新领域,如挖掘、保护本校的人文化资源,系统整理人文化历史资料等,使之在构建人文化的校园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校史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杨海文.另一种校史:文化校史[J].大学教育科学,2007(5).
  [2]钱理群.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一项不可忽视的教育工程[J].教育参考,2004(2).
  [3]熊中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1936-1989)[M].合肥:黄山书社,1996.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学科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是否喜欢这门学科关系极大。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的学习楷模,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读书,就是读教师。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效果就特别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观察事物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因此,政治教师的课堂形象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并对学生健康的心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可见,如何在美术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比被动的德育教育来说,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创设情境,寓情于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想,不要强制他们去画他们不愿意画的东西,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绘画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
通过每天阅读一篇英语报刊短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师生一起学习英语,教学相长,能使英语课重新绽放光彩。  一、背景介绍   新学期开学之初,本班依旧沿袭上学期的惯例,每天的英语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内容不限,生词需提前写在黑板上。演讲结束后,由演讲者向全班同学就所演讲的内容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在座的学生回答以检查演讲和听讲效果。几乎每
[摘要]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知识强制输送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将接地气的教学选材、学生的情境活动、教师情感、教师的道德活动等教育元素融入教学,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有生命气息。  [关键词]元素思想品德教学选材情境活动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
对一所新建学校来说,如何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后发赶超并办有特色,既要审慎稳妥又要快速推进,在这一矛盾体中寻找最佳路径,这是学校承办人要认真权衡和思考的问题。  一、新建学校办学模式定位和特色形成的思考与探索  奎屯市第七中学2010年9月成立,2011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对这样一所初创时期的学校,我们首先明确了“三高”发展目标,即:高标准要求、高品位谋划、高质量推进。在办学模式定位和特色形成
综合实践课是应新课改的形势而产生的。这一课程的出现主要是解决中国以往的教育弊端,也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课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主,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突出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创新性、活动性和综合性。但由于综合实践课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经常无计可施。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地区发展情况,发掘活动资源,拓展实践内容。  一、设计实践主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学科的限制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笔者以傅园慧网红事件为例,从读写要紧密结合、评价要及时改变、作文要贴着人咬着人、语言要鲜活有生命等四个角度,系统阐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从而写出能充分表达自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关键词]真话个性感受真情  [中图分类
“小课堂”是指40分钟的室内课堂。“大社会”是指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正文以外的教材资源,也叫教材素材。这些教材素材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如活动、体验等等,它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恰当地运用这些教材素材,服务于课堂教学,把“小课堂”和“大社会”有机统一起来,既能体现新课标的新教材观:用教材教,及新教师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又能落实
一、内容的空泛化    无论升学,还是平时的作文训练,我们发现:理想、道德、意志、学习、纪律是永恒的主题。有些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喜欢舍弃小节,专找大帽子戴,如写爱国,往往写国庆抒怀,国旗下的遐思,为祖国的振兴而读书等等。其实在和平建设年代个人的爱国不单一就是国庆抒怀、国旗下的遐思,我们还可以写:反对“藏独”参加合法的抗议和活动的热血青年,以实际行动为北京奥运会加油的普通老百姓,写一个依法纳税的个
中學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音乐教育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可见,在新课改的内容中,已经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当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具有高水准审美要求人必备的素质。而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树立科学、高尚的审美标准,享受真、善、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