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综合运用分层教学法及篮球教学的相关知识,从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课中运用的优缺点;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分层的内容;教师对学生分层的原则以及在分层教学中对篮球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做出探讨及研究,旨在为教师在篮球技术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从而达到提高篮球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篮球技术;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已经是较普遍的现象,在篮球技术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在少数,谢叶寿和陈钧在2009年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团结的教学氛围”;苏运洪在2008年指出:“分层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技能和战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林强波在2006年指出:“分层教学可以全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篮球知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热爱及运动水平,并认为分层教学法面临改革的需要”。纵观前人的研究,其研究普遍认为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的运用优势,并重点验证了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但前人对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课中运用细节、注意事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不够重视,存在研究重点失衡的现象,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合分层教学法及篮球技术教学相关知识,从分层教学法在篮球课运用的优缺点、对学生分层的原则以及对教师在分层教学法的要求做出探讨,旨在为教师在篮球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课中的运用及其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料室以及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整理收集的材料用于撰写论文。
2.逻辑分析法
对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和普遍性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分析与讨论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智力、心理能力、生理机能的不同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方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法普遍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在体育领域也是非常常见、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优势
1.“分层”教学符合篮球运动客观规律
“分层”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为学生形成篮球运动技能提供了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良好条件,并使其技能由浅入深,从初步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再经过动作泛化阶段,达到巩固和发展的阶段。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是符合篮球运动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的,是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篮球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
2.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每一个学生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更应该有接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分层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它使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逐一达到预定目标,而不是使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就陷入无法完成的目标,结果导致学生被迫放弃受教育。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能改变老式教学法集体“吃大锅饭”,教学不能做到因人而异的缺点,分层教学法针对每个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实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并充分体现到教育的公平性。
(三)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不管是什么科目,任何课堂中,教师都应该是课堂主导,学生应该是课堂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而运用分层教学法,这一点更是得到体现,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的课堂安排直接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主要是针对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
1.教师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进行课堂“分层”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要进行课堂分层教学,而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就是教师,教师课堂分层是否合理决定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师对课堂分层的重要性。
2.教师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原则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的,使各层次学生在经过努力后能够登上不同级差高度的台阶为目标的,但是在分层教学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一定要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是分层教学法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篮球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真实情况结合篮球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如何考核等各方面上,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观察和制定,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符合学生的。
(2)教师应把握分层层次的数量。层次分配原则应以三个层次为好,层次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教学,例如;在大学中一次课时间约为90分钟,一个教学班学生总数约为35人,由于时间和人数的原因,如果分层过多,将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及学生练习,过少学生将达不到运动强度,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分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学班分成三个梯次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时要谨记应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考虑分层、把握分层数量不要超过三个层面,对学生分层要注意隐蔽性以及分层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及时变更。
参考文献:
[1]徐广州.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
[2]邓泽祥.分层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5.
[3]胡素霞.高校体育课分层教学法初探[J].中州大学学报,2002,7.
[4]高立波.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1,2.
[5]谢叶寿,陈钧.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6]刘留,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简介:梁昌伟(1984—),男,漢族,广西合浦人,本科,初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篮球技术;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已经是较普遍的现象,在篮球技术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在少数,谢叶寿和陈钧在2009年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团结的教学氛围”;苏运洪在2008年指出:“分层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技能和战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林强波在2006年指出:“分层教学可以全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篮球知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热爱及运动水平,并认为分层教学法面临改革的需要”。纵观前人的研究,其研究普遍认为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的运用优势,并重点验证了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但前人对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课中运用细节、注意事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不够重视,存在研究重点失衡的现象,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合分层教学法及篮球技术教学相关知识,从分层教学法在篮球课运用的优缺点、对学生分层的原则以及对教师在分层教学法的要求做出探讨,旨在为教师在篮球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课中的运用及其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料室以及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整理收集的材料用于撰写论文。
2.逻辑分析法
对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和普遍性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分析与讨论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智力、心理能力、生理机能的不同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方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法普遍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在体育领域也是非常常见、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优势
1.“分层”教学符合篮球运动客观规律
“分层”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为学生形成篮球运动技能提供了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良好条件,并使其技能由浅入深,从初步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再经过动作泛化阶段,达到巩固和发展的阶段。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是符合篮球运动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的,是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篮球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
2.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每一个学生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更应该有接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分层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它使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逐一达到预定目标,而不是使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就陷入无法完成的目标,结果导致学生被迫放弃受教育。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能改变老式教学法集体“吃大锅饭”,教学不能做到因人而异的缺点,分层教学法针对每个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实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并充分体现到教育的公平性。
(三)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不管是什么科目,任何课堂中,教师都应该是课堂主导,学生应该是课堂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而运用分层教学法,这一点更是得到体现,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的课堂安排直接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主要是针对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
1.教师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进行课堂“分层”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要进行课堂分层教学,而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就是教师,教师课堂分层是否合理决定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师对课堂分层的重要性。
2.教师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原则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的,使各层次学生在经过努力后能够登上不同级差高度的台阶为目标的,但是在分层教学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一定要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是分层教学法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篮球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真实情况结合篮球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如何考核等各方面上,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观察和制定,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符合学生的。
(2)教师应把握分层层次的数量。层次分配原则应以三个层次为好,层次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教学,例如;在大学中一次课时间约为90分钟,一个教学班学生总数约为35人,由于时间和人数的原因,如果分层过多,将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及学生练习,过少学生将达不到运动强度,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分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学班分成三个梯次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时要谨记应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考虑分层、把握分层数量不要超过三个层面,对学生分层要注意隐蔽性以及分层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及时变更。
参考文献:
[1]徐广州.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
[2]邓泽祥.分层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5.
[3]胡素霞.高校体育课分层教学法初探[J].中州大学学报,2002,7.
[4]高立波.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1,2.
[5]谢叶寿,陈钧.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6]刘留,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简介:梁昌伟(1984—),男,漢族,广西合浦人,本科,初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