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化2.0:未来40年的社会与教育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人生几度秋凉:过去40年的社会与教育》(刊载于本刊2018年第12期)的姊妹篇。过去的改革开放40年,成就斐然,可圈可点。未来40年,将会如何?再过40年,我们许多人可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祖国还在,社会还在,教育还在。因此,展望未来40年不是没有意义的。
  不论对于我国社会还是我国教育,未来40年的关键词都是“现代化”,而且是2.0版本的现代化。
  教育嵌套于社会之中,受制于社会,教育现代化的所处阶段取决于社会现代化的所处阶段。社会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第一阶段,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是第二阶段。本文把第一阶段称为现代化1.0,把第二阶段称为现代化2.0。在社会现代化1.0阶段,现代化意味着从农业社会的小农经济、君主专制、等级社会、宗教权威、神灵崇拜,走向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经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层制、社会法治化等。简言之,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科层化、法治化、科学化等等。社会现代化2.0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浪潮的持续深入使人类社会日渐超越“工业社会”,而呈现“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化还使全球化“加速”,使“地球村”变得更小。
  中国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的一部分,不能自外于全球进程,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也进入2.0阶段。尽管全球现代化把我国带入社会现代化2.0阶段,但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由于起步晚基础弱,我国社会现代化1.0尚未完全到位。当前我国的现代化,不仅要完成2.0阶段的任务,还要补课完成1.0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两阶段问题交叉”“两阶段任务叠加”是我国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际上就是两个阶段任务的叠加。所以,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新账老账一起算”“两步并做一步走”。
  教育服务于社会现代化,最后也要通过人的现代化予以实现。因此,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位,最后就聚焦到促进“人的现代化”。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传统农业文明与封建文化的影响渗透,加上社会现代化1.0尚未完结,使得我国的人的现代化1.0进程还在路上,如何让所有中国人都具有科学理性、平等开放、民主法治等现代精神与现代素质,依然是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但是,我国还要应对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人的现代化2.0进程也在同时推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21世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许多国际组织与国家或地区相继颁布了核心素养框架。然而,这些核心素养框架反映了21世纪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关键素质,但却不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人的现代化的全部诉求。
  因此,我国需要一个与发达经济体有所不同的核心素养清单,凸显中国立场与主体意识,反映现实国情与未來诉求,把人的现代化1.0没有完成的“关键任务”,与21世纪人的现代化2.0的“重点诉求”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形成一个体现我国“人的现代化”优先诉求的新的“核心素养清单”,具体应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巅峰表现,是人的理性本质的最高体现,是应对知识经济的需要,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2)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社会走向理性社会的保障。(3)公民素养。其核心是民主法治素养,这是建设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的保障,是做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公民”的必然要求。(4)合作与交流素养。这种素养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建设我国“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建设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5)自主发展素养。这种素养有助于促进人的自主发展、自由发展,并最后走向全面发展。(6)信息素养。这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必备素养,无须赘述。其中,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独立自主精神集中反映了人的现代化1.0的诉求,而创新创业精神、人道宽容精神、信息素养则集中体现了21世纪信息时代人的现代化2.0的诉求。
  因此,21世纪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有其独特性,我国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发展程度还不高,社会现代化难以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物力财力资源支持和制度政策支持。简而言之,中国教育现代化2.0任务重、底子薄,需要政府与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自身付出更大的努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任重道远,不容乐观。
其他文献
在教学环节的关键点切入鲜明、生动的实验,或创设情景,或化解难点,或引导实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达到高效之目的. In the teaching of the key points cut in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心理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良好的认识,掌握良好的心理学知识,以便发现更有效的方法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和学习。因此,对于我们中学生英语教师来说,掌握学生的心理与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同等重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心理学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
如何借助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探索适应本校发展的管理新样式?重庆市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森林小学”)的前身是斑竹林小学,是一所发展薄弱的农民工子女定点入读学校。2013年11月,学校搬入新校区并更名为“森林实验小学”,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怎样引领一所学校有品质地发展呢?五年来,我们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以“森林”为师,用生态的眼光,探索出一种
期刊
本文以“超重与失重”教学为例,研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化”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三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课堂学习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物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物理的核心素养.将“用注射器估测大
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都进行了课程综合化的尝试。如何才能在课程综合化的实践中强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陷入为综合而综合的泥淖,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期
“核心素养”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育价值和确立人才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充分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过程中尊重事实、
各个版本教材与安培力相关问题的编写和表述各不相同,通过教材对比,对安培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All version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mpere-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
摘 要: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从图式理论的角度,谈激活和调动学生相关背景知识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激活背景知识 激发阅读兴趣    背景知识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蕴含丰富,但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份注重了词汇及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加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