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耳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音乐欣赏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追求美、发现美、探索美、感受美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在感受、体验、聆听的过程中把握到音乐的魅力所在。科学地开展音乐欣赏课,并以此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同时还能间接增强小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让他们的音乐技能全面提高。所以,如何制定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案,并通过此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让他们在课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每一首音乐,这是需要音乐教师积极思考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欣赏能力方法
  传统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局限性和机械性非常得强,教师在课堂中只是机械地为学生们播放几遍音乐,而学生要做的则是被动聆听,至于听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教师不去思考,学生也懒得发问。笔者认为,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版块,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对音乐欣赏课的实施,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还能丰富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心态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所以,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必须珍惜音乐欣赏课,合理实施音乐欣赏教学,让小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所感悟,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其中,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现状,在实施音乐欣赏课时,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并从兴趣的角度入手,继而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当中,并充分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巧用资源,激发欣赏热情
  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与普及,音乐欣赏课可面向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所以,我们必须珍惜这些资源,并利用合理的手段与方法去使用这些资源,从而让多媒体及乐器等资源成为音乐欣赏课的催化剂。
  1.巧用媒体,制作flash动画。多媒体及互联网等高端资源的普及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施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合理使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等资源,不但可以让音乐欣赏课更具灵活性,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让课堂教学从被动转为主动。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以苏教版小学音乐《嘀哩嘀哩》的教学为例:在指导学生欣赏这首歌曲之前,我事先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有趣的flash动画,动画主要描述了春天小鸟回归、自然万物复苏,世界一片青绿色的景象,不但美感十足,而且动画中小动物跳舞的样子极具趣味性。学生不但被这个视频深深地吸引了,同时还在音乐的牵引下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把握,我还顺势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如:“通过对flash动画的欣赏,对歌曲的聆听,同学们对春天有哪些感悟?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由此一来,学生在问题的诱发下,必然会顺藤摸瓜地把握住这首歌曲的内涵,从而提高欣赏质量。
  2.巧用乐器,奏响欢快的旋律。乐器是音乐课不可或缺的资源,可以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小学生欣赏能力时,合理地使用乐器,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融入到音乐氛围当中,同时还能间接培养他们的乐理知识。以苏教版小学音乐《春天来了》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钢琴进行伴奏,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特征,并通过弹奏带给学生双声部和和声的概念,之后再将两个声部一起弹奏,从而让和声变得更加自然、优美。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我们还可以间接进行提问,如:“这首歌曲的曲风是什么样的?旋律是欢快的,还是低沉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诠释这首歌曲?”期间,曲目的曲调和和声相对简单,找出歌曲骨干音,引导学生发现由骨干音组成的新曲《小星星》,鼓励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跟着轻声跟唱,以此加强他们的音准和发声稳定性;最后利用八孔竖笛来充当教学资源,与乐曲《春天来了》进行二声部合奏。八孔竖笛,不但容易上口,而且音色非常优美,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热情。合理地利用八孔竖笛进行辅助,还能间接校准学生的音准,加强他们对和声、发声及旋律等要素的把握,继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二、肢体律动,增强欣赏水平
  肢体律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有效协调小学生的各项感官,让音乐欣赏变得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合理导入肢体律动教学,能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深刻地把握每一个节奏的变化,由此一来,必然可以增强他们的欣赏水平,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1.舞蹈模仿,感知灵魂。舞蹈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姊妹关系,利用舞蹈模仿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能动性,同时还可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把握,从而间接增强他们的欣赏水平,让他们第一时间明确音乐的内涵与主旨。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音乐《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我事先在互联网上索引了一段该歌曲的舞蹈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出来。在学生观赏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跟随舞动,并在舞动的同时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节奏变化规律,并由此延伸到对歌曲灵魂的感知,从而全面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此外,在提问的时候,还可以结合舞蹈的动作一并提问,例如:“当歌曲唱到‘小鸟小鸟你自由地飞翔’时,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动作?它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由此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从而让音乐欣赏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2.舞蹈编创,丰富课堂。小学生普遍都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这个特征展开音乐欣赏教学,并通过对舞蹈的编创加深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及想象能力与创造力。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音乐《过新年》时,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过新年,因为过新年时可以得到漂亮的衣服和好玩的玩具。请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编创出一段符合‘新年’的舞蹈,并以此彰显大家对新年的热爱。”之后,我将《过新年》这首歌曲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舞动肢体,感受一下新年所具备的欢快的、愉悦的、轻松的氛围,继而加深他们对歌曲的把握。而在欣赏和编舞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继续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在这首歌曲当中,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利用舞蹈去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思想?”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继续舞动,一方面可以调动起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一方面还可促进他们对歌曲信息的理解和感受。由此一来,他们不但可以明白更加充分地理解歌曲,同时还能在编创舞蹈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让他们的成长更加全面,继而达到新课程教育的目标要求。   三、 人情感悟,促进欣赏效果
  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每一首歌曲都是对一个时代及事件的真实映射。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同时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歌曲创作年代的背景,从而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让欣赏课变得更具价值。
  1.结合生活,感知内涵。歌曲是对生活的真实映射,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体验,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到一段生活和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譬如指导小学生聆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甘洒热血写春秋》,不仅能让他们了解地方戏曲的特点,同时还能间接渗透革命教育,让他们明白当前生活的可贵,以及共产党的伟大,从而让他们带着感恩的心去迎接每一天。而在聆听《江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江南的风景视频,让他们在观看和聆听的同时感受到江南的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如:作品在旋律和节奏上具有哪些特点?为何这些特征可以间接“勾勒”出江南的风情与美感等。又譬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我适当地为学生们交代了瞎子阿炳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以此让学生们明白这部作品是作者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并间接利用音乐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从而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明白旧社会带给人们的迫害和痛苦,以及和平与安定的可贵,继而增强他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让聆听和欣赏从对旋律的感知上升到对内涵的把握。
  2.情境结合,增强理解。有些音乐的历史背景距离小学生非常的遥远,这对于他们欣赏音乐而言无疑会起到极大的限制。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历史还原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观赏视频的同时聆听音乐,从而促进他们的理解,让他们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譬如《马刀舞》,多数学生都对这部作品缺乏足够的理解,所以,为了增强欣赏质量,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让他们在情境结合的辅助下感受音乐,并以此加强理解。又比如《我的家乡日喀则》,由于日喀则这个地方距离小学生的生活非常的遥远,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又为学生们播放了日喀则的风景视频,让他们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从而在提高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同时加深他们对西藏这个地方的认知。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还可以开展“歌剧表演”活动,譬如:随机选出一首故事性强的歌曲,围绕歌词编撰一段剧本,然后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歌曲诠释出来,从而达到“动静结合,情境结合”的目的。
  四、课外延伸,锤炼欣赏技能
  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来实现。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对音乐欣赏课进行延伸,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歌曲进行聆听,以此实现对他们欣赏技能的锤炼。
  1.让音乐课与其它学科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学的发展对我国音乐艺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许多歌曲中所交代的内容、歌词和意境都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对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课外延伸的时候,我们不妨让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把握歌词所蕴含的思想和意境,继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而且,基于“比兴”的创作手法,我们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课外歌曲(如《蓝花花》等)供学生欣赏,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此外,音乐与历史学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延伸阶段,除了渗透文学知识之外,我们还可以为学生们导入历史知识,譬如在指导学生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可以事先为他们交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视频纪录片,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而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旋律、结构、力度、速度等要求,继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这部作品,并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
  2. 鼓励小学生课下收集音乐,丰富他们的音乐底蕴。以《雪孩子》为例,当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了单元作品的欣赏之后,我们可以为他们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收集一些与学有关的歌曲,尝试聆听这些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感受一下歌曲所蕴含的思想和意境,并分析一下这些歌曲的风格和节奏特点。”由此一来,不但可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底蕴,同时还能促进他们对美的追求。譬如有的学生找出了《我爱你,塞北的雪》,也有的学生找出了《踏雪寻梅》。当学生在课后时段初步完成了对这些歌曲的欣赏之后,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中鼓励他们说出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他们对歌曲本身的理解,从而让音乐鉴赏课具备“翻转”机制,让课堂成为学生们探索音乐和感知音乐的“战场”,让他们通过合作分析、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对这些音乐作品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在理解能力和知识结构上存在短板,因此,在指导他们自行探索和感知的过程中,音乐教师有必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而且,在指出学生的错误观点时,应该运用巧妙的语言让他们自行发现错误,这样既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又能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依托学生来量身制定的。因此,在规划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案时,必须严格遵循小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实际学情,尽量选取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而全面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并获得美的享受。所以,作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音乐欣赏课和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方案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让他们在聆听的同时对人生产生新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张瑞.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成功,2011(01).
  [2] 侯海燕.浅论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4(05).
  [3] 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4] 毕雁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音乐,2014(06).
其他文献
【摘要】创设数学思考的氛围和情境;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大胆暴露学生思考的过程;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引发学生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引发深入思考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抓住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首要任务。孔夫子也说过:“学而不思者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说明了学习与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它们必须紧紧联
【摘要】导入语,或称导语,是教师上课时开场白,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是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导语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教学的成败。因此,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语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导语环节。  【关键词】导语催人奋进讲故事增趣味引诗词陶情操设悬念引思考  导入语,或称导语,是教师上课时开场白,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是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导语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教学的成败。魏书生老
【摘要】课堂中应把握动态生成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借力各种社会生活镜像,打造"学为本"课堂;用建构主义思想,围绕核心主题,利用课前、中、后三部曲,形成教育教学整体,实现课堂、教材、社会实践三者相互自然耦合。让品德教育真正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明理,在社会生活中做有道德的人水到渠成。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社会镜像转变方式锤炼品德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随着建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分析现状、不断探索新路子,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堂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习惯。但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习内容安排不合理、时机把握不准确、评价语言不到位等做法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本文试图从合理的分工、时机的把握、有趣的形式、科学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笔者对“小组合作”的几点思考,旨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
素质教育要求政治教学要贴近生活,而生活化也是政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政治教学生活化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很好地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与其生活和社会的相融。为此,教学既要依据教材,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非常富有乐趣,同时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随时都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教育教学本身进行一番大改革,以适应初中教育的要求和初中学生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学能使教师感到快乐,又颇有压力,而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就更具挑战性了。农村的学生很多面临着父母在外打工,由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照顾;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心无力,没有能力辅导等现实情况。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则成了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累生活素材上下功夫,只要用心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教师教作文不再困难,学生写作文也不再痛苦。此外,在学生写作中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写作后再采用多种形式评改,让评改的过程成为每篇作文拔高的过程
【摘要】 生态和谐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同自然的和谐相处。现将这一理念移植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去,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数学课堂:1、师生平等"对话"。2、师生共同对教材理解的"超越"。3、预设生成。4、自主探究。5、课程整合  【关键词】生态和谐    教学生态指教育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态势。良好的教学生态是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一要求明确了中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切实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