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诚如《生物课程标准》所言: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此,生物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通过高中生物教育,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素质。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生物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众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设计一些如探究含磷洗衣粉对池塘富营养化的作用等易于操作的小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授课当中,我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探索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探索性实验中,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环节中,教师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有的学生得不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丙酮加得太多,二是研磨不充分,三是滤液细线划得太细等。教师可适当地指点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实验,手脑并用,得出结论,可大大增强动手能力。
三、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小至人的生长发育、饮食卫生、健康保健,大至发展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都是生物学所关注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精选一些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趣味性的新情景、新材料,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利因素,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合作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体会到生物学知识广泛渗透和应用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释生产、自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运用知识、识记知识、培养能力的品质,学会“学以致用”。
四、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或者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和家庭,开辟实验基地,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不断提高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研究,大胆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切实为祖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生物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众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设计一些如探究含磷洗衣粉对池塘富营养化的作用等易于操作的小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
二、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授课当中,我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探索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探索性实验中,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环节中,教师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有的学生得不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丙酮加得太多,二是研磨不充分,三是滤液细线划得太细等。教师可适当地指点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实验,手脑并用,得出结论,可大大增强动手能力。
三、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小至人的生长发育、饮食卫生、健康保健,大至发展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都是生物学所关注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精选一些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趣味性的新情景、新材料,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利因素,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合作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体会到生物学知识广泛渗透和应用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释生产、自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运用知识、识记知识、培养能力的品质,学会“学以致用”。
四、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或者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和家庭,开辟实验基地,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不断提高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研究,大胆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切实为祖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