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35-02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还要求学生“由此以知彼”。“举一反三”、“由此知彼”就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现在高考特别重视对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
简单的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衔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然而,在高考过程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情境和新问题面前心慌意乱、束手无策,直接影响解题的效果。
那么,如何科学备考高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
首先,分析一下高考中,考查迁移能力的题型大体有这几种:“已知→结论”型、“已知→新知→结论”型、“新知→已知→结论”型、“新知→结论”型, 现结合2010 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我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 考查历史学科迁移能力的题型
1.1 “已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涵义,了解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已学知识能归纳出知识结构,形成规律,形成网络。学生运用已形成网络的知识得出答案。
【湖南2010高考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已知知识: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知识迁移:将各省名称或简称与此类比,迁移至此,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C。
1.2 “已知→新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在教材知识基础上来命题,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及通过分析处理信息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思维迁移,从而作出判断、选择或解答问题。实际上分析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2010全国卷Ⅱ 22题】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已知知识:由所学知道,煤钢联营是经济组织。
知识迁移:而从材料中“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新信息得出新知:煤钢共同体是独立于政府的。结合新旧知识故选D。
1.3 “新知→已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新”:新情境、新材料。所谓“新”即指学生未接触过的事件、未知的信息及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现实的热点相联系的问题。学生必须从新情境、新材料中接受新知识,再与已学知识相比较、重组、迁移进而进行判断或推出结论。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6题】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新知知识:是女真族在重阳节的习惯和对重阳节的重视。
知识迁移:材料的核心是女真族在重阳节的习惯和对重阳节的重视,故A项不合题意。B项则既不符合史实,也从材料难以得出结论。难点在于C项,很容易被选,然应知道C项不符合史实。最早在曹魏时就有了九九重阳登高、茱萸、菊花的风俗,是中原的一种风俗习惯。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个节日是曹魏时就有的,但已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该陌生吧,其中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表明至少唐朝时在山东地区就有这个节日了,结合已知和新知,推出结论,只能选择D项。
1.4 “新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特点是:全新。推出结论完全需要题目所提供的新材料、新知识。这就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敏捷地从新给材料中获得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而后运用新知识来解答题目。
【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28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新知知识:题目的条件是给出了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两种平等――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定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情境,新知识。
迁移知识:题目的要求是运用亚氏的两种平等的理论分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现实(历史)现象。故首先必须理解两种平等的含义:根据题干材料,数量平等意味着不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一律按人头平均分配;比值平等意味着要考虑个体差异(实际价值,包括能力),根据差异按照一定的标准(比例)进行分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着有一个分配标准,故选B。当然学生完全可以直接从常识出发,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只能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分数),被录取到相应的高等院校或不被录取,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高考成绩是考生实际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根据这一标准在上百万考生之间分配相应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与“比值平等”相近的。如果按照“数量平等”来分配,则意味着人人都上大学,甚至人人都上同一所大学,前者目前还无法实现,后者显然荒谬,故选B。
2 培养历史学科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
2.1 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这里所构建的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知识点间内在关系的理解基础上(即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及其内在的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
2.2 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变式 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复习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2.2.1 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高考文科综合经典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
2.2.2 依據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
2.3 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
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如果变换的问题样式和情境无法被吸纳人认知结构或已建构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这个问题,便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再处理,再变换或尝试与另一认知结构对接,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还要求学生“由此以知彼”。“举一反三”、“由此知彼”就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现在高考特别重视对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
简单的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衔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然而,在高考过程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情境和新问题面前心慌意乱、束手无策,直接影响解题的效果。
那么,如何科学备考高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
首先,分析一下高考中,考查迁移能力的题型大体有这几种:“已知→结论”型、“已知→新知→结论”型、“新知→已知→结论”型、“新知→结论”型, 现结合2010 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我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 考查历史学科迁移能力的题型
1.1 “已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涵义,了解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已学知识能归纳出知识结构,形成规律,形成网络。学生运用已形成网络的知识得出答案。
【湖南2010高考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已知知识: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知识迁移:将各省名称或简称与此类比,迁移至此,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C。
1.2 “已知→新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在教材知识基础上来命题,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及通过分析处理信息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思维迁移,从而作出判断、选择或解答问题。实际上分析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2010全国卷Ⅱ 22题】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已知知识:由所学知道,煤钢联营是经济组织。
知识迁移:而从材料中“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新信息得出新知:煤钢共同体是独立于政府的。结合新旧知识故选D。
1.3 “新知→已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新”:新情境、新材料。所谓“新”即指学生未接触过的事件、未知的信息及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现实的热点相联系的问题。学生必须从新情境、新材料中接受新知识,再与已学知识相比较、重组、迁移进而进行判断或推出结论。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6题】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新知知识:是女真族在重阳节的习惯和对重阳节的重视。
知识迁移:材料的核心是女真族在重阳节的习惯和对重阳节的重视,故A项不合题意。B项则既不符合史实,也从材料难以得出结论。难点在于C项,很容易被选,然应知道C项不符合史实。最早在曹魏时就有了九九重阳登高、茱萸、菊花的风俗,是中原的一种风俗习惯。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个节日是曹魏时就有的,但已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该陌生吧,其中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表明至少唐朝时在山东地区就有这个节日了,结合已知和新知,推出结论,只能选择D项。
1.4 “新知→结论”型
这类题型特点是:全新。推出结论完全需要题目所提供的新材料、新知识。这就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敏捷地从新给材料中获得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而后运用新知识来解答题目。
【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28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新知知识:题目的条件是给出了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两种平等――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定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情境,新知识。
迁移知识:题目的要求是运用亚氏的两种平等的理论分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现实(历史)现象。故首先必须理解两种平等的含义:根据题干材料,数量平等意味着不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一律按人头平均分配;比值平等意味着要考虑个体差异(实际价值,包括能力),根据差异按照一定的标准(比例)进行分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着有一个分配标准,故选B。当然学生完全可以直接从常识出发,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只能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分数),被录取到相应的高等院校或不被录取,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高考成绩是考生实际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根据这一标准在上百万考生之间分配相应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与“比值平等”相近的。如果按照“数量平等”来分配,则意味着人人都上大学,甚至人人都上同一所大学,前者目前还无法实现,后者显然荒谬,故选B。
2 培养历史学科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
2.1 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这里所构建的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知识点间内在关系的理解基础上(即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及其内在的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
2.2 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变式 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复习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2.2.1 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高考文科综合经典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
2.2.2 依據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
2.3 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
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如果变换的问题样式和情境无法被吸纳人认知结构或已建构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这个问题,便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再处理,再变换或尝试与另一认知结构对接,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