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生活趣事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过半百,我最引以为豪的是198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了空军第一航空机务学校(现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进而跨进了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大门,过了一把空军瘾。2001年年底,我转业回到了故乡,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空军生活的那些蹊跷事儿,仍历历在目。
  飞机上的“刺刀”
  当时,我们所飞的飞机是建国后几十年一贯制的歼6飞机,在其机头下端的正前方安装有一根细长的空速管,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利用它来收集气流的全压(又称总压)和静压,经过导管输送给飞机全-静压系统各仪表和传感器,如高度表、空速表、M数表、升降速度表等,为飞行训练和作战服务。
  刚开始接触这种飞机的人,大都不知道这根“葱”到底为何物,误将其认为“刺刀”的人还真不在少数呢。因为人们大都知道这种歼击机为空中格斗的飞机,给其安装上一把“刺刀”,以防万一,应应急,也是很自然的事呀!
  您别说,飞行时,空速管平放着,飞机飞行速度又快,它还真像一把刺刀,直插敌机“心脏”;平时,飞机在停机坪停放时,要把它竖起来,它又像一位忠于职守的警卫战士,时时刻刻守卫着飞机,确保飞机的安全。
  装胶卷的“枪”
  我在军校学的是歼6瞄准具修理专业(瞄准具是军械专业的核心部分),当然,也了解了军械专业的其他内容,像航炮、火箭、座椅弹射、照相枪等设备。其中,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那两部照相枪的名称了。它们明明是安装135胶卷的小型电影摄影机,怎么能叫它们“枪”呢?
  歼6飞机上安装了两部照相枪,形状不大一样:一部叫相枪- 4,位于座舱内瞄准具头部的上方,其主体是圆形,镜头细长,整体就像个拨浪鼓,是用来拍摄瞄准具光环瞄准目标情况的;另一部叫相枪- 3,位于机头上边的最前方,外形方方正正,是用来拍摄飞机实弹射击效果的。其实,两部照相枪都像其貌不扬的“黑匣子”,如果说像枪的话,相枪- 4倒还有那么一点点儿像,而相枪- 3则八竿子也沾不上边儿。思来想去,之所以称呼它们为“枪”,或许是为了明确它们是我们军械专业所管辖的范围吧,抑或是为了“增强”歼6飞机的威力,以震慑敌人吧。
  “不知”风向的飞行员
  飞行员是从千里乃至万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又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应该是十二分精明的了,但他们也有弱智犯傻的时候。在社会上,您若问任何一个人今天刮的是什么风,大概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但是,您若到空军航空兵部队里,去问一名飞行员同样的问题,他或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所说的风向往往是相反的。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我们平时所说的刮什么风,都是以风的来向而定的,比如从西北方刮过来的风就叫西北风,从东南方刮过来的风就叫东南风。然而,在飞行专业中,则是以风的去向来定的,与我们所说的风向正好相反。飞行时,在机场塔台的上方,都会悬挂一个风向袋,风向袋所飘去的方向,就是飞行专业所指的风向。
  飞机分为航空飞机、航天飞机,顾名思义,航空飞机就是指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机,大气的流动对飞机的状态影响甚大。直接将风的去向确定为风向,飞行员在紧张飞行时获悉塔台指挥员通报的风向和风力后,或许能更迅速、更准确地来判断其对飞机状态的影响,及时加以修正,确保飞行安全吧。
  “小学生”飞行员
  飞行训练是严格按照飞行预先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飞行讲评四个阶段来实施的。尤其是在飞行预先准备阶段,那个细呀,那个严呀,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飞行预先准备大致包括下达任务、个人准备、地面协同演练、飞行问答等。其中,地面协同演练是我们在电影或电视里能经常看到的“镜头”,即在画有空域图的地面上,飞行员拿着飞机模型,口中念念有词,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走动着,模仿空中飞行的全过程。
  飞行预先准备的最后一关就是进行飞行问答了。一般以飞行大队为单位,由飞行大队长组织实施。大队长根据事先拟定好的题目,对参训飞行员逐一提问并打分。飞行员不论资格有多老,在听到大队长的呼叫后,都要迅速起立,认真地回答问题。所提问题一般为操作要领、空中突发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等。问答不合格的,要安排飞行员事后进行一定时间的补充准备,再补充问答一次;补充问答仍不合格的,则取消其当晚或次日的飞行计划。
  在飞行部队里,飞行员被取消飞行计划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儿。作为一名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我要参加飞行训练的全过程,对飞行员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爱人每每听到我给她讲述飞行问答的情况时,都会风趣地说:“都说飞行员是天之骄子,我看他们倒像是一个个小学生呀!”
其他文献
1966年,我的婆婆生病,特别思念在工程部队当兵的大儿子.她对我说:“你抽时间到部队去,把他叫回来,让我看他几眼.”rn我只去过一次丈夫的部队,路途遥远,再说那时社会比较乱,我
期刊
现在想吃猪肉,肉摊或超市的里脊、前肘、后肘、当腰等部位,明码标价,任你挑选,只要兜里揣着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想买哪块买哪块。这在20世纪70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时肉少人多,有钱也买不到,必须凭票供给,吃肉是很奢侈、很隆重的大事。买肉的人都喜欢挑块肥的,越肥越好,肥肉香,還可煸炒“靠”点猪大油做菜,填补花生油匮乏的缺憾。因此,卖肉的营业员很吃香。  1974年,那时的猪肉六角钱一斤,好
期刊
我今年78岁,退休多年了。我做了一辈子的产科大夫,见证了无数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我最难忘的,是1963年到农村卫生院进行医疗支援的那段岁月。  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收拾好刚要下班,聽见门口有人急切地大喊着:“陈医生!麻烦您,家里有人难产!”当时一个公社只有一个妇产科医生,我既是医生又是护士,一天下来非常疲惫。推开门,是村里的小焦,他焦急万分。人命关天,我立刻拿上药箱和接生用品,跟着他出发了。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我二十几岁,从高中语文教师的岗位上调到公社干秘书。我们这个公社有67个自然村,四万多人口,根据地理位置,划成了六个片,每个片十几个村。那时候,公社副书记、常委包片,干部驻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两个月难得回一次家,赶上“三夏”“三秋”时节,更是忙得顾不上家。  午饭没着落  1978年秋天,秋分前后,正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各生产队挑灯夜战,公社当然也毫不松懈。一天下午,第一书
期刊
一晃,唐山大地震距今40年了,老连长的身影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40年前,我所在的部队驻守在唐山市东南60公里外的小泊农场。灾难来临的刹那,至今刻骨铭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我在睡梦中被一股巨大的推力从炕上掀下,来不及反应,凭着本能摇摇晃晃地奔出门外,快速俯卧在如波涛翻滚的营房操场上。天哪!蓝色的地光密密麻麻地像火苗一样直往上蹿,到了半空弥漫成满天金黄。  大地死一样沉寂
期刊
一晃,罗桂英捐肾给患尿毒症的丈夫10年了。那个带着体温和情意的肾,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离开罗桂英,便在丈夫身体里扎了根,演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传奇。一“肾”一世,相守相依,65岁的甘海根和62岁的罗桂英的故事,是我们遇到的最美的爱情故事。  艰难的患病岁月  甘海根国字脸,肤色黝黑,放在几十年前,也是身板硬朗、相貌堂堂的小伙。  20世纪70年代,甘海根的父母从上海被下放到嘉定黄渡的顾家
期刊
我家有条床单,比我父亲年龄大,算起来,已经70年了。  床单是“公勤”牌的,“上海公勤实业出品”,双人,橘红色,中间一簇大牡丹,四朵小牡丹分布在四个角,四菜一汤的架势。纱线纺织而成,花色鲜艳,款式古朴,挺括,有质感,肥皂搓洗后不褪色,晒干了也是平平整整的。  谈起它的来历,那还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事情。那时,我奶奶给城里开典当行的亲戚帮工,亲戚托人从上海买了三条床单,奶奶看了眼睛一亮,试探着说半年工资
期刊
父母去世早,在歌舞团当舞蹈演员的大姐工资又不高,很难供养几个弟弟妹妹上学。1957年,正在上初中的我,因为交不起每个月8元钱的伙食费,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名字常常被学校伙食管理员公布在食堂门旁,被勒令“停伙”。8月末,暑假眼看就要结束,我又为开学后缴纳伙食费而犯愁了。这时,听同学们说有一所马术学校在招生。该校学员包吃包住,每月还发点零用钱。我一思谋,不仅可以解决自个儿的吃饭问题,还能减轻姐姐的经济
期刊
1969年,我们一批上海知青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师55团。1971年春节后,我们连队到免渡河林业局执行采伐任务,在免渡河旁安营扎寨。  5月7日,山上天气晴朗。回家探亲的知青,乘坐采伐点唯一一辆大卡车下山。他们走后,我们继续到山里干活。下午下班回到帐篷,我开始发高烧。5月8日和5月9日,我都高烧不退,处于半昏迷状态。卫生员一直给我吃药、打针(最好的药只有青霉素),没有效果。采伐点与山下没有通讯
期刊
1959年,母亲怀上我,根据预产期,我正好是在建国10周年大庆那天出生。父母觉得这真是喜上加喜,我尚在娘胎三个月时,便早早地给我定下了“国庆”这个大名。  1977年,作为城市下乡知青,18岁的我来到一家农场。第二年冬天,部队征兵的消息传来,我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参军一直是我的美好理想。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人武部去报名。当我把报名表填好,交给人武部的一位干部时,他一看我的大名就笑了,朝我的肩膀拍
期刊