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课程改革对新一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做出改动,真正将核心素养加以体现。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呢?本文就对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落实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高中数学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数学教材的内容更是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体现时代特色,加强教育性、科学性与创新性,进一步提升教材的作用和教学效果,在教育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增强。
  一、 增强数学教材的教育性
  数学教材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因此其内容的教育性是最为关键的。對于增强数学教材内容的教育性,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 构建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
  首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者必须深入学习新课改中关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构建出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将其与高中数学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相对应。这是因为在上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对“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落到实处,而对于其中提到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落实手段提出,因此被教师忽略,在教学中的落实仅仅流于形式,导致“三维目标”难以完全实现。由此可见,如教材中没有将课程改革提出的抽象理念加以体现,教师是很难在教学中落实的。而如今,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成为了又一大抽象概念,这无疑是教师在之前的教学工作中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教材编写者必须通过构建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的形式,使教师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当然,这也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写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将数学教学中蕴含着的育人方法充分挖掘。
  (二) 落实核心素养的操作指南
  构建数学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是为了使教育者明确不同教学环节应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而落实核心素养的操作指南则是为了让教育者更加明确应如何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因此,操作指南的编写应与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相一致,这样才能使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教学和育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增强数学教材的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因此保证数学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前提,否则将会对学生造成严重误导。教材中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以及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上。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浅及深的。教材中的内容应遵循这一原则,将知识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建立起全面的知识网络。其中所提到的所有数学思想和方法都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存在前后矛盾、逻辑不同的问题出现,因此在编写时需要进行反复的检验。数学教材内容的这一特点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并解决问题。这一素养的形成将会作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可见,增强数学教材的科学性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是十分关键的。
  三、 增强数学教材的可读性
  增强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并不仅仅指能够让学生通畅的阅读,教材语言除了要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摆脱出来。对于同一个数学概念,极为抽象的表达和具有可读性的表达,学生掌握的效果是不同的,更具可读性的语言能帮助教学者提高教学的效果。另外,在教材内容的排版和设计方面也要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翻阅教材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所在。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 增强学生的可接受性
  数学教材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因此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教材编写者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特点,把握好各个年级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对知识的深入程度,使教学真正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一直以来,不同地区的数学教育情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何准确把握不同地区学生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一直是一大难题,对此教材编写者还需加强研究和学习。
  五、 增强数学教材的现实性
  课程改革进程中,教材中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新增内容需要反应新教育时代的特点,同时保留一些经典的内容。如三角函数的知识与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联系,可以将其与振动和波动联系起来,而振动与波动是各类科技产品研发的关键,因此这部分知识可以加入一些与科技相关的内容,使数学教学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六、 结语
  总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的高中数学教材需要在编写的理念和方法上全面更新,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使教师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教材做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发挥出数学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此,还需广大的教材编写人员不断地研究、学习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虞哲骏.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观点下的反证法教学设计[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7(12):26-28.
  [2] 尹海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7):98.
  [3] 占星星,纪宪禹.让数学核心素养在教材、教学和训练中落地生根——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对话[J].中国数学教育,2017(6):2-5 13.
  [4] 章建跃.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7):44-49.
  作者简介:陈堆章,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若想得语文天下,必须进行阅读攻略。小学语文阅读失分严重现象成了家长、老师的心头之急。学习有技巧有方法,那小学阅读应该怎样提高呢?  关键词:小学;阅读;攻略  阅读在语文的写作、表达、审美、塑造价值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采取有效攻略逐步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从创意朗读法、笔记式阅读法、阅读比赛法、阅读题型专项练习法进行对阅读教学的阐述。  一、 创意朗读法
摘 要:“史密斯—雷根”模型是现代教学过程设计模型的代表,其教学组织策略设计有着鲜明的特点,在高中数学参数方程复习课教学组织策略设计的应用中,通过分析、课堂教学组织策略设计、评价等过程,显示出“史密斯—雷根”模型应用的优势,对教学方式和教师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参数方程  一、 “史密斯—雷根”模型的特点  “史密斯—雷根”模型是现代教学过程设计模型的代表,其教学
[摘要]虽然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但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职业院校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应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能力,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律的研究。政府部门当前亟须建立统一、完整的职业标准,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设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职业标准 培训 课程开发
摘 要:低年级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扭转传统教学过程,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通过探讨交流,能够获得新知,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提高自身分析与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浅要分析低年级数学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