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优化思考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enl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一门艺术,不应一味要求学生接受,而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教师必能摸索出更多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英语 优化 思考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即运用英语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相应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应考虑如何运用合乎语言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运用语言。以下几点是笔者就如何优化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优化英语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1、直观导入。教学挂图、录音、录相和VCD等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导入中可有效利用。如在教学高二下册Unit19 Martin Luther King时,就可让学生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的原声录音磁带,把学生引入真实的语境中去。
  2、音乐欣赏异入。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欣赏相关音乐、歌曲,有目的地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作品的主题、作者等。如教学高一上册UnitⅡ时,就可选1-2首杰克逊.丹佛等演唱的乡村音乐,在学生好奇地欣赏之后引出country music这个话题,进而点明乡村音乐的主要内容。
  3、背景引入法。新高中英语课本所选的许多课文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地理、风土人情等。在教学这类课时,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背景知识。这样做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优化英语教学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1、英语课堂上要创设一种真实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中学英语教学,应认识到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学中要善于了解、把握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教师就能和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感情,让他们和你越走越近,彼此坦城相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挖掘教学情景或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有话可说,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获得将要学习的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使他们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的整体理解。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辨论,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论学习课文的感想,并利用课文里的词句,叙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还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续写等。同时教师也应尽量用贴近真实生活的英语讲解,努力把学过的英语单词或句型用到师生之间的交际中去,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用贴近生活的交际英语的习惯。
  2、跟上时代步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具有浓厚时代特征的新词汇,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时势,扩大词汇量。如在要求学生开始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说:Let’s roll!(告诉学生这是9.11事件催生的英语新词汇,意思是“开始行动吧”9.11事件中美联航93次航班上的乘客和乘务人员以此作为与劫机者开始搏斗的信号。)
  
  三、优化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1、要“精讲多练”。一直以来,如何处理语言点,是一个让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把课文里所有的新单词、新短语的用法和语法知识一一给学生列在黑板上,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抄笔记,问老师,而不会查词典,翻资料。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是事倍功半的。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要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合作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而在处理语言点这一问题上,教师上课时不要总是独占讲台,用大部分课堂时间去讲解语法规则、词汇用法、而是应“精讲多练”。但练也并不是完全机械地练习,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交际性的语言活动。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而教师理应是导演的角色,指导学生各种活动。
  2、跳出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用”中学语法。一提到英语语法,总会给人“繁、难、杂”和应试教育的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法教学一般只限于教师讲,学生记的授课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跳出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在发现、探索和运用中掌握语法结构。如NSEFC BOOKI,Clnit2,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这部分主要学习如何把直接引语是请求和命令(即祈使句)的句式转变为间接引语。教师可失呈现一些请求和命令,让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最后学生在运用中归纳如何把命令或请求转变为间接引语的语法结构。这时教师可适时给予纠正。这样只要让学生多开口,多运用,多活动,语法教学就既不枯燥、乏味,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一门艺术,不应一味要求学生接受,而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教师必能摸索出更多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创新须疑;疑而生趣。这里的“疑”就是具有怀疑精神。有了疑的兴趣,就要广泛的涉猎,积累丰富的知识;积累的知识越多,创新的空间就越广阔。久而久之,遇见问题就善疑,会疑,敢疑;进而疑的层次就高,悟的能力就强,新奇的想法就多,创新的火花就经常闪现。新课程新理念呼唤这样的创新教育。  在这条求索的慢慢长途上,我认为兴趣、积累、感悟是任何创新者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尤其是初中生更应该走好这样的求索之路。现仅从语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其实质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有的老师强调高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束缚与制约,但却没有意识到,教学成绩的提高,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学生以生命拥抱语文,将生命成长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更何况,后者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当然,这是一个教学与学习的高境界,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心血去钻研方可达到。下面谈一些个人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问题的提出    曾在
期刊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
期刊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摆脱原有课堂教学中的静听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行问题式课堂教学法,构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观。但是语文问题式教学法在新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践行。    一、要把握好问题设置的深度与难度    语文课堂上问题的提出,要基于文本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探究的规律上。要问到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热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它指出了低年级的写话不必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中自然而然去接受这种新知。而兴趣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催化剂”!兴趣就好比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一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期,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学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关键词:生物 学法 探究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
期刊
为了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为了使所教知识点由抽象变具体,使语言教学自然生动贴近生活,为提高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常使用情境教学法。这儿的情境既包括语言运用环境,也包括为教学服务的某种气氛或心境。在实践中我发现,为使课堂教学高效灵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英语情境教学中要有目的性    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还语言以交际实践的本来面目。严格地讲,没有情境便没有语言交际。同时
期刊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开展课堂活动激趣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
期刊
地理教学方法是千头万绪、多种多样的。关于它的分类,乃是地理教学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地理教学方法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把它们区别开来,加以类化和规律化,形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地理教学方法系统。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无论对地理教学工作和对地理教学法学科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可以明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
期刊
一、诗词导入法    用诗词来对课文进行导入,可以钩起学生儿时的回忆,拉近中国古代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轻松的介入学习。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我在导入时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